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屁股人生之母亲篇
昨天,我看完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本很温暖的书,讲述一个母亲抚育两个孩子岁月里的点点滴滴。读书的时候,内心会很柔软,母亲抚育的岁月总是那么让人觉得温暖,小心翼翼却洋溢无限的爱意。
今天,想念远在老家的母亲,又在电话里天啊地啊的和她聊天。对母亲的依赖感,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长大或是距离的渐远而改变,有母亲的地方,是我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永不会改变的归宿吧。
我的母亲,1958年出生,50年代的老一辈,受过些苦,听说小时候,都吃过生的桃子或野菜充饥。母亲识字,上到小学5年级,听说成绩是很不错的,可是那个年代里,女孩总会受到些不平的待遇,外婆家的母猪生了小猪,就这样,需要个打猪草,养猪的人,母亲就被结束了受教育的机会。18岁那年,母亲嫁给了父亲,那个年代的爱情简单朴实,双方看着不讨厌,父母同意,就那么结婚了,母亲带着一个小小的箱子,就那么嫁给了父亲,然后一路陪着父亲走到现在,帮父亲一手打理生意,为父亲生儿育女。
小时候,父亲外出做生意,开个小小的拖拉机,走得很慢,总是很晚很晚才回家,母亲总会等父亲。母亲说家里有人等,他回来就不怕,而父亲说,家里有人等,他就一定要回去。在我眼里母亲和父亲一直很恩爱,这中间不管有谁出现,不管有什么事发生,这么多年,认为他们恩爱这一想法,我从未改变。我觉得,这感觉主要因为母亲,母亲爱父亲,她总是为父亲打洗脚水,然后和他一起洗脚。她从不听别人说父亲和其他女人的事,从不在意,也从来教育我们不听不看,而且,总是为我们讲解父亲多么不容易的撑起一个家,多么辛苦的才给我们舒适的生活。在母亲的观念里,丈夫是天,父亲是她的天。我有严重的恋父情节,这多半来自于我母亲,她教会我爱父亲,感激的爱父亲。
说实话,我母亲有些内向,不像其他农村妇女一样喜欢八卦,她喜欢安静的独处,用今天的话说,我母亲是文艺的人。我记忆里,母亲喜欢听歌,那个年代流行的磁带,家里现在还很多,记忆里的早晨,我总是赖在床上听张学友。母亲的衣柜,有很多流行的衣服,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母亲也不例外。她总会在家里放盆花,假的很鲜艳的那种,看着会觉得家里有热闹的气氛。
母亲性格不急,她从不为难人,总会替人着想。小时候,村里还不是那么富裕,有的人家会出现断口粮的情况,母亲会赊一些东西给他们,她从不催债,说人家有了会还,大家都不容易。父亲在外给人借的钱,她也会提醒父亲说不要催,如果人有了会还,逼人家不好。当然,遇到过些不好的,可是她从不抱怨。现如今,我也从不催债,这也是来自于母亲吧。
任何一个母亲,为了孩子都会变得很伟大,我的母亲,我觉得她很伟大的时候,是我17岁的时候。那年,我身体不好,从高中休学回家,性格变得暴躁忧郁,不配合治疗,也不配合休息,总之不配合任何一件事,我得罪了身边的每个人,可是母亲从来不放弃我,从中医看到西医,从西医看到巫医,每天都用心呵护。就像有段时间,我会看看三国,母亲怕和我没有聊的,她也找了本字典看,半文言半白话的三国,我到最后自己都不懂,母亲却为我努力学过。后来,在母亲的爱里,我好了起来,而且觉得成长的更优秀。母亲真的很伟大。
大姐20岁出嫁,她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处于事业奋斗期,所以她一直待在爷爷奶奶身旁,二姐从小读书住校,后来打工,嫁人生子。她们待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其实不多,母亲生我的时候30岁,那个时候父亲的生意稍稍安稳,母亲多在家打理,带我,所以,三姐妹里,我应该是和父亲母亲相处时间最多的人,是受他们宠爱,教育,影响最深的人。 从小我和母亲同处,看着她做人处事。一路走来,身上其实都是母亲的烙印,我如今做人处事的态度很多和母亲是一样的。
现而今,母亲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可是爱我们,爱她的孩子,她从未改变。农村传统观念里,生育不到儿子,是很不光彩的事,父亲有些遗憾,可是母亲却从来都已我们姐妹为骄傲,她觉得,在她眼里,我们是最好的。
而今,我26岁,是个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年纪,我开始担心自己以后伴侣的问题,亲戚朋友,都开始劝我回国,找个安稳的工作,建立一个安稳的家,而我母亲,从来都觉得,30才是最好的年纪,她说:出来了,就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她从不要求我回去,从来都说希望我按自己喜欢的生活。她从来都支持我。
长大,有些时候会和父母渐行渐远。可是无论多大,在父母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小时候,依靠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依靠的孩子。
我爱我母亲,谢谢她给与教导的一切。
今天,想念远在老家的母亲,又在电话里天啊地啊的和她聊天。对母亲的依赖感,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长大或是距离的渐远而改变,有母亲的地方,是我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永不会改变的归宿吧。
我的母亲,1958年出生,50年代的老一辈,受过些苦,听说小时候,都吃过生的桃子或野菜充饥。母亲识字,上到小学5年级,听说成绩是很不错的,可是那个年代里,女孩总会受到些不平的待遇,外婆家的母猪生了小猪,就这样,需要个打猪草,养猪的人,母亲就被结束了受教育的机会。18岁那年,母亲嫁给了父亲,那个年代的爱情简单朴实,双方看着不讨厌,父母同意,就那么结婚了,母亲带着一个小小的箱子,就那么嫁给了父亲,然后一路陪着父亲走到现在,帮父亲一手打理生意,为父亲生儿育女。
小时候,父亲外出做生意,开个小小的拖拉机,走得很慢,总是很晚很晚才回家,母亲总会等父亲。母亲说家里有人等,他回来就不怕,而父亲说,家里有人等,他就一定要回去。在我眼里母亲和父亲一直很恩爱,这中间不管有谁出现,不管有什么事发生,这么多年,认为他们恩爱这一想法,我从未改变。我觉得,这感觉主要因为母亲,母亲爱父亲,她总是为父亲打洗脚水,然后和他一起洗脚。她从不听别人说父亲和其他女人的事,从不在意,也从来教育我们不听不看,而且,总是为我们讲解父亲多么不容易的撑起一个家,多么辛苦的才给我们舒适的生活。在母亲的观念里,丈夫是天,父亲是她的天。我有严重的恋父情节,这多半来自于我母亲,她教会我爱父亲,感激的爱父亲。
说实话,我母亲有些内向,不像其他农村妇女一样喜欢八卦,她喜欢安静的独处,用今天的话说,我母亲是文艺的人。我记忆里,母亲喜欢听歌,那个年代流行的磁带,家里现在还很多,记忆里的早晨,我总是赖在床上听张学友。母亲的衣柜,有很多流行的衣服,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母亲也不例外。她总会在家里放盆花,假的很鲜艳的那种,看着会觉得家里有热闹的气氛。
母亲性格不急,她从不为难人,总会替人着想。小时候,村里还不是那么富裕,有的人家会出现断口粮的情况,母亲会赊一些东西给他们,她从不催债,说人家有了会还,大家都不容易。父亲在外给人借的钱,她也会提醒父亲说不要催,如果人有了会还,逼人家不好。当然,遇到过些不好的,可是她从不抱怨。现如今,我也从不催债,这也是来自于母亲吧。
任何一个母亲,为了孩子都会变得很伟大,我的母亲,我觉得她很伟大的时候,是我17岁的时候。那年,我身体不好,从高中休学回家,性格变得暴躁忧郁,不配合治疗,也不配合休息,总之不配合任何一件事,我得罪了身边的每个人,可是母亲从来不放弃我,从中医看到西医,从西医看到巫医,每天都用心呵护。就像有段时间,我会看看三国,母亲怕和我没有聊的,她也找了本字典看,半文言半白话的三国,我到最后自己都不懂,母亲却为我努力学过。后来,在母亲的爱里,我好了起来,而且觉得成长的更优秀。母亲真的很伟大。
大姐20岁出嫁,她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处于事业奋斗期,所以她一直待在爷爷奶奶身旁,二姐从小读书住校,后来打工,嫁人生子。她们待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其实不多,母亲生我的时候30岁,那个时候父亲的生意稍稍安稳,母亲多在家打理,带我,所以,三姐妹里,我应该是和父亲母亲相处时间最多的人,是受他们宠爱,教育,影响最深的人。 从小我和母亲同处,看着她做人处事。一路走来,身上其实都是母亲的烙印,我如今做人处事的态度很多和母亲是一样的。
现而今,母亲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可是爱我们,爱她的孩子,她从未改变。农村传统观念里,生育不到儿子,是很不光彩的事,父亲有些遗憾,可是母亲却从来都已我们姐妹为骄傲,她觉得,在她眼里,我们是最好的。
而今,我26岁,是个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年纪,我开始担心自己以后伴侣的问题,亲戚朋友,都开始劝我回国,找个安稳的工作,建立一个安稳的家,而我母亲,从来都觉得,30才是最好的年纪,她说:出来了,就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她从不要求我回去,从来都说希望我按自己喜欢的生活。她从来都支持我。
长大,有些时候会和父母渐行渐远。可是无论多大,在父母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小时候,依靠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依靠的孩子。
我爱我母亲,谢谢她给与教导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