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老实说,毕设最后这几天并不是很折磨人,倒是我自己在不停地折磨自己,要么就是看剧看到很晚,要么就是准备答辩材料到很晚,于是每天睡眠时间都不够,所以生活得很辛苦。身边一些同学仍然在很勤奋地做着科研工作,也有同学已经开启了放假模式,也有同学开始社团活动,但是自己却处于一种无力的状态,因为不能自制而导致的精力的涣散吧。古语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保持一种有序的生活状态固然是费时费力,但是将生活置于一种彻底混乱的状态,看起来好像是更随意,更追求自己的内心,但没有想到,其实更浪费自己的能量。
其实也不想要陷入现在这种状态的,所以一直都在制定各种计划的,但是执行力太差,计划也便失去了意义。想着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怎么说呢,更多时候自己都在浪费时间而已。就像现在做的计划,了解心理学。这个计划在大概半个多月前开始萌生,那时就想要接触心理学了,可是直到今天,青音姐推荐的3本书,也就是大概地看了那么一下,很多东西其实还没有进入脑海,但是时间却已经花费不少了。终究是下定不了决心要去买心理学与生活,因为心虚,害怕自己花了几十块钱,最终也就是浪费了而已。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心理现象,很值得研究!!
经历过大学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自己很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平时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但是效果绝对不会比考试周考试前两天或者前三天学习来得效果好,甚至可以这么说,那三天时间彻底将能量释放,完全将一个学习陆陆续续也不知道学没学懂,掌握没掌握的东西都彻底柔和到一起,于是,能力瞬间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提升,当然不是说之前的学习没有用,但是很明显地,如果没有那三天的学习,之前的学习可能真的就是完全没有用。为什么,其实投入的时间当然是前者多,但是后者在外界的压力下,精力得到了集中,对,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精力的集中,所以,我自己也很清楚,如果我的注意力可以集中,那么创造力的爆发真的是完全有可能,但是现实生活是,没有人愿意活在一种状态下,那就是不断地有东西催促着你,问题是什么呢?可能就是完美主义,越催促,从心底就越对它在意,对,就是在意,因为在意,所以就想要做好,可是这种做好的能力又不是完全具备,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发生一种心理上的变化,对,那就是逃避,高压下的逃离能给人一种舒适感,简单地说,就是爽!对,这样人就容易沉迷其中。
自己瞎解释一通,无非就是一个解释,那就是拖延症。
拖延症真的挺严重的,突然就想起了一篇文章就对如何克服拖延症提供了思路。看来我可以利用下这种方法了。明天就要试一试。另外,读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可不行喏~对了,要买一本书了。
其实也不想要陷入现在这种状态的,所以一直都在制定各种计划的,但是执行力太差,计划也便失去了意义。想着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怎么说呢,更多时候自己都在浪费时间而已。就像现在做的计划,了解心理学。这个计划在大概半个多月前开始萌生,那时就想要接触心理学了,可是直到今天,青音姐推荐的3本书,也就是大概地看了那么一下,很多东西其实还没有进入脑海,但是时间却已经花费不少了。终究是下定不了决心要去买心理学与生活,因为心虚,害怕自己花了几十块钱,最终也就是浪费了而已。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心理现象,很值得研究!!
经历过大学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自己很明白一个道理,即使平时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但是效果绝对不会比考试周考试前两天或者前三天学习来得效果好,甚至可以这么说,那三天时间彻底将能量释放,完全将一个学习陆陆续续也不知道学没学懂,掌握没掌握的东西都彻底柔和到一起,于是,能力瞬间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提升,当然不是说之前的学习没有用,但是很明显地,如果没有那三天的学习,之前的学习可能真的就是完全没有用。为什么,其实投入的时间当然是前者多,但是后者在外界的压力下,精力得到了集中,对,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精力的集中,所以,我自己也很清楚,如果我的注意力可以集中,那么创造力的爆发真的是完全有可能,但是现实生活是,没有人愿意活在一种状态下,那就是不断地有东西催促着你,问题是什么呢?可能就是完美主义,越催促,从心底就越对它在意,对,就是在意,因为在意,所以就想要做好,可是这种做好的能力又不是完全具备,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发生一种心理上的变化,对,那就是逃避,高压下的逃离能给人一种舒适感,简单地说,就是爽!对,这样人就容易沉迷其中。
自己瞎解释一通,无非就是一个解释,那就是拖延症。
拖延症真的挺严重的,突然就想起了一篇文章就对如何克服拖延症提供了思路。看来我可以利用下这种方法了。明天就要试一试。另外,读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可不行喏~对了,要买一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