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感情内耗告别
“内耗”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如果不是相互合作,而是互相拆台,这群人的力量就会削弱,小于个体力量的相加。用公式表示即:1+1<2。内耗的代价有人归结为拔河原理,即由于拔河过程中配合不好出现的拉力相互抵消,10个人的拉力之和小于每一个人实际付出力量之和。
对一个团体而言,“内耗”有时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内耗”的破坏性也不容小视。家人之间的内耗,会让家中硝烟弥漫,家人心神俱疲,望家生畏。而家庭的内耗最主要的是夫妻间感情的不和,其次是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婆媳关系,还有现在越来越被复杂化的亲子关系。
一、夫妻关系
婴幼儿时期教育的核心是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归属感和重要感。儿歌里唱的,“爸爸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是的,爱对于婴幼儿来说是无形无状的,但却可以最真实的体会到。最直接的就是,“我有需求时(哇哇哭时),身边的人,及时响应,给我个拥抱,给我吃的,给我换尿布”他们就会觉得我是重要的,对他们小小的心灵来说是“我是受忠实的,你们是爱我的”。不及时响应,就嚎啕大哭表示严重抗议,进而引起关注来继续证明有人重视我。而归属感也可以说是安全感,是建立在满满的爱的基础上。其实,成人也一样,婚姻关系中的男女本质的关系是需要-被重视。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有及时的回应,证明我还是受重视的。我是被需要的,说明我对于你的生活来说还是有用的。总是需要在对方那里寻求证明,语言也好,行动也好,证明我的重要性,没有反馈,或者达不到内心要求,战争就会爆发。
但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压力,审美疲劳,外界诱惑,沟通受阻等诸多问题,感情婚姻生活中的双方并不是总是卿卿我我,你侬我侬。更多的时候是冷战,冷暴力。生活中对方的任何一个细节、眼神动作、表情、都成为不愉快的“导火索”。双方从互相猜疑,互相推诿,互相责怪到后来的连争吵的兴趣都没有了,打电话也只有“喂,回来吃饭吗?”哦,早点回来。”甚至严重到你潇洒你的,我玩我的,互不关心。或者如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般,连见面问好都省略了。你视我同空气目空一切,我当你为敌人般横眉冷对。但是由于孩子,由于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又不得不继续装样过日子,像这样既不离婚,又不设法改善关系,在无休止的内耗中,艰难度日。
二、婆媳关系
话说有多少婆婆媳妇对对方都是满心欢喜,“喜欢你,喜欢你,我好喜欢你”?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融洽,全家人就和睦幸福,婆媳失和,全家则矛盾迭起,鸡犬不宁。因此,婆媳关系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有人甚至把不良的婆媳关系比喻成破坏夫妻感情的“恶性肿瘤”,可见其对婚姻的强大杀伤力."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小觑婆婆的威力,所以,攘外先安内,请先处理好婆媳关系,在讨论家庭梦想,人生梦想吧。
三、亲子关系
原本简简单单的父母子女养育教育关系,现在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亲子关系似乎也越来越繁杂化。信息大爆炸时代,家长生活的压力,孩子学业的压力,整个社会无形的压力,压的大家毫无意识的踩着日子的大车轮高速旋转。教育理念各家之言,要么关爱过度要么关爱缺失,父母与子女之间因为代沟和观念差产生摩擦和矛盾。多少孩子因为失败的家庭亲子关系而变得内向、暴力甚至误入歧途,而多少父母因为孩子而一夜急白了头? 一盏昏黄的灯光下, 父亲砸吧着眼袋,端详着母亲怀里熟睡的孩子,那般温馨画面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守着做作业,或者一人一电子产品各自开战。
人毕竟是情感型动物,虽然说“过滤掉万千心事,只剩下一片清凉” 淡定不一定是淡定,是蛋疼,放下了不一定就是一身轻松或许是千斤压顶。当你70%的时间、精力都是在纠结这个男人,头疼这个婆婆,烦恼子女的时候,当你和比人交谈时,80%的时间都是在讲述这个男人的不堪,婆婆的不是,孩子的不进取,都是在抱怨这个生活的一无是处。你剩余的时间都是在干嘛呢?还是在重温回味思考你的抱怨,你的讲述将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额~~你的人生100%都被感情内耗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思,去学习,去提升,去改变?婚姻感情生活成为我们生活最大的内耗,成为负能量急速聚集的核心来源。
心理能量激发后,由潜在的能量变为现实的能量,就有了基本的形式。被激发的心理能量,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比如表现为一种兴奋、激动、唤起,一种内驱力或动机,很重要的一种形态是表现为情绪。心理能量表现于情绪时,情绪的量就是这个心理能量大小的表征。而在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里,人们的心理能量,不断的成为负能量,不健康的情感和焦虑完全主宰着我的整个载体,思维混乱,情感混乱,能量混乱。
亦舒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在我看来,那些习惯于“窝里斗”的内耗者们, 每天都在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即:把主要的精力和锋芒指向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拼命地跟家人作对,一家人在横眉立目,喋喋不休的指责和抱怨中,家不成家,而是成为战场,人脆弱的心灵也因为缺乏家的庇护和亲情的滋润而趋于荒凉和冷漠。
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从陌生,到熟悉,到相知,到走到一起来,实在是难得的缘分。生活是琐碎的,我们无法活在真空中,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滚滚红尘中,有着太多的无奈。在太多责任的重压下,行为语言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思维,彼此误解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不论任何时候,让我们学会宽容和避让,在俗事上相互体谅和理解。有矛盾时不能憋在心里,久了会产生怨恨,要及时沟通,想法化。
人生不过百年,岁月容不得蹉跎。友情和爱情都是柔软的,都需要两个人精心呵护的。缘分是美丽的,也是不易再得的,是经不得内耗的!
当某一天,你自己都反感了你的申诉和抱怨的时候,请为你的内耗大大的画上个圆满的句号。而是想想多久没和孩子开怀的玩乐,多久没尝试新鲜的美食或迎接新的挑战,多久没好好的面对镜子里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和飞吻,多久没感受过迎接胜利曙光的明媚心情。生活其实很大, 不是只有一个男人,一个家。生活里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自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做到不要总是责怪别人不识你是颗珍珠,而是日三省吾身,相信生活会美好起来的。
对一个团体而言,“内耗”有时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内耗”的破坏性也不容小视。家人之间的内耗,会让家中硝烟弥漫,家人心神俱疲,望家生畏。而家庭的内耗最主要的是夫妻间感情的不和,其次是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婆媳关系,还有现在越来越被复杂化的亲子关系。
一、夫妻关系
婴幼儿时期教育的核心是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归属感和重要感。儿歌里唱的,“爸爸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是的,爱对于婴幼儿来说是无形无状的,但却可以最真实的体会到。最直接的就是,“我有需求时(哇哇哭时),身边的人,及时响应,给我个拥抱,给我吃的,给我换尿布”他们就会觉得我是重要的,对他们小小的心灵来说是“我是受忠实的,你们是爱我的”。不及时响应,就嚎啕大哭表示严重抗议,进而引起关注来继续证明有人重视我。而归属感也可以说是安全感,是建立在满满的爱的基础上。其实,成人也一样,婚姻关系中的男女本质的关系是需要-被重视。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有及时的回应,证明我还是受重视的。我是被需要的,说明我对于你的生活来说还是有用的。总是需要在对方那里寻求证明,语言也好,行动也好,证明我的重要性,没有反馈,或者达不到内心要求,战争就会爆发。
但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压力,审美疲劳,外界诱惑,沟通受阻等诸多问题,感情婚姻生活中的双方并不是总是卿卿我我,你侬我侬。更多的时候是冷战,冷暴力。生活中对方的任何一个细节、眼神动作、表情、都成为不愉快的“导火索”。双方从互相猜疑,互相推诿,互相责怪到后来的连争吵的兴趣都没有了,打电话也只有“喂,回来吃饭吗?”哦,早点回来。”甚至严重到你潇洒你的,我玩我的,互不关心。或者如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般,连见面问好都省略了。你视我同空气目空一切,我当你为敌人般横眉冷对。但是由于孩子,由于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又不得不继续装样过日子,像这样既不离婚,又不设法改善关系,在无休止的内耗中,艰难度日。
二、婆媳关系
话说有多少婆婆媳妇对对方都是满心欢喜,“喜欢你,喜欢你,我好喜欢你”?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融洽,全家人就和睦幸福,婆媳失和,全家则矛盾迭起,鸡犬不宁。因此,婆媳关系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有人甚至把不良的婆媳关系比喻成破坏夫妻感情的“恶性肿瘤”,可见其对婚姻的强大杀伤力."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小觑婆婆的威力,所以,攘外先安内,请先处理好婆媳关系,在讨论家庭梦想,人生梦想吧。
三、亲子关系
原本简简单单的父母子女养育教育关系,现在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亲子关系似乎也越来越繁杂化。信息大爆炸时代,家长生活的压力,孩子学业的压力,整个社会无形的压力,压的大家毫无意识的踩着日子的大车轮高速旋转。教育理念各家之言,要么关爱过度要么关爱缺失,父母与子女之间因为代沟和观念差产生摩擦和矛盾。多少孩子因为失败的家庭亲子关系而变得内向、暴力甚至误入歧途,而多少父母因为孩子而一夜急白了头? 一盏昏黄的灯光下, 父亲砸吧着眼袋,端详着母亲怀里熟睡的孩子,那般温馨画面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守着做作业,或者一人一电子产品各自开战。
人毕竟是情感型动物,虽然说“过滤掉万千心事,只剩下一片清凉” 淡定不一定是淡定,是蛋疼,放下了不一定就是一身轻松或许是千斤压顶。当你70%的时间、精力都是在纠结这个男人,头疼这个婆婆,烦恼子女的时候,当你和比人交谈时,80%的时间都是在讲述这个男人的不堪,婆婆的不是,孩子的不进取,都是在抱怨这个生活的一无是处。你剩余的时间都是在干嘛呢?还是在重温回味思考你的抱怨,你的讲述将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额~~你的人生100%都被感情内耗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思,去学习,去提升,去改变?婚姻感情生活成为我们生活最大的内耗,成为负能量急速聚集的核心来源。
心理能量激发后,由潜在的能量变为现实的能量,就有了基本的形式。被激发的心理能量,可以表现为多种形态,比如表现为一种兴奋、激动、唤起,一种内驱力或动机,很重要的一种形态是表现为情绪。心理能量表现于情绪时,情绪的量就是这个心理能量大小的表征。而在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里,人们的心理能量,不断的成为负能量,不健康的情感和焦虑完全主宰着我的整个载体,思维混乱,情感混乱,能量混乱。
亦舒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在我看来,那些习惯于“窝里斗”的内耗者们, 每天都在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即:把主要的精力和锋芒指向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拼命地跟家人作对,一家人在横眉立目,喋喋不休的指责和抱怨中,家不成家,而是成为战场,人脆弱的心灵也因为缺乏家的庇护和亲情的滋润而趋于荒凉和冷漠。
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从陌生,到熟悉,到相知,到走到一起来,实在是难得的缘分。生活是琐碎的,我们无法活在真空中,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滚滚红尘中,有着太多的无奈。在太多责任的重压下,行为语言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思维,彼此误解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不论任何时候,让我们学会宽容和避让,在俗事上相互体谅和理解。有矛盾时不能憋在心里,久了会产生怨恨,要及时沟通,想法化。
人生不过百年,岁月容不得蹉跎。友情和爱情都是柔软的,都需要两个人精心呵护的。缘分是美丽的,也是不易再得的,是经不得内耗的!
当某一天,你自己都反感了你的申诉和抱怨的时候,请为你的内耗大大的画上个圆满的句号。而是想想多久没和孩子开怀的玩乐,多久没尝试新鲜的美食或迎接新的挑战,多久没好好的面对镜子里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和飞吻,多久没感受过迎接胜利曙光的明媚心情。生活其实很大, 不是只有一个男人,一个家。生活里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自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做到不要总是责怪别人不识你是颗珍珠,而是日三省吾身,相信生活会美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