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
在我挤进地铁的瞬间,车门在身后合上了。我背着很大的包,这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空间变得更为狭小。我略带歉意地向四周笑了笑,发现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我,只是由于距离太近,面前中年男人的呼吸,隐约透露出他午餐的秘密,这让我有些不适,在几次尝试调整位置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如果有人把这样的情景比喻成罐头里的沙丁鱼,我是不能同意的,因为这些沙丁鱼都还活着,而且个个都睁大着眼睛,却动弹不得,所以比喻成渔网中的沙丁鱼会更合适些。左手边的女人烫着卷发,周身散发出并不好闻的香味,从背影判断,应该超过了四十岁,她后颈的皮肤有些松弛,耷拉下来,叠了好几层。她似乎站得不是很舒服,所以当她试图舒展身体的时候,屁股便会碰到我的左手,我对她的屁股没有兴趣,只好把手插进裤兜。
到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接近五点了,我快步走向书店,我需要一本书来打发接下来五个小时的车程。站在书架前,我有些犹豫,一个女人凑了上来,不厌其烦地向我推荐着。我往她的方向瞥了一眼,白色的衬衫上衣里隐约透出深色的内衣,我不免多看了两眼。最后我买了本《CHUTZPAH》,我没有回头再去看她,我想她应该是穿着短裙的。
我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比如列车乘务员究竟是做什么的,我这里说的乘务员是那些长相可人,身材傲人的姑娘,不包括那些推着车大声叫卖或者拎着垃圾袋让你把杂物丢进去的工作人员。如果你坐过火车就不难发现,乘务员的工作就是在列车开动的时候,从车厢的一边走到另一边,伴随着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类似T台走秀一般的把美好身段展现给所有乘客,当然,还有阵阵芬芳,之后就不见了。总之,当身着制服的曼妙身段从我身边轻盈飘过时,列车已经缓缓开动,我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多看两眼。
我从包里取出《CHUTZPAH》,因为有五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吝啬地读着每个字,生怕疏漏。身旁坐着一个男孩,戴着眼镜,脸庞痩削,说话有山东口音。他主动告诉我他是来北京旅游的,正准备回枣庄。如同地铁上女人的屁股一样,我对这个孩子没有兴趣。
“你上几年纪了?”出于礼貌,我询问了他的年纪。
“初二。”我转头看了看他,长短不齐的胡须像是未修剪好的草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问了我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这是到哪了”“你看的是什么书”“你也是来北京玩的吗”。由于喉头和声带发育的缘故,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沙哑。我本来想告诫他变声期不应该说太多话,不然会变成哑巴,但终未说出口。说实话,我有些恐慌,我害怕他问我“埃德·拉斯查是谁”“象征主义和自然主义有什么分别”又或者“被撕下的二百五十二页上究竟写了什么”,是的,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会问些什么。
我只能选择转过头去,好在这期《CHUTZPAH》的内容足够精彩,很快便沉湎其中。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两个或者三个钟头,反正天黑了。我抬头看了眼窗外,我的确是打算看窗外的,但是由于折射,也许是反射,或许是漫反射,总之是某种物理学原因,我看见了前排女人映在窗户上的轮廓。事实上,我只要挺直腰板,就能看见她的面庞,但是我没有这么做。
我便没有心思再看书了,无论从鼻梁的高度,嘴唇的薄度以及下巴的角度都反映出她极有可能是个美丽的女人。她纤细而柔嫩的胳膊从椅背的一侧露了出来,白玉一般。她带着一串手链,我分不清是Powkeen还是Eitakeely,只是觉得好看。我看得出神,恍惚中,我行走在破旧旅馆的阶梯上,身后跟着一只安静的黑猫,当然少不了激烈的舌吻,吱吱作响的床,蕾丝边的内衣,怒放的野百合,金色龙头的浴缸,污水横流的下水道,以及信号不好图像闪烁的旧电视机。
“吃点不。”男孩塞过来一袋瓜子。
“不用了,谢谢。”我有些愠怒。
那些幻景就如同颗颗瓜子般洒落一地,再怎么都拼凑不到一块,我只好继续读《CHUTZPAH》。
不久之后,前排的女人接了个电话,我从浓厚的口音中听出了她的不悦。
“我快到了,你在哪里?”
“你到底想不想见我?”
“你他妈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她愤怒地挂了电话,肩膀轻微地抖动着。我猜想电话那边的男人(也许是男人)正在做着严肃的事情,保持着庄严的姿势,而紧紧抱住她的女人(也许是女人),正用手指在他的肋骨上轻轻滑动。我猜想也许那个男人正在家中盯着马克思·恩斯特的作品发呆,他光着身子,右手握着白兰地酒杯,年轻平坦的小腹和微翘的臀部在水晶吊灯下,格外醒目,他大概在想,为什么自己不是一条沙丁鱼。我猜想几个小时之后,在红色的天鹅绒床垫上,前排的女人会和某个男人讨论着布朗库西,她会抱怨那条不知是Powkeen还是Eitakeely的手链款式稍显过时,而男人则回想着刚刚女人叫床时喊出的陌生名字。
车到枣庄,男孩起身告别,提醒我不要忘记带行李,我盯着他参差不齐的胡须点了点头。望着他的背影,我猜想也许过不了几年,他就会明白女人,也许会比我更加明白。
我也只是猜。
到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接近五点了,我快步走向书店,我需要一本书来打发接下来五个小时的车程。站在书架前,我有些犹豫,一个女人凑了上来,不厌其烦地向我推荐着。我往她的方向瞥了一眼,白色的衬衫上衣里隐约透出深色的内衣,我不免多看了两眼。最后我买了本《CHUTZPAH》,我没有回头再去看她,我想她应该是穿着短裙的。
我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比如列车乘务员究竟是做什么的,我这里说的乘务员是那些长相可人,身材傲人的姑娘,不包括那些推着车大声叫卖或者拎着垃圾袋让你把杂物丢进去的工作人员。如果你坐过火车就不难发现,乘务员的工作就是在列车开动的时候,从车厢的一边走到另一边,伴随着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类似T台走秀一般的把美好身段展现给所有乘客,当然,还有阵阵芬芳,之后就不见了。总之,当身着制服的曼妙身段从我身边轻盈飘过时,列车已经缓缓开动,我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多看两眼。
我从包里取出《CHUTZPAH》,因为有五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吝啬地读着每个字,生怕疏漏。身旁坐着一个男孩,戴着眼镜,脸庞痩削,说话有山东口音。他主动告诉我他是来北京旅游的,正准备回枣庄。如同地铁上女人的屁股一样,我对这个孩子没有兴趣。
“你上几年纪了?”出于礼貌,我询问了他的年纪。
“初二。”我转头看了看他,长短不齐的胡须像是未修剪好的草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问了我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这是到哪了”“你看的是什么书”“你也是来北京玩的吗”。由于喉头和声带发育的缘故,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沙哑。我本来想告诫他变声期不应该说太多话,不然会变成哑巴,但终未说出口。说实话,我有些恐慌,我害怕他问我“埃德·拉斯查是谁”“象征主义和自然主义有什么分别”又或者“被撕下的二百五十二页上究竟写了什么”,是的,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会问些什么。
我只能选择转过头去,好在这期《CHUTZPAH》的内容足够精彩,很快便沉湎其中。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两个或者三个钟头,反正天黑了。我抬头看了眼窗外,我的确是打算看窗外的,但是由于折射,也许是反射,或许是漫反射,总之是某种物理学原因,我看见了前排女人映在窗户上的轮廓。事实上,我只要挺直腰板,就能看见她的面庞,但是我没有这么做。
我便没有心思再看书了,无论从鼻梁的高度,嘴唇的薄度以及下巴的角度都反映出她极有可能是个美丽的女人。她纤细而柔嫩的胳膊从椅背的一侧露了出来,白玉一般。她带着一串手链,我分不清是Powkeen还是Eitakeely,只是觉得好看。我看得出神,恍惚中,我行走在破旧旅馆的阶梯上,身后跟着一只安静的黑猫,当然少不了激烈的舌吻,吱吱作响的床,蕾丝边的内衣,怒放的野百合,金色龙头的浴缸,污水横流的下水道,以及信号不好图像闪烁的旧电视机。
“吃点不。”男孩塞过来一袋瓜子。
“不用了,谢谢。”我有些愠怒。
那些幻景就如同颗颗瓜子般洒落一地,再怎么都拼凑不到一块,我只好继续读《CHUTZPAH》。
不久之后,前排的女人接了个电话,我从浓厚的口音中听出了她的不悦。
“我快到了,你在哪里?”
“你到底想不想见我?”
“你他妈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她愤怒地挂了电话,肩膀轻微地抖动着。我猜想电话那边的男人(也许是男人)正在做着严肃的事情,保持着庄严的姿势,而紧紧抱住她的女人(也许是女人),正用手指在他的肋骨上轻轻滑动。我猜想也许那个男人正在家中盯着马克思·恩斯特的作品发呆,他光着身子,右手握着白兰地酒杯,年轻平坦的小腹和微翘的臀部在水晶吊灯下,格外醒目,他大概在想,为什么自己不是一条沙丁鱼。我猜想几个小时之后,在红色的天鹅绒床垫上,前排的女人会和某个男人讨论着布朗库西,她会抱怨那条不知是Powkeen还是Eitakeely的手链款式稍显过时,而男人则回想着刚刚女人叫床时喊出的陌生名字。
车到枣庄,男孩起身告别,提醒我不要忘记带行李,我盯着他参差不齐的胡须点了点头。望着他的背影,我猜想也许过不了几年,他就会明白女人,也许会比我更加明白。
我也只是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