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旅行
天气并不如预计的那样恶劣,天气预报所谓的大连三日中雨只在最后一天的下午两点至三点应验了。北京,在离去和回来的日子都是晴朗可爱的,于是起飞和降落一切顺利。
六月十七日,蔚蓝的天,淡蓝的海延续在五百公里的航线。一朵朵白棉花踩在城市上空,在飞机掠着云层慢慢滑过时,整个城市是那么寂静。
机场外的大道,除了我和妈妈看不到任何人,和首都机场的闹嚷嚷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选择出租车,而是拖着行李在满是东北话的警察叔叔的指导下乘上了开往市中心的公共汽车。车上的人逐渐多到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好在窗外陌生的景象让我忽略车厢的拥挤。路过几条破旧的街道和正在修缮的立交桥,看到铁轨,看到高高矮矮的居民楼,看到大大小小的广场,这个城市,很紧凑。路过“北京华联”时,亲切感莫名涌上来。四十多分钟便到了川王府阳光酒店。(庆幸在出行前的最后一刻放弃了原先预定的诸多酒店,感谢多多的推荐。)放下行李便和妈妈去了附近的新玛特,大连商场的构造很有特色,商场内部有亭台楼阁还有索桥,三四个商场都是相通的,可以毫不知觉地一下子逛许多商场。不过不知是商场年代久远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整体装潢散发着乡土气息。而且电梯总是顺着稀少的标识而不能到达,害得我和妈妈不停地走来走去寻找电梯。
下午去星海公园,星海湾看起来比较松快,虽说也是大厦林立,却没有压抑的感觉,不过由于大雾,楼层的顶端都被云层掩盖了,像是一个个穿着白色芭蕾舞群的女神。星海浴场的海滩全是硌脚的石头,唯一的好处就是比沙子容易掸干净。只有些许的人在游泳,大多是情侣在海边亲亲我我,或是本地人在捡拾被冲上海岸的海白菜和海带。我们对于公园的游乐设备和海洋馆没有什么兴趣,拍了几张相便离开了,乘202有轨电车回到星海广场。人很少,天灰蒙蒙地看不清远处的贝壳博物馆,也一时疏忽忘了去看南面的脚印城标。
在大连需要注意的是,在车流不断的马路,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人行横道,却往往看不到红绿灯。所以每次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那种感觉就像违规的生死时速游戏。实在不好理解,为何多装几个红绿灯对这个城市是这么困难,不知道大连人对于这个故乡的这个设计是早已习惯还是无奈了。
六月十八,乘轻轨到金石滩。轻轨就是长长的城铁,一路上只觉得大连原来是这么大这么大。不过等待轻轨是件漫长且痛苦的事情,二十分钟一趟,错过了一趟则意味着二十分钟的站立。早上,上班的人和去往金石滩交相混杂着挤着等车,奇怪的是站台两边的轨道都有可能来车,站在哪边如同赌注。我和妈妈不幸地站错了,于是当车呼啸而来时,原本排在第一个的我们顿时成了最后一个。为了争取到座位,我们决定等下一班。这天很冷,金石滩的游客稀稀疏疏,观光巴士除了司机只有三个游客。路上常常能看见一个人的背包客,沿着滨海道默默地走着,且大多为男性,不知一颗心是否会寂寞。
火车站附近便是大连的市中心,说不上繁华,却琳琅满目,五脏俱全,见不到什么很高级的商场,但是各种各样的韩国城已经足够让这个胜利广场充满了人。过马路则要走地下通道,那里居然是地下迷宫般的商品市场,在胜利地下广场穿梭寻找过马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酒店附近。两站地的距离,居然就掩藏在地下通道的商场。
六月十九,坐了很久的车到老虎滩,抱着侥幸地心理可以混进大门照下外景,谁知道必须交纳一百九十大洋换取通票才能进入大门。大有强买强卖,必缴买路钱的意思。于是,我们在公园门口望了望就返程了。整个下午我和妈妈把时间留给了游戏厅,友好广场和中山广场。
整个行程最开心的就是在中山广场喂鸽子,两块钱一包的玉米粒让投食者和食者都很开心。七八只鸽子落在身上,即使被抓的满是伤痕,也是满足的。
八点的飞机,四点就到了机场。走遍了机场的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候机大厅也是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座椅被或人或物占满了。机场戴口罩的人很多,原来昨日大连发现首例流感。一个登机口排了四五个航班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只能用人声鼎沸来形容大连机场了。
短程的路途似乎真的不适合乘飞机,起飞二十分钟后就通报开始下降。在还有十多分钟抵达的时候,火烧云不见了,换成了灯光闪烁的城市,亲切感立即涌来。后面某男士此时激动得拍着扶手指着窗外大喊“快看,鸟巢”,足以让周围的人真切地体会到他对首都的热爱与“爱慕”,百里之外的鸟巢也可以笑一下了。
大连之行就这么结束了,让我欢喜让我忧。有些缺乏秩序,人倒也朴实,值得一去,却不宜久留。
六月十七日,蔚蓝的天,淡蓝的海延续在五百公里的航线。一朵朵白棉花踩在城市上空,在飞机掠着云层慢慢滑过时,整个城市是那么寂静。
机场外的大道,除了我和妈妈看不到任何人,和首都机场的闹嚷嚷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选择出租车,而是拖着行李在满是东北话的警察叔叔的指导下乘上了开往市中心的公共汽车。车上的人逐渐多到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好在窗外陌生的景象让我忽略车厢的拥挤。路过几条破旧的街道和正在修缮的立交桥,看到铁轨,看到高高矮矮的居民楼,看到大大小小的广场,这个城市,很紧凑。路过“北京华联”时,亲切感莫名涌上来。四十多分钟便到了川王府阳光酒店。(庆幸在出行前的最后一刻放弃了原先预定的诸多酒店,感谢多多的推荐。)放下行李便和妈妈去了附近的新玛特,大连商场的构造很有特色,商场内部有亭台楼阁还有索桥,三四个商场都是相通的,可以毫不知觉地一下子逛许多商场。不过不知是商场年代久远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整体装潢散发着乡土气息。而且电梯总是顺着稀少的标识而不能到达,害得我和妈妈不停地走来走去寻找电梯。
下午去星海公园,星海湾看起来比较松快,虽说也是大厦林立,却没有压抑的感觉,不过由于大雾,楼层的顶端都被云层掩盖了,像是一个个穿着白色芭蕾舞群的女神。星海浴场的海滩全是硌脚的石头,唯一的好处就是比沙子容易掸干净。只有些许的人在游泳,大多是情侣在海边亲亲我我,或是本地人在捡拾被冲上海岸的海白菜和海带。我们对于公园的游乐设备和海洋馆没有什么兴趣,拍了几张相便离开了,乘202有轨电车回到星海广场。人很少,天灰蒙蒙地看不清远处的贝壳博物馆,也一时疏忽忘了去看南面的脚印城标。
在大连需要注意的是,在车流不断的马路,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人行横道,却往往看不到红绿灯。所以每次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那种感觉就像违规的生死时速游戏。实在不好理解,为何多装几个红绿灯对这个城市是这么困难,不知道大连人对于这个故乡的这个设计是早已习惯还是无奈了。
六月十八,乘轻轨到金石滩。轻轨就是长长的城铁,一路上只觉得大连原来是这么大这么大。不过等待轻轨是件漫长且痛苦的事情,二十分钟一趟,错过了一趟则意味着二十分钟的站立。早上,上班的人和去往金石滩交相混杂着挤着等车,奇怪的是站台两边的轨道都有可能来车,站在哪边如同赌注。我和妈妈不幸地站错了,于是当车呼啸而来时,原本排在第一个的我们顿时成了最后一个。为了争取到座位,我们决定等下一班。这天很冷,金石滩的游客稀稀疏疏,观光巴士除了司机只有三个游客。路上常常能看见一个人的背包客,沿着滨海道默默地走着,且大多为男性,不知一颗心是否会寂寞。
火车站附近便是大连的市中心,说不上繁华,却琳琅满目,五脏俱全,见不到什么很高级的商场,但是各种各样的韩国城已经足够让这个胜利广场充满了人。过马路则要走地下通道,那里居然是地下迷宫般的商品市场,在胜利地下广场穿梭寻找过马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酒店附近。两站地的距离,居然就掩藏在地下通道的商场。
六月十九,坐了很久的车到老虎滩,抱着侥幸地心理可以混进大门照下外景,谁知道必须交纳一百九十大洋换取通票才能进入大门。大有强买强卖,必缴买路钱的意思。于是,我们在公园门口望了望就返程了。整个下午我和妈妈把时间留给了游戏厅,友好广场和中山广场。
整个行程最开心的就是在中山广场喂鸽子,两块钱一包的玉米粒让投食者和食者都很开心。七八只鸽子落在身上,即使被抓的满是伤痕,也是满足的。
八点的飞机,四点就到了机场。走遍了机场的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候机大厅也是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座椅被或人或物占满了。机场戴口罩的人很多,原来昨日大连发现首例流感。一个登机口排了四五个航班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只能用人声鼎沸来形容大连机场了。
短程的路途似乎真的不适合乘飞机,起飞二十分钟后就通报开始下降。在还有十多分钟抵达的时候,火烧云不见了,换成了灯光闪烁的城市,亲切感立即涌来。后面某男士此时激动得拍着扶手指着窗外大喊“快看,鸟巢”,足以让周围的人真切地体会到他对首都的热爱与“爱慕”,百里之外的鸟巢也可以笑一下了。
大连之行就这么结束了,让我欢喜让我忧。有些缺乏秩序,人倒也朴实,值得一去,却不宜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