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青春,都是曾经傻傻的纪念-A Letter to H and W
仅此献给6年的好朋友(现在被人们习惯称为男闺蜜的他们)。
有一个词条对男闺蜜这样定义: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把这个代名词强加在了男孩子身上,就是那种和女孩子无话不谈、讲义气,女人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异性知己”,有委屈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倾诉,有感情烦恼的时候可以找他们攀谈,且他们的异性伴侣也知道他们的关系,但是从来不吃醋。
引言
H:“我过生日了,你们写封信送给我当礼物吧!”
模糊的记忆告诉我,这是去年初春,那晚我当真就翻出了压箱底的信纸,然后对着它发了半天呆,却只写了几个字:To H…
不是不知道写什么,是想写的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后来,H因为迟迟收不到我的信,嘴上便说了一句,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我就放到了一边。
昨晚和W说起来,W说:“他说不重要,就真的不重要吗?!”
在外经贸附近的Island,我们三人默契的点了无酒精的Mojito,我知道,昨晚要是再不出来见你们,我就要成功跻身于H的最难约好友List榜首了。你们说最忙的就是我了,怎么约都约不到,如果是陪家人,必须工作走不开,生病了需要休息,已经有约等等,你们都能理解,但唯独不能懂得就是,有一次,我居然为了在家烤小蛋糕,而不出来见你们,H说,这是要和我们绝交么…
PS亲们,烤小蛋糕的专业术语是烘焙呢,且这是一项复杂的技艺,很花时间却也很难学的,而且我烤的小蛋糕,其实并不小,虽然目前为止一次都没有很成功过
: P
我想,可能是因为我长大了,而长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就像W把微群改成的那句“回不去的青春”。是的,回不去的青春,都是曾经傻傻的纪念。好几次我们仨都试图回忆,是如何认识并成为好朋友的,但每个人的版本都不一样,也从来都没说清楚过。
Chapter One
我记得,那年是2008年,晚上在北理工的体育馆彩排,我在台下备场,看到左手边坐着一个男生和主页上的照片很像,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你好,请问你是W前辈吗?”他回过头,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是啊。”我很激动的说:“昨晚我听了你直播的音乐末班车,很喜欢。”(其实我就听了10分钟而已)现在回忆起这段对话,我自己都想掐我自己一下!W哥,当年你那个装啊!哈哈。
不过当年,作为新人,的确对能够见到电台DJ本人充满了兴奋,有电台情结人都懂得。就像当年报名参赛,我的初衷不过就是为能去现场,和自己最喜爱的电台主持人评委合张影,但遗憾的是,后来我没被分在最喜爱的主持人那场。
对于H来说,主持、参赛,是家常便饭,那时他在别人眼中很容易就变成了清高的代言,1米8的个子目空一切。后来他说,其实他不是,只是看着高而已,并不轻。后来了解了,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看起来和实际的样子,可以千差万别。比如W,比如H,又比如我。
最后一次三个人的聚会,除了昨晚,记忆中就是去年夏天的五道营。那家叫Mermaid Café的二层,有两只花纹美且干净的猫咪,特别愿意在我们的沙发上爬来爬去。那天我们说了什么,已经完全不记得了,我唯一记得的就是,你们说S你现在真的好瘦!仿佛很久之前我真的是个胖子一样…但是,每次我那么努力的瘦身,却永远赶不上上镜的H,我猜是因为,你有1米8的身高,外加脸瘦,所以捡了个大便宜的缘故。如此想来,我便觉得心里很是踏实,每每加班到半夜回家,也可以安心的用食物犒劳自己
Hia~hia~
好多有趣的事,现在真后悔当年没写个日记留着。帝都,好多地方都有我们的足迹,笑声,记忆,当然,也有…
第一次出去玩记得是南锣鼓巷,后来有一次去,发现那里变化很大,我们一起合影的锣早就不在了,店面也换了一些,那时,我喜欢五个指甲,每个都涂上不一样的颜色;W喜欢同时穿三件不一样颜色的套头帽衫,自称自己很爱干净,却常常三件很久不洗地里外换着顺序穿;H总喜欢找各种恶作剧,拿我们的小缺点开涮,主题无非是围绕着W没他高,我没他瘦,还有我们不小心犯的各种囧事!后来,在H的谆谆教诲下,我和W终于找到了H的弱点-英文。所以,我们会当着H的面讲英语,让他听不懂干着急,最后他会说一句,你们都是假洋鬼子,哼!再后来,H学聪明了,努力学了几句洋文,他再也不说假洋鬼子这个词了。(H学的第一个有内涵的英文单词是Abso-XX-lutely,出自<Sex and the City>,得感谢我这个好老师:P)
那时真年轻,快毕业的年纪,工作落定,人生迷茫,能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去哪里玩,怎么让自己开心。看到欢乐谷的照片,我每次都会想到,H的职业病,都已经在天上360度旋转了,居然还能提前2秒钟提醒我们看镜头,并迅速准备好Pose拍照。每次到达地面,H都兴奋的去照片处看靓照,而我们都一副超二呆的表情,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成了H超开心的瞬间,于是他坚持要买下照片收藏,只因为有我们超二超呆的表情。
提问:损友就是这么来的么?!
回答:确乎是有这么一说!
W提议,我们一起去鬼屋吧!我和H都有些犹豫,但想了想,磨磨蹭蹭地还是去了,因为W一副无辜的表情,让我们不忍伤他的心,到现在我才明白,这就是W的杀手锏,屡试不爽,而我和H每次都中招,真是够没出息的!到了鬼屋,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聊得无比开心了,瞬间就都忘了自己要去干嘛。看到游客指南中的第6条写着“请勿打、抓、触摸妖魔鬼怪,勿触摸道具,冥冥之中会有监视”时,W已经被催促着打头阵了,于是他瞬间跳到了我们身后,还推着H往前走,说:“你去,你去”,而我当时呢,幸灾乐祸且没走心的说了一句:“反正我不去。”正当他俩无止境地纠结着谁在前面的问题时,后面有个超爷们儿的姑娘等不及了,说:“哎,我第一个行了吧。”于是我们三互相拽着,眼睛眯起来,头也没抬就跑完了鬼屋,出来之后,H若无其事的说,其实当时觉得特害怕,出来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因为什么都没看见。之后这次经历,成了一个笑话。
Chapter Two
9909是一个特别的门牌号,第一次去,出了电梯,我居然绕了整整多半圈,还没找到,直到我进了屋,有个我不认识的工作人员说:“哎?我们刚才是乘同一班电梯上来的,我还纳闷你怎么那么久还没到?”我只好尴尬的承认说:“我,啊…刚才…走反了,第一次来,这里比想象中难找好多。”然后我看到在场的人全笑了。时间长了,才发现这里的人一点都不严肃,甚至很逗,尤其以新来的H为代表,他简直就是典型的人来疯,自来熟透了的那种人!记得当年,他就是靠着偷偷修改各位DJ的微博状态而出的名,哈哈,但他一直都没改过我的,因为我骨子里有严谨的基因,每次下节目都退微博。真想知道,H你的微博被修改过么?
某晚,我和H搭点歌,之后是W的末班车,于是H拽着我故意没走,等着W走入直播间后,他说服导播和我们一起玩“升国旗”,就是趁着W专心直播他的伤情主题的时候,把拉下的卷帘徐徐上升,然后我们在外面摆出各种无声且搞笑的样子,让W笑场。据H对W的了解,他一定会Hold不住笑出声的!至于如何让他看外面,那就是责编的事了。W接到责编的指示,边播边没防备地看了大玻璃外,然后使劲憋着笑,说完了整整一句话,之后迅速推了一首长达5分钟的音乐,推门出了直播间,淡淡的笑着说了一句,别闹了,待会下节目一起吃夜宵吧!我们面面相觑,然后他进屋,为了不被打扰,把灯全都关了,只剩下一台发着蓝光的电脑,他的脸看起来和恐怖片无差,但至少看不到外面的“升国旗”哑剧了。H不甘心,趁着播音乐的时候,悄悄溜进了直播间,黑暗中,W太专注居然没看到,打开话筒正要说话,H轻拍了他一下,W:“哎…”,然后,瞬间婉转的救场说:“哎,刚才那首歌真是太伤感了,我都要禁不住流泪了。”于是我们在外面笑到不行,直到H被推出直播间。于是,我们仨就这样成了好朋友。
从一开始,W的定位就是末班情感治愈系的风格,从来都没客串过点歌,青歌榜,甚至没有午后。而我和H则一直是欢乐点歌的路线,外加各自的直播。记得Q叔叔开会时说过,搭档要经常一起玩,多了解才行,这样才能培养默契。有次,H打电话说:“你早点来,我们在楼下的小四川一起晚饭吧。”我:“小四川在哪?我们找个近的地方吧!不然怕迟到。”H:“就是楼下最近的那家成都小馆。”(亲,明明不叫小四川好嘛)。从这以后,我和H的默契就在无数次直播前的晚餐时间被逐渐地培地养起来,后来我们常常在节目里异口同声,而听众则会误以为我们是事先排练的,还丢纸条说我们真是太用心了,功课做得真到位啊!但我们真心从来没练过。
不知道京师大厦楼下那家,店面不大,但饭菜超级可口的小四川,现在是不是还在,2010年离开之后,虽然偶尔经过哪里,但再也没有驻足。或许,就像下午我提议说,不如我们仨回去看看吧,虽然9909早就搬到别处了。
H说,不去,因为不想去拆封那段记忆,宝贵所以不去碰。也许,这几年工作让我变得更理性了,我始终觉得,有些事,不过是你选择如何去面对,物是人非是一种感怀,而单纯的回去看看,也是可以是一种态度,但是,经济学原理写到的理性经济人,在现实中确实不复存在,真正的人,对于有感情的曾经,谁能100%的理性面对呢?H,也许,你是对的,我也不该独自回去,虽然台已经搬到离我家并不远的地方,但也许回去,只会为曾经美好的东西带来伤痕和遗憾,我们都回不去的曾经,又何必自添烦恼呢,回忆就是回忆,让这些珍藏的青春就在哪里随它去吧。
Chapter Three
昨晚坐在Taxi后座,我们仨的位置恰好是毕业那年去接妙妙时的样子,那年,我们在后座,妙妙被装在笼子里放在后备箱,经过空运的跋涉,他已经累得疲惫不堪,然后我们一起带他去打针,然后去H那里安顿猫猫&狗狗。“你不怕猫狗大战么?”H得意的说:“猫的窝高,狗睡地上,而且我给他们起了特别的名字,猫叫汪汪,狗取喵喵的谐音妙妙,这样时间长了他们也分不清自己是猫是狗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就只有H能做得出来。
那天一路上,我们说了好多事,的哥在前面听着,说:“真羡慕你们,年轻时一起玩的小伙伴。多好啊。”那时,我其实伤感的想,也许我们三个不过也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段陪伴,就像我小学时的好友,没能陪伴我度过高中,高中时的好友,在上大学之后就分道扬镳,而大学时的好友呢,我不知道,那时是毕业季,我们谁也不知道以后,但我知道的是,我和你们不在一个行业了,这样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也离得越来越远呢?担心,是因为太珍贵,怕失去是因为太珍惜,这段友谊会不会也来的匆忙,去的飞快呢?我一直担心,你们却也一直觉得这样的担心太傻。
那时我们真是年轻,真是傻得天真、可爱。毕业之后,被困在大楼里,我没日没夜的加班做底稿,H没日没夜的主持上镜,W没日没夜的做策划…隔三差五的小聚就成了我们难得的放松时光,后来我们各自认识了新的朋友,有了不同的职业经历,人生体会,我们各自改变了很多,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因为我们一直在一起成长,无论是否在一个行业,无论曾经有什么经历,也无论未来会在哪里。现在我会真心的说一句,长大真好,特别是快多半年没见之后,又在曾经一起去过的Island小聚,就像是个新的起点,我们重新定义自己,定义这份一起成长的友谊,长大不容易!
尾声
祝福W实现自己的梦想,开伙饭那晚,看着你那么拼命努力的你,我只想说好好爱惜自己,真的注意身体!你一直都是个不喜欢多说的梦想家!
H我一直都看好你,你说没有规划,但特别的人,命运都会给他一个特别的奖赏!
我知道自己写的还不够好,很多故事一下子不知道怎样写(比如昨晚W说的囧事,他真得很有表演天赋)。另外,我要开始写日记了,就像某个冬季,在BLCU韩国人的咖啡店,我拿出了三个本,其中一个我真得用来写日记,现在翻开第一篇,记得是当晚的一些故事。
昨晚,我说要乘地铁回家,正好可以在路边走一走,于是你们陪我走了整整3站地,到了地铁口,你们说拜拜,还和我开玩笑说以后要常来玩,然后你们转身准备走,我诧异的看着你们说:“你们难道不坐地铁吗?”你们确实不坐地铁,但为什么我这么傻得没有意识到,而你们也这么傻得在我问时,说没事啊,一起走到地铁站吧,还一直跟我说地铁站不远的。
我知道,太久没见了!我也忽然明白,原来我们还和以前一样。
朋友不一定常常见,但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也不仅仅是一句感谢那么简单,你们懂!
By 丛林Sarah
有一个词条对男闺蜜这样定义: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把这个代名词强加在了男孩子身上,就是那种和女孩子无话不谈、讲义气,女人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异性知己”,有委屈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倾诉,有感情烦恼的时候可以找他们攀谈,且他们的异性伴侣也知道他们的关系,但是从来不吃醋。
引言
H:“我过生日了,你们写封信送给我当礼物吧!”
模糊的记忆告诉我,这是去年初春,那晚我当真就翻出了压箱底的信纸,然后对着它发了半天呆,却只写了几个字:To H…
不是不知道写什么,是想写的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后来,H因为迟迟收不到我的信,嘴上便说了一句,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我就放到了一边。
昨晚和W说起来,W说:“他说不重要,就真的不重要吗?!”
在外经贸附近的Island,我们三人默契的点了无酒精的Mojito,我知道,昨晚要是再不出来见你们,我就要成功跻身于H的最难约好友List榜首了。你们说最忙的就是我了,怎么约都约不到,如果是陪家人,必须工作走不开,生病了需要休息,已经有约等等,你们都能理解,但唯独不能懂得就是,有一次,我居然为了在家烤小蛋糕,而不出来见你们,H说,这是要和我们绝交么…
PS亲们,烤小蛋糕的专业术语是烘焙呢,且这是一项复杂的技艺,很花时间却也很难学的,而且我烤的小蛋糕,其实并不小,虽然目前为止一次都没有很成功过
: P
我想,可能是因为我长大了,而长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就像W把微群改成的那句“回不去的青春”。是的,回不去的青春,都是曾经傻傻的纪念。好几次我们仨都试图回忆,是如何认识并成为好朋友的,但每个人的版本都不一样,也从来都没说清楚过。
Chapter One
我记得,那年是2008年,晚上在北理工的体育馆彩排,我在台下备场,看到左手边坐着一个男生和主页上的照片很像,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你好,请问你是W前辈吗?”他回过头,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是啊。”我很激动的说:“昨晚我听了你直播的音乐末班车,很喜欢。”(其实我就听了10分钟而已)现在回忆起这段对话,我自己都想掐我自己一下!W哥,当年你那个装啊!哈哈。
不过当年,作为新人,的确对能够见到电台DJ本人充满了兴奋,有电台情结人都懂得。就像当年报名参赛,我的初衷不过就是为能去现场,和自己最喜爱的电台主持人评委合张影,但遗憾的是,后来我没被分在最喜爱的主持人那场。
对于H来说,主持、参赛,是家常便饭,那时他在别人眼中很容易就变成了清高的代言,1米8的个子目空一切。后来他说,其实他不是,只是看着高而已,并不轻。后来了解了,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看起来和实际的样子,可以千差万别。比如W,比如H,又比如我。
最后一次三个人的聚会,除了昨晚,记忆中就是去年夏天的五道营。那家叫Mermaid Café的二层,有两只花纹美且干净的猫咪,特别愿意在我们的沙发上爬来爬去。那天我们说了什么,已经完全不记得了,我唯一记得的就是,你们说S你现在真的好瘦!仿佛很久之前我真的是个胖子一样…但是,每次我那么努力的瘦身,却永远赶不上上镜的H,我猜是因为,你有1米8的身高,外加脸瘦,所以捡了个大便宜的缘故。如此想来,我便觉得心里很是踏实,每每加班到半夜回家,也可以安心的用食物犒劳自己
Hia~hia~
好多有趣的事,现在真后悔当年没写个日记留着。帝都,好多地方都有我们的足迹,笑声,记忆,当然,也有…
第一次出去玩记得是南锣鼓巷,后来有一次去,发现那里变化很大,我们一起合影的锣早就不在了,店面也换了一些,那时,我喜欢五个指甲,每个都涂上不一样的颜色;W喜欢同时穿三件不一样颜色的套头帽衫,自称自己很爱干净,却常常三件很久不洗地里外换着顺序穿;H总喜欢找各种恶作剧,拿我们的小缺点开涮,主题无非是围绕着W没他高,我没他瘦,还有我们不小心犯的各种囧事!后来,在H的谆谆教诲下,我和W终于找到了H的弱点-英文。所以,我们会当着H的面讲英语,让他听不懂干着急,最后他会说一句,你们都是假洋鬼子,哼!再后来,H学聪明了,努力学了几句洋文,他再也不说假洋鬼子这个词了。(H学的第一个有内涵的英文单词是Abso-XX-lutely,出自<Sex and the City>,得感谢我这个好老师:P)
那时真年轻,快毕业的年纪,工作落定,人生迷茫,能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去哪里玩,怎么让自己开心。看到欢乐谷的照片,我每次都会想到,H的职业病,都已经在天上360度旋转了,居然还能提前2秒钟提醒我们看镜头,并迅速准备好Pose拍照。每次到达地面,H都兴奋的去照片处看靓照,而我们都一副超二呆的表情,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成了H超开心的瞬间,于是他坚持要买下照片收藏,只因为有我们超二超呆的表情。
提问:损友就是这么来的么?!
回答:确乎是有这么一说!
W提议,我们一起去鬼屋吧!我和H都有些犹豫,但想了想,磨磨蹭蹭地还是去了,因为W一副无辜的表情,让我们不忍伤他的心,到现在我才明白,这就是W的杀手锏,屡试不爽,而我和H每次都中招,真是够没出息的!到了鬼屋,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聊得无比开心了,瞬间就都忘了自己要去干嘛。看到游客指南中的第6条写着“请勿打、抓、触摸妖魔鬼怪,勿触摸道具,冥冥之中会有监视”时,W已经被催促着打头阵了,于是他瞬间跳到了我们身后,还推着H往前走,说:“你去,你去”,而我当时呢,幸灾乐祸且没走心的说了一句:“反正我不去。”正当他俩无止境地纠结着谁在前面的问题时,后面有个超爷们儿的姑娘等不及了,说:“哎,我第一个行了吧。”于是我们三互相拽着,眼睛眯起来,头也没抬就跑完了鬼屋,出来之后,H若无其事的说,其实当时觉得特害怕,出来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因为什么都没看见。之后这次经历,成了一个笑话。
Chapter Two
9909是一个特别的门牌号,第一次去,出了电梯,我居然绕了整整多半圈,还没找到,直到我进了屋,有个我不认识的工作人员说:“哎?我们刚才是乘同一班电梯上来的,我还纳闷你怎么那么久还没到?”我只好尴尬的承认说:“我,啊…刚才…走反了,第一次来,这里比想象中难找好多。”然后我看到在场的人全笑了。时间长了,才发现这里的人一点都不严肃,甚至很逗,尤其以新来的H为代表,他简直就是典型的人来疯,自来熟透了的那种人!记得当年,他就是靠着偷偷修改各位DJ的微博状态而出的名,哈哈,但他一直都没改过我的,因为我骨子里有严谨的基因,每次下节目都退微博。真想知道,H你的微博被修改过么?
某晚,我和H搭点歌,之后是W的末班车,于是H拽着我故意没走,等着W走入直播间后,他说服导播和我们一起玩“升国旗”,就是趁着W专心直播他的伤情主题的时候,把拉下的卷帘徐徐上升,然后我们在外面摆出各种无声且搞笑的样子,让W笑场。据H对W的了解,他一定会Hold不住笑出声的!至于如何让他看外面,那就是责编的事了。W接到责编的指示,边播边没防备地看了大玻璃外,然后使劲憋着笑,说完了整整一句话,之后迅速推了一首长达5分钟的音乐,推门出了直播间,淡淡的笑着说了一句,别闹了,待会下节目一起吃夜宵吧!我们面面相觑,然后他进屋,为了不被打扰,把灯全都关了,只剩下一台发着蓝光的电脑,他的脸看起来和恐怖片无差,但至少看不到外面的“升国旗”哑剧了。H不甘心,趁着播音乐的时候,悄悄溜进了直播间,黑暗中,W太专注居然没看到,打开话筒正要说话,H轻拍了他一下,W:“哎…”,然后,瞬间婉转的救场说:“哎,刚才那首歌真是太伤感了,我都要禁不住流泪了。”于是我们在外面笑到不行,直到H被推出直播间。于是,我们仨就这样成了好朋友。
从一开始,W的定位就是末班情感治愈系的风格,从来都没客串过点歌,青歌榜,甚至没有午后。而我和H则一直是欢乐点歌的路线,外加各自的直播。记得Q叔叔开会时说过,搭档要经常一起玩,多了解才行,这样才能培养默契。有次,H打电话说:“你早点来,我们在楼下的小四川一起晚饭吧。”我:“小四川在哪?我们找个近的地方吧!不然怕迟到。”H:“就是楼下最近的那家成都小馆。”(亲,明明不叫小四川好嘛)。从这以后,我和H的默契就在无数次直播前的晚餐时间被逐渐地培地养起来,后来我们常常在节目里异口同声,而听众则会误以为我们是事先排练的,还丢纸条说我们真是太用心了,功课做得真到位啊!但我们真心从来没练过。
不知道京师大厦楼下那家,店面不大,但饭菜超级可口的小四川,现在是不是还在,2010年离开之后,虽然偶尔经过哪里,但再也没有驻足。或许,就像下午我提议说,不如我们仨回去看看吧,虽然9909早就搬到别处了。
H说,不去,因为不想去拆封那段记忆,宝贵所以不去碰。也许,这几年工作让我变得更理性了,我始终觉得,有些事,不过是你选择如何去面对,物是人非是一种感怀,而单纯的回去看看,也是可以是一种态度,但是,经济学原理写到的理性经济人,在现实中确实不复存在,真正的人,对于有感情的曾经,谁能100%的理性面对呢?H,也许,你是对的,我也不该独自回去,虽然台已经搬到离我家并不远的地方,但也许回去,只会为曾经美好的东西带来伤痕和遗憾,我们都回不去的曾经,又何必自添烦恼呢,回忆就是回忆,让这些珍藏的青春就在哪里随它去吧。
Chapter Three
昨晚坐在Taxi后座,我们仨的位置恰好是毕业那年去接妙妙时的样子,那年,我们在后座,妙妙被装在笼子里放在后备箱,经过空运的跋涉,他已经累得疲惫不堪,然后我们一起带他去打针,然后去H那里安顿猫猫&狗狗。“你不怕猫狗大战么?”H得意的说:“猫的窝高,狗睡地上,而且我给他们起了特别的名字,猫叫汪汪,狗取喵喵的谐音妙妙,这样时间长了他们也分不清自己是猫是狗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就只有H能做得出来。
那天一路上,我们说了好多事,的哥在前面听着,说:“真羡慕你们,年轻时一起玩的小伙伴。多好啊。”那时,我其实伤感的想,也许我们三个不过也只是彼此生命中的一段陪伴,就像我小学时的好友,没能陪伴我度过高中,高中时的好友,在上大学之后就分道扬镳,而大学时的好友呢,我不知道,那时是毕业季,我们谁也不知道以后,但我知道的是,我和你们不在一个行业了,这样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也离得越来越远呢?担心,是因为太珍贵,怕失去是因为太珍惜,这段友谊会不会也来的匆忙,去的飞快呢?我一直担心,你们却也一直觉得这样的担心太傻。
那时我们真是年轻,真是傻得天真、可爱。毕业之后,被困在大楼里,我没日没夜的加班做底稿,H没日没夜的主持上镜,W没日没夜的做策划…隔三差五的小聚就成了我们难得的放松时光,后来我们各自认识了新的朋友,有了不同的职业经历,人生体会,我们各自改变了很多,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因为我们一直在一起成长,无论是否在一个行业,无论曾经有什么经历,也无论未来会在哪里。现在我会真心的说一句,长大真好,特别是快多半年没见之后,又在曾经一起去过的Island小聚,就像是个新的起点,我们重新定义自己,定义这份一起成长的友谊,长大不容易!
尾声
祝福W实现自己的梦想,开伙饭那晚,看着你那么拼命努力的你,我只想说好好爱惜自己,真的注意身体!你一直都是个不喜欢多说的梦想家!
H我一直都看好你,你说没有规划,但特别的人,命运都会给他一个特别的奖赏!
我知道自己写的还不够好,很多故事一下子不知道怎样写(比如昨晚W说的囧事,他真得很有表演天赋)。另外,我要开始写日记了,就像某个冬季,在BLCU韩国人的咖啡店,我拿出了三个本,其中一个我真得用来写日记,现在翻开第一篇,记得是当晚的一些故事。
昨晚,我说要乘地铁回家,正好可以在路边走一走,于是你们陪我走了整整3站地,到了地铁口,你们说拜拜,还和我开玩笑说以后要常来玩,然后你们转身准备走,我诧异的看着你们说:“你们难道不坐地铁吗?”你们确实不坐地铁,但为什么我这么傻得没有意识到,而你们也这么傻得在我问时,说没事啊,一起走到地铁站吧,还一直跟我说地铁站不远的。
我知道,太久没见了!我也忽然明白,原来我们还和以前一样。
朋友不一定常常见,但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也不仅仅是一句感谢那么简单,你们懂!
By 丛林Sa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