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丰臣秀吉的轨迹2
![]() |
![]() |
拐进北侧的偏门,一眼就看到左边有座高大的房宇,人字形的大屋顶飞檐下,漆黑的木梁和板壁把雪白的粉壁映衬得格外鲜明,门口的松柏树木剪得像盆景一样齐整,这里是本坊,住持居住的地方,也是讲堂。再过去又一道小门,进去后只见长长的一条石板小径,左侧有一个院子,门扉紧闭,白色的围垣下,盛开着紫色的菖蒲,右边有个大日如来的佛龛,我停下来拍照时,不断有身披褐色袈裟,背着灰色书包的年轻僧人从我身后走过,无一例外地皆低头鞠躬向我问候:Konnichiwa(您好!)。等他们走过时,我发现其中一个背着一袋橘子。木屐敲打着石板,发出清脆的声音。
![]() |
走到石径尽头,看到的是一个极其宽敞明朗的寺院,高大的钟楼,巍峨的宝殿,赶紧上网查查这个寺院的来历。
有了有了。智积院,意思就是智慧学问堆积如山,它最早叫根来寺,建在和歌山,由于学僧人数众多,势力越来越壮大,到了战国时期,竟然开始蓄积武力,在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对立时,加入了家康一边,故遭到秀吉仇恨,1585年,秀吉率领十万军队进攻和歌山,一把大火将此寺烧为平地,幸亏当时的住持玄宥跑得快,带着弟子们溜到京都,才逃过死难。之后玄宥一心想重建寺院,在秀吉得势时完全无望,寄居在别的寺院中蹉跎十余年。秀吉死后,玄宥在家康的支持下,重建庙宇,改名智积院。等家康灭掉丰臣一族后,又把秀吉为祭奠三岁夭折的儿子鹤松而建的名叫祥云寺的寺院,连地带庙殿都给了玄宥,智积院现在的地方,就是祥云寺的旧址。
智积院的寺徽是一朵桔梗花。日本的武士喜欢用桔梗做自己的家徽,据说因为它的发音与"吉凶"相似。是啊,武士出征,生死未卜,一切吉凶都交与上苍决定。而一个寺院的命运,也可以被时代的兴衰而左右,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天底下万事同理。
据说智积院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庭院。可惜已经到点关门不能参观了。
![]() |
网上收集的智积院庭园风光。据说是寄寓了庐山的景色而建。 |
虽然不能参观庭园,但大院也颇值得一观。树木繁茂,芳草遍地,杜鹃花已经凋谢,元宝枫刚刚发出的新叶,鲜洁可爱。放着小桶的水井,整洁的洗手池,还有玄宥的铜像和石刻的佛足,玄宥衣褶上的卷云纹样纤细可辨。除了金堂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明王殿,殿前的大圆香炉一尘不染,漆黑锃亮,顶上象征着不动明王的金色火焰在黄昏中熠熠发光。
对了,除了庭园,寺院是不收费的。在京都,许多寺院都如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