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老金)
“你拖鞋借我穿一下”,这肯定是老金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有点痞子的气息,包括他的长相。
上大学的第一天,我第一个到寝室,没住过校,父母想得比较周全,该带的都带上了,还帮我铺好了席子,这是我自由开始的日子,父母将我安顿好了之后,赶忙将他们赶走,在千叮咛万嘱咐之后,父母终于回去了。记得那天父母回去的那一刻在我的心中仪式感极强,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从未住过校、离开过家的我第一次独立生活开始了,不说别的,这种即将到来的自由让我兴奋不已。
父母走后,走进寝室的是一个拖着大包行李的,几乎剃着光头的小个子,眉毛很浓,人很瘦。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老金,对他印象一般,我觉得他是痞子,至少像个痞子。他开始熟练地铺床打扫,中间也没有什么话说,仿佛我是不存在的,我也在一边捣鼓着我的新买的手机,诺基亚3100,那时候的街机。
“你拖鞋借我穿一下,铺床跑上跑下穿鞋子太麻烦。”老金对我开了口,好像很熟的样子。我将拖鞋踢给了他。他铺完床,坐在桌子上,9月的天还非常热,他光着身子,点了一根烟,把拖鞋踢还给了我,又说“你手机借我一下。”靠,借了鞋子借手机,老子手机卡还没换本地卡呢,还是外地漫游着呢!心里骂着,但碍于室友第一次见面,还是把手机借给了他,他熟练拨通了一个电话。
“王**,我到下沙大学城了,你在哪里?来了一年,你这儿很熟了吧?待会儿晚上到你那里蹭饭去!对了,我带个朋友一起过来。”
打完电话,他把手机递还给我,“晚上一起去吃饭吧,隔壁学校,我兄弟那儿。”
于是,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在老金的带领下蹭了隔壁学校一个学长的晚饭,第一次在大学里喝的烂醉。
这是老金的第二次大学入学了,高我一届,所以他的兄弟姐妹大多在大学城里比他多待了一年,新人到老人哪儿蹭吃蹭喝总是比较容易点,不过老金朋友也不多,吃了没几顿就吃完了。他的经历稍有传奇,前一年,他本已经考上了省内另一所高校的物理学专业,都已经军训过了,读了一两个月书,后来跑到老师那里说明要退学,老师问他原因,他说:经过他仔细分析,对于他的这点天赋来说学物理专业只有三条出路:当高中物理老师、当初中物理老师、当小学科学老师,他都不喜欢,所以他要退学。老师三番五次劝他,说专业不对口也可以就业啊,他说专业不对口也可以就业,那我干嘛读那么无聊的专业啊?终于退学成功,还拿回了些学费的退款,毕竟就参加了一个军训,总不能收一年的钱。退学的事儿属于先斩后奏,他父母知道的时候,退款都拿到手了,也没什么回转的余地,他父母放下了话,拿着退款报个高复班,明年考得上就读,考不上就算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他退学还有别的原因,问过他几次,他欲言又止,于是作罢。他的这段经历,足矣让我佩服。他最终还是考上了,从原来的自费生,考上了师范学校的公费师范生,每年学费比原来要省出一万多元,从经济上看,一年前他坚定地退学是正确的,也让他的父母坚信,儿子大了,做事自有主张。
老金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喜欢听收音机的年轻人,年龄只比我大一岁,可一听收音机就觉得比我大了很多。当年我们寝室条件在下沙大学城里算是好的,每个寝室都配有电视机,电视信号一直到晚上10点,10点之后就是老金的收音机上场时间了。当年听得最多的还要数杭州某个广播台的万峰老师的节目了,电波怒汉,那时听到的这样的声音比较少,也比较新鲜,常有人打电话去就是为了“调戏”一下万峰老师,听听他的经典骂句——“年轻人不学好,一天到晚想什么呢?有时间不会多看看书、读读报啊!!!”确实,我们也算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了。有时候也会听点午夜鬼故事,其实我也是怕的,但是装作不怕,隔壁床的一个本地同学怕的不得了,每次听到都会哀求着关掉,老金会嘀咕两句“胆子怎么那么小。”然后关掉,他也算是脾气较好的“痞子”了。
大功率电器是个奇怪的东西,每个学校都禁,每个寝室都备。我们寝室的大功率电器是一台电磁火锅,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多了一道乐趣。大家伙会凑个钱,买点火锅菜在寝室里涮烫煮,没有高汤的锅底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那时吃起来,美味地不得了。老金是个爱享受的人,穷讲究,即便是在寝室里吃个火锅都摆谱。先要调好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或者调好自己喜欢听的收音机频道,然后慢悠悠嚼着筷子,做到火锅前,打开一瓶啤酒,先喝上一口,最后从锅里夹一点儿小菜吃。可实际情况往往是老金完成了吃火锅的前戏之后,火锅中那为数不多的好点儿的菜已经被其他“饿死鬼”扫得差不多了,老金并不在意,总说,吃饭就是吃个开心,吃到什么,没吃到什么并不重要。
吃货与老金为伍,实为幸运。
在认识老金以前,我觉得唱歌这件事儿人人都会,直到认识他才知道,未必。我们的师范类有基础课程,包罗万象,比如书法、声乐、美术、武术总之什么都沾一点点儿。声乐课是老金的劫难。上大学之前,老金也不知道自己那么不会唱歌,找不准调子,声乐老师称之为“左嗓子”,回寝室之后特地百度了什么叫“左嗓子”,就是唱歌是声音高低把握不准的嗓子,涨知识了。声乐老师很凶很凶,是个音乐狂人,常常把老金骂得狗血喷头,她说她实在无法忍受一个左嗓子出现在声乐课堂上。老金也被骂得暗自神伤,甚至逃过几次声乐课,不幸的是,声乐课别人逃得掉,他逃不掉,大家一练声老师就知道左嗓子没来。后来有一次声乐课,老师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对老金特别照顾,说任何一个人都有歌唱的权力,都有唱好的天赋,兴许是她没有找到帮助老金开嗓子的方法,错在她。老金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学校发了教师师德测评表,老金给声乐老师不仅在最好的空格内全都打上勾,还写下了长长的一段感恩的话。
声乐老师也可能是学表演出身的吧。
老金家境一般,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本地人尽地主之谊,严格说他不是本地人,是这座城市周边一个县的人,父亲在这座城市开出租车,母亲在一家超市打工,所以在这里租了房子。老金常会带着我们去他们租住的地方——一个城乡结合部,农民小楼的一楼,公用厨房,两个房间。去老金家,他会买上蹄髈,用一只砂锅在煤饼炉上炖,他常说古法慢炖出来的蹄髈是最香的。确实挺香,这家伙会享受。有次在他家吃蹄髈,边吃边喝酒边聊天,回学校没车了,留宿一晚。晚上和他睡一床,说实话,两男一床着实有些别扭,我说:“你不会是同性恋吧?”,老金说:“擦!老子可喜欢女人了!”
还好,我和他都是喜欢女人的。
老金的大学恋爱有两段,其实恋爱都算不上,都是暗恋。第一次是暗恋班上一个舞蹈队的,还用高中的方式在追,什么上课传纸条、下课跑到旁边搭讪等传统套路,开始美女还礼貌性对付一下,后来就躲了。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什么都没开始,陪老金喝几顿酒就烟消云散了。第二次要深刻得多,美女是杭州的本搪姑娘,脾气性格也不错,开始老金只是和她聊聊天、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仗着自己是本地周边乡镇的便利,能和美女以方言聊天,渐渐熟络。性格好的姑娘有一个坏处,就是容易让走近她的男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追求的成功近在眼前。显然,老金也有了这种错觉。但是当他想进一步发展的时候,被无情地拒绝了。这次老金被伤到了,被拒绝那天,老金拿着一瓶啤酒,在钱塘江的大堤上边喝边喊,喝完还将瓶子奋力扔到江里,然后跌跌撞撞回了寝室睡了两天两夜。他始终觉得,因为自己家境一般,所以美女不愿跟他在一起。
老金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很强的,没过多久,他就淡忘了这段没有开始的恋情,或者说更重要的事情冲淡了他对这件事儿的关注——我们准备毕业了。毕业论文我写的是叙事类的,我觉得好写,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都不用搞。老金写的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篇数学类论文,我是不太看好他的论文,但他信心满怀。答辩的时候,他出名了,老师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通过整整一黑板解题思路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看得老师都惊呆了。我没有看到当时的情景,但当我听到这段佳话的时候,脑海中的画面实在太牛了,他TM就该读物理专业,跟我们师范生抢什么饭碗啊!后来他跟我提起这件事,说,这么干完全是受电影《美丽心灵》影响,约翰·福布斯·纳什教授在黑板上满满一黑板的板书带给他太大震撼,尽管他不知道板书里写的是什么,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形式有时候比内容更重要,能唬人。于是就有了答辩时的那一幕。擦!搞半天忽悠人呐!
再后来我们就毕业了,他回到出生的乡镇,当了一名乡镇的小学数学老师,联系不多。前年他结婚时,去为他贺喜过,第一次到他真正的家。他还是豪爽如初,喝得舌头都大了。晚上同学们一起在镇上的小ktv唱歌,欣赏他的酒后的左嗓子,其实大家喝了酒,也就听不出谁是金嗓子、谁是左嗓子了。
很久没见到老金了,不知他现在怎样?
上大学的第一天,我第一个到寝室,没住过校,父母想得比较周全,该带的都带上了,还帮我铺好了席子,这是我自由开始的日子,父母将我安顿好了之后,赶忙将他们赶走,在千叮咛万嘱咐之后,父母终于回去了。记得那天父母回去的那一刻在我的心中仪式感极强,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从未住过校、离开过家的我第一次独立生活开始了,不说别的,这种即将到来的自由让我兴奋不已。
父母走后,走进寝室的是一个拖着大包行李的,几乎剃着光头的小个子,眉毛很浓,人很瘦。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老金,对他印象一般,我觉得他是痞子,至少像个痞子。他开始熟练地铺床打扫,中间也没有什么话说,仿佛我是不存在的,我也在一边捣鼓着我的新买的手机,诺基亚3100,那时候的街机。
“你拖鞋借我穿一下,铺床跑上跑下穿鞋子太麻烦。”老金对我开了口,好像很熟的样子。我将拖鞋踢给了他。他铺完床,坐在桌子上,9月的天还非常热,他光着身子,点了一根烟,把拖鞋踢还给了我,又说“你手机借我一下。”靠,借了鞋子借手机,老子手机卡还没换本地卡呢,还是外地漫游着呢!心里骂着,但碍于室友第一次见面,还是把手机借给了他,他熟练拨通了一个电话。
“王**,我到下沙大学城了,你在哪里?来了一年,你这儿很熟了吧?待会儿晚上到你那里蹭饭去!对了,我带个朋友一起过来。”
打完电话,他把手机递还给我,“晚上一起去吃饭吧,隔壁学校,我兄弟那儿。”
于是,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在老金的带领下蹭了隔壁学校一个学长的晚饭,第一次在大学里喝的烂醉。
这是老金的第二次大学入学了,高我一届,所以他的兄弟姐妹大多在大学城里比他多待了一年,新人到老人哪儿蹭吃蹭喝总是比较容易点,不过老金朋友也不多,吃了没几顿就吃完了。他的经历稍有传奇,前一年,他本已经考上了省内另一所高校的物理学专业,都已经军训过了,读了一两个月书,后来跑到老师那里说明要退学,老师问他原因,他说:经过他仔细分析,对于他的这点天赋来说学物理专业只有三条出路:当高中物理老师、当初中物理老师、当小学科学老师,他都不喜欢,所以他要退学。老师三番五次劝他,说专业不对口也可以就业啊,他说专业不对口也可以就业,那我干嘛读那么无聊的专业啊?终于退学成功,还拿回了些学费的退款,毕竟就参加了一个军训,总不能收一年的钱。退学的事儿属于先斩后奏,他父母知道的时候,退款都拿到手了,也没什么回转的余地,他父母放下了话,拿着退款报个高复班,明年考得上就读,考不上就算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他退学还有别的原因,问过他几次,他欲言又止,于是作罢。他的这段经历,足矣让我佩服。他最终还是考上了,从原来的自费生,考上了师范学校的公费师范生,每年学费比原来要省出一万多元,从经济上看,一年前他坚定地退学是正确的,也让他的父母坚信,儿子大了,做事自有主张。
老金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喜欢听收音机的年轻人,年龄只比我大一岁,可一听收音机就觉得比我大了很多。当年我们寝室条件在下沙大学城里算是好的,每个寝室都配有电视机,电视信号一直到晚上10点,10点之后就是老金的收音机上场时间了。当年听得最多的还要数杭州某个广播台的万峰老师的节目了,电波怒汉,那时听到的这样的声音比较少,也比较新鲜,常有人打电话去就是为了“调戏”一下万峰老师,听听他的经典骂句——“年轻人不学好,一天到晚想什么呢?有时间不会多看看书、读读报啊!!!”确实,我们也算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了。有时候也会听点午夜鬼故事,其实我也是怕的,但是装作不怕,隔壁床的一个本地同学怕的不得了,每次听到都会哀求着关掉,老金会嘀咕两句“胆子怎么那么小。”然后关掉,他也算是脾气较好的“痞子”了。
大功率电器是个奇怪的东西,每个学校都禁,每个寝室都备。我们寝室的大功率电器是一台电磁火锅,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多了一道乐趣。大家伙会凑个钱,买点火锅菜在寝室里涮烫煮,没有高汤的锅底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那时吃起来,美味地不得了。老金是个爱享受的人,穷讲究,即便是在寝室里吃个火锅都摆谱。先要调好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或者调好自己喜欢听的收音机频道,然后慢悠悠嚼着筷子,做到火锅前,打开一瓶啤酒,先喝上一口,最后从锅里夹一点儿小菜吃。可实际情况往往是老金完成了吃火锅的前戏之后,火锅中那为数不多的好点儿的菜已经被其他“饿死鬼”扫得差不多了,老金并不在意,总说,吃饭就是吃个开心,吃到什么,没吃到什么并不重要。
吃货与老金为伍,实为幸运。
在认识老金以前,我觉得唱歌这件事儿人人都会,直到认识他才知道,未必。我们的师范类有基础课程,包罗万象,比如书法、声乐、美术、武术总之什么都沾一点点儿。声乐课是老金的劫难。上大学之前,老金也不知道自己那么不会唱歌,找不准调子,声乐老师称之为“左嗓子”,回寝室之后特地百度了什么叫“左嗓子”,就是唱歌是声音高低把握不准的嗓子,涨知识了。声乐老师很凶很凶,是个音乐狂人,常常把老金骂得狗血喷头,她说她实在无法忍受一个左嗓子出现在声乐课堂上。老金也被骂得暗自神伤,甚至逃过几次声乐课,不幸的是,声乐课别人逃得掉,他逃不掉,大家一练声老师就知道左嗓子没来。后来有一次声乐课,老师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对老金特别照顾,说任何一个人都有歌唱的权力,都有唱好的天赋,兴许是她没有找到帮助老金开嗓子的方法,错在她。老金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学校发了教师师德测评表,老金给声乐老师不仅在最好的空格内全都打上勾,还写下了长长的一段感恩的话。
声乐老师也可能是学表演出身的吧。
老金家境一般,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本地人尽地主之谊,严格说他不是本地人,是这座城市周边一个县的人,父亲在这座城市开出租车,母亲在一家超市打工,所以在这里租了房子。老金常会带着我们去他们租住的地方——一个城乡结合部,农民小楼的一楼,公用厨房,两个房间。去老金家,他会买上蹄髈,用一只砂锅在煤饼炉上炖,他常说古法慢炖出来的蹄髈是最香的。确实挺香,这家伙会享受。有次在他家吃蹄髈,边吃边喝酒边聊天,回学校没车了,留宿一晚。晚上和他睡一床,说实话,两男一床着实有些别扭,我说:“你不会是同性恋吧?”,老金说:“擦!老子可喜欢女人了!”
还好,我和他都是喜欢女人的。
老金的大学恋爱有两段,其实恋爱都算不上,都是暗恋。第一次是暗恋班上一个舞蹈队的,还用高中的方式在追,什么上课传纸条、下课跑到旁边搭讪等传统套路,开始美女还礼貌性对付一下,后来就躲了。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什么都没开始,陪老金喝几顿酒就烟消云散了。第二次要深刻得多,美女是杭州的本搪姑娘,脾气性格也不错,开始老金只是和她聊聊天、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仗着自己是本地周边乡镇的便利,能和美女以方言聊天,渐渐熟络。性格好的姑娘有一个坏处,就是容易让走近她的男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追求的成功近在眼前。显然,老金也有了这种错觉。但是当他想进一步发展的时候,被无情地拒绝了。这次老金被伤到了,被拒绝那天,老金拿着一瓶啤酒,在钱塘江的大堤上边喝边喊,喝完还将瓶子奋力扔到江里,然后跌跌撞撞回了寝室睡了两天两夜。他始终觉得,因为自己家境一般,所以美女不愿跟他在一起。
老金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很强的,没过多久,他就淡忘了这段没有开始的恋情,或者说更重要的事情冲淡了他对这件事儿的关注——我们准备毕业了。毕业论文我写的是叙事类的,我觉得好写,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都不用搞。老金写的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篇数学类论文,我是不太看好他的论文,但他信心满怀。答辩的时候,他出名了,老师问了他几个问题,他通过整整一黑板解题思路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看得老师都惊呆了。我没有看到当时的情景,但当我听到这段佳话的时候,脑海中的画面实在太牛了,他TM就该读物理专业,跟我们师范生抢什么饭碗啊!后来他跟我提起这件事,说,这么干完全是受电影《美丽心灵》影响,约翰·福布斯·纳什教授在黑板上满满一黑板的板书带给他太大震撼,尽管他不知道板书里写的是什么,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形式有时候比内容更重要,能唬人。于是就有了答辩时的那一幕。擦!搞半天忽悠人呐!
再后来我们就毕业了,他回到出生的乡镇,当了一名乡镇的小学数学老师,联系不多。前年他结婚时,去为他贺喜过,第一次到他真正的家。他还是豪爽如初,喝得舌头都大了。晚上同学们一起在镇上的小ktv唱歌,欣赏他的酒后的左嗓子,其实大家喝了酒,也就听不出谁是金嗓子、谁是左嗓子了。
很久没见到老金了,不知他现在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