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广播剧流水
为了学习粤语(才怪),最近在听粤语广播剧,回家路上,吃饭期间都听,很快便听完了三部。顺带推荐下荔枝fm,用这个app下载,离线听的体验蛮不错(至于我为什么要下载不直接在线听,因为我是至今只用wifi没用data的土人!)。是偶然间闯入几个频道之后发现粤语广播剧这方便的学习教材,打开频道一看那几百个条目觉得找到宝了,不需要像初初开始想要学粤语的时候在网上到处找下载再导入手机这么麻烦的程序……作为声音控,选择剧的标准无他,声音好听。所以理所当然地,听完的三部中,两部是有Eason的(仅有的两部)。Eason的两部,都是很久远之前录制的。一部是和杨千嬅的「来不及听你说爱我」,一部是和Twins中的其中一个(即便有名字我也对不上号)的「蓝宝石的夜空」,内容基本都是爱情小清新。来不及讲的是一个哑女和邮差之间的故事(里头的插曲其实资深EF应该都觉得经典);蓝宝石比较奇葩,讲的人鬼情未了。听完这两部好像更理解Eason的那首「孤独症患者」了,因为很意外地在两部剧中,Eason的角色都是那种轻微自闭,害羞,不怎么与人交流,顺服简单地做着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但其实有些小才华,内心敏感,有一个自己独特丰富的世界的人。他的声音表情将这种角色设定表演的惟妙惟肖,从声音便可生动地想象那些随着剧情而表现出来的怯弱,无奈,遇到知音时候的兴奋和诚挚,所以即便剧情很普通也可以听下去,全数听完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Eason把声太赞了!
虽然剧情麻麻地,听完那两部之后发现听剧这种方式打发走路吃饭的时间比纯音乐好。于是再寻目标。在两个频道同时看到一部叫做「最好的时光」的剧,声音演出阵容豪华,方大同周柏豪吴君如林二汶都上了,于是下载来听。听完了,出乎预料地喜欢。其实这部剧的故事很简单平凡,主要讲一对好朋友从中学时代到成年之后的历程,每一则中穿插一些所讲到的年代的「时代金曲」,大部分粤语歌,小部分国语。这样的形式下,每一则的内容不算特别密集,再加上穿插的经典曲目很配合到剧情,不会让我这听众产生很大的认知负担又可以发掘很多好听的老歌,让我对这部剧感觉良好。全剧65则,分为中学,大学,和成年三个章节,每一章节大概20则左右。中学部分回顾两个女生——一个漂亮的富二代校花,一个出生长相平凡的女学霸——如何因为一个广播节目结缘成为好友一起自己录制「天生一对」的广播节目,但在中学结束时,升学压力以及微妙的三角恋:女学霸暗恋男学霸很久(从因为迟到一起被罚站一起参加辩论队开始),男学霸却因为一同参加合唱比赛喜欢上漂亮女生但之后发现彼此无共同语言分手,她们彼此疏远(她们喜欢的广播节目也在那时候停播了),各自踏上另一段人生旅程;在大学青年期间,他们在共同的城市,却失去联络,经历彼此人生各方面的起起伏伏;到了中年时期,因为中学同学聚会再度相逢,拾起往昔友情(爱情),他们遗憾分别错过彼此人生中那么多重要的时刻,慢慢再相聚再度变得亲密无间彼此陪伴人生的下半程。
普通不过的剧情,写的却不错,真切,很多平淡的句子放到那些剧情和曲目的搭配中也变得动人起来。也或者是因为到了这年岁听着这样的剧回顾往昔很容易产生共鸣罢,「青春大概相似」。在三个人的友情爱情中间,这剧也看似漫不经心地穿插着关于那些年代的大事记,譬如2003年的SARS以及Leslie和梅艳芳的去世,美国的911,还顺带提到了香港唱片行业的衰落,盗版下载的猖獗等,使得以小人物为主要线索的故事丰满起来,再加上那些经典的曲目——张国荣的,陈百强的,梅艳芳的……让我感觉到一种特别的香港味道:不会清新得太腻太小气,也不会煽情到苦大仇深或者过于狗血。有几次搭地铁听着听着就眼湿湿,那两个女生的友情很容易提我想起那些一起相伴的大学时光。
前久,Z将我去年五一时候写的一篇文发给小唐看。那时候我们的朋友(大学室友)小唐在遥远的东北结婚,但我们中没一个人出席到——或许一定要出席好朋友的婚礼这种「狗血」剧情也是电视电影的专利。于是在那一天,我在Z的校内(自打注销了校内,我偶尔用Z的账号爬上去看看,不过已经很久没去过了)写了一篇文,算是给小唐的婚礼祝福。可是搞笑的是小唐当时并未看到,Z和其他几个我们共同的朋友看到。一年之后,Z那天因为有事情上校内,再度看到那篇文,问我小唐有没有看到,我说我怎知道。Z于是转给小唐。小唐转到自己的QQ空间,她说也很久不上校内,转到自己的空间更方便看。她转载的时候附注了一段话,说看完那篇文之后跑到阳台大哭了一场。我先看到了她的空间更新,然后几乎在同时,收到了她给我的微信。在那之前,我们好久没联系过了。听「最好的时光」在那之后,所以自然更容易想起很多鲜活的记忆,其实也没有多鲜活了。在听的时候,一直想着,如果我来写一出「我们」的最好的时光,会是怎样呢?仔细想想好像缺乏一个类似其中张敬轩声音饰演(他的声音在广播剧中意外的好听)的核心男主角,也许LL同学可以勉强冒充下。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好像时间跨度有点不够;而且,我所知道的大学之后的故事,似乎并不多,就像「最好的时光」的第二章节。你们在北京,在广西,在上海,在法国,在瑞典,在新加坡,而我暂时还在这里。不知道,我们以后会不会有第三章节。
PS,听剧的额外收获是听到好多很喜欢的粤语老歌,其中挑选的四大天王的歌都还不错听(当然数张天王的最多啦!);还有杨千嬅,李克勤,Beyond等都听到以前没听过但很喜欢的曲目。如果喜欢粤语,喜欢老歌,诚意推荐此剧,「最好的时光」,可参考维基的详细的介绍
豆瓣居然也有两季的:season1
Season 2
虽然剧情麻麻地,听完那两部之后发现听剧这种方式打发走路吃饭的时间比纯音乐好。于是再寻目标。在两个频道同时看到一部叫做「最好的时光」的剧,声音演出阵容豪华,方大同周柏豪吴君如林二汶都上了,于是下载来听。听完了,出乎预料地喜欢。其实这部剧的故事很简单平凡,主要讲一对好朋友从中学时代到成年之后的历程,每一则中穿插一些所讲到的年代的「时代金曲」,大部分粤语歌,小部分国语。这样的形式下,每一则的内容不算特别密集,再加上穿插的经典曲目很配合到剧情,不会让我这听众产生很大的认知负担又可以发掘很多好听的老歌,让我对这部剧感觉良好。全剧65则,分为中学,大学,和成年三个章节,每一章节大概20则左右。中学部分回顾两个女生——一个漂亮的富二代校花,一个出生长相平凡的女学霸——如何因为一个广播节目结缘成为好友一起自己录制「天生一对」的广播节目,但在中学结束时,升学压力以及微妙的三角恋:女学霸暗恋男学霸很久(从因为迟到一起被罚站一起参加辩论队开始),男学霸却因为一同参加合唱比赛喜欢上漂亮女生但之后发现彼此无共同语言分手,她们彼此疏远(她们喜欢的广播节目也在那时候停播了),各自踏上另一段人生旅程;在大学青年期间,他们在共同的城市,却失去联络,经历彼此人生各方面的起起伏伏;到了中年时期,因为中学同学聚会再度相逢,拾起往昔友情(爱情),他们遗憾分别错过彼此人生中那么多重要的时刻,慢慢再相聚再度变得亲密无间彼此陪伴人生的下半程。
普通不过的剧情,写的却不错,真切,很多平淡的句子放到那些剧情和曲目的搭配中也变得动人起来。也或者是因为到了这年岁听着这样的剧回顾往昔很容易产生共鸣罢,「青春大概相似」。在三个人的友情爱情中间,这剧也看似漫不经心地穿插着关于那些年代的大事记,譬如2003年的SARS以及Leslie和梅艳芳的去世,美国的911,还顺带提到了香港唱片行业的衰落,盗版下载的猖獗等,使得以小人物为主要线索的故事丰满起来,再加上那些经典的曲目——张国荣的,陈百强的,梅艳芳的……让我感觉到一种特别的香港味道:不会清新得太腻太小气,也不会煽情到苦大仇深或者过于狗血。有几次搭地铁听着听着就眼湿湿,那两个女生的友情很容易提我想起那些一起相伴的大学时光。
前久,Z将我去年五一时候写的一篇文发给小唐看。那时候我们的朋友(大学室友)小唐在遥远的东北结婚,但我们中没一个人出席到——或许一定要出席好朋友的婚礼这种「狗血」剧情也是电视电影的专利。于是在那一天,我在Z的校内(自打注销了校内,我偶尔用Z的账号爬上去看看,不过已经很久没去过了)写了一篇文,算是给小唐的婚礼祝福。可是搞笑的是小唐当时并未看到,Z和其他几个我们共同的朋友看到。一年之后,Z那天因为有事情上校内,再度看到那篇文,问我小唐有没有看到,我说我怎知道。Z于是转给小唐。小唐转到自己的QQ空间,她说也很久不上校内,转到自己的空间更方便看。她转载的时候附注了一段话,说看完那篇文之后跑到阳台大哭了一场。我先看到了她的空间更新,然后几乎在同时,收到了她给我的微信。在那之前,我们好久没联系过了。听「最好的时光」在那之后,所以自然更容易想起很多鲜活的记忆,其实也没有多鲜活了。在听的时候,一直想着,如果我来写一出「我们」的最好的时光,会是怎样呢?仔细想想好像缺乏一个类似其中张敬轩声音饰演(他的声音在广播剧中意外的好听)的核心男主角,也许LL同学可以勉强冒充下。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好像时间跨度有点不够;而且,我所知道的大学之后的故事,似乎并不多,就像「最好的时光」的第二章节。你们在北京,在广西,在上海,在法国,在瑞典,在新加坡,而我暂时还在这里。不知道,我们以后会不会有第三章节。
PS,听剧的额外收获是听到好多很喜欢的粤语老歌,其中挑选的四大天王的歌都还不错听(当然数张天王的最多啦!);还有杨千嬅,李克勤,Beyond等都听到以前没听过但很喜欢的曲目。如果喜欢粤语,喜欢老歌,诚意推荐此剧,「最好的时光」,可参考维基的详细的介绍
豆瓣居然也有两季的:season1
Seaso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