心灵的拾荒者
刚刚看完周国平写的书,很自责,因为很久没有动笔写东西了。不管是真正用笔在纸上写字还是打字,都很久没有了。
正如书上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习惯,习惯没有了,能力也就没有了。我总是很羡慕甚至是崇拜小时候的自己。像个女强人一样,学习出色,有领导力——领导整个班甚至整个学校,勇于社交——无论是各个地方的老师还是校长我都能勇敢的去交流,也有很多自己的兴趣爱好——画画书法跳舞,感觉能想到的所有比赛我都能去参加。当然了,当时我也看书,而且很喜欢做采蜜本,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真的很有意义也很有用。还记得第一次写作文就被老师拿出来全班表扬了……
当时如此“风光”“优秀”的我到了初中,碰了钉子就变得收敛了,那时候遇到的挫折是之后无论用多大的努力都无法100%扭转的。
再有,不能不抱怨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系统,还有我最讨厌的作文。写作本来是个很随性反映心灵所想的方式,却偏偏被加上了好多心灵的枷锁。我们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特定主题的文章,而且一般都会有特定的批改方式。语句要优美啦,要体现出中心思想啦,不能太创新啦等等……为什么要如此限制我们的思想?
总因为害怕写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得分,所以总是尽量把作为的发挥限制在特定的条条框框里面,一板一眼的写。有时候给出的话题我真的不想写,那就编……久而久之,连我自己都忘记了最初写作的模样,连在博客上写出的日记也像是流水账一样。
现在买了Kindle,可以随时随地读书了,那么希望我能够重拾年少时对读书的感觉和对写作的灵感吧。
正如书上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习惯,习惯没有了,能力也就没有了。我总是很羡慕甚至是崇拜小时候的自己。像个女强人一样,学习出色,有领导力——领导整个班甚至整个学校,勇于社交——无论是各个地方的老师还是校长我都能勇敢的去交流,也有很多自己的兴趣爱好——画画书法跳舞,感觉能想到的所有比赛我都能去参加。当然了,当时我也看书,而且很喜欢做采蜜本,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真的很有意义也很有用。还记得第一次写作文就被老师拿出来全班表扬了……
当时如此“风光”“优秀”的我到了初中,碰了钉子就变得收敛了,那时候遇到的挫折是之后无论用多大的努力都无法100%扭转的。
再有,不能不抱怨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系统,还有我最讨厌的作文。写作本来是个很随性反映心灵所想的方式,却偏偏被加上了好多心灵的枷锁。我们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特定主题的文章,而且一般都会有特定的批改方式。语句要优美啦,要体现出中心思想啦,不能太创新啦等等……为什么要如此限制我们的思想?
总因为害怕写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得分,所以总是尽量把作为的发挥限制在特定的条条框框里面,一板一眼的写。有时候给出的话题我真的不想写,那就编……久而久之,连我自己都忘记了最初写作的模样,连在博客上写出的日记也像是流水账一样。
现在买了Kindle,可以随时随地读书了,那么希望我能够重拾年少时对读书的感觉和对写作的灵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