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心理
![]() |
又到了一年一度开学的日子,小雯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高中的同学们陆续走进了大学的校园,开始了崭新而又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而她却重新走进高三,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小雯一直在班里学习成绩优秀,今年高考却因十三分之差没有考入她理想的大学,经过一暑假的迷茫、挣扎和痛苦的选择,她决定选择复读,为自己心中的目标重新奋斗。然而,坐在复读课堂上,她却总提不起精神和干劲,总觉得自己笨,对不起家长的期待,又害怕自己选择了复读,明年若再考不好怎么办。为此,小雯感到心理压力很大,甚至晚上睡不着觉,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小雯希望尽快摆脱这种消极的状态,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之中,为此前来咨询。
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因经历了一次高考挫折,与应届生相比,压力往往更大,情绪更易波动,心理承受能力更差。很多复读生在心理上突出的表现是:强自卑、高焦虑、淡漠,低分复读表现更为突出。复读生要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转移和化解心理矛盾,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和平稳的心态,紧张、愉快地学习。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建议:
(一)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法,树立自信心
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心理暗示,自卑来源于失败的心理暗示”,这话是有道理的。心理暗示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你鼓起信心和勇气,抓住机遇,采取行动,去获得成功;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排斥和失去成功。而我们的某些学生常常妄自菲薄,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经常接受“我不会”“我很笨”“我这个人什么都很失败”等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事事不如人的自卑感。这只会引起并加重胆怯和紧张的心理反应,使自己卷入一种螺旋般的加速的惧怕反应中。与其让消极的心理暗示伤害自己,何不让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护自己、激励自己呢?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评价自己,然后用积极的言语暗示自己,坚信自己一定能行!
(二) 平常心对待成败得失,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做到心安神泰,心境平和
“只有不悲不喜的人才能经得起大喜大悲,也只有无所谓得失,不等待回音的人,才能攀上人生的巅峰。”奥运射击冠军陶璐娜的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心如止水,笑对人生。
学习是一件清苦的事情,就像僧人修行,需要一份来自内心的沉静,而容不得悲观失望,心浮气躁。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挫折,适当地自我安慰,不要让心情起伏太大,守住那份平静,一颗沉静的心会带你在学海书山中畅通无阻,会为你的大脑打开一片辽阔的思维空间,任你纵横驰骋。当然,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得失并不是说对失败一笑了之,对成功不屑一顾,而是把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解脱融于一颗平常心中,这样,在坎坷的求学路上,无论成败,无论得失,你的眼里都只有前方的目标。
![]() |
(三)善于积极转移,让自己充实忙碌起来。
人忙,总觉得日月短。人忙,闲事、闲思、闲话才少;人忙,忙得充实,忙出成效,又会激发自信心。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再努力练习全心全意去做每一件事,可使工作由紧张变为轻松。虽然工作量有增无减,但心理感觉却反而轻松愉快多了。因此,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忙起来,体验“忙”的乐趣,感到“忙”的幸福,把不良情绪、不良心理通过转移关注的事物而消除掉;同时,也通过“忙”,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从而避免由于无意义的刺激而造成自己的狂热、冲动或烦恼、忧伤。
(四)学会合理宣泄。
当有了烦恼暂时又得不到排遣时,不宣泄是不行的。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a) 多与别人交心、谈心。
b) 适当参加些文体活动。
c) 开导自己该笑时笑,该哭时哭,该喊时喊。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哭也一样。现代心理
研究证明,适度的哭有助于改变情绪,可以收到积极的心理效应。同样,当你不快时,可适当走向操场、旷野,尽情喊叫,也可使心理达到平衡。
当然,宣泄的效果要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自己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情绪宣泄一定要有节制,要注意方式、时间、场合,尽量不影响别人,不损害自己,不妨害社会利益,否则,就会带来新的情绪困扰。
心理调整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坚持并坚信:我自信,我努力,我成功。这样,收获快乐、收获成功的日子就不会遥远了。
复读并不代表失败,只是一种选择而已。进大学早一年晚一年没有什么区别,最终都是经过大学的培养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本文献给复读生朋友,希望大家能够重整旗鼓,再次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