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文字来了。我活了。
前几天读莫言的《小鲍庄》,感觉好。形容词不多,但是处处让人觉得“得劲”。文字的命运于人,就如人的出生与家庭。有的文字遇到人,它变得淳朴、干脆,但充满力量,犹如种子出于石缝,它不管生成花还是草,人不嫌弃它的纤细和麻木,生命的力量不吭不响地放在哪儿,说啥都白搭,地铁里的海报上在挥汗如雨的梅西旁边写着的就这个意思:有实力不花哨。有的文字遇到人,它变成另外一种美,除了跟前面的那种不同,它也是处处受人赞美,只是我不能欣赏,于是这里不敢置评,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留一份不惹不恼,才厚道。有的文字遇到人,它变得不提也罢。写到这里也该停了,写再多就是卖弄了,最记恨那些不把文字当人看,牵着鼻子到处遛弯的人。一不小心把自己也骂了。作罢。
无非就是想说《小鲍庄》好,有点玄乎了。那字里行间一看就带着小鲍庄的气质,作者把那么踏踏实实,土里吧唧的生活搬进文字里,没有涂脂抹粉,没有洗漱打扮,一是一,二是二。原版的,亲生的。小鲍庄的爱恨情仇在那不咸不淡的方言里。说家里的那位生第三胎,男人也没有火急火燎地跑回去,到了家门口听见屋里哼唧的不厉害,就开始和门前蹲着的老头拉家常。有啥大不了,第三胎了,本来就是轻车熟路。生出来了,又是男娃,人家都夸男娃好,男人说就那样。三个字不多不少,刚刚好,谁家里三个男娃了,还指望着开心得跟头胎似的?
写种地的文学青年挖空心思采访战争老英雄,蹲在地上有木有样地发问,老英雄只感觉往昔生死不管今日温饱,有啥说的?那些太文气的词儿也听不大懂,若有若无地应付着。再等到文学青年出了名,看他的名字在文学青年的报告文学里出现,他找人念了听,心里开始回味光荣岁月,这时候感觉来了,想找文学青年拉拉当年的那些事儿,可文学青年忙别的去了,没空理他了,到这里停笔了,把失落和苦笑全留给读者了,你就尽情回味吧。
写寡妇和穷小子的爱情,没用一点笔墨卿卿我我,那些酸苦,那些幸福,那些较劲,那些和谐都浸泡在无聊的日子里了!由着你电影一遍遍地在脑海中放映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情字纠缠不清,还不够么?
写青梅竹马的爱情,藏在蜀黍地理,终于不藏着掖着了,但最走心的还是那句“我以后给你捎白馒头吃”。
……
村庄在土里土气的文字里成了神话。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效应。我只能唏嘘至此!
前几天读莫言的《小鲍庄》,感觉好。形容词不多,但是处处让人觉得“得劲”。文字的命运于人,就如人的出生与家庭。有的文字遇到人,它变得淳朴、干脆,但充满力量,犹如种子出于石缝,它不管生成花还是草,人不嫌弃它的纤细和麻木,生命的力量不吭不响地放在哪儿,说啥都白搭,地铁里的海报上在挥汗如雨的梅西旁边写着的就这个意思:有实力不花哨。有的文字遇到人,它变成另外一种美,除了跟前面的那种不同,它也是处处受人赞美,只是我不能欣赏,于是这里不敢置评,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留一份不惹不恼,才厚道。有的文字遇到人,它变得不提也罢。写到这里也该停了,写再多就是卖弄了,最记恨那些不把文字当人看,牵着鼻子到处遛弯的人。一不小心把自己也骂了。作罢。
无非就是想说《小鲍庄》好,有点玄乎了。那字里行间一看就带着小鲍庄的气质,作者把那么踏踏实实,土里吧唧的生活搬进文字里,没有涂脂抹粉,没有洗漱打扮,一是一,二是二。原版的,亲生的。小鲍庄的爱恨情仇在那不咸不淡的方言里。说家里的那位生第三胎,男人也没有火急火燎地跑回去,到了家门口听见屋里哼唧的不厉害,就开始和门前蹲着的老头拉家常。有啥大不了,第三胎了,本来就是轻车熟路。生出来了,又是男娃,人家都夸男娃好,男人说就那样。三个字不多不少,刚刚好,谁家里三个男娃了,还指望着开心得跟头胎似的?
写种地的文学青年挖空心思采访战争老英雄,蹲在地上有木有样地发问,老英雄只感觉往昔生死不管今日温饱,有啥说的?那些太文气的词儿也听不大懂,若有若无地应付着。再等到文学青年出了名,看他的名字在文学青年的报告文学里出现,他找人念了听,心里开始回味光荣岁月,这时候感觉来了,想找文学青年拉拉当年的那些事儿,可文学青年忙别的去了,没空理他了,到这里停笔了,把失落和苦笑全留给读者了,你就尽情回味吧。
写寡妇和穷小子的爱情,没用一点笔墨卿卿我我,那些酸苦,那些幸福,那些较劲,那些和谐都浸泡在无聊的日子里了!由着你电影一遍遍地在脑海中放映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情字纠缠不清,还不够么?
写青梅竹马的爱情,藏在蜀黍地理,终于不藏着掖着了,但最走心的还是那句“我以后给你捎白馒头吃”。
……
村庄在土里土气的文字里成了神话。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效应。我只能唏嘘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