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违约成本如此之低,以至于有些人都不把毁约和不诚信联系在一起
今天去学校就业办公室盖章,正巧有个学生排在我前面。这个学生和老师说:老师,我考上公务员了,但是7月中才能签约。我原来签约的那家单位到是可以随时违约,只要交违约金就行了。这个同学竟然把违约的事情说得如此轻易,我着实震惊了。我们的未来的国家公务人员竟然如此看清毕业生违约的事情,我不禁为我们的国家担心了。我们未来的公务人员,说话竟然如此不谨慎,我也为他的仕途担忧了。其实很好理解,他根本就没把就业合同违约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是学金融的,我们本科经济法里,学了点合同法,但是关于违约,却没怎么说过。
百度百科: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1条、合同法第107条对违约责任均做了概括性规定。
在网上看到,一些用人单位在和毕业生签订用人合同后,违约,导致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实属害人不浅。今年毕业季,我明白这种窘况,学校基本上以上大四就催就业,大多数在大四上学期就把工作定下来了,签订三方协议,然后半年后才开始工作。如果一家单位,在大四下学期违约,那么这名学生基本上就是去了找工作的最好时机。
今天的这位同学,代表了违约的另一种情况。
我在网上查过,企业的违约成本不高,顶多学校施压,赔点违约金;个人的违约成本也不高,学校都不施压,就是赔点钱。这和著名的求图困境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有利因素,双方就都会选择违约。找工作就像柏拉图在麦田里找麦穗一样,下一个有可能更好,于是违约。以后找老婆,婚后又看到个更好的,于是出轨,离婚。
作为毕业生,违约可以理解,虽然不支持。就像我可以理解离婚,但不支持。有些东西,错了是要换新的,不能一错在错。但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在每个条件下选择世俗标准的最有利策略,就可恨了。
大三暑假的时候,找实习。一个名人下的非盈利机构录取我了,承诺一堆好条件。我给出答复愿意接受这家实习。过两天,某家银行总行也录取我了,我十分想去,本着责任感的原则拒绝了。几天后,那家非盈利机构说我不适合,发封邮件,就让我走人了。那件事情我郁闷了很久,甚至想搞臭那个名人,一来实力单薄,二来不是那类人。不过总结,日后一定要签证实合同!
错过了最佳找实习的机会,破釜沉舟,歇斯底里,继续找实习。一家小公司录取我了(做很高级的业务,能学到很多知识,虽然对于马上即将到来的招聘季帮助没有大公司大)。在我和那家小公司签订实习协议后,GE给我回复了。对于不是名校的,GE的诱惑很大,尤其是上次吃过一次亏。思前想后,拒绝了GE。在哪家小公司愉快的干了3个月。
找工作的时候,签约了目前这家公司后,中金(巨大诱惑)让我面试去,思前想后,没有去。
这四年找工作找实习,吃亏上当后的总结:
在职业起点阶段,还是去大公司好,起码大公司违约的事情少点,小公司的风险大。其次,任何情况一定要签正式合同!即使有人不在乎违约,但是有比没有强。
最后,关于你遵守合同,对方不遵守,这种“囚徒困境”如何解决?
在一个部分人不排队等车的车站,选择排队的人,似乎永远要最后一个上车。
我是学金融的,我们本科经济法里,学了点合同法,但是关于违约,却没怎么说过。
百度百科: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1条、合同法第107条对违约责任均做了概括性规定。
在网上看到,一些用人单位在和毕业生签订用人合同后,违约,导致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实属害人不浅。今年毕业季,我明白这种窘况,学校基本上以上大四就催就业,大多数在大四上学期就把工作定下来了,签订三方协议,然后半年后才开始工作。如果一家单位,在大四下学期违约,那么这名学生基本上就是去了找工作的最好时机。
今天的这位同学,代表了违约的另一种情况。
我在网上查过,企业的违约成本不高,顶多学校施压,赔点违约金;个人的违约成本也不高,学校都不施压,就是赔点钱。这和著名的求图困境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有利因素,双方就都会选择违约。找工作就像柏拉图在麦田里找麦穗一样,下一个有可能更好,于是违约。以后找老婆,婚后又看到个更好的,于是出轨,离婚。
作为毕业生,违约可以理解,虽然不支持。就像我可以理解离婚,但不支持。有些东西,错了是要换新的,不能一错在错。但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在每个条件下选择世俗标准的最有利策略,就可恨了。
大三暑假的时候,找实习。一个名人下的非盈利机构录取我了,承诺一堆好条件。我给出答复愿意接受这家实习。过两天,某家银行总行也录取我了,我十分想去,本着责任感的原则拒绝了。几天后,那家非盈利机构说我不适合,发封邮件,就让我走人了。那件事情我郁闷了很久,甚至想搞臭那个名人,一来实力单薄,二来不是那类人。不过总结,日后一定要签证实合同!
错过了最佳找实习的机会,破釜沉舟,歇斯底里,继续找实习。一家小公司录取我了(做很高级的业务,能学到很多知识,虽然对于马上即将到来的招聘季帮助没有大公司大)。在我和那家小公司签订实习协议后,GE给我回复了。对于不是名校的,GE的诱惑很大,尤其是上次吃过一次亏。思前想后,拒绝了GE。在哪家小公司愉快的干了3个月。
找工作的时候,签约了目前这家公司后,中金(巨大诱惑)让我面试去,思前想后,没有去。
这四年找工作找实习,吃亏上当后的总结:
在职业起点阶段,还是去大公司好,起码大公司违约的事情少点,小公司的风险大。其次,任何情况一定要签正式合同!即使有人不在乎违约,但是有比没有强。
最后,关于你遵守合同,对方不遵守,这种“囚徒困境”如何解决?
在一个部分人不排队等车的车站,选择排队的人,似乎永远要最后一个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