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
“天堂是一座岛,地狱也是。”
在经历的了漫长的十年之后,德国女作家朱迪丝•莎兰斯基在她新作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这句话。那真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大开本书,挺括的淡蓝色纸张上一笔一划地勾勒出每一座坐落在世界角落的岛屿的轮廓,橘红色的标记一一标注出那少得可怜的地理坐标。那些岛屿存在于世界最荒芜的一面,寂静,渺小,一度乏味得让我几乎读不下去。
倒是从此记住了它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岛屿书》。
现在想来,倘若深圳也能勉强算作半座岛屿,那么至今竟有过半数时间是在一座岛上度过的。或许滨海的城市总是有些不同的罢,我想,就譬如盛夏时节泼盆而至的台风雨,亚热带特有的湿漉漉灰蒙蒙的粗暴的抚慰。而我们所毗邻的是一座如此繁华的岛屿,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彻夜不熄,旺角的街头永远人潮涌动。深夜自寂寥的角落回头遥望,只见无数高大写字楼的窗口散射出的寂寂微光,恰似那些窗口后干渴而压抑的灵魂。
这时就觉得将城市比作一座微光岛屿实在是很恰切的,入夜的城市最孤独也最无助。她给予每个行走在街头的落魄者最温柔的包裹,她将路灯一脉连成灯塔以免他们被黑暗湮没。可是那有什么用呢?倘若没有家,何来回家的路?倘若心似一座封闭于世的岛屿,何来海洋让你泅渡?
或许每个都市人的心里都是有一座岛的,那是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死死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那是每个人内心最浓郁也最痛楚的秘密,丛林蓊郁,阻断了他人的来路。
然而是否岛屿上的人更有对外交流的欲望?因为寂寞,因为孤绝,所以那么一点外界的讯息都被视若珍宝,那么一点温暖都能融化一整座岛上的冰霜。我想这个假设大概是成立的。不比田园的宁静和缓,城市的情感是呈井喷式爆发的,适合诗歌,适合小说。在闹市街头,在地铁站口,你总能看到那么多人,那么多目光漠然行色匆匆的岛屿。他们与你生命的交集,也许仅仅在擦肩而过的那么一秒里,然而谁知道那平静的面孔下是否隐藏着一整座火山?
这一秒与你擦肩而过的,可能是诗人,是医生,是工程师,是流浪汉。或许若干年前,你和他曾经在医院的走廊上打过匆匆的一照面,他们的气味、他们的温度在你漫长的记忆中转瞬即逝。又或许若干年后,同一条马路,同一个转角,彼此之间再次相遇,然而终究漠不相识,平行着向前远去。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一秒与你擦肩而过的这个人,你曾走进他所设计的房屋;在这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他享有均等的百万分之一的机会,去成为你的朋友、你的合作对象、你的恋人、你的伴侣。为什么不可能呢?生命给了你那么多张面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会选择哪一张去触摸。
去认识他们,去结交他们,去信任他们吧,我时常对自己说。当我终于意识到城市并非海洋上的孤岛而是属于岛屿的海洋,我也就明白了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因而纵使孤自一人,纵使孤独无援,我依然拥有那么强烈的兴味去认识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面具下形形色色的等待我去触摸的灵魂。因而我开始学会去寻找,去依托,去拥抱,去告别。去享受与每一座岛屿的短暂相会,去期待与下一座岛屿的碰撞与交融。我知道有一天我终将在时间与空间的海洋中湮没,但那时我已与我的同类连成一片星光闪烁的广袤美丽的新大陆。
于是我渐渐地开始理解那些世界尽头荒芜的寂静的岛屿,学会珍视它们用橘红色标出的少得可怜的坐标以及其下渺小但并不卑微的灵魂。天堂在一座岛上,地狱也是,所以人们是需要岛屿的,需要它的荒芜与温柔的包裹,正如人们需要孤独同时也需要同伴。所不同的是我现在才开始懂得,在这个雨水无止无息的城市里,在这个广奥而深邃的世界上,没有人,没有人会是一座真正孤独的岛屿。
再孤独的岛屿也终有海洋相连。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11篇内容 · 30.1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6篇内容 · 9.4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306篇内容 · 23.4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25篇内容 · 9261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3篇内容 · 9558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1.7万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15篇内容 · 15.1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57篇内容 · 110.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