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谈核雕投资收藏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艺术总是与“气”字相关联。我们地球上的生物生活在大气层中万物赖气而生,赖气以存,万物兴荣。所以庄子有言: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自南齐谢赫提出《六法论》几千年来,气韵生动一直是重要审美思想标准之一,因此字画鉴赏家有望气之说;中医有气血畅通,面则华之说;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韵生动与否要通过鉴赏者的感悟才能得到,我们通常说一座或一群建筑气势宏伟,间或有音乐的律动。议论一个人时,说他气吞山河;一身正气;正气凛然;威风凛凛; 谈笑风生;雍容华贵,其中的气自华从何而来?那就是鉴赏者感受所得到的。当然,这种感受绝不是相同的,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阅历都会对这种感受产生直接影响。常态有气韵生动的榄雕。考工记有言:艺有优劣之别,而无大小之分,核雕虽小,也是创作者运气发刀、结合意象构思、融入己之思想、己之癖好、一气呵成,间或有断,亦是书法之笔断意连也,此为上等雕刻者也,其出品多气韵生动。怎样评判一件核雕是否气韵生动,虽然没有公式可直接套用,但是一定有例可循,如果是山水人物的核雕,要看它是否来自于名家字画的仿鉴,是否融入了适合核雕材质而做的核雕山水人物,主题与内容是否达到和谐统一。能否符合中国山水画法中的丈山、尺树、寸人的比例要求。有无藏、露;遮、掩;开、合;曲、直;高、低等营造空间之因素,气韵形象生动。核雕人物是核雕中的一个大题材,神鬼狐仙,帝王将相,才子仕女,都可入雕刻中,核雕人物创作虽然好者甚多,但能达到气韵生动却较难。十八罗汉气韵生动,罗汉是十八个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苦,一个个的福气像,气韵生动。更有观音气韵生动普度众生。“八仙”有气势,仙神之态。我们先了解一下仙人们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神仙传说之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那是人民大众心中完美人物形象和人格力量的缩影,是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供奉或拥有神仙像,便可以给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或者灭除他们不要的。所以,神仙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好的,称之为杰作。 再说罗汉头。头者,头像也。这在世界美术和中国美术中很常见的一种人物表现形式,核雕罗汉头的产生与此有很大关系,其中的确有不少好的作品出现,当然不乏气韵生动之作,但并不是大多数人能企及的。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塑造的那位少妇头像并没有大的举动,只是怀着忧郁的心情低头沉思,她怎么就那么有感染力,而成为不朽之作。 在民众心里,好艺术家是如此鬼斧神工,如画马能供鬼使的韩干;画龙点睛则龙飞去,画鹰则吓飞殿上鸟雀的张僧繇;以针刺像可使邻女心痛的顾恺之。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我们应理解为画家修养之功力,能给与画品以生机,给予造型以神韵,有此生气,形体乃能通天地之气,然后能活,是雕品气韵生动的写实。 气韵生动的核雕会说话,就同古玩鉴赏界常说的,老东西会说话的道理一样,然而核雕真的会说话吗?当然不能,是它本身的生动气韵与观赏者胸中之气相碰撞而产生的灵气共鸣,指引古今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投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