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将女儿扭曲投射的内在女孩的分类
妈妈将女儿投射扭曲的内在女孩的分类:
来自:《妈妈是我的一面镜子》http://read.jd.com/8934/433338.html
被忽视的女儿“:忽视”在这里并不是字面上的“看不见”的意思,而是指母亲看不到女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愿望、想法与情感。
……………………………………………………………………………………………………
1、遥不可及的母亲与漂流无依的女儿
琼 芳达、玛丽莲 梦露,以及戴安娜王妃都可以归到“漂流无依的女儿”一类。她们对自己的身份缺乏安全感,想方设法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们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母亲”,因为精神疾病、死亡或陷于自己的问题无法自拔,不能够在精神上、生理上给予女儿支持。
举例来说,有一次梦露坚持要求穿一身低俗的内衣戏服,虽然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极力劝阻,因为这套衣服会让她显得低俗不堪,有别于如往日性感诱人的形象。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梦露看自己的眼光和母亲看她、看自己一样,就是一件残破不堪的物品。
2、泼冷水的母亲与被泼冷水的女儿
在下面一对母女关系中,母亲总是语出伤人,让女儿感情上备受创伤。这个女儿就是埃莉诺 罗斯福,母亲的言行扭曲了她的自我形象,让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
例如:在埃莉诺长到两岁时,安娜就觉得女儿“显得太严肃”,还戏称她为“老奶奶”。…………我们从库克的笔下可以看出,童年时,埃莉诺的自信心因为受到母亲安娜的言语伤害而遭受严重打击,而女儿安娜的自信心也因为埃莉诺的严苛态度,同样受到重重的打击。
埃莉诺对待自己的女儿和她母亲的态度如出一辙:她变得冷漠而疏离,面对女儿她选择缄默不语,拒绝对安娜打开心扉,即使发生了好几次令她伤心绝望的变故,她也一概不提。”
3、舞台母亲 “歌舞女郎”女儿
女儿是实现母亲幻想的载体。
歌舞女郎”式的女儿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愿望:芬斯塔德在书中描述了娜塔莉因为太专注于满足母亲的愿望,反而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娜塔莉在和男人的交往中寻求母爱,并借助酒精填补内心的空虚。后来,娜塔莉溺水而死,讽刺的是,溺水是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她母亲也一样。在芬斯塔德笔下,玛丽安迫切需要通过女儿实现理想的最后证据是,在娜塔莉死后,她的姐姐转述母亲的话:“上帝创造了她,而我造就了她。”
玛丽安和娜塔莉又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母亲的愿望强加在女儿身上,并且进一步加重了女儿嘉年华之镜式的自我形象。在她们母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人扭曲的自我形象之间是有关联的,前者认为自我价值取决于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后者认为自我价值关键在于观众的掌声。
4、心怀嫉妒的皇后妈妈和她的白雪公主女儿
虽然“嫉妒的皇后母亲”通常没有察觉自己对女儿抗拒、妒忌的心理,但她们的这种态度有可能导致女儿自我形象的扭曲,成为“白雪公主一般的女儿”。
这样的女儿,不是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比母亲强,就是处处小心退让,生怕盖过了母亲的风头,失去她的关爱。
不管是哪种表现,都显示了女儿的自我形象遭到了扭曲,她们让自身价值与竞争、输赢扯上了关系。杰奎琳?
肯尼迪?欧纳西斯就是典型的“我要打败母亲”的模式。 在《肯尼迪夫人传》(Mrs Kennedy )一书中,芭芭拉?利明写了杰姬(杰奎琳的昵称)的母亲珍妮特和她二人如何展开争夺,吸引杰姬爸爸的注意力(杰姬的爸爸和她老公一样都叫杰克)。
珍妮特非常不喜欢杰姬,不仅因为女儿比自己更受宠,还因为杰姬长得也很像她爸爸。后来杰克沾上了酒瘾,成了酒鬼,常常和别的女子肆意调情,这让珍妮特怒火中烧,而她把这股怨气发泄在了女儿身上。她批评杰姬骨架子大,太阳刚,吸引不了好男人:“可能因为丈夫不愿再与她发生关系,珍妮特向他和杰姬发出信号……他不是个好男人,那么和他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女儿也一样不受欢迎。
5、迷你妈妈”的女儿
简?霍华德在传记《玛格丽特?米德的一生》(Margaret Mead: A Life )中写道:“玛格丽特长到四岁时,常常会感到迷惑,好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而自己才是家长。”
在自传《黑梅果之冬:我的早年岁月》(Blackberry Winter: My Earlier Years )中,米德写到她妈妈无法找到母亲这一角色带来的快乐,如果让她去筹划一些游戏或派对,那也只是出于义务而非乐趣。“八岁的我已经担下了所有过节的准备工作。当我装饰餐桌、修剪圣诞树的时候,妈妈就花大半夜的时间做领带,作为给父亲的圣诞节礼物。缝纫、煮饭,妈妈一概不会,要说在家务活上的本事,妈妈就只会指挥、指挥……”
来自:《妈妈是我的一面镜子》http://read.jd.com/8934/433338.html
被忽视的女儿“:忽视”在这里并不是字面上的“看不见”的意思,而是指母亲看不到女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愿望、想法与情感。
……………………………………………………………………………………………………
1、遥不可及的母亲与漂流无依的女儿
琼 芳达、玛丽莲 梦露,以及戴安娜王妃都可以归到“漂流无依的女儿”一类。她们对自己的身份缺乏安全感,想方设法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们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母亲”,因为精神疾病、死亡或陷于自己的问题无法自拔,不能够在精神上、生理上给予女儿支持。
举例来说,有一次梦露坚持要求穿一身低俗的内衣戏服,虽然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极力劝阻,因为这套衣服会让她显得低俗不堪,有别于如往日性感诱人的形象。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梦露看自己的眼光和母亲看她、看自己一样,就是一件残破不堪的物品。
2、泼冷水的母亲与被泼冷水的女儿
在下面一对母女关系中,母亲总是语出伤人,让女儿感情上备受创伤。这个女儿就是埃莉诺 罗斯福,母亲的言行扭曲了她的自我形象,让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
例如:在埃莉诺长到两岁时,安娜就觉得女儿“显得太严肃”,还戏称她为“老奶奶”。…………我们从库克的笔下可以看出,童年时,埃莉诺的自信心因为受到母亲安娜的言语伤害而遭受严重打击,而女儿安娜的自信心也因为埃莉诺的严苛态度,同样受到重重的打击。
埃莉诺对待自己的女儿和她母亲的态度如出一辙:她变得冷漠而疏离,面对女儿她选择缄默不语,拒绝对安娜打开心扉,即使发生了好几次令她伤心绝望的变故,她也一概不提。”
3、舞台母亲 “歌舞女郎”女儿
女儿是实现母亲幻想的载体。
歌舞女郎”式的女儿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愿望:芬斯塔德在书中描述了娜塔莉因为太专注于满足母亲的愿望,反而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娜塔莉在和男人的交往中寻求母爱,并借助酒精填补内心的空虚。后来,娜塔莉溺水而死,讽刺的是,溺水是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她母亲也一样。在芬斯塔德笔下,玛丽安迫切需要通过女儿实现理想的最后证据是,在娜塔莉死后,她的姐姐转述母亲的话:“上帝创造了她,而我造就了她。”
玛丽安和娜塔莉又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母亲的愿望强加在女儿身上,并且进一步加重了女儿嘉年华之镜式的自我形象。在她们母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人扭曲的自我形象之间是有关联的,前者认为自我价值取决于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后者认为自我价值关键在于观众的掌声。
4、心怀嫉妒的皇后妈妈和她的白雪公主女儿
虽然“嫉妒的皇后母亲”通常没有察觉自己对女儿抗拒、妒忌的心理,但她们的这种态度有可能导致女儿自我形象的扭曲,成为“白雪公主一般的女儿”。
这样的女儿,不是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比母亲强,就是处处小心退让,生怕盖过了母亲的风头,失去她的关爱。
不管是哪种表现,都显示了女儿的自我形象遭到了扭曲,她们让自身价值与竞争、输赢扯上了关系。杰奎琳?
肯尼迪?欧纳西斯就是典型的“我要打败母亲”的模式。 在《肯尼迪夫人传》(Mrs Kennedy )一书中,芭芭拉?利明写了杰姬(杰奎琳的昵称)的母亲珍妮特和她二人如何展开争夺,吸引杰姬爸爸的注意力(杰姬的爸爸和她老公一样都叫杰克)。
珍妮特非常不喜欢杰姬,不仅因为女儿比自己更受宠,还因为杰姬长得也很像她爸爸。后来杰克沾上了酒瘾,成了酒鬼,常常和别的女子肆意调情,这让珍妮特怒火中烧,而她把这股怨气发泄在了女儿身上。她批评杰姬骨架子大,太阳刚,吸引不了好男人:“可能因为丈夫不愿再与她发生关系,珍妮特向他和杰姬发出信号……他不是个好男人,那么和他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女儿也一样不受欢迎。
5、迷你妈妈”的女儿
简?霍华德在传记《玛格丽特?米德的一生》(Margaret Mead: A Life )中写道:“玛格丽特长到四岁时,常常会感到迷惑,好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而自己才是家长。”
在自传《黑梅果之冬:我的早年岁月》(Blackberry Winter: My Earlier Years )中,米德写到她妈妈无法找到母亲这一角色带来的快乐,如果让她去筹划一些游戏或派对,那也只是出于义务而非乐趣。“八岁的我已经担下了所有过节的准备工作。当我装饰餐桌、修剪圣诞树的时候,妈妈就花大半夜的时间做领带,作为给父亲的圣诞节礼物。缝纫、煮饭,妈妈一概不会,要说在家务活上的本事,妈妈就只会指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