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之后
基本上,这本书可以说是效率最快的一本,粽子节在家花了一天看完大半,剩下的零星在地铁和睡前看掉了。
且先不谈歌德其人。看完最后的译者注(朱光潜翻译的),突然想起了一个事儿,前2天在报纸上看到“金正云(金正日的三子)即将接替金正日成为朝鲜新的领导人”。这个消息最初让我觉得恐怖。这种世袭制,高度垄断,在社会发展到现在,一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竟然能够是如此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后说到歌德谈话录。译者注里大量的引用恩格斯的话语和段落,用来“客观理性”的分析歌德作为伟大诗人和庸俗市民的两面性,这些诚然我可以理解,但我害怕的是,马恩也许是代表一种先进的理念,更高层次的生产力,但佛教传入中国也完全变得为了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本土化了,那马恩的思想有多少是没有被包装呈现出来?还是我现在所看到的只是被刻意截出的片段?为了我们的需要,还是其他的需要?
最可怕的是,我竟然觉得接受这一套理论是顺理成章,完全符合我思路的。现在提出来的这点问题,也只是单纯的怀疑论者的腔调。
然后来说歌德。唉,其实我又有什么可以评论他呢?
这个人太强大。他的人生可以写成一本《知识分子在人间生活范本》,去魏玛领个闲差当,又和皇上攀得上交情,说得上话,不激进,不支持乱来,有不满,那就提出来好好说,咱们可以改良嘛,就算是自己媳妇办的魏玛小报也觉得挺不错挺有趣儿的,一门心思弄诗集,搞剧院,写植物变形学,如果不是这样,着眼于每一天每一点上,那他的文艺观点也不可能如此的现实主义,这样看来,他这个人真是高度统一的。
拜伦这样的人一定是站在顶峰俯瞰过人间,才会觉得那疾苦是真的疾苦,腐朽是天大的腐朽,于是顶着噴井的才华义无反顾的闹革命。
且先不谈歌德其人。看完最后的译者注(朱光潜翻译的),突然想起了一个事儿,前2天在报纸上看到“金正云(金正日的三子)即将接替金正日成为朝鲜新的领导人”。这个消息最初让我觉得恐怖。这种世袭制,高度垄断,在社会发展到现在,一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竟然能够是如此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后说到歌德谈话录。译者注里大量的引用恩格斯的话语和段落,用来“客观理性”的分析歌德作为伟大诗人和庸俗市民的两面性,这些诚然我可以理解,但我害怕的是,马恩也许是代表一种先进的理念,更高层次的生产力,但佛教传入中国也完全变得为了适应中国人民的需要本土化了,那马恩的思想有多少是没有被包装呈现出来?还是我现在所看到的只是被刻意截出的片段?为了我们的需要,还是其他的需要?
最可怕的是,我竟然觉得接受这一套理论是顺理成章,完全符合我思路的。现在提出来的这点问题,也只是单纯的怀疑论者的腔调。
然后来说歌德。唉,其实我又有什么可以评论他呢?
这个人太强大。他的人生可以写成一本《知识分子在人间生活范本》,去魏玛领个闲差当,又和皇上攀得上交情,说得上话,不激进,不支持乱来,有不满,那就提出来好好说,咱们可以改良嘛,就算是自己媳妇办的魏玛小报也觉得挺不错挺有趣儿的,一门心思弄诗集,搞剧院,写植物变形学,如果不是这样,着眼于每一天每一点上,那他的文艺观点也不可能如此的现实主义,这样看来,他这个人真是高度统一的。
拜伦这样的人一定是站在顶峰俯瞰过人间,才会觉得那疾苦是真的疾苦,腐朽是天大的腐朽,于是顶着噴井的才华义无反顾的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