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协和不放弃
五一小长假回了趟家,短暂的停留,却像是一个月般的漫长,直到离开的那天清晨,才觉得时间过得可真快。并不是不喜欢跟家人在一起才觉得漫长,只是这几天里在家里忙忙叨叨的,没怎么闲下来,就是这样的生活节奏才是我最想要追求的。
我很感谢老天让我在五一这样的节日里出生,不仅仅是因为每次生日都会全国放假,而是因为在假期里,而让我能在这样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我是提前一天回的家,办了证,换了证,一天之内的行程都拍的满满的,时间上却是安排的相当有序。我不是一个行动积极的人,所以只是事先安排好事情和时间,然后我才能主动去做,这都归功于我那小小的强迫症,如若不然,那我拖延症犯起来,就算是给我再长的假期,我也只能是白白浪费掉了。
这次生日之后,我就23岁了,不上不下的年龄,在周围同学都在相亲和订婚乃至结婚的大环境之下,我这个独行侠也开始被家里人催促着找个对象了。和我一起长大的男生,优秀却有些木讷,之所以喜欢长时间跟他在一起,是因为总会从他的身上受到启发,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最后他的宣泄方式都比我冲动的去发疯来的好。也曾经幻想着是否可以相守一生、白头到老,到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变和距离的拉远,我还是忠诚于友情。中文对爱情的解释是男女之情,西方对爱情的解释则是一组固定的激素分泌程序,不管是怎么解释,爱情的生命周期就只有一年半到三年,那么不长命的东西对于我这种极端重视物质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更何况是拿我十几年的友谊去换呢。
家里对我感情问题最在意的就是我妈,很显然,家里有个女儿,母亲会更多的将自己的婚姻生活进行复制印象,然后加之于自己的女儿身上。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就是母爱极度的表现之一。但随着这个社会的浮躁因子的扩散,对于挑女婿条件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可是谁又能真正的看清楚自己的孩子呢?
我从13岁就自己离开家上学,到现在已经10年,这10年里我呆在自己家里的时间不超过两年半,这两年半的时间,由于父母工作问题, 分分离离,按时间算估计连10个月都不到,他们了解我的方式无外乎我的学习成绩,还有就是我在家里的生活状态,其次就是我跟他们的诉说。这样整个加起来对于我整个青春期来讲,他们看到的我都不是完整的。
中国人常说,见微知著,实则否然。就讲最简单的例子,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对男女,女的给了男人一巴掌,然后气冲冲的走了,大家都会想当然的说,这男的肯定是对不起这女的了。自认为有脑子的人会说,也许是这女的之前对不起这男的,之后这男的又对不起这女的了。这样反反复复猜测下去,至于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有当事人才最了解,哪怕是那些说做了调研的都不能知道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对于感情问题,我只能说就在我现在的这个年纪,我应该和必须做的就是更好的有自己的社会立场和自己的独立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迁就甚至是妥协父母的想法,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和不愿意的事情。
高考的时候,我为了父母宽心,妥协之后学了经济学,可这并不代表我放弃了我最喜欢的设计专业。后来我为了父母放心,我妥协回了家,就近找了工作,这依然不代表我放弃了我在海岛上今后生活的规划。可就这一路走来,我才发现,在一次次的妥协背后,我自己获得的虽然不是不快乐,可也没有能高兴起来的收货。现在面对我的终身大事,我觉得自己还是会像坚持梦想一样,如果自己想要的是1,那就极力争取1,哪怕有人拿0.999,都不能换,因为不管是0.999,还是0.9999,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问题终究是存在的。
关于我的生活,今后哪怕一片荆棘,我也不能妥协,不能放弃!!
我很感谢老天让我在五一这样的节日里出生,不仅仅是因为每次生日都会全国放假,而是因为在假期里,而让我能在这样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我是提前一天回的家,办了证,换了证,一天之内的行程都拍的满满的,时间上却是安排的相当有序。我不是一个行动积极的人,所以只是事先安排好事情和时间,然后我才能主动去做,这都归功于我那小小的强迫症,如若不然,那我拖延症犯起来,就算是给我再长的假期,我也只能是白白浪费掉了。
这次生日之后,我就23岁了,不上不下的年龄,在周围同学都在相亲和订婚乃至结婚的大环境之下,我这个独行侠也开始被家里人催促着找个对象了。和我一起长大的男生,优秀却有些木讷,之所以喜欢长时间跟他在一起,是因为总会从他的身上受到启发,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最后他的宣泄方式都比我冲动的去发疯来的好。也曾经幻想着是否可以相守一生、白头到老,到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变和距离的拉远,我还是忠诚于友情。中文对爱情的解释是男女之情,西方对爱情的解释则是一组固定的激素分泌程序,不管是怎么解释,爱情的生命周期就只有一年半到三年,那么不长命的东西对于我这种极端重视物质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更何况是拿我十几年的友谊去换呢。
家里对我感情问题最在意的就是我妈,很显然,家里有个女儿,母亲会更多的将自己的婚姻生活进行复制印象,然后加之于自己的女儿身上。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就是母爱极度的表现之一。但随着这个社会的浮躁因子的扩散,对于挑女婿条件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可是谁又能真正的看清楚自己的孩子呢?
我从13岁就自己离开家上学,到现在已经10年,这10年里我呆在自己家里的时间不超过两年半,这两年半的时间,由于父母工作问题, 分分离离,按时间算估计连10个月都不到,他们了解我的方式无外乎我的学习成绩,还有就是我在家里的生活状态,其次就是我跟他们的诉说。这样整个加起来对于我整个青春期来讲,他们看到的我都不是完整的。
中国人常说,见微知著,实则否然。就讲最简单的例子,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对男女,女的给了男人一巴掌,然后气冲冲的走了,大家都会想当然的说,这男的肯定是对不起这女的了。自认为有脑子的人会说,也许是这女的之前对不起这男的,之后这男的又对不起这女的了。这样反反复复猜测下去,至于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有当事人才最了解,哪怕是那些说做了调研的都不能知道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对于感情问题,我只能说就在我现在的这个年纪,我应该和必须做的就是更好的有自己的社会立场和自己的独立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迁就甚至是妥协父母的想法,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和不愿意的事情。
高考的时候,我为了父母宽心,妥协之后学了经济学,可这并不代表我放弃了我最喜欢的设计专业。后来我为了父母放心,我妥协回了家,就近找了工作,这依然不代表我放弃了我在海岛上今后生活的规划。可就这一路走来,我才发现,在一次次的妥协背后,我自己获得的虽然不是不快乐,可也没有能高兴起来的收货。现在面对我的终身大事,我觉得自己还是会像坚持梦想一样,如果自己想要的是1,那就极力争取1,哪怕有人拿0.999,都不能换,因为不管是0.999,还是0.9999,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问题终究是存在的。
关于我的生活,今后哪怕一片荆棘,我也不能妥协,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