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Review:
Book Review:
Abundance: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Peter H. Diamandis, Steven Kotler
在当代社会,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能源面临危机,空气/土壤都在不断被污染...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以后的自然资源是否还能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以及是否还能支撑如此消费至上的消费型社会的发展~
书中给出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作者们认为以后的社会会是富足的,未来是美好的,水和空气都会是洁净的...不过它所阐述的观点并不是从节约、绿色、可持续性上开始,而是别开生面的从技术发展的潜力上开始讲述。
Peter在书中第一章就举了一个例子,铝,是自然中仅次于氢和硅含量最多的元素,但是它都是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很久以来都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在铝刚被发现的时候,采用的是冶炼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费工费料,良品率又很低,所以很稀缺,一度是皇家的用品;后来,在发明了电解的方法之后,就可以大量生产了,铝,就不再稀缺,成为了大众日常使用的材料。这个例子,深刻的说明了在找到了解开资源宝藏的关键技术之后,原来稀缺的资源就会突然变的不再稀缺了...
作者们也分析了为何绝大多数的人会对未来抱有担忧,这其实也是因为人的生物属性所决定的。经过了数十万年的进化,人类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就是影响人的决策的脑垂体,会自然而本能的警惕和戒备;另外,人的生活空间一直是本地的和线性变化的,比如,人做出判断和决策都是根据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做出的,当我们步行了十步,自然会认为每一步是一米,十步就会离开十米。
这些判断和决策的方式,在19世纪以前都是适用的。
可是,自从技术进入计算时代之后,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线性的了,而是开始以指数性的方式增长,就是现在走十步,会离开1000米了(2的10次方),这就已经不能再用自然和本能的方式去判断了。而指数的增长,在开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缓慢”的变化,是一条平坦的曲线,从第7步开始,才会开始有显著的、剧烈的增长,而这时候,很多事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成为显而易见的了。
现在的社会发展也已经是Globle的了,在一个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会影响到其他的地区,不再是Local的。比如,对于尼日利亚的人民来说,他们在拥有手机之前并没有电脑和固定网络,他们的银行也很不普及,自从移动通信和手机开始进入尼日利亚,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已经有几百万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交易,比如购买种子和农药等等...
所以说,人的本能判断已经无法预测现代社会的发展了..
书中也回顾了伦敦在19世纪的时候,因为马车很多,导致城市脏乱差,而且有很大的马粪臭味,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以后会有汽车,会显著改善城市的环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担忧未来...
当然,作者们也构建了一个类似马斯洛个人成长的金字塔类似的三层金字塔,分别描述了要能让未来更好,可行的一些措施~
因为作者是X Prize基金的创始人,也参与创建了奇点大学,所以作者所阐述的角度都是如何发展新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比如如何获得更多的洁净的淡水和食物,如何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制度,几乎回顾了最近几年来的因为互联网、制造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展现出的对社会改变的潜力...提及到雷.库兹韦尔,凯文.凯利的地方非常多...
总体来说,本书对未来是非常乐观的,
我也比较赞同作者的许多对未来社会的观点,尤其是未来的预测需要全局和指数增长这一点,而且的确新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尤其在能源,医疗,教育等方式上。
不过对于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还是应该谨慎的前行, 也正是因为指数性的增长,人类在智能发展和生物进化上,可能会有最大的挑战和威胁。如果说人的思想还可以有很大的转变,比如在经过训练之后能掌握全局和指数预测能力,但是在生物性上,可能是无法去适应指数增长的变化的。而这些,书后仅简单提及了一下。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需要现在就考虑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好的一面,比如可能对人类的伤害,伦理问题等等。
技术是把双刃剑!
Abundance: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Peter H. Diamandis, Steven Kotler
![]() |
在当代社会,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能源面临危机,空气/土壤都在不断被污染...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以后的自然资源是否还能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以及是否还能支撑如此消费至上的消费型社会的发展~
书中给出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作者们认为以后的社会会是富足的,未来是美好的,水和空气都会是洁净的...不过它所阐述的观点并不是从节约、绿色、可持续性上开始,而是别开生面的从技术发展的潜力上开始讲述。
Peter在书中第一章就举了一个例子,铝,是自然中仅次于氢和硅含量最多的元素,但是它都是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很久以来都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在铝刚被发现的时候,采用的是冶炼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费工费料,良品率又很低,所以很稀缺,一度是皇家的用品;后来,在发明了电解的方法之后,就可以大量生产了,铝,就不再稀缺,成为了大众日常使用的材料。这个例子,深刻的说明了在找到了解开资源宝藏的关键技术之后,原来稀缺的资源就会突然变的不再稀缺了...
作者们也分析了为何绝大多数的人会对未来抱有担忧,这其实也是因为人的生物属性所决定的。经过了数十万年的进化,人类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就是影响人的决策的脑垂体,会自然而本能的警惕和戒备;另外,人的生活空间一直是本地的和线性变化的,比如,人做出判断和决策都是根据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做出的,当我们步行了十步,自然会认为每一步是一米,十步就会离开十米。
这些判断和决策的方式,在19世纪以前都是适用的。
可是,自从技术进入计算时代之后,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线性的了,而是开始以指数性的方式增长,就是现在走十步,会离开1000米了(2的10次方),这就已经不能再用自然和本能的方式去判断了。而指数的增长,在开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缓慢”的变化,是一条平坦的曲线,从第7步开始,才会开始有显著的、剧烈的增长,而这时候,很多事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成为显而易见的了。
现在的社会发展也已经是Globle的了,在一个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会影响到其他的地区,不再是Local的。比如,对于尼日利亚的人民来说,他们在拥有手机之前并没有电脑和固定网络,他们的银行也很不普及,自从移动通信和手机开始进入尼日利亚,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已经有几百万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交易,比如购买种子和农药等等...
所以说,人的本能判断已经无法预测现代社会的发展了..
书中也回顾了伦敦在19世纪的时候,因为马车很多,导致城市脏乱差,而且有很大的马粪臭味,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以后会有汽车,会显著改善城市的环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担忧未来...
当然,作者们也构建了一个类似马斯洛个人成长的金字塔类似的三层金字塔,分别描述了要能让未来更好,可行的一些措施~
因为作者是X Prize基金的创始人,也参与创建了奇点大学,所以作者所阐述的角度都是如何发展新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比如如何获得更多的洁净的淡水和食物,如何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制度,几乎回顾了最近几年来的因为互联网、制造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展现出的对社会改变的潜力...提及到雷.库兹韦尔,凯文.凯利的地方非常多...
总体来说,本书对未来是非常乐观的,
我也比较赞同作者的许多对未来社会的观点,尤其是未来的预测需要全局和指数增长这一点,而且的确新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尤其在能源,医疗,教育等方式上。
不过对于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还是应该谨慎的前行, 也正是因为指数性的增长,人类在智能发展和生物进化上,可能会有最大的挑战和威胁。如果说人的思想还可以有很大的转变,比如在经过训练之后能掌握全局和指数预测能力,但是在生物性上,可能是无法去适应指数增长的变化的。而这些,书后仅简单提及了一下。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需要现在就考虑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好的一面,比如可能对人类的伤害,伦理问题等等。
技术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