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杨嫁接和病虫害防治
选择适宜中华红霞杨生长的环境,是实现红霞杨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红霞杨是阔叶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米,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和紧沙次之,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
2、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不低于2.5-3米;
3、土壤养分含量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升,速效磷大于2mg/升,有效钾大于40mg/升,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4、日照大于1500h/年,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年降雨量在800-1000mm;
四川彩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4年6月正式开始新一代红霞杨芽孢的销售工作,用户届时通过嫁接繁育,能够加快繁育速度,迅速扩繁。
一、红霞杨嫁接技术:
1、嫁接:
嫁接可以春节、夏季、秋季嫁接,一般以春季嫁接为主,砧木密度一般以40 cm×100 cm或30 cm×100 cm为佳,以选择红叶杨为主。
1、春季嫁接应选择当年或两年扦插苗,在地温达到5-8℃,平均气温10℃以上开始截干,一般高度为1.5m-1.8m。做工程苗则以市场需求截干。红霞杨采用芽接法繁殖,可提高成活率,又可加快生长速度。
①砧木剪取:在砧木上切3.5cm长带木质切口,下切50°角切掉砧木,所取砧木一般比芽片稍大,芽片不能大于砧木切口,否则不能愈合伤口。
②芽片削取:在芽上2cm处下刀,节点位于木质部分。嫁接刀与接穗成15°角,用拇指抵住刀背向下推并超过芽下2cm。然后在芽下1-1.5cm处下刀,接穗与嫁接刀成50°角,向下斜切取下芽片,芽片长度应为3-3.5cm左右。
③捆绑与薄膜:芽片安好后直接将薄膜绑上,注意芽眼上只能盖一层,方便芽眼破膜长出来,捆绑时不能让芽片移位,压一层过后芽片上下捆紧,不能进水,一般7-10天左右芽开始膨长。一个月左右及时解开薄膜,防止勒紧树枝。以防风折。薄膜厚度应为0.004毫米,以白色新料地膜为佳,一般宽度为8-10cm左右。
2、夏季嫁接:只能以当年扦插苗嫩枝嫁接,一般选择1m左右的砧木,六月中旬开始取穗条嫁接。由于夏季雨水多,气温高,导致夏季成活率偏低。夏季嫁接主要一个“快”字,做到切砧快、取芽快、捆绑快。应在当年扦插苗顶端往下30cm左右下刀。嫁接后把顶打掉。
3、秋季嫁接:秋季嫁接成活后因为生长期短,一般是按“闷芽”越冬。开年芽萌发前剪去嫁接口以上砧木,并进行日常管理。
7、接后管理:
(1)、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会自动破膜,少数则需要人工去膜,然后在芽条生长到30天左右时解绑将膜去掉。
(2)、补接:嫁接3周后,要检查接穗是否成活,如果不成活,要及时补接。
(3)、防风折:红霞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4)、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霞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霞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5)、剪砧:如果是培养种条,则嫁接芽长出5cm左右打掉顶;能有5片叶左右为好,打掉顶后能长出7-8个穗条。如果是培育苗木,则让它自由生长。
(6)、追肥:根据红霞杨的生长特点,进入5 月份, 其生长速度加 快, 施肥要逐渐增多, 每亩施20 千 克尿素, 30 千克磷、钾比例较多的三 元复合肥。7 月20 日至8 月20 日是 红霞杨生长高峰期, 应在7 月上旬 亩施30 千克尿素, 8 月份亩施40 千 克三元复合肥。最后一次施肥最迟 在8 月上旬结束, 以防抽条。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施肥沟,进行施肥。
(7)、浇水:红霞杨要求土壤湿润。4-5月份,苗木处于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间,根系浅,抗性弱,在干旱时要小水勤灌;6-8月份,苗木生长迅速,要大水透灌;9月份以后,苗木逐渐停止生长,应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水。
(8)、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9)、病虫害防治: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
二、红霞杨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皮层溃疡
症状:红霞杨皮层首先出现大小不同的粟色斑,以后变褐或黑色。病斑处凹陷,或呈小皮包状。用刀背挠起,可见下组织呈褐色甚至发黑,比正常组织潮湿。后期皮层鼓起,潮湿条件下皮层破裂,排出乳黄色粘液。本病全年发生5-6月及9-10月为高峰发病期。
防治:喷施1%波尔多液或0.5%次氯化铜水液,在6月中旬至9月初喷施效果良好。
(2)、水泡溃疡
症状:皮孔附近发生泡状、圆形小斑、渐水泡变大,充满褐色液体。水泡破裂后水液遇空气变为黑褐色,病斑互连在一起时成大块病斑,导致植物死亡。
防治:50%的100倍代森铵液效果最好,100倍退菌特、10倍碱水或3度石硫合剂效果也不错。同时还要改善生长条件,提高免疫力
(3)、黑斑病:
危害特征:主要生在叶上,引起早落叶,一般提早2个月落叶,以后再长新叶,病害会造成幼苗大量死亡,使育苗完全失败。
症状:病斑主要在叶片正面出现。圆形,初起很小,后虽有扩大,但直径不超过0.5毫米,边缘较深,后变黑褐色,中间有乳白色胶粘状孢子堆,老叶上病斑开始即为黑褐色。病斑数量多时,可连成不规则斑块。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
发生规律:
病菌通过雨水的稀释后,随水滴飞溅而传播,与水滴接触时萌发率较高;病菌孢子萌发最适气温20-28℃(左右);潜育期约为2-8天,病害发展迅速。
防治:
红霞杨黑斑病是实生苗前期的重要病害。因此要注意3点:①应选排水条件好的土地作苗圃,避免连作重茬;②发现病状后迅速用杀菌剂喷药;③引进苗木时应注意枝梢有无病斑,如有,应剪出烧掉。
(4)白锈病
症状:春天红霞杨展开期,即可看到树上满布黄色粉堆,形似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病芽往往不久即枯死。正常芽展出的叶受侵后,形成黄色的斑点,以后在叶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受病部位叶背面隆起。受侵叶片提早落叶。
发展规律。4月份气温升高13℃,病芽大量出现,5-6月发病高峰,7-8月不利夏孢子萌发浸染发病轻,8月下旬,气温下降随着第二次新梢和嫩叶的出现,病害又有扩展,11月停止发展。发病最低气温7℃,最高温度30℃,最适温度15-20℃,潜育期为18天。
防治:
在初春及时摘除病芽;清除田间病落叶;喷施杀菌剂。
(4)、炭疽病:
症状:生长点叶面首先出现一成类是尘土的炭疽病毒,看上去很像灰尘.病变处出现树叶凹卷,植株生长缓慢,如不治疗,严重时停止生长.本病全年从5月中旬开始。
防治:用淄博产的灭碳翁或其他炭疽治疗类药物,一般喷雾2次即可治愈.如刚发现及,一次即可治愈.
(5)、树锈病:
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可选用以下农药: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1:2:200的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锰锌400-500倍液。
2、主要虫害
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和食叶害虫,前者有小地老虎和蝼蛄。在整地前,每亩用2.5%的敌百虫粉剂500~750千克与30倍细土拌匀撒施于土表;后者有杨白潜叶蛾和蛀干害虫,可用绿宝素1500~2000倍液或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农药喷治;蛀干害虫可用锌硫磷、甲胺磷防治。
(1)、蚜虫的防治:
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加蚍虫林20g一桶水喷洒。
(2)、舟蛾的防治:
捕杀幼虫:发生数量不多时可以摘除虫苞和幼虫;
诱杀幼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幼虫大量发生初期,可用白僵菌粉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
(3)、金龟子的防治:
成虫危害叶子,幼虫危害根部。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加入0.05-0.1%的洗衣粉,可提高杀虫效果,或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用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幼虫用2.5%敌百虫粉剂加细土30倍在耙地前撒施地面,翻入土中,用药量1斤/667m2。
(4)、螨虫防治:
应从4月下旬,每15天喷洒一次1000倍液氧化乐果,连喷三次。
(5)、杨黄卷夜螟的防治:
为叶部害虫,一年发生四代。防治方法:在幼虫初卵化时,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
1、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米,土壤质地较轻,以轻壤土和沙壤土最好,中壤和紧沙次之,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
2、地下水位应在1.5米左右,生长期内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不低于2.5-3米;
3、土壤养分含量最低要求:有机质含量大于0.4%,含氮大于0.03%,有效氮大于15mg/升,速效磷大于2mg/升,有效钾大于40mg/升,土壤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宜在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低于1克/升;
4、日照大于1500h/年,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年降雨量在800-1000mm;
四川彩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14年6月正式开始新一代红霞杨芽孢的销售工作,用户届时通过嫁接繁育,能够加快繁育速度,迅速扩繁。
一、红霞杨嫁接技术:
1、嫁接:
嫁接可以春节、夏季、秋季嫁接,一般以春季嫁接为主,砧木密度一般以40 cm×100 cm或30 cm×100 cm为佳,以选择红叶杨为主。
1、春季嫁接应选择当年或两年扦插苗,在地温达到5-8℃,平均气温10℃以上开始截干,一般高度为1.5m-1.8m。做工程苗则以市场需求截干。红霞杨采用芽接法繁殖,可提高成活率,又可加快生长速度。
①砧木剪取:在砧木上切3.5cm长带木质切口,下切50°角切掉砧木,所取砧木一般比芽片稍大,芽片不能大于砧木切口,否则不能愈合伤口。
②芽片削取:在芽上2cm处下刀,节点位于木质部分。嫁接刀与接穗成15°角,用拇指抵住刀背向下推并超过芽下2cm。然后在芽下1-1.5cm处下刀,接穗与嫁接刀成50°角,向下斜切取下芽片,芽片长度应为3-3.5cm左右。
③捆绑与薄膜:芽片安好后直接将薄膜绑上,注意芽眼上只能盖一层,方便芽眼破膜长出来,捆绑时不能让芽片移位,压一层过后芽片上下捆紧,不能进水,一般7-10天左右芽开始膨长。一个月左右及时解开薄膜,防止勒紧树枝。以防风折。薄膜厚度应为0.004毫米,以白色新料地膜为佳,一般宽度为8-10cm左右。
2、夏季嫁接:只能以当年扦插苗嫩枝嫁接,一般选择1m左右的砧木,六月中旬开始取穗条嫁接。由于夏季雨水多,气温高,导致夏季成活率偏低。夏季嫁接主要一个“快”字,做到切砧快、取芽快、捆绑快。应在当年扦插苗顶端往下30cm左右下刀。嫁接后把顶打掉。
3、秋季嫁接:秋季嫁接成活后因为生长期短,一般是按“闷芽”越冬。开年芽萌发前剪去嫁接口以上砧木,并进行日常管理。
7、接后管理:
(1)、解绑: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动时会自动破膜,少数则需要人工去膜,然后在芽条生长到30天左右时解绑将膜去掉。
(2)、补接:嫁接3周后,要检查接穗是否成活,如果不成活,要及时补接。
(3)、防风折:红霞杨长到20cm左右时,用绳片将萌发枝条与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风折。
(4)、抹芽:由于是嫁接,在红霞杨萌发的同时,砧木也要萌芽,为保证红霞杨的顺利生长,要将砧木萌发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5)、剪砧:如果是培养种条,则嫁接芽长出5cm左右打掉顶;能有5片叶左右为好,打掉顶后能长出7-8个穗条。如果是培育苗木,则让它自由生长。
(6)、追肥:根据红霞杨的生长特点,进入5 月份, 其生长速度加 快, 施肥要逐渐增多, 每亩施20 千 克尿素, 30 千克磷、钾比例较多的三 元复合肥。7 月20 日至8 月20 日是 红霞杨生长高峰期, 应在7 月上旬 亩施30 千克尿素, 8 月份亩施40 千 克三元复合肥。最后一次施肥最迟 在8 月上旬结束, 以防抽条。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施肥沟,进行施肥。
(7)、浇水:红霞杨要求土壤湿润。4-5月份,苗木处于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间,根系浅,抗性弱,在干旱时要小水勤灌;6-8月份,苗木生长迅速,要大水透灌;9月份以后,苗木逐渐停止生长,应少灌水或不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水。
(8)、中耕除草:为保持苗木良好生长,在苗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人工耕除以松土除草,保证苗木肥水供应。
(9)、病虫害防治:从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喷洒一次800倍40%的氧化乐果,以防治瘿螨类危害。
二、红霞杨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1)、皮层溃疡
症状:红霞杨皮层首先出现大小不同的粟色斑,以后变褐或黑色。病斑处凹陷,或呈小皮包状。用刀背挠起,可见下组织呈褐色甚至发黑,比正常组织潮湿。后期皮层鼓起,潮湿条件下皮层破裂,排出乳黄色粘液。本病全年发生5-6月及9-10月为高峰发病期。
防治:喷施1%波尔多液或0.5%次氯化铜水液,在6月中旬至9月初喷施效果良好。
(2)、水泡溃疡
症状:皮孔附近发生泡状、圆形小斑、渐水泡变大,充满褐色液体。水泡破裂后水液遇空气变为黑褐色,病斑互连在一起时成大块病斑,导致植物死亡。
防治:50%的100倍代森铵液效果最好,100倍退菌特、10倍碱水或3度石硫合剂效果也不错。同时还要改善生长条件,提高免疫力
(3)、黑斑病:
危害特征:主要生在叶上,引起早落叶,一般提早2个月落叶,以后再长新叶,病害会造成幼苗大量死亡,使育苗完全失败。
症状:病斑主要在叶片正面出现。圆形,初起很小,后虽有扩大,但直径不超过0.5毫米,边缘较深,后变黑褐色,中间有乳白色胶粘状孢子堆,老叶上病斑开始即为黑褐色。病斑数量多时,可连成不规则斑块。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
发生规律:
病菌通过雨水的稀释后,随水滴飞溅而传播,与水滴接触时萌发率较高;病菌孢子萌发最适气温20-28℃(左右);潜育期约为2-8天,病害发展迅速。
防治:
红霞杨黑斑病是实生苗前期的重要病害。因此要注意3点:①应选排水条件好的土地作苗圃,避免连作重茬;②发现病状后迅速用杀菌剂喷药;③引进苗木时应注意枝梢有无病斑,如有,应剪出烧掉。
(4)白锈病
症状:春天红霞杨展开期,即可看到树上满布黄色粉堆,形似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病芽往往不久即枯死。正常芽展出的叶受侵后,形成黄色的斑点,以后在叶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受病部位叶背面隆起。受侵叶片提早落叶。
发展规律。4月份气温升高13℃,病芽大量出现,5-6月发病高峰,7-8月不利夏孢子萌发浸染发病轻,8月下旬,气温下降随着第二次新梢和嫩叶的出现,病害又有扩展,11月停止发展。发病最低气温7℃,最高温度30℃,最适温度15-20℃,潜育期为18天。
防治:
在初春及时摘除病芽;清除田间病落叶;喷施杀菌剂。
(4)、炭疽病:
症状:生长点叶面首先出现一成类是尘土的炭疽病毒,看上去很像灰尘.病变处出现树叶凹卷,植株生长缓慢,如不治疗,严重时停止生长.本病全年从5月中旬开始。
防治:用淄博产的灭碳翁或其他炭疽治疗类药物,一般喷雾2次即可治愈.如刚发现及,一次即可治愈.
(5)、树锈病:
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可选用以下农药: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1:2:200的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锰锌400-500倍液。
2、主要虫害
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和食叶害虫,前者有小地老虎和蝼蛄。在整地前,每亩用2.5%的敌百虫粉剂500~750千克与30倍细土拌匀撒施于土表;后者有杨白潜叶蛾和蛀干害虫,可用绿宝素1500~2000倍液或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农药喷治;蛀干害虫可用锌硫磷、甲胺磷防治。
(1)、蚜虫的防治:
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加蚍虫林20g一桶水喷洒。
(2)、舟蛾的防治:
捕杀幼虫:发生数量不多时可以摘除虫苞和幼虫;
诱杀幼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幼虫大量发生初期,可用白僵菌粉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
(3)、金龟子的防治:
成虫危害叶子,幼虫危害根部。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加入0.05-0.1%的洗衣粉,可提高杀虫效果,或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用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幼虫用2.5%敌百虫粉剂加细土30倍在耙地前撒施地面,翻入土中,用药量1斤/667m2。
(4)、螨虫防治:
应从4月下旬,每15天喷洒一次1000倍液氧化乐果,连喷三次。
(5)、杨黄卷夜螟的防治:
为叶部害虫,一年发生四代。防治方法:在幼虫初卵化时,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