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遗春
614文化遗产日,照例这一天,颜太问也不问,是不会给我准备午餐的。对她来说,如果我在家,那才是件奇怪的事情了吧。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上海最有看头的莫过于两个点,铜仁路的吴同文的绿房子和梧桐路的世春堂。绿房子,太过出名,颜料大王吴同文和贝家小姐的不幸婚姻和多名女星的瓜葛,春风得意时建下的绿宅,最后自缢在绿房子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种都市传说。自然它重新修葺后,吸引了热爱上海的众多老少朋友的喜爱,9点到的绿房子前已经大排长隆,有人等了2小时才进去,队伍还一度骚乱,没有耐性的小伙伴不愿意上社会版头条,最终还是望而却步了。另一处,世春堂,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堂,就没那么多腥风血雨了。藏匿在梧桐路的深处,要穿过老城厢里的小马路才能找到。很幽静的所在。
世春堂是个明代的建筑,大概是为了文遗日的缘故,所以门被刷了红色的漆。里面还是很破败的,空荡荡的,能一眼望穿的感觉。亮点是装了彩色玻璃的藻井。金漆的斗拱和彩色玻璃一起撑起了,应该是主祭坛的顶,还是很震撼的。同去的C导突然开始拷问我建筑的知识,哑口无言了。不过她很给面子的问了个关于个昂的问题,总算能够答上是假昂了,像象鼻子一样伸出的昂和像翅膀一样的伸出的构件一起,还是很迷人的。
来不及研究世春堂近代的变迁了,不过它现在的用途是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设在这里,各种兴趣班,开设画画乐器语言烹饪等课程,价廉物美。突然好想老个几十岁也加入学习的大军里。老年朋友们也是要露一手的,画的是好萌的葡萄藤。我也兴起,后来去福州路批发了毛笔纸墨和自学教材,画了两次都很失败,那是后话了。
每次到老城厢的居民区里走一遭,都是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大概也是我喜欢有事没事来串一串的缘故吧,总觉得我的世界已经变了,而他们的世界仿佛是静止的。前段时间看《关于我的命运》的片子,故事是讲述一个倔强坚强的女生的人生,算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日本这类片子拍的很好,之前看的《我家的历史》,包括《东京物语》和《东京家族》都是那种淡淡的人生的故事,况味总是抹不去的。扯回来,片尾曲《yesterday yes a day》好好听,唱的惆怅又欢快的昨天。有些场景,总是让你回来那个愉快的小时候,是开发过旅游的地方的精致满足不到我的。
老城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周围的豫园和零星而来的外国游客,或许已经是新一代上海移民的落脚城市的老城厢也是惊喜不断的。
有幸能够上到老城厢里难得的4层楼房上,远眺这片区域,天际线逐渐被摩天大楼打破,总是回来那个新陈代谢的问题上去。只是默默的希望几年以后不用在一片高层里来找世春堂了。
![]() |
![]() |
![]() |
![]() |
世春堂是个明代的建筑,大概是为了文遗日的缘故,所以门被刷了红色的漆。里面还是很破败的,空荡荡的,能一眼望穿的感觉。亮点是装了彩色玻璃的藻井。金漆的斗拱和彩色玻璃一起撑起了,应该是主祭坛的顶,还是很震撼的。同去的C导突然开始拷问我建筑的知识,哑口无言了。不过她很给面子的问了个关于个昂的问题,总算能够答上是假昂了,像象鼻子一样伸出的昂和像翅膀一样的伸出的构件一起,还是很迷人的。
来不及研究世春堂近代的变迁了,不过它现在的用途是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设在这里,各种兴趣班,开设画画乐器语言烹饪等课程,价廉物美。突然好想老个几十岁也加入学习的大军里。老年朋友们也是要露一手的,画的是好萌的葡萄藤。我也兴起,后来去福州路批发了毛笔纸墨和自学教材,画了两次都很失败,那是后话了。
![]() |
![]() |
每次到老城厢的居民区里走一遭,都是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大概也是我喜欢有事没事来串一串的缘故吧,总觉得我的世界已经变了,而他们的世界仿佛是静止的。前段时间看《关于我的命运》的片子,故事是讲述一个倔强坚强的女生的人生,算是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日本这类片子拍的很好,之前看的《我家的历史》,包括《东京物语》和《东京家族》都是那种淡淡的人生的故事,况味总是抹不去的。扯回来,片尾曲《yesterday yes a day》好好听,唱的惆怅又欢快的昨天。有些场景,总是让你回来那个愉快的小时候,是开发过旅游的地方的精致满足不到我的。
![]() |
![]() |
老城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周围的豫园和零星而来的外国游客,或许已经是新一代上海移民的落脚城市的老城厢也是惊喜不断的。
![]() |
![]() |
有幸能够上到老城厢里难得的4层楼房上,远眺这片区域,天际线逐渐被摩天大楼打破,总是回来那个新陈代谢的问题上去。只是默默的希望几年以后不用在一片高层里来找世春堂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