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带着一颗心 去触碰可及的美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
小众画廊旅行
■采写:新快报CBD记者 黄晓怡 苏丽雅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除署名外)
■制图:廖木兴
经常在CBD游走,遇到各色真文艺青年,甚至有几位对我坦言:每到周末,“不是在画廊,就是去画廊的路上”。只有在大师作品巡展时,他们才会去“挤”公共美术馆,而在闲时的周末午后,他们多数选择空间更私密、作品更新锐的私人画廊或艺术馆。
小记随着文青们的推荐,走访了城中几间画廊和艺术空间,带着无意收藏画作的轻松心情,细细地品味当下正在展出的每一幅作品。早晨出门,在农林下路的扉艺廊看画赏茶花,移步到恤孤院路的逵园艺术馆把玩复古小物;午后走进广粤天地的Pipal画廊,偶遇“爱人”。入黑后,造访有重金属音乐气息的53美术馆,跟装置艺术对话。
在设计独具创意的私人画廊里,青年艺术家、小众作品,仿佛从艺术神坛了走下来,直率地和观者对话。你问我至今是否能看懂艺术意境,或者用理论分析画作?我只能付之一笑,看画只是在繁忙中图个好心情罢了。
只要有审美的心情,哪会有看不懂的艺术?
@农林下路 扉艺廊
看不懂别介意,有想法即收获
我随旋转楼梯步入扉艺廊,看着墙上的青蛙慢慢蜕变为王子,勾起我的各种幻想。一墙素雅的花树映入眼帘,淡淡的颜色,生动的枝叶,清凉扑面而来,室外是炎炎夏日,室内却像是跟着艺术家在阴凉的园子看画、赏花。在一幅素描对面,却是一墙缤纷色彩的油画,厚重的油墨配上奔放的笔触,就像透过雾气弥漫的玻璃看风中摇曳的茶花。
我喜欢在每一幅画前静静地看上一阵。在表现一春的春意盎然和一夏的繁花似锦的画作中,却有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静静伏在地上,孤独的黑色“梦境”紧紧包围着“她”,周围的树林毫无生机,徒生几分悲凉,如同来不及享用春夏的鲜活就来到秋冬,肃杀和萧条来得这么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经历一场心情大起大落的冒险,转角遇到扉卖品专区,创意的世界总能生出几分乐趣。作为一个艺术的门外汉,我无法用任何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但在浓墨重彩跟萧条冷静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活在当下”的生命主题。一次偶然机会,我与扉艺廊助理Linson谈论此次的《艺术家眼中的自然》画展,他曾笑着让我不必追究画作深层含义,“不必介怀看不懂,多看,有自己的了解便是收获。”
■展馆地址: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G层
■开放时间:每天10:00-19:00
■门票:免费
@恤孤院路 逵园艺术馆
新锐画作+复古小物,混搭处见惊喜
在我看来,东山口一带是最有怀旧韵味的地方,推开一扇老洋房的门,或许你会偶遇一家画廊,或是一处安静的咖啡厅,又或者是一个混搭综合体,逵园艺术馆便是如此。三层建筑的洋房,画廊、咖啡厅、复古工作室,三者出奇和谐地融在一起。
从花树葱郁的院门转进一楼画廊,空旷的两厅三房陈列着艺术家的水彩画作,展示出一个波兰画家眼中的中国,从自然到人文。在看展期间,我遇见不少女大学生,她们都是新生代艺术家的真粉,“喜欢这些艺术家的直率,即使是生活中最私密的东西,都坦白地表现出来。”
画廊拐角处的精致小物件也很打动我。楼梯转角,几尾欢快游动的小鱼雕塑,笨拙的姿态瞬间萌化我的心。窝在二楼咖啡室消磨一下午时光,细数主人特意拼凑出与地砖一样纹路的茶几是否做到“神同步”。暗黄的灯光,映着或桃红或艳黄的墙色,叹一杯有机咖啡,度一段舒适时光。移步到三楼复古小玩意聚集的工作室,主人从德国、法国等地收集而来的复古物件随意地混杂在岭南风情的旧物件中,对于复古控来说,这里是小天地。
■展馆地址: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开放时间:每天10:00-22:00(咖啡馆营业至零时)
■门票:免费
@汇景路 53美术馆
另类装置艺术 从狼藉中寻找清醒
如果用音乐形式来表现53美术馆,我觉得是非摇滚不可:重金属、前卫、另类、独立、情绪……几乎与人生、社会的批判、思考的词语,都似乎合适。一旦音乐奏响,全身心像触电一样,甚至连灵魂也随之舞动起来。那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让我心里咯噔一声,且伴随着震撼,无论是美好,还是清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转过身来喘喘气,可是,却发现自己已停不住,唯一想要做的是,竭力把每一处细节都看透。
一个遗弃已久的树林:泛黄的书本、小孩用的游泳圈、枯黄的叶子、折断的木棍,稀疏而混杂地散落一地,一片杯盘狼藉的样子——在《前进者背后的风景》这幅作品面前,我问自己:它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看到的是一种清醒的努力,是梦想一直在支撑我一路走过荒芜的旅程。
色彩最不缺的是生命力,看那外墙上生动搞怪的涂鸦、集装箱改造成的办公室、而且绿色植物几乎把其覆盖,“内心充满激情,但又怡然自得,”瞬间,这样一句话,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展馆地址:天河区广园快速路汇景路汇苑街21号
■开放时间:每天12:30-21:30
■门票:免费
@广粤天地 Pipal画廊
爱画如爱人,它全身都在散发WiFi
Pipal画廊的室内设计,完全符合现代画廊的想象:Loft型的阁楼布局,瞬间让人觉得高大而宽敞,沿着转角扶梯而上,略显私密的空间,置身其中,丝毫不见拘束。与其说是进了画廊,倒不如说是回到小而温馨、细致的家,随意坐在沙发上时,偶尔抬头看看墙上挂的画,心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细看当期展览,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刹那间,停栖在枝丫上,一动不动,看着稻田里风吹稻谷的声音,然后,叽叽喳喳地叫,似乎在提醒人们,收割的季节已经悄然来到。美是一种感受,有时并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解释。当我说喜欢它时,我与画之间已经在相互碰撞、相互吸引,就像是喜欢一个人,感觉他全身都散发出WiFi, 让我无限迷恋、疯狂。凝视着画中的一抹海军蓝,我恍然大悟,原来,看画最重要的是,带着一颗心,去触碰可及的美。
沏上一壶来自新加坡的花茶,看着外面广场上小孩在追逐玩耍,再慢慢小呷一口,或许,我在画廊里看风景,别人也在楼梯上看我。
■展馆地址:天河区珠江新城海清路凯旋新世界广粤天地86号
■开放时间:每天10:30-22:30
■门票:免费
【探路记者】
★黄晓怡(探路 扉艺廊 逵园艺术馆)
新快报CBD小记一枚,虽自我定位“女汉子”,却从大学时期开始一直研究后现代主义,作为村上春树的真爱粉,不免有几分小资的矫情。此生志向简单,除了本职工作,唯美食与美男不可辜负。一年前扎根广州后,目前爱好挖掘大小文艺消费场所,如果你有私家珍藏,请毫不留情地砸过来吧。
联系邮箱:aimickey@163.com
★苏丽雅(探路 Pipal画廊 53美术馆)
新快报CBD记者一枚,此生无太大抱负,只愿与“怪趣味” 结缘。有时跑跑,有时停停,穿街过巷捉捉迷藏、寻宝藏。会发现九宫图吗?敬请拭目以待……活在广州CBD的小伙伴们,如发现搞怪复古的地方, 千万别忘记把小记拉上。
联系邮箱:leah0706@yahoo.com
小众画廊旅行
■采写:新快报CBD记者 黄晓怡 苏丽雅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除署名外)
■制图:廖木兴
经常在CBD游走,遇到各色真文艺青年,甚至有几位对我坦言:每到周末,“不是在画廊,就是去画廊的路上”。只有在大师作品巡展时,他们才会去“挤”公共美术馆,而在闲时的周末午后,他们多数选择空间更私密、作品更新锐的私人画廊或艺术馆。
小记随着文青们的推荐,走访了城中几间画廊和艺术空间,带着无意收藏画作的轻松心情,细细地品味当下正在展出的每一幅作品。早晨出门,在农林下路的扉艺廊看画赏茶花,移步到恤孤院路的逵园艺术馆把玩复古小物;午后走进广粤天地的Pipal画廊,偶遇“爱人”。入黑后,造访有重金属音乐气息的53美术馆,跟装置艺术对话。
在设计独具创意的私人画廊里,青年艺术家、小众作品,仿佛从艺术神坛了走下来,直率地和观者对话。你问我至今是否能看懂艺术意境,或者用理论分析画作?我只能付之一笑,看画只是在繁忙中图个好心情罢了。
只要有审美的心情,哪会有看不懂的艺术?
![]() |
■扉艺廊展厅 |
@农林下路 扉艺廊
看不懂别介意,有想法即收获
我随旋转楼梯步入扉艺廊,看着墙上的青蛙慢慢蜕变为王子,勾起我的各种幻想。一墙素雅的花树映入眼帘,淡淡的颜色,生动的枝叶,清凉扑面而来,室外是炎炎夏日,室内却像是跟着艺术家在阴凉的园子看画、赏花。在一幅素描对面,却是一墙缤纷色彩的油画,厚重的油墨配上奔放的笔触,就像透过雾气弥漫的玻璃看风中摇曳的茶花。
我喜欢在每一幅画前静静地看上一阵。在表现一春的春意盎然和一夏的繁花似锦的画作中,却有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静静伏在地上,孤独的黑色“梦境”紧紧包围着“她”,周围的树林毫无生机,徒生几分悲凉,如同来不及享用春夏的鲜活就来到秋冬,肃杀和萧条来得这么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 |
■扉艺廊门前的旋转楼梯 |
![]() |
■扉卖品中出售的艺术台灯 |
经历一场心情大起大落的冒险,转角遇到扉卖品专区,创意的世界总能生出几分乐趣。作为一个艺术的门外汉,我无法用任何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但在浓墨重彩跟萧条冷静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活在当下”的生命主题。一次偶然机会,我与扉艺廊助理Linson谈论此次的《艺术家眼中的自然》画展,他曾笑着让我不必追究画作深层含义,“不必介怀看不懂,多看,有自己的了解便是收获。”
■展馆地址: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G层
■开放时间:每天10:00-19:00
■门票:免费
![]() |
■逵园二楼咖啡厅的卡座。 |
@恤孤院路 逵园艺术馆
新锐画作+复古小物,混搭处见惊喜
在我看来,东山口一带是最有怀旧韵味的地方,推开一扇老洋房的门,或许你会偶遇一家画廊,或是一处安静的咖啡厅,又或者是一个混搭综合体,逵园艺术馆便是如此。三层建筑的洋房,画廊、咖啡厅、复古工作室,三者出奇和谐地融在一起。
![]() |
■逵园画廊展示厅。 |
从花树葱郁的院门转进一楼画廊,空旷的两厅三房陈列着艺术家的水彩画作,展示出一个波兰画家眼中的中国,从自然到人文。在看展期间,我遇见不少女大学生,她们都是新生代艺术家的真粉,“喜欢这些艺术家的直率,即使是生活中最私密的东西,都坦白地表现出来。”
![]() |
■逵园三楼复古工作室展示的小物件。 |
画廊拐角处的精致小物件也很打动我。楼梯转角,几尾欢快游动的小鱼雕塑,笨拙的姿态瞬间萌化我的心。窝在二楼咖啡室消磨一下午时光,细数主人特意拼凑出与地砖一样纹路的茶几是否做到“神同步”。暗黄的灯光,映着或桃红或艳黄的墙色,叹一杯有机咖啡,度一段舒适时光。移步到三楼复古小玩意聚集的工作室,主人从德国、法国等地收集而来的复古物件随意地混杂在岭南风情的旧物件中,对于复古控来说,这里是小天地。
■展馆地址: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开放时间:每天10:00-22:00(咖啡馆营业至零时)
■门票:免费
![]() |
■53美术馆园区(受访者供图)。 |
@汇景路 53美术馆
另类装置艺术 从狼藉中寻找清醒
如果用音乐形式来表现53美术馆,我觉得是非摇滚不可:重金属、前卫、另类、独立、情绪……几乎与人生、社会的批判、思考的词语,都似乎合适。一旦音乐奏响,全身心像触电一样,甚至连灵魂也随之舞动起来。那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让我心里咯噔一声,且伴随着震撼,无论是美好,还是清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转过身来喘喘气,可是,却发现自己已停不住,唯一想要做的是,竭力把每一处细节都看透。
![]() |
■53美术馆:伸延的地平线——2014日本当代艺术展现场。 |
![]() |
■53美术馆:伸延的地平线——2014日本当代艺术展现场。 |
一个遗弃已久的树林:泛黄的书本、小孩用的游泳圈、枯黄的叶子、折断的木棍,稀疏而混杂地散落一地,一片杯盘狼藉的样子——在《前进者背后的风景》这幅作品面前,我问自己:它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看到的是一种清醒的努力,是梦想一直在支撑我一路走过荒芜的旅程。
色彩最不缺的是生命力,看那外墙上生动搞怪的涂鸦、集装箱改造成的办公室、而且绿色植物几乎把其覆盖,“内心充满激情,但又怡然自得,”瞬间,这样一句话,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展馆地址:天河区广园快速路汇景路汇苑街21号
■开放时间:每天12:30-21:30
■门票:免费
![]() |
■Pipal画廊现场。(受访者供图) |
@广粤天地 Pipal画廊
爱画如爱人,它全身都在散发WiFi
Pipal画廊的室内设计,完全符合现代画廊的想象:Loft型的阁楼布局,瞬间让人觉得高大而宽敞,沿着转角扶梯而上,略显私密的空间,置身其中,丝毫不见拘束。与其说是进了画廊,倒不如说是回到小而温馨、细致的家,随意坐在沙发上时,偶尔抬头看看墙上挂的画,心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细看当期展览,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刹那间,停栖在枝丫上,一动不动,看着稻田里风吹稻谷的声音,然后,叽叽喳喳地叫,似乎在提醒人们,收割的季节已经悄然来到。美是一种感受,有时并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解释。当我说喜欢它时,我与画之间已经在相互碰撞、相互吸引,就像是喜欢一个人,感觉他全身都散发出WiFi, 让我无限迷恋、疯狂。凝视着画中的一抹海军蓝,我恍然大悟,原来,看画最重要的是,带着一颗心,去触碰可及的美。
![]() |
■Pipal画廊展览现场。(受访者供图) |
沏上一壶来自新加坡的花茶,看着外面广场上小孩在追逐玩耍,再慢慢小呷一口,或许,我在画廊里看风景,别人也在楼梯上看我。
■展馆地址:天河区珠江新城海清路凯旋新世界广粤天地86号
■开放时间:每天10:30-22:30
■门票:免费
【探路记者】
★黄晓怡(探路 扉艺廊 逵园艺术馆)
新快报CBD小记一枚,虽自我定位“女汉子”,却从大学时期开始一直研究后现代主义,作为村上春树的真爱粉,不免有几分小资的矫情。此生志向简单,除了本职工作,唯美食与美男不可辜负。一年前扎根广州后,目前爱好挖掘大小文艺消费场所,如果你有私家珍藏,请毫不留情地砸过来吧。
联系邮箱:aimickey@163.com
★苏丽雅(探路 Pipal画廊 53美术馆)
新快报CBD记者一枚,此生无太大抱负,只愿与“怪趣味” 结缘。有时跑跑,有时停停,穿街过巷捉捉迷藏、寻宝藏。会发现九宫图吗?敬请拭目以待……活在广州CBD的小伙伴们,如发现搞怪复古的地方, 千万别忘记把小记拉上。
联系邮箱:leah0706@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