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行上党之寻崇明寺不遇

崇明寺的正装照。延续唐风的宋初建筑,内多珍巧,可惜寻访不遇。
游仙寺未能进出。去往崇明寺的经历更是一笔糊涂账目。因为谷歌地图乱标位置的一贯作风,这次又走错了道儿。不过往时看看地图就能很快反应过来是走错了方位,这次却是因为标点太过巧合,原来位于高平河西镇郭家庄村西侧的崇明寺,不幸的给标到了相隔一山的米山北侧,凑巧的是此地正好有米山镇郭家庄村坐落。。于是某家只以为标错了定点,郭家庄既然在此,庙宇也应该就在西边不远处。想一个外人哪里知道这个郭家庄到底归河西镇还是米山镇,于是径直前往,却只在小小的只有十几户人家的郭家庄村西,找到一个废弃的小庙。。听闻崇明寺建筑精奇实在不甘心错过,两人于是毅然下墚暴走搜寻,一直走到了沟底丼则沟村【注意这个丼里面是带点儿的】依然寻寺不遇,无奈只好折返塬顶。。大热天的下梁上坡走了七八里山路,以为近在眼前也没拿水,又渴又累走到干喘。。不过丼则沟村地处偏僻村落古朴,行走村中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上,两侧还看到几处废弃的破庙,也算稍稍见闻,聊补此行缺憾。

自西边郭家庄沿着沟壑小道直达谷底丼则沟村,然后折回北朱庄村。

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也能供养一座小庙,山西村村都是宝啊。

小庙局促村西高台之上,早已废弃,旁边就是耕田。庙内空间狭小。

院中一颗桧柏,看着已有百年以上。正殿两侧各立有清代石碑一方。

雕花石柱。小庙记得好像是龙王庙,殿碑为清乾隆、道光年间所立。

黑油铁门环。这些无人管理的小庙再过几年可能又被洗劫一空了。。

防止门板裂开的铁片,算是门丁的变形体。上面的图案好有抽象感。

走在丼则沟村新修的大道上。这村查阅网络只能找出很穷的注解。。

但越穷的村子古建越多,到处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路边发现这个。

悬山顶,保护出头的槫和普拍枋。一个现代的路灯嵌在了阑额上。。

斗拱琴面昂还刻着假华头子,可能为明代建筑,栱上残存明清彩绘。

走到村口又见一处荒弃古庙,偏殿后书有小学生守则,曾用作学校。

左右偏殿都作二层小楼,像明清风格。二楼前廊支撑的都是小石柱。

正殿,两侧连接朵殿,也就是明清的遗物。可惜都荒废着等着倾颓。

南侧山门很有意思,小小的倒坐楼,难不成上面那点空间还能演戏?

山门外面的清代石基戏台。看来是倒坐楼的小戏台真不够用了 ~~

站在入秋的田埂上。到处是丰收的玉米田。远处是小小的米山水库。

北朱庄村的清代二仙庙。据说庙后的风神洞很神奇。路过瞅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