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特征(知乎笔记)
高情商的特征
~~~~~~~~~~~~~~~~~~~~~~~~~~~~~~~~~~~~~~~~~~~~~~~~~~~~~~~~~~~~~~~~~
1) 讲话做事善于【照顾他人感受】
2)【 解读对方情感和意图的能力强】
3) 【辐射正能量】,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感到舒服、轻松、快乐、热情
4) 善于【维系亲近的关系】,也能【保持独立和自我】
5) 深刻理解【“意图与结果”的巨大差异】,会关注和主动获取对方的【反馈】,加以调整
6) 【朋友圈子广】,能容纳多种类型的人
7) 善于【鼓励和夸奖他人 】
~~~~~~~~~~~~~~~~~~~~~~~~~~~~~~~~~~~~~~~~~~~~~~~~~~~~~~~~~~~~~~~~~~~
和高情商的人在一起,像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有一种温暖、热情、快乐的感觉。
他们会辐射正能量。
也许你已经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拥有让人开心的能力。哪怕你心情很糟糕,遇到这样的人,也会变得好起来。甚至很多时候,什么话都不说,你就能感受到这种氛围。
以前我和同事出去吃饭,菜都没点完,经常服务员就在旁边笑个不停。
想起了一个词,叫做“气场”。
~~~~~~~~~~~~~~~~~~~~~~~~~~~~~~~~~~~~~~~~~~~~~~~~~~~~~~~~~~~~~~~~~
判断高情商的3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觉得老油条是高情商
职场里有不少老油条,典型特征是:揣摩人心、理解政治能力强。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事精明。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和高情商划不上等号。但不少应该算是中等。
他们缺乏辐射正能量的能力。
跟大多数老油条相处,你会觉得世界更美好了吗?
如果没有任何利益的目的,你会单纯的希望和他们待下去吗?
误区二:觉得高情商就是善于隐藏情感
有一种类型的人,喜怒不形于色。
这只能部分说明:对方有部分掌控情绪的能力。至少能不让它表现出来。
事实上,高情商的人往往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能够将情感表达出来的人,通常会更加健康。
很多心理问题,就是由于不能表达和宣泄情感造成的。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高情商的人,表达出来的情感,大多是正面的。这主要是因为本身内心情感,大多数积极的。
而对于负面的部分,他们也更有能力去掌控,选择表达的方式和场合。
有趣的是,低情商的人,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但是他们缺乏控制能力)。部分原因是,表达情感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会让人感到缺乏安全感。
误区三:觉得经常忍气吞声就是高情商
在调查关于高情商的案例是,有人提到:“一个下属,老板经常骂他,都能忍住。”
这是一种控制情感的能力。
但和高情商差的太远。
~~~~~~~~~~~~~~~~~~~~~~~~~~~~~~~~~~~~~~~~~~~~~~~~~~~~~~~~~~~~~~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高情商的人,很少会遭遇需要“忍气吞声”的场景。
1)高情商的人,常常能够【将对方的情感引导到正面】,降低了直接冲突的
比如,你看到一个态度不卑不亢的人,很多话就可能难于说出口。你看到一个很热情的人,本来心里的郁闷,也就少了很多。
这就像武林高手的首要标准,不是能挨打(尽管挨打是一个基本功),而是别人很难打到他。
2)高情商的人,更善于【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受对方的影响。别人骂你不等于你要生气。注意,这是指心情没受负面影响;【而不是受了负面影响,隐藏起来】。
3)高情商的人选择面广,所以发现不对胃口的,他们更容易选择躲开。
情感反应: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作者指出:
“在外界的刺激,和我们的反应之间,存在距离。这种距离,是幸福的关键所在。”
《7个习惯》强调说:人是有主动性的,针对同样的外界刺激,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反应。
举个例子,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可以选择咬狗一口;选择走开;选择去打一个预防针。都只是不同的选择。
对于各种外界因素,高情商通常能主动选择自己的反应;而低情商,表现为被动的接受。
就像一个人骂了你,低情商容易自然而然的就会生气;而高情商可能内心里,就没当一回事。
低情商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不得不生气”,“不得不沮丧”,“不得不伤心”。
“老板骂了我,我当然要伤心了。”
“钱包丢了,我能不难过吗?”
“这个服务生对我无礼,当然我要还击。”
认识一个朋友。
作为一个马大哈,她容易发生丢东西、坐车坐过站、出门忘带钱包等各种迷糊行为。
可是发生了这种事情,她挺开心的讲给我听。那种语气就是:瓦舍,太好玩了。
有一次在地铁上,我们坐过了站。然后…看着她一脸觉得很有意思的表情…我们相视而笑。
这个比听人抱怨2小时,有意思多了。
~~~~~~~~~~~~~~~~~~~~~~~~~~~~~~~~~~~~~~~~~~~~~~~~~~~~~~~~~~~~~~~~~~~~~~
高情商与朋友圈
1)高情商的人,容易拥有更广的朋友圈。
而且朋友圈里人的类型,可能很不一样。这些人之间,甚至可能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掐起来。
因为高情商容易接受和欣赏差异性。三教九流都可能相处的不错。
2)高情商者的朋友圈子,出现高情商的比例更大。物以类聚的规则,还是会起作用。
所以觉得判断一个人的情商,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他的朋友圈子。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朋友圈,都是缺乏情商的。这往往是一个信号。
3)高情商的朋友圈,容易产生温暖热情快乐的强大气场。
因为人和人之间容易互相影响,互相激荡。
很多时候,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在一个轻松温暖的氛围中,一句话也不说,默默的体会。
4)情商高的人,往往和朋友有更深入的关系。
人际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交换。
维系关系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之所以愿意花时间在上面,是因为想得到一些东西。
这可能是情感上的,例如安全感、快乐、轻松;也可能是利益上的。
一方面高情商的人,能够在情感上,给予更多;另外高情商的人相对在社会上成功的概率更高,所以往往利益能力方面也占据优势。
这种给予能力上的巨大优势,容易导向更深入的关系。
对比一下的话,低情商的人,往往朋友少,交情浅;【高情商的人,常常朋友多,而且交情深】。
~~~~~~~~~~~~~~~~~~~~~~~~~~~~~~~~~~~~~~~~~~~~~~~~~~~~~~~~~~~~~~
关于人际关系,我觉得现在有一个误区。
人们喜欢把重点放在认识人上。参加各种活动,收集各路人马的联系方式。
当然这是需要的。
但【强大的人际关系,来源于“给予”的能力。如果给不了别人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那么认识再多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帮助】。
就像一句话说的:“重要的不是你的电话薄上有谁,而是谁的电话簿上有你。”
~~~~~~~~~~~~~~~~~~~~~~~~~~~~~~~~~~~~~~~~~~~~~~~~~~~~~~~~~~~~~~~~~~
高情商特征:主动关注和询问对方感受
前面谈到,低情商的人,往往混淆“意图和结果”,希望“好心就有好回报”。
但高情商的人会有清醒的意识,知道“意图不等于结果”,好心也可能让对方感觉糟糕。
他们会把对方的感受作为最终的标准,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但我们并不是他人肚子里的蛔虫。
单纯靠观察是不够的。
所以高情商的人,会主动关注和询问对方的感受。
在从事保时捷项目的时候,我陪同德国总部的项目负责人,拜访中国的经销商。
每走到一个地方,他会问共事的人一个问题:“Are you happy (你快乐吗?)”而且会想方法帮对方解决问题。
事实上,他是一个颇有领导力,情商很高的人。对于别人的解读能力很强。
顺便八卦一下:我发现貌似双鱼座的人,容易具备强大的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高情商的人,具备更强大的体会对方情感的能力,但他们会主动询问对方感受;而低情商的人,观察和解读对方情感能力差,但反而很少询问对方的感受。
当然这也并不矛盾:如果你不去了解对方感受,那么你也很难提升。长此以往,能力越来越差。
~~~~~~~~~~~~~~~~~~~~~~~~~~~~~~~~~~~~~~~~~~~~~~~~~~~~~~~~~~~~~~~~~~~~~~
高情商特征:善于鼓励与夸奖他人
在盖洛普的工作环境测验中(Q12),包含了两个跟鼓励与赞扬相关的问题:
1)在过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
2)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
测验一下:
1)你所在的环境,符合这个标准吗?
2)你是否在主动的鼓励与赞扬他人,让周围的人感觉更好?
是个人就喜欢被肯定、被夸奖。
糟糕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打击人。
戴尔·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中,写道:
查尔斯·施瓦布是美国企业支付工资超过一百万美元一年的第一人(当时没有所得税,一个人赚50美元一个星期被认为是富裕的)。在1921年新成立的 美国钢铁公司他是被安德鲁·卡耐基挑选的新主席,当时施瓦布是只有38岁(施瓦布后来离开美国钢铁公司接管当时陷入困境的伯利恒钢铁公司,他重建了它成为 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为什么安德鲁卡耐基愿意支付一百万美元一年或者说3000美元一天给查尔斯施瓦布?为什么呢?因为施瓦布是个天才?不是的。因为他们比别仍更了解钢铁之作?也不是的。查尔斯施瓦布自己告诉我说他手底下的工人懂得比他还多。
施瓦布说道之所以他得到如此巨大的工资是因为他有能力与人沟通。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亲口说出以下的话;这些话应该被刻在奖牌中挂在每个 家庭学校、每个商店办公室上、这些话每个孩子都该记住、这些话、会改变你我的生活。他说:我认为我的能力是振奋、励周围的人。施瓦布如是说。我创造、帮助 一个人发展、激发他最好的方式是感谢和鼓励他。
这就是施瓦布所做的,但是普通人怎么做的?刚好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件事情,他们会对属下咆哮。如果他们喜欢,则什么都不说。古诗有云:一次做不好,暴风骤雨般的责备。次次做的好,风平浪静。
主流群体:中等情商
在人群中,情商的分步,也遵循钟形曲线定律。也就是说,中间的人占多数,很出色或者很差的占少数。
他们是社会的主流。
~~~~~~~~~~~~~~~~~~~~~~~~~~~~~~~~~~~~~~~~~~~~~~~~~~~~~~~~~~~~~~~~~
1) 讲话做事善于【照顾他人感受】
2)【 解读对方情感和意图的能力强】
3) 【辐射正能量】,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感到舒服、轻松、快乐、热情
4) 善于【维系亲近的关系】,也能【保持独立和自我】
5) 深刻理解【“意图与结果”的巨大差异】,会关注和主动获取对方的【反馈】,加以调整
6) 【朋友圈子广】,能容纳多种类型的人
7) 善于【鼓励和夸奖他人 】
~~~~~~~~~~~~~~~~~~~~~~~~~~~~~~~~~~~~~~~~~~~~~~~~~~~~~~~~~~~~~~~~~~~
和高情商的人在一起,像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有一种温暖、热情、快乐的感觉。
他们会辐射正能量。
也许你已经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拥有让人开心的能力。哪怕你心情很糟糕,遇到这样的人,也会变得好起来。甚至很多时候,什么话都不说,你就能感受到这种氛围。
以前我和同事出去吃饭,菜都没点完,经常服务员就在旁边笑个不停。
想起了一个词,叫做“气场”。
~~~~~~~~~~~~~~~~~~~~~~~~~~~~~~~~~~~~~~~~~~~~~~~~~~~~~~~~~~~~~~~~~
判断高情商的3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觉得老油条是高情商
职场里有不少老油条,典型特征是:揣摩人心、理解政治能力强。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事精明。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和高情商划不上等号。但不少应该算是中等。
他们缺乏辐射正能量的能力。
跟大多数老油条相处,你会觉得世界更美好了吗?
如果没有任何利益的目的,你会单纯的希望和他们待下去吗?
误区二:觉得高情商就是善于隐藏情感
有一种类型的人,喜怒不形于色。
这只能部分说明:对方有部分掌控情绪的能力。至少能不让它表现出来。
事实上,高情商的人往往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能够将情感表达出来的人,通常会更加健康。
很多心理问题,就是由于不能表达和宣泄情感造成的。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高情商的人,表达出来的情感,大多是正面的。这主要是因为本身内心情感,大多数积极的。
而对于负面的部分,他们也更有能力去掌控,选择表达的方式和场合。
有趣的是,低情商的人,更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但是他们缺乏控制能力)。部分原因是,表达情感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会让人感到缺乏安全感。
误区三:觉得经常忍气吞声就是高情商
在调查关于高情商的案例是,有人提到:“一个下属,老板经常骂他,都能忍住。”
这是一种控制情感的能力。
但和高情商差的太远。
~~~~~~~~~~~~~~~~~~~~~~~~~~~~~~~~~~~~~~~~~~~~~~~~~~~~~~~~~~~~~~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高情商的人,很少会遭遇需要“忍气吞声”的场景。
1)高情商的人,常常能够【将对方的情感引导到正面】,降低了直接冲突的
比如,你看到一个态度不卑不亢的人,很多话就可能难于说出口。你看到一个很热情的人,本来心里的郁闷,也就少了很多。
这就像武林高手的首要标准,不是能挨打(尽管挨打是一个基本功),而是别人很难打到他。
2)高情商的人,更善于【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受对方的影响。别人骂你不等于你要生气。注意,这是指心情没受负面影响;【而不是受了负面影响,隐藏起来】。
3)高情商的人选择面广,所以发现不对胃口的,他们更容易选择躲开。
情感反应: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作者指出:
“在外界的刺激,和我们的反应之间,存在距离。这种距离,是幸福的关键所在。”
《7个习惯》强调说:人是有主动性的,针对同样的外界刺激,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反应。
举个例子,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可以选择咬狗一口;选择走开;选择去打一个预防针。都只是不同的选择。
对于各种外界因素,高情商通常能主动选择自己的反应;而低情商,表现为被动的接受。
就像一个人骂了你,低情商容易自然而然的就会生气;而高情商可能内心里,就没当一回事。
低情商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不得不生气”,“不得不沮丧”,“不得不伤心”。
“老板骂了我,我当然要伤心了。”
“钱包丢了,我能不难过吗?”
“这个服务生对我无礼,当然我要还击。”
认识一个朋友。
作为一个马大哈,她容易发生丢东西、坐车坐过站、出门忘带钱包等各种迷糊行为。
可是发生了这种事情,她挺开心的讲给我听。那种语气就是:瓦舍,太好玩了。
有一次在地铁上,我们坐过了站。然后…看着她一脸觉得很有意思的表情…我们相视而笑。
这个比听人抱怨2小时,有意思多了。
~~~~~~~~~~~~~~~~~~~~~~~~~~~~~~~~~~~~~~~~~~~~~~~~~~~~~~~~~~~~~~~~~~~~~~
高情商与朋友圈
1)高情商的人,容易拥有更广的朋友圈。
而且朋友圈里人的类型,可能很不一样。这些人之间,甚至可能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掐起来。
因为高情商容易接受和欣赏差异性。三教九流都可能相处的不错。
2)高情商者的朋友圈子,出现高情商的比例更大。物以类聚的规则,还是会起作用。
所以觉得判断一个人的情商,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他的朋友圈子。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朋友圈,都是缺乏情商的。这往往是一个信号。
3)高情商的朋友圈,容易产生温暖热情快乐的强大气场。
因为人和人之间容易互相影响,互相激荡。
很多时候,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在一个轻松温暖的氛围中,一句话也不说,默默的体会。
4)情商高的人,往往和朋友有更深入的关系。
人际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交换。
维系关系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之所以愿意花时间在上面,是因为想得到一些东西。
这可能是情感上的,例如安全感、快乐、轻松;也可能是利益上的。
一方面高情商的人,能够在情感上,给予更多;另外高情商的人相对在社会上成功的概率更高,所以往往利益能力方面也占据优势。
这种给予能力上的巨大优势,容易导向更深入的关系。
对比一下的话,低情商的人,往往朋友少,交情浅;【高情商的人,常常朋友多,而且交情深】。
~~~~~~~~~~~~~~~~~~~~~~~~~~~~~~~~~~~~~~~~~~~~~~~~~~~~~~~~~~~~~~
关于人际关系,我觉得现在有一个误区。
人们喜欢把重点放在认识人上。参加各种活动,收集各路人马的联系方式。
当然这是需要的。
但【强大的人际关系,来源于“给予”的能力。如果给不了别人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那么认识再多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帮助】。
就像一句话说的:“重要的不是你的电话薄上有谁,而是谁的电话簿上有你。”
~~~~~~~~~~~~~~~~~~~~~~~~~~~~~~~~~~~~~~~~~~~~~~~~~~~~~~~~~~~~~~~~~~
高情商特征:主动关注和询问对方感受
前面谈到,低情商的人,往往混淆“意图和结果”,希望“好心就有好回报”。
但高情商的人会有清醒的意识,知道“意图不等于结果”,好心也可能让对方感觉糟糕。
他们会把对方的感受作为最终的标准,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但我们并不是他人肚子里的蛔虫。
单纯靠观察是不够的。
所以高情商的人,会主动关注和询问对方的感受。
在从事保时捷项目的时候,我陪同德国总部的项目负责人,拜访中国的经销商。
每走到一个地方,他会问共事的人一个问题:“Are you happy (你快乐吗?)”而且会想方法帮对方解决问题。
事实上,他是一个颇有领导力,情商很高的人。对于别人的解读能力很强。
顺便八卦一下:我发现貌似双鱼座的人,容易具备强大的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高情商的人,具备更强大的体会对方情感的能力,但他们会主动询问对方感受;而低情商的人,观察和解读对方情感能力差,但反而很少询问对方的感受。
当然这也并不矛盾:如果你不去了解对方感受,那么你也很难提升。长此以往,能力越来越差。
~~~~~~~~~~~~~~~~~~~~~~~~~~~~~~~~~~~~~~~~~~~~~~~~~~~~~~~~~~~~~~~~~~~~~~
高情商特征:善于鼓励与夸奖他人
在盖洛普的工作环境测验中(Q12),包含了两个跟鼓励与赞扬相关的问题:
1)在过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
2)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
测验一下:
1)你所在的环境,符合这个标准吗?
2)你是否在主动的鼓励与赞扬他人,让周围的人感觉更好?
是个人就喜欢被肯定、被夸奖。
糟糕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打击人。
戴尔·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中,写道:
查尔斯·施瓦布是美国企业支付工资超过一百万美元一年的第一人(当时没有所得税,一个人赚50美元一个星期被认为是富裕的)。在1921年新成立的 美国钢铁公司他是被安德鲁·卡耐基挑选的新主席,当时施瓦布是只有38岁(施瓦布后来离开美国钢铁公司接管当时陷入困境的伯利恒钢铁公司,他重建了它成为 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为什么安德鲁卡耐基愿意支付一百万美元一年或者说3000美元一天给查尔斯施瓦布?为什么呢?因为施瓦布是个天才?不是的。因为他们比别仍更了解钢铁之作?也不是的。查尔斯施瓦布自己告诉我说他手底下的工人懂得比他还多。
施瓦布说道之所以他得到如此巨大的工资是因为他有能力与人沟通。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亲口说出以下的话;这些话应该被刻在奖牌中挂在每个 家庭学校、每个商店办公室上、这些话每个孩子都该记住、这些话、会改变你我的生活。他说:我认为我的能力是振奋、励周围的人。施瓦布如是说。我创造、帮助 一个人发展、激发他最好的方式是感谢和鼓励他。
这就是施瓦布所做的,但是普通人怎么做的?刚好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件事情,他们会对属下咆哮。如果他们喜欢,则什么都不说。古诗有云:一次做不好,暴风骤雨般的责备。次次做的好,风平浪静。
主流群体:中等情商
在人群中,情商的分步,也遵循钟形曲线定律。也就是说,中间的人占多数,很出色或者很差的占少数。
他们是社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