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一起不容易
古人将一个瓠瓜分成兩瓣瓢,这个瓢就叫做“巹”,由新婚男女分別拿着,再一起献酒,就是“合巹而酳”。《礼记·婚义》所谓“合巹而酳共牢而食”,表示从今往后就在一起吃饭生活了。 应该觉得悲凉吧--原来婚姻也不过是,从今以后在一起吃饭生活了。这样而已。
----友邻推荐里看到的,觉得这样的古礼不仅不悲凉而且很现实,不仅现实而且操作不易。个性磨合已然不易,人的生活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吃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改变习惯的口味更是相当难的事。
南北口味各异,酸甜苦辣咸各滋味各有人所爱,讲究的较真烹调手法,养生的要求菜色配合四季时鲜。有人常年茹素,有人无肉不欢,有人吃一餐饭无汤不成,有人一日少食多餐。西餐做法讲究菜谱,得到好的独家私人菜谱,一样可以烹调好菜,中式餐饮则不同。即使烹制方法掌握大致了,同一个菜式仍然可以烧出不同口味。家常如红烧肉,擅长此菜烧得好吃的很多,但一定要烧出自家奶奶妈妈的味,那就不是光靠菜谱就可以的了。
吃不到一起,饮食理念有所不同,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夫妇为了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喝热汤还是冷汤而发展到要离婚的地步。比较妥协的是记得访谈节目里讲过的一对跨国夫妇结婚二十几年,都是各自烹制自己习惯的饮食,合而不同,分开来吃。由此可见,吃得到一起是相当有缘份的事,找到好的饭伴比找爱人更难。
两人有情成姻缘,吃得到一起和有共同语言一样,都是是无比投契的事。所以个人觉得古代合巹之礼很有寓意,从今往后在一起吃饭,一吃几十年,慢慢融合口味,互相影响,有绵长的生活作底,仪式感强,很有意思的。饮食和男女,说到底都是不容易。
----友邻推荐里看到的,觉得这样的古礼不仅不悲凉而且很现实,不仅现实而且操作不易。个性磨合已然不易,人的生活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吃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改变习惯的口味更是相当难的事。
南北口味各异,酸甜苦辣咸各滋味各有人所爱,讲究的较真烹调手法,养生的要求菜色配合四季时鲜。有人常年茹素,有人无肉不欢,有人吃一餐饭无汤不成,有人一日少食多餐。西餐做法讲究菜谱,得到好的独家私人菜谱,一样可以烹调好菜,中式餐饮则不同。即使烹制方法掌握大致了,同一个菜式仍然可以烧出不同口味。家常如红烧肉,擅长此菜烧得好吃的很多,但一定要烧出自家奶奶妈妈的味,那就不是光靠菜谱就可以的了。
吃不到一起,饮食理念有所不同,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夫妇为了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喝热汤还是冷汤而发展到要离婚的地步。比较妥协的是记得访谈节目里讲过的一对跨国夫妇结婚二十几年,都是各自烹制自己习惯的饮食,合而不同,分开来吃。由此可见,吃得到一起是相当有缘份的事,找到好的饭伴比找爱人更难。
两人有情成姻缘,吃得到一起和有共同语言一样,都是是无比投契的事。所以个人觉得古代合巹之礼很有寓意,从今往后在一起吃饭,一吃几十年,慢慢融合口味,互相影响,有绵长的生活作底,仪式感强,很有意思的。饮食和男女,说到底都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