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是一家”的词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口号,在这里想根据自己读词的体会领悟这句话的含义,探讨一下词“别”在哪里。
首先从词的功能来说,词开始成为曲子词,从名字上来看,词本来是依附于曲子,也就是音乐而存在的,但依附于音乐的诗歌又不限于词,追朔开来,《诗经》在先秦时期是配乐演唱的,汉魏六朝的乐府诗也是合乐的。所以从这点来看并不能说明词的特别性。但从社会功能来说,词与前些合乐诗是有明显差异的。《诗经》来自民间,但经过编订整理即赋予了官方的政治意义。乐府诗则是统治阶级特设的音乐机构,官方说法是据此考察各地民情,收到“观风俗,知薄厚”的效果,乐府诗在一定程度上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曲子词则是依附“燕乐”兴起的。用于宴会歌酒伴唱,欧阳修曾说词是“娱宾遣兴,聊佐清欢”的工具,脱离了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从功能性来看,词是在传统“诗教”之外的。
其次,从词的结构上来说。词又称为长短句,长短相间的句式组合与以前的四言诗等不同,改变了其呆板的结构,让词读起来错落有致,灵动和谐,增强了词的语言表现力。词善于利用句式的交错,更加委婉细腻的传情写意。所以我们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柳永在词里引进市井生活和羁旅漂泊的情怀,苏轼引进浩渺豪放的气势,辛弃疾等词人引进家国之痛,词的境界逐渐扩大,但其核心还是围绕“情”字。
词为何发展为“别是一家”的文学形式,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的。宋代市民阶层扩大,城市经济繁荣,因此服从于政教的传统诗歌正在走下坡路,而娱乐民众的小说、戏曲逐渐兴起,曲子词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壮大。曲子词成为士大夫文人消遣的手段。如苏东坡喝醉之后写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叫《黄泥板词》;某次夜游又一时兴起唱词一首…..诸如此类,文人对词简直是信手拈来,即兴而生。我在想他们高兴时是不是会直接用唱词来对话….总之,在宋代社会,词的繁盛是无可比拟的。而别是一家的“词”更是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一起载入文学的史册。
首先从词的功能来说,词开始成为曲子词,从名字上来看,词本来是依附于曲子,也就是音乐而存在的,但依附于音乐的诗歌又不限于词,追朔开来,《诗经》在先秦时期是配乐演唱的,汉魏六朝的乐府诗也是合乐的。所以从这点来看并不能说明词的特别性。但从社会功能来说,词与前些合乐诗是有明显差异的。《诗经》来自民间,但经过编订整理即赋予了官方的政治意义。乐府诗则是统治阶级特设的音乐机构,官方说法是据此考察各地民情,收到“观风俗,知薄厚”的效果,乐府诗在一定程度上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曲子词则是依附“燕乐”兴起的。用于宴会歌酒伴唱,欧阳修曾说词是“娱宾遣兴,聊佐清欢”的工具,脱离了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从功能性来看,词是在传统“诗教”之外的。
其次,从词的结构上来说。词又称为长短句,长短相间的句式组合与以前的四言诗等不同,改变了其呆板的结构,让词读起来错落有致,灵动和谐,增强了词的语言表现力。词善于利用句式的交错,更加委婉细腻的传情写意。所以我们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柳永在词里引进市井生活和羁旅漂泊的情怀,苏轼引进浩渺豪放的气势,辛弃疾等词人引进家国之痛,词的境界逐渐扩大,但其核心还是围绕“情”字。
词为何发展为“别是一家”的文学形式,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的。宋代市民阶层扩大,城市经济繁荣,因此服从于政教的传统诗歌正在走下坡路,而娱乐民众的小说、戏曲逐渐兴起,曲子词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壮大。曲子词成为士大夫文人消遣的手段。如苏东坡喝醉之后写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叫《黄泥板词》;某次夜游又一时兴起唱词一首…..诸如此类,文人对词简直是信手拈来,即兴而生。我在想他们高兴时是不是会直接用唱词来对话….总之,在宋代社会,词的繁盛是无可比拟的。而别是一家的“词”更是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一起载入文学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