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狂想曲
噢,事情是这样的。
今天下班坐地铁,我挨着门站着,距我大约1.5m,有个穿着豹纹背心裙的女纸。不是那种菜市场款豹纹,是花案稍大整体色调稍暗的。她的栗色头发及腰,绿色蛤蟆镜看不出眼神,嘴唇是绯红的。裙边下是水洗蓝的热裤。她圆润且不白皙的右手扶着栏杆,左手自然下垂,手腕有个金色的镯子。背心领子处别了个玫红的ipod shuffle,她在听歌。
喏,就是这么一个别具风情的穿着豹纹的女人,若无其事地抿着红唇,听着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她的墨镜都是绿色反光的,她的锁骨及以下好像在强调无声的吸引。
总之,我一直在注意她,并且我觉得她反侦查到了。
彼时我穿得中规中矩灰不溜秋,身前挂着一个书包,并且昏昏欲睡。直到看见她,我感到刺激又精神一震,心想,哇靠我什么时候也能穿豹纹啊啊啊啊!
但凡快速的应激反应,于我都是一句话。比如遇见某通小哥,偶尔还会因为没取到件要骂他,心里还会说,身材不错= =。
或者是某个路边遇到的多少散发出艺术气息的长发青中年,稳重的面部向上提拉出不年轻的咬肌时,我会觉得很可惜。
下班经常遇到以前那拨一块吃饭的实验室基友。在我离开实验室之后,他们在1215种上了至少10盆多肉,有吊在天花板上的,有堆积在窗口的。我的地盘被一个打印机占据。偶尔去拿书,和大家说话的情况分为两种,热闹中带一点点生分,或是因为怕显得生分而表现得过于亲昵。就差没抱一下了。
然后我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处在任何固定的圈子。实验室和单位都是短期,过往的交际也只成过往,未来似乎都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点而投射和计划的。圈子的存在,只需要不少于两人。即情侣也是圈子的一种吧。生活上的伴随,精神上的依靠认同,还有肉体的磨合满足。从这个条件上来讲,其实大伙对找对象的要求不怎么高,尤其是没有经验的大龄圈子,不是一心想要不可能的人,就是被催赶着进入一个人人都被要求进入的循环。在美剧里的女人大谈自己的炮友是不是soulmate的时候,我们还在想亲友介绍的那人可不可靠,房子能不能填两个人,对方家长好不好相处,婚前要不要财产公证。
说好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呢!
所谓认同和被认同,这种事,放在情侣身上是很危险的。前提是,如果你只能从对方处得到大多数认同。根据马斯洛爷爷,被认同该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吧。《亲密关系的重建》里也有5A,即关注、接纳、欣赏、情意和包容。单身的人或许更需要朋友,因为受到的认同和关心能够填补一些或全部的缺失,而处在一段亲密关系的人,如果不把太多的诉求压在同一个人身上,应该也会获得一些独立和自由吧。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个很不公平的东西,它要求男人苦大仇深地脱贫致富,并且坚信“大丈夫不患无妻”,要求女人坚贞又最好没理想,在适当的年龄找个稳定工作,在适当的年龄嫁个看上去不使坏的男人,这就是所有人的最优解了?
于是媒体会大肆报道不忠的男人,piaochang的名人,让我们为隐忍的妻子感到同仇敌忾。《爸爸去哪儿》,家庭、亲子很重要,你看孩子多纯洁可爱,生活之希望。杨幂居然结婚生子了。王力宏居然结婚生女了。高晓松居然抛弃嫩妻了。哎呀感觉不会再爱了,难道世界不应该是男人不打游戏哄女人,男人买衣服鞋子包包钻戒给女人,大家一辈子说好不出轨也不出柜,今年马代明年毛里求斯么?
看不见的手再一次在社会认知上翻云覆雨,你以为你坚信不疑的,也许只是那只手渲染给你信的吧。
上面这段大概是写给丰的吧。希望你能看见。
关于悬而未决的未来,在忙碌许久后,我想休息几天等等看。
然后我依然认为抛弃固有认知,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有时候想起来以前拒绝过的人,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否定”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条件,长板短板,每个人的寿命应该也差不了太大,每个人都能进行同样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交换,看见秋天的银杏叶和冬天冰封的湖面,和不同的人进行类似的寒暄。从一个个体的角度来说,我不明白。我也在疲劳又不得不战斗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要继续下去。
有个叫陆琪的人,是什么情感奶爸,他说女人在离婚之前要想好是不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菠菜说的是,能让你产生感觉的人不容易,看不到希望不如再坚持下吧。反正没了对方,你的生活也不是还蛮无趣的。
Carrie穿着白色紧身裙和Big在Diner里吵架。那年她33岁,曲线姣好,金发闪耀。
Don和情妇在洁白的床上抽着事后烟,烟雾缭绕在整个卧室,连配乐都沉默了。
毒妈从顶楼扔下一叠传单,告知天下她又重归江湖了。
Bree的脖子上留下Susan前夫的印子。她不知道过几集他就要死了吧。
那伙有着超能力的losers在灾难被遏制后的大楼前确认了彼此的存在。他们的理想是改变世界。
Micheal的蓝眼睛和他的纹身地图。
两只手都打上石膏的Sophie抱住她Therapist的妻子。
戴着头巾的Daisy站在Gatzby的游泳池边。
Jules不杀Tim Roth,他又在giving a speech。
David Bowie亲向坂本龙一,后者直直地倒下去。
这就是我奔跑的理由。
今天下班坐地铁,我挨着门站着,距我大约1.5m,有个穿着豹纹背心裙的女纸。不是那种菜市场款豹纹,是花案稍大整体色调稍暗的。她的栗色头发及腰,绿色蛤蟆镜看不出眼神,嘴唇是绯红的。裙边下是水洗蓝的热裤。她圆润且不白皙的右手扶着栏杆,左手自然下垂,手腕有个金色的镯子。背心领子处别了个玫红的ipod shuffle,她在听歌。
喏,就是这么一个别具风情的穿着豹纹的女人,若无其事地抿着红唇,听着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她的墨镜都是绿色反光的,她的锁骨及以下好像在强调无声的吸引。
总之,我一直在注意她,并且我觉得她反侦查到了。
彼时我穿得中规中矩灰不溜秋,身前挂着一个书包,并且昏昏欲睡。直到看见她,我感到刺激又精神一震,心想,哇靠我什么时候也能穿豹纹啊啊啊啊!
但凡快速的应激反应,于我都是一句话。比如遇见某通小哥,偶尔还会因为没取到件要骂他,心里还会说,身材不错= =。
或者是某个路边遇到的多少散发出艺术气息的长发青中年,稳重的面部向上提拉出不年轻的咬肌时,我会觉得很可惜。
下班经常遇到以前那拨一块吃饭的实验室基友。在我离开实验室之后,他们在1215种上了至少10盆多肉,有吊在天花板上的,有堆积在窗口的。我的地盘被一个打印机占据。偶尔去拿书,和大家说话的情况分为两种,热闹中带一点点生分,或是因为怕显得生分而表现得过于亲昵。就差没抱一下了。
然后我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处在任何固定的圈子。实验室和单位都是短期,过往的交际也只成过往,未来似乎都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点而投射和计划的。圈子的存在,只需要不少于两人。即情侣也是圈子的一种吧。生活上的伴随,精神上的依靠认同,还有肉体的磨合满足。从这个条件上来讲,其实大伙对找对象的要求不怎么高,尤其是没有经验的大龄圈子,不是一心想要不可能的人,就是被催赶着进入一个人人都被要求进入的循环。在美剧里的女人大谈自己的炮友是不是soulmate的时候,我们还在想亲友介绍的那人可不可靠,房子能不能填两个人,对方家长好不好相处,婚前要不要财产公证。
说好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呢!
所谓认同和被认同,这种事,放在情侣身上是很危险的。前提是,如果你只能从对方处得到大多数认同。根据马斯洛爷爷,被认同该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吧。《亲密关系的重建》里也有5A,即关注、接纳、欣赏、情意和包容。单身的人或许更需要朋友,因为受到的认同和关心能够填补一些或全部的缺失,而处在一段亲密关系的人,如果不把太多的诉求压在同一个人身上,应该也会获得一些独立和自由吧。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个很不公平的东西,它要求男人苦大仇深地脱贫致富,并且坚信“大丈夫不患无妻”,要求女人坚贞又最好没理想,在适当的年龄找个稳定工作,在适当的年龄嫁个看上去不使坏的男人,这就是所有人的最优解了?
于是媒体会大肆报道不忠的男人,piaochang的名人,让我们为隐忍的妻子感到同仇敌忾。《爸爸去哪儿》,家庭、亲子很重要,你看孩子多纯洁可爱,生活之希望。杨幂居然结婚生子了。王力宏居然结婚生女了。高晓松居然抛弃嫩妻了。哎呀感觉不会再爱了,难道世界不应该是男人不打游戏哄女人,男人买衣服鞋子包包钻戒给女人,大家一辈子说好不出轨也不出柜,今年马代明年毛里求斯么?
看不见的手再一次在社会认知上翻云覆雨,你以为你坚信不疑的,也许只是那只手渲染给你信的吧。
上面这段大概是写给丰的吧。希望你能看见。
关于悬而未决的未来,在忙碌许久后,我想休息几天等等看。
然后我依然认为抛弃固有认知,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有时候想起来以前拒绝过的人,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否定”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条件,长板短板,每个人的寿命应该也差不了太大,每个人都能进行同样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交换,看见秋天的银杏叶和冬天冰封的湖面,和不同的人进行类似的寒暄。从一个个体的角度来说,我不明白。我也在疲劳又不得不战斗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要继续下去。
有个叫陆琪的人,是什么情感奶爸,他说女人在离婚之前要想好是不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菠菜说的是,能让你产生感觉的人不容易,看不到希望不如再坚持下吧。反正没了对方,你的生活也不是还蛮无趣的。
Carrie穿着白色紧身裙和Big在Diner里吵架。那年她33岁,曲线姣好,金发闪耀。
Don和情妇在洁白的床上抽着事后烟,烟雾缭绕在整个卧室,连配乐都沉默了。
毒妈从顶楼扔下一叠传单,告知天下她又重归江湖了。
Bree的脖子上留下Susan前夫的印子。她不知道过几集他就要死了吧。
那伙有着超能力的losers在灾难被遏制后的大楼前确认了彼此的存在。他们的理想是改变世界。
Micheal的蓝眼睛和他的纹身地图。
两只手都打上石膏的Sophie抱住她Therapist的妻子。
戴着头巾的Daisy站在Gatzby的游泳池边。
Jules不杀Tim Roth,他又在giving a speech。
David Bowie亲向坂本龙一,后者直直地倒下去。
这就是我奔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