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的这十年
最近媒体一直在热炒仙剑十年,“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十年前,十四岁,这个时间是暑假,每天窝在家里,跟弟弟妹妹们一起吃西瓜,打扫屋子,看仙剑,等爸妈回家,现在看来日子舒服又惬意,年少不知愁滋味;现在是24岁,等十年后的自己看现在的我,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十年前 小小的心中有一个去远方的梦
14岁的时候,是一个微胖、尖锐、孤僻的少女,被沉重的课业压的抬不起头,在学校有高考的压力,有被嘲笑为胖子的自卑,跟父母的关系紧张,家境普通,每天仰望学校里那些美丽明媚,穿着漂亮的衣服,被父母宠爱的少女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十年前的自己,除了梦想,真的是一无所有。
那年心中隐约有三个愿望,第一是去远方;今天听土家野夫的演讲,他说“每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去远方的愿望,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大抵是因为生活的世界太狭小,身边的人类太过于简单愚昧,所以很想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想要一种全新的生活。第二个愿望是做一名记者;从小就对各种事件有严重的好奇心,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想要每天都惊心动魄的活着,这是一种无法被磨灭的天性,就流淌在血液里,事实能感觉到它的骚动,每次当我的成活开始一成不变的时候,就开始想着改变。第三,独自背包去西藏;我高三那年开始爱上看书,那一年也是写文字最多的一年,除了《中国最美的100个小镇》这种,还看了诸如《藏獒》、《三毛流浪记》这种完全超出我认知范围内的书,那一年,我能想象自己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西藏。不敢想象去国外。
十年后 愿望实现之后并无想象的快感
实现第一个愿望那年,是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我没能按照家人小时候给我设定的的愿望,考上北大或者清华,去了一个不知名的野鸡大学,开始了全新的人生。现在能记得的记忆就是,那年夏天,爸爸邀请邻居来家里喝酒,庆祝我考上大学,在我们自家的院子里,那夜,满天繁星,我心里依然充满了想逃离的愿望,没有一丝不舍。从阜阳去宁波的火车上,买的是硬座,一行四人,我心里满满的是对陌生城市的恐惧,到了宁波之后的半个月,每天清晨五点准时从2号床铺醒来, 心中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对前途未知的迷茫,却又要故作坚强。成长的过程总是如此的艰难,好在年轻的我们总是相信希望就在明天。
实现第二个愿望那年是2011年12月份,我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做了自己梦想中的职业,也算是人生的转折点,之前的那段时间,我失恋、想自杀、抑郁、对未来迷茫,随着这段实习的到来,竟然全部都结束了,开始了一段梦想中的生活,跟过去告别的最好方式就是比过去活的更加精彩, 越精彩,就越能发掘出自身的潜力,这也是秘密中揭示的那种力量吧。
实现第三个愿望是2012年6月份,这一年我毕业了,毕业旅行自己去了西藏,孤身一人出发,孤身一人在西藏,找到同伴,感受心灵的那种震撼。孤独绝对是给成长最好的礼物,那些情景,那些心中涌起的无数的感动与震撼,我一个人消化、吸收,悄然改变,时至今日,依然敬佩年轻时的勇气,也只有年轻人,会有这样冒险的决心与勇气。现在,也时不时的停下来问自己,do you rember?
现在
如今我已经24岁,面庞依然年轻,并且比十年前,面部线条多了一份柔和,我想是跟爸妈的和解,跟别扭的、阴暗的、缺爱的自己的一个和解,中间的这十年,一个人去外地求学,去外地流浪,跟不同的男人恋爱,始终寻找的其实就是自己,最后学会了爱自己以后,才真正的寻求到了内心的宁静。
我记得第一次男朋友跟我说,我再也不会爱你了,那种心中涌起的巨大的痛苦,那种不会再被爱的恐惧,那种好像失去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的无力感。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自己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期待,《催眠大师》看到结局的时候其实我心中涌起了巨大的伤感,莫文蔚演绎的那个小女孩的角色,其实何尝不是自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其实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埋下无数的种子,生根发芽,尤其是我妈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厌恶,她阴晴不定,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家里从来没有一刻安宁,她永远都在抱怨自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前我像厌恶自己一样的厌恶她,可是直到这两年,才真正的从她的遭遇出发,理解她,年纪轻轻嫁到婆家,农村的封建思想迫使她不停的生孩子,没有享受过期待中的爱情的愉悦,生活又是一直处于艰难的状态,终于逐渐变成一个苛刻的人,而我唯一想做的,却是逃离她。因为我忘不了小时候遭遇的种种。
比如那年我六岁,她从我后面骑车回来,跟我说,我就是不带你。我一边哭着回家,一边想着考上清华,用优秀来证明自己。仿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再比如她多次从不顾及我的尊严,在外人面前呵斥我,羞辱我,但是她却是幼儿心中一个如此依赖的存在。这些都造成了我在日后的恋爱过程中,对爱人的过分依赖与苛刻,幻想有个人是像想象中的父母一样,给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犹如公主般,那个时候不自知,是在寻找童年的缺失感。不断的失败,其实也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而彻底的治愈,则必须有一段长久而稳定的关系,让你重新相信爱的力量。
莫文蔚说,拯救我们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
这么多年自己独自寻找、独自流浪、受伤、自己舔舐伤口,其实都是不断寻求治愈的过程,对爱有过非常美好漫长的期待,也曾有过非常不堪的失败的经历,曾经被幻想中的爱伤害的体无完肤过,深夜痛哭过,夜夜喝醉到天亮过,那些都是自身经历的,不忍为外人到的伤口,这些伤口帮助我变成了今天的自己。
如今再也不害怕孤独,不害怕没有人爱自己,我一个人独自在杭州生活,工作,跑步,学琴,打算加入一个公益组织,再也没有在深夜痛苦过。
尤其是此刻,看着对面这个美好的人,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算不算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成长?心安之处即是家,终于不用再去流浪,因为心中有爱。因为缺爱而留下的伤口,也只能被强大的爱,所治愈。
现在开始埋下十年之后的种子
现在24岁,还有半年,就是24周岁的生日,迈向25岁,给自己定下了三个这十年的目标:
第一, 跟哥哥结婚,有一个盛大的婚礼,穿着他设计的婚纱嫁给他,生两个孩子。
第二, 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所成就,每天坚持学习和写作。
第三, 十年后,开始自己的心理医生的生涯,开始创立自己的公益组织。
你就是你每天所做的事情。我一定努力的生活,不辜负这美好的生命。
十年前 小小的心中有一个去远方的梦
14岁的时候,是一个微胖、尖锐、孤僻的少女,被沉重的课业压的抬不起头,在学校有高考的压力,有被嘲笑为胖子的自卑,跟父母的关系紧张,家境普通,每天仰望学校里那些美丽明媚,穿着漂亮的衣服,被父母宠爱的少女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十年前的自己,除了梦想,真的是一无所有。
那年心中隐约有三个愿望,第一是去远方;今天听土家野夫的演讲,他说“每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去远方的愿望,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大抵是因为生活的世界太狭小,身边的人类太过于简单愚昧,所以很想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想要一种全新的生活。第二个愿望是做一名记者;从小就对各种事件有严重的好奇心,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想要每天都惊心动魄的活着,这是一种无法被磨灭的天性,就流淌在血液里,事实能感觉到它的骚动,每次当我的成活开始一成不变的时候,就开始想着改变。第三,独自背包去西藏;我高三那年开始爱上看书,那一年也是写文字最多的一年,除了《中国最美的100个小镇》这种,还看了诸如《藏獒》、《三毛流浪记》这种完全超出我认知范围内的书,那一年,我能想象自己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西藏。不敢想象去国外。
十年后 愿望实现之后并无想象的快感
实现第一个愿望那年,是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我没能按照家人小时候给我设定的的愿望,考上北大或者清华,去了一个不知名的野鸡大学,开始了全新的人生。现在能记得的记忆就是,那年夏天,爸爸邀请邻居来家里喝酒,庆祝我考上大学,在我们自家的院子里,那夜,满天繁星,我心里依然充满了想逃离的愿望,没有一丝不舍。从阜阳去宁波的火车上,买的是硬座,一行四人,我心里满满的是对陌生城市的恐惧,到了宁波之后的半个月,每天清晨五点准时从2号床铺醒来, 心中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对前途未知的迷茫,却又要故作坚强。成长的过程总是如此的艰难,好在年轻的我们总是相信希望就在明天。
实现第二个愿望那年是2011年12月份,我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做了自己梦想中的职业,也算是人生的转折点,之前的那段时间,我失恋、想自杀、抑郁、对未来迷茫,随着这段实习的到来,竟然全部都结束了,开始了一段梦想中的生活,跟过去告别的最好方式就是比过去活的更加精彩, 越精彩,就越能发掘出自身的潜力,这也是秘密中揭示的那种力量吧。
实现第三个愿望是2012年6月份,这一年我毕业了,毕业旅行自己去了西藏,孤身一人出发,孤身一人在西藏,找到同伴,感受心灵的那种震撼。孤独绝对是给成长最好的礼物,那些情景,那些心中涌起的无数的感动与震撼,我一个人消化、吸收,悄然改变,时至今日,依然敬佩年轻时的勇气,也只有年轻人,会有这样冒险的决心与勇气。现在,也时不时的停下来问自己,do you rember?
现在
如今我已经24岁,面庞依然年轻,并且比十年前,面部线条多了一份柔和,我想是跟爸妈的和解,跟别扭的、阴暗的、缺爱的自己的一个和解,中间的这十年,一个人去外地求学,去外地流浪,跟不同的男人恋爱,始终寻找的其实就是自己,最后学会了爱自己以后,才真正的寻求到了内心的宁静。
我记得第一次男朋友跟我说,我再也不会爱你了,那种心中涌起的巨大的痛苦,那种不会再被爱的恐惧,那种好像失去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的无力感。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自己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期待,《催眠大师》看到结局的时候其实我心中涌起了巨大的伤感,莫文蔚演绎的那个小女孩的角色,其实何尝不是自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其实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埋下无数的种子,生根发芽,尤其是我妈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厌恶,她阴晴不定,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家里从来没有一刻安宁,她永远都在抱怨自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前我像厌恶自己一样的厌恶她,可是直到这两年,才真正的从她的遭遇出发,理解她,年纪轻轻嫁到婆家,农村的封建思想迫使她不停的生孩子,没有享受过期待中的爱情的愉悦,生活又是一直处于艰难的状态,终于逐渐变成一个苛刻的人,而我唯一想做的,却是逃离她。因为我忘不了小时候遭遇的种种。
比如那年我六岁,她从我后面骑车回来,跟我说,我就是不带你。我一边哭着回家,一边想着考上清华,用优秀来证明自己。仿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再比如她多次从不顾及我的尊严,在外人面前呵斥我,羞辱我,但是她却是幼儿心中一个如此依赖的存在。这些都造成了我在日后的恋爱过程中,对爱人的过分依赖与苛刻,幻想有个人是像想象中的父母一样,给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犹如公主般,那个时候不自知,是在寻找童年的缺失感。不断的失败,其实也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而彻底的治愈,则必须有一段长久而稳定的关系,让你重新相信爱的力量。
莫文蔚说,拯救我们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
这么多年自己独自寻找、独自流浪、受伤、自己舔舐伤口,其实都是不断寻求治愈的过程,对爱有过非常美好漫长的期待,也曾有过非常不堪的失败的经历,曾经被幻想中的爱伤害的体无完肤过,深夜痛哭过,夜夜喝醉到天亮过,那些都是自身经历的,不忍为外人到的伤口,这些伤口帮助我变成了今天的自己。
如今再也不害怕孤独,不害怕没有人爱自己,我一个人独自在杭州生活,工作,跑步,学琴,打算加入一个公益组织,再也没有在深夜痛苦过。
尤其是此刻,看着对面这个美好的人,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算不算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成长?心安之处即是家,终于不用再去流浪,因为心中有爱。因为缺爱而留下的伤口,也只能被强大的爱,所治愈。
现在开始埋下十年之后的种子
现在24岁,还有半年,就是24周岁的生日,迈向25岁,给自己定下了三个这十年的目标:
第一, 跟哥哥结婚,有一个盛大的婚礼,穿着他设计的婚纱嫁给他,生两个孩子。
第二, 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所成就,每天坚持学习和写作。
第三, 十年后,开始自己的心理医生的生涯,开始创立自己的公益组织。
你就是你每天所做的事情。我一定努力的生活,不辜负这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