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陌生了七年的“他”
似乎已经记不清楚对多少人说过我和他的故事,不多不少吧,五个手指应该数的过来,每次的叙述大概都是这样:高一时,我们是兄弟班级的团支书,第一次团支书开会时就注意到了这个男生,当时只是觉得这个男生很干净、印象不错的那种,没有其他太多想法,后来我们一个共同的朋友介绍我们认识,再后来我们就开始书信往来,其实说白了那就是“情书”(那些纸张现在仍然躺在抽屉的某个角落里),里面当然会有属于那个年纪的海誓山盟,偶尔晚上会一起回宿舍,但连手都没有牵过,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很单纯,只是单纯的简简单单的喜欢而已。后来我的成绩出现了下滑,不可否认的是有他的原因在,女孩子总是太敏感,尤其对没有任何经历的我来说还是无法同时承担恋爱和学习共同的负担,再后来放了寒假,这时他已经打算和我保持距离了,原因大概就是不想看到我们耽误了最重要的学业。
但后来发生了戏剧的一幕,我们这届竟然高一下学期就分文理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记忆尤其清晰的是:那天每个班主任在上面念自己班学生的名字时,我们的班主任在上面念:×××、×××,清晰的记得下面同学的骚动,我们竟然分在了一个班,并且还是班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现在想到这些,心里还有种莫名的开心)。就这样,我们从原来的兄弟班变成了同班。
但刚开始同班,就发生了件让我有些伤心的事情,他竟然让一个男生转告我,不要和他有过多的接触,当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愤慨,然后就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了学习上,拼命的学习,当然成绩还是给了我满意的答复,班级第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什么和他打赌,谁第一谁请对方吃雪糕,也奇怪了,高一下学期每次月考我总是名列第一,于是我们就有了好几次一起吃雪糕的机会,还记得有一次是很冷的冬天,我们去买了蒙牛的随便,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冬天吃冰淇淋。但到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开始不如他,但他一次都没有请我吃过冰淇淋,奇了怪了。
就这样我们同班一年半,直到高二结束,这期间没有太多的其他的交流,经常冷战一两个月不说话,偶尔给对方讲讲题,那时我的数学成绩还是很拿得出手,而他的英语比我好,其实他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我会时不时的默默关注他,关注到他会和另一个女孩子更多的讨论问题,而我也会知趣的去和别人探讨。现在想想那时好像间断的有好几次冷战,但现在我是很讨厌会冷战的男生,总感觉那样的他们多多少少有些小气和优柔寡断。
再后来高三我们又分班分到一起,这一年我们之间更没什么交流,连简单的问题讨论似乎都没有了,而我为了高考也开始渐渐少了些对他的关注,直到高考前的一个月,他给我传纸条说喜欢我,而我真的是一心为高考,没有给他任何回复,后来他又跟我说那是跟同学打的一个赌,我也没太放心上。再后来就是高考,出成绩了,我很希望我们能一起上同样的大学,当然这也是最初我们一起的梦想,我的成绩比他差20几分(601和627),虽然可能不能上同一所大学,但同一个城市还是可以的,我主动给他打过电话问他打算报哪,他说的全是特别南方的学校,我也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他报学校时完全没有把我考虑在内,我就很知趣的开始自己挑选专业和学校,就这样,我们开始计算分开的时间,这一计算就是七年。
刚上大学时我还有过和他在一起的冲动(写到这里,本想写再在一起,但又一想,我们以前似乎没有真正在一起过),但后来听说他交了新的女朋友,为此我还不知廉耻的加了他女友的校内,在那里疯狂找她女友的照片,在那里恨不得不要漏过一个字的看她女友写的关于他们的日记,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即使是他们甜蜜的细节。再再后来,我也遇到了我的那个他,庆幸生命中遇到那样一个改变了我很多的人,准确的说是让我进步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和他在一起有着细水长流的感觉、有种没有任何做作的踏实感,这种感觉没有几个人可以给。而我和他可以说杳无音讯,连最基本的节日问候都没有,大概是因为都沉浸在彼此的甜蜜里吧。
后来就是大学毕业,因为工作异地,他和女友没有逃出俗套的分手,而我和男友还在继续坚持着异地,再后来我们也面临了同样的结局。这时我和他分别的时间已经计算了六年。
在不见的第七年,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互相加了微信,我不知道那是他,直到几次我在朋友圈发信息,发现这个人都给我留言,感觉自己肯定认识这个人,就开始询问对方,结果发现是他。说实话,知道是他的那一刻小心脏还是多跳了几下,然后我们又互相加了微博,在私信里聊了几次,再后来我慢慢开始有了想念他的心思,经常会微信里聊天,不是很频繁,大概一两周一次吧,主要原因是那时我要考公务员,而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海关,所以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
不知道是因为找到工作了,有大把的时间用来回忆、用来想念,总是很想和他联系,和他聊天,总感觉和他聊天很有意思,他身上总有一种正能量。好多次都会压制自己不要太主动,我们不会再有可能,但最近这种想法愈发强烈,于是,我决定去往他的城市。面临着“见光死”的危险,面临着可能再也不会联系、甚至连美好的回忆都将失去的风险,我决定去见见七年后的他。看过网上太多人说不要去破坏曾经的那段美好,太多人说你们的记忆中只有彼此的好,所以只能用来回忆,不会再有继续,但我还是做了选择,想去见他。许是为以后的新生活做个了断,许是为仅留存的那一点希望去勇敢争取一次,也许只是因为简单的想念。
今天用了整整九个小时,读完了九夜茴的《匆匆那年》,感觉书里的故事似乎有些熟悉,当然只是部分的熟悉,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故事的结局,想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再在一起,其实所有的期望只是希望为我这次冲动的去见他再找一个理由,因为如果陈寻和方茴又在一起了,那我们似乎也还会希望(人那,总是习惯的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殊不知,每个故事都会有不同),但故事的结局是开放式。后来我想,我和他不是陈寻和方茴,我们没有爱的那么深、没有伤害的那么深,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彼此的青春里留存了痕迹,那种痕迹不是单纯的喜欢、不是单纯的怨念、不是单纯的遗憾,而是太多复杂的东西掺和在一起。
我们彼此陌生了七年,七年的时间都足以让一对情侣开始“痒”了,但我们呢?彼此错过了太多,就连自己以前从来不碰的豆浆、胡萝卜、榨菜现在也开始喜欢,这么细小的改变,不知道我们彼此身上都发生了多少,可细细想来,我们似乎又对彼此没有着太多的了解。
我仍清晰的记得他爱集邮,还给我看过他的集邮册,后来从他微博的关注里也能看出他现在应该还会关注这些;记得他喜欢文字,偶尔喜欢小创作,写写诗、写写歌词,那时我们还交流过彼此的作品,现在他依然喜欢文字,偶尔微博里发的简短的文字,总是让我觉得写得特别好,反复读好几遍,读书依旧是他的爱好,从未改变过;记得他喜欢唱歌,唱的特别好,喜欢周杰伦的歌(记忆尤其清晰,有一次,他在班里唱过《稻香》,那也是唯一一次听他唱歌),但七年已不知不觉走过,估计喜欢的歌的类型早已变过,但会唱歌的天赋肯定还在,但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他会愿意为我唱起一首歌,只为我一个人,现在想来这应该是一种奢望。写到这里,不知道他还记得我的什么……
但后来发生了戏剧的一幕,我们这届竟然高一下学期就分文理班,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记忆尤其清晰的是:那天每个班主任在上面念自己班学生的名字时,我们的班主任在上面念:×××、×××,清晰的记得下面同学的骚动,我们竟然分在了一个班,并且还是班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现在想到这些,心里还有种莫名的开心)。就这样,我们从原来的兄弟班变成了同班。
但刚开始同班,就发生了件让我有些伤心的事情,他竟然让一个男生转告我,不要和他有过多的接触,当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愤慨,然后就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了学习上,拼命的学习,当然成绩还是给了我满意的答复,班级第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什么和他打赌,谁第一谁请对方吃雪糕,也奇怪了,高一下学期每次月考我总是名列第一,于是我们就有了好几次一起吃雪糕的机会,还记得有一次是很冷的冬天,我们去买了蒙牛的随便,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冬天吃冰淇淋。但到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开始不如他,但他一次都没有请我吃过冰淇淋,奇了怪了。
就这样我们同班一年半,直到高二结束,这期间没有太多的其他的交流,经常冷战一两个月不说话,偶尔给对方讲讲题,那时我的数学成绩还是很拿得出手,而他的英语比我好,其实他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我会时不时的默默关注他,关注到他会和另一个女孩子更多的讨论问题,而我也会知趣的去和别人探讨。现在想想那时好像间断的有好几次冷战,但现在我是很讨厌会冷战的男生,总感觉那样的他们多多少少有些小气和优柔寡断。
再后来高三我们又分班分到一起,这一年我们之间更没什么交流,连简单的问题讨论似乎都没有了,而我为了高考也开始渐渐少了些对他的关注,直到高考前的一个月,他给我传纸条说喜欢我,而我真的是一心为高考,没有给他任何回复,后来他又跟我说那是跟同学打的一个赌,我也没太放心上。再后来就是高考,出成绩了,我很希望我们能一起上同样的大学,当然这也是最初我们一起的梦想,我的成绩比他差20几分(601和627),虽然可能不能上同一所大学,但同一个城市还是可以的,我主动给他打过电话问他打算报哪,他说的全是特别南方的学校,我也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他报学校时完全没有把我考虑在内,我就很知趣的开始自己挑选专业和学校,就这样,我们开始计算分开的时间,这一计算就是七年。
刚上大学时我还有过和他在一起的冲动(写到这里,本想写再在一起,但又一想,我们以前似乎没有真正在一起过),但后来听说他交了新的女朋友,为此我还不知廉耻的加了他女友的校内,在那里疯狂找她女友的照片,在那里恨不得不要漏过一个字的看她女友写的关于他们的日记,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即使是他们甜蜜的细节。再再后来,我也遇到了我的那个他,庆幸生命中遇到那样一个改变了我很多的人,准确的说是让我进步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和他在一起有着细水长流的感觉、有种没有任何做作的踏实感,这种感觉没有几个人可以给。而我和他可以说杳无音讯,连最基本的节日问候都没有,大概是因为都沉浸在彼此的甜蜜里吧。
后来就是大学毕业,因为工作异地,他和女友没有逃出俗套的分手,而我和男友还在继续坚持着异地,再后来我们也面临了同样的结局。这时我和他分别的时间已经计算了六年。
在不见的第七年,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互相加了微信,我不知道那是他,直到几次我在朋友圈发信息,发现这个人都给我留言,感觉自己肯定认识这个人,就开始询问对方,结果发现是他。说实话,知道是他的那一刻小心脏还是多跳了几下,然后我们又互相加了微博,在私信里聊了几次,再后来我慢慢开始有了想念他的心思,经常会微信里聊天,不是很频繁,大概一两周一次吧,主要原因是那时我要考公务员,而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海关,所以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
不知道是因为找到工作了,有大把的时间用来回忆、用来想念,总是很想和他联系,和他聊天,总感觉和他聊天很有意思,他身上总有一种正能量。好多次都会压制自己不要太主动,我们不会再有可能,但最近这种想法愈发强烈,于是,我决定去往他的城市。面临着“见光死”的危险,面临着可能再也不会联系、甚至连美好的回忆都将失去的风险,我决定去见见七年后的他。看过网上太多人说不要去破坏曾经的那段美好,太多人说你们的记忆中只有彼此的好,所以只能用来回忆,不会再有继续,但我还是做了选择,想去见他。许是为以后的新生活做个了断,许是为仅留存的那一点希望去勇敢争取一次,也许只是因为简单的想念。
今天用了整整九个小时,读完了九夜茴的《匆匆那年》,感觉书里的故事似乎有些熟悉,当然只是部分的熟悉,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故事的结局,想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再在一起,其实所有的期望只是希望为我这次冲动的去见他再找一个理由,因为如果陈寻和方茴又在一起了,那我们似乎也还会希望(人那,总是习惯的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殊不知,每个故事都会有不同),但故事的结局是开放式。后来我想,我和他不是陈寻和方茴,我们没有爱的那么深、没有伤害的那么深,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彼此的青春里留存了痕迹,那种痕迹不是单纯的喜欢、不是单纯的怨念、不是单纯的遗憾,而是太多复杂的东西掺和在一起。
我们彼此陌生了七年,七年的时间都足以让一对情侣开始“痒”了,但我们呢?彼此错过了太多,就连自己以前从来不碰的豆浆、胡萝卜、榨菜现在也开始喜欢,这么细小的改变,不知道我们彼此身上都发生了多少,可细细想来,我们似乎又对彼此没有着太多的了解。
我仍清晰的记得他爱集邮,还给我看过他的集邮册,后来从他微博的关注里也能看出他现在应该还会关注这些;记得他喜欢文字,偶尔喜欢小创作,写写诗、写写歌词,那时我们还交流过彼此的作品,现在他依然喜欢文字,偶尔微博里发的简短的文字,总是让我觉得写得特别好,反复读好几遍,读书依旧是他的爱好,从未改变过;记得他喜欢唱歌,唱的特别好,喜欢周杰伦的歌(记忆尤其清晰,有一次,他在班里唱过《稻香》,那也是唯一一次听他唱歌),但七年已不知不觉走过,估计喜欢的歌的类型早已变过,但会唱歌的天赋肯定还在,但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他会愿意为我唱起一首歌,只为我一个人,现在想来这应该是一种奢望。写到这里,不知道他还记得我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