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栀子花迟迟不开,日子却还得继续
诗歌真正意义上走进我的生活,是从高中开始的。但也直到在绍兴独自生活的那两年,我才开始对其稍有重视。尽管大学时写就的现都已被删除的几首也都是熬到后半夜完成的,但终归情感多于经验的文字因粗糙而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如大多数人所说,在生活中我并不处于良好的诗歌氛围里,凭靠的都是这些年来经年累月的阅读。理所当然地,褒贬不一是常态,有称赞其天才性的,也有对其一掠而过不屑一顾的。天才基本都是早慧的,而我这个年龄,最多也就是稍露大器晚成的苗头。所谓大器晚成者,都是笨鸟。对,我并不聪明。尽管自知有些许语言天分,但从来也不是最突出的那个人。因为有向其靠近的能力,所以我也从未放弃过。有句话被很多人在很多场合、很多媒介上说过:“诗歌不会让你活得更好,只会让你活得更多。”正因如此,它未曾成为我生活的重心,当然,我暂时也不具备足够扎实的厚度,我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样一来它也更不会是我隐遁的桃花源。正因为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所欠缺的实在太多,我一直不停地学习,也为今后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只是我还未告诉应该告诉的人我为之所做的准备,就已经没法张口了。)可是不够,这样仍然是不够。其他所有人都在努力,而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坚持着的一个。仅为诗歌而学习,是局限之举。从不在它之内拓展,而是充盈外部从而托起它。我的不在意或许没错,却不一定就是最正确的道路。我专注的范围更大,但这本身就够矛盾的。大范围,何谈专注呢?当然,写诗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比别人多活了一个维度,握笔的时候多了一份担当。
在我看来,没有高层次的人,只有高层次的活法。我或许因为生活本身而过活地艰难,但也并不比谁层次更低。狮子王心目中那个“不管时间如何轰轰烈烈,如何来势汹涌,她都不为之所动,她日日夜夜都停在那里,眼前的四季变换更迭于她而言或许只是一叶知秋的触动,大喜大悲也终究不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罢了。”的小海狸在庸常的生活中,小则丢三落四,大则天真愚钝,所以无论缺失什么,拥有什么,都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我对数年前洁尘的一篇与地震有关的文章印象极深,在文章中成都的栀子成为了神谕之花,在那段日子里疯狂地生长、繁盛,以至于人们反而对其忽视不见,直到事态趋于平缓,才从浓郁的香气中缓过劲来。从那以后,我每年都会观察楼下的几株栀子,什么时候冒新叶,什么时候出骨朵,什么时候开花。照理说,五月只剩下几天,早到了该闻着栀子花香的时节。偏偏今年,我比往年都勤奋,从四月开始,每天回家时都会在单元口停下来,看看它们有没有开花。偏偏今年,君子兰橙红地开败了好几茬,绣球粉嫩地簇拥着朝向云朵,九重葛一瓣紫过一瓣地攀上了好几户人家的窗户,栀子却迟迟没有开花。大自然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只能接受,不容置疑,没有争辩的权利。命运却不同,可以改变,甚至抗争。因为究竟并无什么既定的命运,因缘际会,种因结果。经过哪些人,遭遇什么事,都是自己多年的造化。“与命运抗争”的说法似乎过于沉重,说到底不过是与自己抗争罢了。
关于寻找什么样的伴侣,也是从高中就确定了的。紧张而忙碌的高考前夕,一张平常的字条上,我和女巫讨论过各自对未来伴侣的期许。在某些层面上,我们如此相似。彼时她已比我多了些经验,进而劝我审慎选择,并剖析我们这一共同点的危害。而我如此坚定地独自寻找了多年,清醒地照着一个既定的模子寻找。因为自己也是俗人一个,以灵取肉的做法本身就带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原生家庭,对,就是原生家庭,一直都是这几个字。正因为我逐渐过着没有退路的生活,所以一直努力着为将来的生活寻找可能的退路(不管是财富还是其他什么),所以我竟然在这两年的诗作中不止一次地说“任我更自然地生活/任我分解成无数棵/倒着生长的植物/冲向尘土,开出花”、“这个春天,倒着生长/城市的灯火暗一色/我的个子就矮一寸”、"因为饥饿/我只好背对着死亡,倒退着生活"。从这一角度来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我也在寻找的路上犯过大大小小不少的错误。相较这两年的‘倒退’同一时期的晚些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各种选择中的问题,也是一首首诗作完成后,我才在回顾中发现自己缓慢的醒悟过程:“我以为,风和母亲/都乏善可陈/不必为此大动干戈 可是,我错了/这个早晨/关于生长的思考不被允许/换种说法,我长着长着,遇到/一个不允许思考的早晨”、"我错了,曾以为真切的水没有尽头/我错了,浇灌土地的云都是虚构"、"把雨当被子的人/以为孤独与温暖,像爱和痛苦/可以投奔或者分享/想到这里,我开始愧疚起来"、"那时的山崖,拔地而起,陡峭,难以安抚/突如其来的沉默,打破秩序/像个流亡者,以为光着身子/低头就能看见深渊里,波光粼粼的河。"、“我不断忘记街的名字/过路人打听雨水/停泊/拐角的海鲜市场/喃喃之声/贩卖一个夜晚,廉价出售/以为能唤醒——/路牌,自己起来”、"偏偏这时/可恶的医生,又警告我:/该乘风的,不会因为果实,俯身/更靠近于你/再扮演季节的配角/干脆喝他一大碗/欲望的空间不够,病好不了"。如果这是你所说的“把诗歌作为一种逃避”,只在文字中醒悟,却在平日里照常不管不顾地过,我想是的,我不够努力。
去年的这几天,因为一个转折,我说过类似的一番话。但今天,分量更多了些。
在我看来,没有高层次的人,只有高层次的活法。我或许因为生活本身而过活地艰难,但也并不比谁层次更低。狮子王心目中那个“不管时间如何轰轰烈烈,如何来势汹涌,她都不为之所动,她日日夜夜都停在那里,眼前的四季变换更迭于她而言或许只是一叶知秋的触动,大喜大悲也终究不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罢了。”的小海狸在庸常的生活中,小则丢三落四,大则天真愚钝,所以无论缺失什么,拥有什么,都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我对数年前洁尘的一篇与地震有关的文章印象极深,在文章中成都的栀子成为了神谕之花,在那段日子里疯狂地生长、繁盛,以至于人们反而对其忽视不见,直到事态趋于平缓,才从浓郁的香气中缓过劲来。从那以后,我每年都会观察楼下的几株栀子,什么时候冒新叶,什么时候出骨朵,什么时候开花。照理说,五月只剩下几天,早到了该闻着栀子花香的时节。偏偏今年,我比往年都勤奋,从四月开始,每天回家时都会在单元口停下来,看看它们有没有开花。偏偏今年,君子兰橙红地开败了好几茬,绣球粉嫩地簇拥着朝向云朵,九重葛一瓣紫过一瓣地攀上了好几户人家的窗户,栀子却迟迟没有开花。大自然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只能接受,不容置疑,没有争辩的权利。命运却不同,可以改变,甚至抗争。因为究竟并无什么既定的命运,因缘际会,种因结果。经过哪些人,遭遇什么事,都是自己多年的造化。“与命运抗争”的说法似乎过于沉重,说到底不过是与自己抗争罢了。
关于寻找什么样的伴侣,也是从高中就确定了的。紧张而忙碌的高考前夕,一张平常的字条上,我和女巫讨论过各自对未来伴侣的期许。在某些层面上,我们如此相似。彼时她已比我多了些经验,进而劝我审慎选择,并剖析我们这一共同点的危害。而我如此坚定地独自寻找了多年,清醒地照着一个既定的模子寻找。因为自己也是俗人一个,以灵取肉的做法本身就带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原生家庭,对,就是原生家庭,一直都是这几个字。正因为我逐渐过着没有退路的生活,所以一直努力着为将来的生活寻找可能的退路(不管是财富还是其他什么),所以我竟然在这两年的诗作中不止一次地说“任我更自然地生活/任我分解成无数棵/倒着生长的植物/冲向尘土,开出花”、“这个春天,倒着生长/城市的灯火暗一色/我的个子就矮一寸”、"因为饥饿/我只好背对着死亡,倒退着生活"。从这一角度来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我也在寻找的路上犯过大大小小不少的错误。相较这两年的‘倒退’同一时期的晚些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各种选择中的问题,也是一首首诗作完成后,我才在回顾中发现自己缓慢的醒悟过程:“我以为,风和母亲/都乏善可陈/不必为此大动干戈 可是,我错了/这个早晨/关于生长的思考不被允许/换种说法,我长着长着,遇到/一个不允许思考的早晨”、"我错了,曾以为真切的水没有尽头/我错了,浇灌土地的云都是虚构"、"把雨当被子的人/以为孤独与温暖,像爱和痛苦/可以投奔或者分享/想到这里,我开始愧疚起来"、"那时的山崖,拔地而起,陡峭,难以安抚/突如其来的沉默,打破秩序/像个流亡者,以为光着身子/低头就能看见深渊里,波光粼粼的河。"、“我不断忘记街的名字/过路人打听雨水/停泊/拐角的海鲜市场/喃喃之声/贩卖一个夜晚,廉价出售/以为能唤醒——/路牌,自己起来”、"偏偏这时/可恶的医生,又警告我:/该乘风的,不会因为果实,俯身/更靠近于你/再扮演季节的配角/干脆喝他一大碗/欲望的空间不够,病好不了"。如果这是你所说的“把诗歌作为一种逃避”,只在文字中醒悟,却在平日里照常不管不顾地过,我想是的,我不够努力。
去年的这几天,因为一个转折,我说过类似的一番话。但今天,分量更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