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焦虑摘录一
1. 中国的民怨来自何处?我的直观感觉是社会正义的缺失。正义缺失是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不讲理。
2. 放弃私利,回复讲理,这是解决民怨的唯一道路。
3. 要想建立一个讲理的社会,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最有武力的一方认识到讲理的必要性,愿意放弃武力,提倡讲理,将社会引向善治。这是从讲武力转变到讲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4. 如果说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的话,它的实际用途就是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什么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按照对现实社会的追求来分类,有的注重公平,有的注重效率。
5. 在哲学上,注重理想和注重现实的两派,也形成对垒阵局,实际上也是在公平和效率上分野。
6.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种不同的追求一直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自古以来的无数英雄豪杰,有的追求平等,有的追求效率。前者就是革命家,后者就是建设家。有人说,历史是由革命推动的,认为人类就是在不断革命中前进的,另外一批人认为革命只是破坏,它没有推动历史前进,只有建设才是真正的历史前进的动力。
7. 马克思片面追求公平,对效率没有下过功夫研究。马克思一生对真正的经济学问题,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创造更多的财富,没有发表过有价值的意见。所以大家称马克思的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称主流经济学为建设的经济学。严格地讲,革命的经济学不能算是经济学,应该说是政治学。
8. 然而暴力实现的公平只能消灭富人,不能使穷人变富。物质贫乏的困扰依然存在。
9. 可以预计,每个国家的前途会怎样就看它如何平衡公平的效率。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也取决于这个平衡点如何选择。
10. 如果中国未来能够进入这种理想状态,由市场进行初次分配,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做二次分配,我们将避免贫困,又有一个科接受的公平状态。
11. 人类追求平等,虽然在财富的平等方面没有取得进展,但是在地位平等方面,在对权力的限制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12. 我们应该对收入差距保持宽容,对地位的不平等要努力消除。可惜我们似乎正在走一条相反的路。
2. 放弃私利,回复讲理,这是解决民怨的唯一道路。
3. 要想建立一个讲理的社会,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最有武力的一方认识到讲理的必要性,愿意放弃武力,提倡讲理,将社会引向善治。这是从讲武力转变到讲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4. 如果说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的话,它的实际用途就是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什么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按照对现实社会的追求来分类,有的注重公平,有的注重效率。
5. 在哲学上,注重理想和注重现实的两派,也形成对垒阵局,实际上也是在公平和效率上分野。
6.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种不同的追求一直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自古以来的无数英雄豪杰,有的追求平等,有的追求效率。前者就是革命家,后者就是建设家。有人说,历史是由革命推动的,认为人类就是在不断革命中前进的,另外一批人认为革命只是破坏,它没有推动历史前进,只有建设才是真正的历史前进的动力。
7. 马克思片面追求公平,对效率没有下过功夫研究。马克思一生对真正的经济学问题,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创造更多的财富,没有发表过有价值的意见。所以大家称马克思的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称主流经济学为建设的经济学。严格地讲,革命的经济学不能算是经济学,应该说是政治学。
8. 然而暴力实现的公平只能消灭富人,不能使穷人变富。物质贫乏的困扰依然存在。
9. 可以预计,每个国家的前途会怎样就看它如何平衡公平的效率。中国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也取决于这个平衡点如何选择。
10. 如果中国未来能够进入这种理想状态,由市场进行初次分配,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做二次分配,我们将避免贫困,又有一个科接受的公平状态。
11. 人类追求平等,虽然在财富的平等方面没有取得进展,但是在地位平等方面,在对权力的限制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12. 我们应该对收入差距保持宽容,对地位的不平等要努力消除。可惜我们似乎正在走一条相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