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to be your friend & Happy ending
这顿饭被我断断续续拖了半年。
在云南分道扬镳前小宝说回到后请我吃饭。就如你现在所想的那样,我便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绝对不是因为不想再见,而是因为有时候太过思念反而不愿再见。我相信不止自己一个有这种病态心理,越是想要的东西在得到前反而迟疑,只是在顾虑得到后所要承担的那份失落。
接近半年后终于调整好时间情绪,用极度平和加上自己独有的调侃语气约好用餐地点。赴约前一天把自己脸上弄出喜感很强的伤疤,上天总是会在这种时刻给我增添各种回忆。若是与其他人见面,肯定会带上口罩遮住喜感伤疤。但对于小宝,那个见我哭过闹过醉过等各种窘迫情状的人,我自然很轻松的赴约。
不得不感叹时光是最大的魔术师,半年不见我们改变很多。更多的是我,心态更多了几分安定。
我们唠嗑很久,互相诉说下次各自的旅行目的地,小宝是欧洲,而我则是西藏。我们差不多都会去接近一个月。从很多方面来讲我们是及其相似的两个人,现在的阶段都是想好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小宝说有个同事三四十岁就中风,现在生亦如死,这件事给他带来很大的冲击,感到人生的未知所以要把握现在去做想做的事情。而我则是三月在当完闺蜜伴娘第二天准备泡温泉的凌晨接到老妈的紧急来电,姥姥病危。顾不上洗脸刷牙拖着行旅就飞回老家,见到瘫痪的姥姥用尽最后的力气与病魔抗争的景象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浑噩度日,去做想做的事深深的根植于我的脑海。
小宝和我是在云南自由行认识的。两个人都是路痴,一路上有不少笑话。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人,能感觉到是个不错的朋友。就这样我选择无条件相信他。偶尔他会跟我说自己不是个好人,我老是在一边默默笑着。
我们从旅行聊到工作聊到爱情聊到沉默,那些小说故事里的蓝颜知己是不是如我们这般无话不谈。
他问我有想过自己的另一半么,我说以前没想过,现在知道了但没仔细告诉他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因为有些话说了还不如不说。
别问我为什么不直接跟小宝在一起得了。这种想法不是没有过,在云南朝夕相处的那阵子,时刻能感受到身边这个阳光大男生的体贴。像我这种表面活力四射走到哪里都能散发暖光给你甜蜜微笑的女子,其实内心异常冷漠,如同埋藏于深海几万年的寒冰。这样的温暖是我所需要的。但要知道文化的差异很可怕,我们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家庭背景实在太不同。
半年前曾经冲动的想抛弃这些陈旧观念选择跟他一起,但冷静之后觉得这些我所想要抛弃的东西确是维系我今后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十七八岁那阵的肆无忌惮想爱就爱的爱情离我们已经很遥远。
小宝常常会问到我今后的婚事,现在的我总是会用幽默的口吻轻描淡写的说等今年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明年家里找个合适的喜欢自己的人嫁了就行。人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将一件极其悲愤的事以幽默的语调说出。每次听到这些他总会激动的说跟自己不喜欢的人能生活么? 可我觉得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可能会更累。爱情跟婚姻对我今生而言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原谅我如此消极的婚姻观,只是习惯了不去怀有太多期望就不会承担更多的伤这件事。
小宝说他的感情经历比我丰富,至今交过很多女友,虽然结局都很差但因此累计了一大笔情感经验资产。而我感情经历得如此稀薄,以后的事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我说只要不付出真心就一切没所谓了。只是对于未来的另一半会有很多的抱歉。其实心里也想着,不是还有你这位情感大师么应付不过来就紧急呼救。
那晚我带着小宝逛自己常去的餐厅、咖啡厅、露天酒吧、老旧书店、文艺小店。小宝很聪明的猜中了我常常坐的位置。书店喜欢靠角落临窗并能看到外面秋千的位置,咖啡厅喜欢坐二楼靠窗能看到嫩绿树叶的位置......时间就这样过得很快,小宝送我到家时已经是午夜12点左右。
不知道此后的我们会怎样,总之谢谢这一路有你。很感激......
因为更珍惜,所以选择只做你的好朋友而已。
在云南分道扬镳前小宝说回到后请我吃饭。就如你现在所想的那样,我便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绝对不是因为不想再见,而是因为有时候太过思念反而不愿再见。我相信不止自己一个有这种病态心理,越是想要的东西在得到前反而迟疑,只是在顾虑得到后所要承担的那份失落。
接近半年后终于调整好时间情绪,用极度平和加上自己独有的调侃语气约好用餐地点。赴约前一天把自己脸上弄出喜感很强的伤疤,上天总是会在这种时刻给我增添各种回忆。若是与其他人见面,肯定会带上口罩遮住喜感伤疤。但对于小宝,那个见我哭过闹过醉过等各种窘迫情状的人,我自然很轻松的赴约。
不得不感叹时光是最大的魔术师,半年不见我们改变很多。更多的是我,心态更多了几分安定。
我们唠嗑很久,互相诉说下次各自的旅行目的地,小宝是欧洲,而我则是西藏。我们差不多都会去接近一个月。从很多方面来讲我们是及其相似的两个人,现在的阶段都是想好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小宝说有个同事三四十岁就中风,现在生亦如死,这件事给他带来很大的冲击,感到人生的未知所以要把握现在去做想做的事情。而我则是三月在当完闺蜜伴娘第二天准备泡温泉的凌晨接到老妈的紧急来电,姥姥病危。顾不上洗脸刷牙拖着行旅就飞回老家,见到瘫痪的姥姥用尽最后的力气与病魔抗争的景象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浑噩度日,去做想做的事深深的根植于我的脑海。
小宝和我是在云南自由行认识的。两个人都是路痴,一路上有不少笑话。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人,能感觉到是个不错的朋友。就这样我选择无条件相信他。偶尔他会跟我说自己不是个好人,我老是在一边默默笑着。
我们从旅行聊到工作聊到爱情聊到沉默,那些小说故事里的蓝颜知己是不是如我们这般无话不谈。
他问我有想过自己的另一半么,我说以前没想过,现在知道了但没仔细告诉他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因为有些话说了还不如不说。
别问我为什么不直接跟小宝在一起得了。这种想法不是没有过,在云南朝夕相处的那阵子,时刻能感受到身边这个阳光大男生的体贴。像我这种表面活力四射走到哪里都能散发暖光给你甜蜜微笑的女子,其实内心异常冷漠,如同埋藏于深海几万年的寒冰。这样的温暖是我所需要的。但要知道文化的差异很可怕,我们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家庭背景实在太不同。
半年前曾经冲动的想抛弃这些陈旧观念选择跟他一起,但冷静之后觉得这些我所想要抛弃的东西确是维系我今后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十七八岁那阵的肆无忌惮想爱就爱的爱情离我们已经很遥远。
小宝常常会问到我今后的婚事,现在的我总是会用幽默的口吻轻描淡写的说等今年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明年家里找个合适的喜欢自己的人嫁了就行。人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将一件极其悲愤的事以幽默的语调说出。每次听到这些他总会激动的说跟自己不喜欢的人能生活么? 可我觉得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可能会更累。爱情跟婚姻对我今生而言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原谅我如此消极的婚姻观,只是习惯了不去怀有太多期望就不会承担更多的伤这件事。
小宝说他的感情经历比我丰富,至今交过很多女友,虽然结局都很差但因此累计了一大笔情感经验资产。而我感情经历得如此稀薄,以后的事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我说只要不付出真心就一切没所谓了。只是对于未来的另一半会有很多的抱歉。其实心里也想着,不是还有你这位情感大师么应付不过来就紧急呼救。
那晚我带着小宝逛自己常去的餐厅、咖啡厅、露天酒吧、老旧书店、文艺小店。小宝很聪明的猜中了我常常坐的位置。书店喜欢靠角落临窗并能看到外面秋千的位置,咖啡厅喜欢坐二楼靠窗能看到嫩绿树叶的位置......时间就这样过得很快,小宝送我到家时已经是午夜12点左右。
不知道此后的我们会怎样,总之谢谢这一路有你。很感激......
因为更珍惜,所以选择只做你的好朋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