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拼日记 3
下午是个很容易做梦的午睡时间,而我也正常的全都记了下来。
我个人的时间是未来,因为我和梦中的人物已经长大,但总体时间却倒退了20年左右——我就像我妈年轻的时候一样,是个个体。
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要提什么货,只是来来回回的坐着那个年代的拖拉机,要去某个地方进某些货,但我就要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跋涉,就这样反反复复的重复再重复。就好像我总到不了目的地。
整个过程中,我要倒两次车,一次在一个高高院墙的下面,一次是在一个卖茶水的小摊边上。我的打扮似乎就是那时候很流行而蹩脚的打扮,一身很不合身的西服,胶鞋和系不上的领带。见到每个人都在笑着,似乎真的我的生活已经随着改革开放而富裕幸福。
在那个高高的院墙的地方,我看见一群女孩,她们似乎是女道士,因为装束实在是古代的而且是纱织的。她们在放风筝,高高院墙被风筝拉的更显高。她们没有嬉笑声,她们的动作穿着和背景,好像只是一幅画。但是突然有一个女孩喊我“志勃”,我立刻回头去找,叫我“志勃”的女孩没有几个,但我一直没有走进看是谁,我只是看见她在招手。
我走过院墙,到了一个类似大堂的地方。里面就感觉是传销人员的窝点,慢慢的人们。我认识的人无比的多了起来,有同学有小时候的伴儿。我记忆最清楚的是我的一个兄弟,按排行他是我们家的老六,现在也刚初中吧。
接着就是一个很老很老的人,他似乎看不到也听不见,我先认出了他,但他一直没理我。好不容易看见我了,只是问我是谁,我和其他人一起大声的喊,“是志勃!陈家的老三!”。他知道后,只是很小的声音喃喃自语不断重复,“挺好挺好…”
我一直重复着这些路,可没什么结果,直到我醒来。
昨天一个人乱跑了一天,出来,坐车,找到房子,逛街,吃东西,看电影,给两个人打电话,理发,又吃东西,回房间看《炊事班的故事》,睡觉。
这是昨天的流程,应该说很轻松愉快,但是萦绕我身体外的光环就是“好怪好怪好怪”。我知道一个人出来玩是个很正常的事,但我的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幻想着自认为“别扭别扭别扭”。记得《老友记》中瑞秋独自吃饭,结果一个本来对她有意思的男人心里嘟囔着“我再也不想见你了,你个一个人吃饭的怪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昨天我到电影院,我很坚决地没有看《南京南京》,我选择王晶的《金钱帝国》。
我好久没正经写过影评了,都不知道要怎样去评价。总的说,我没什么失望的,因为《金钱帝国》和我预想的差不多。看的出来,王晶想拍些东西出来,想法也确实不错,但是可惜就是他想表达的太多,太想把所有都表达出来 ,结果什么都表达不好。
坏到底的警察,有良知的警察,堕落到底又迷途知返的警察,争议的化身,成长的新一代,毒贩,在一个大时代下,这些人确实都有血有肉,真实存在。但在短短两个小时内都表现出来,不可能。集中表达才是正路。
但总的说不难看,如果看完《南京南京》很压抑,看看这个很轻松的大时代吧电影吧
《黄金帝国》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它的英文名是I Corrupt All Cops,缩写是ICAC,没错,那正是廉正公署的缩写。
我现在非常愤怒
我最最最不喜欢的人就是无能的人,狡猾奸诈自私,在这些缺点让我受不了。但有这些缺点的人毕竟还有用,只要你合理运用。
只是申请账号然后把网址复制到地址栏啊,竟然弄了14天了,我的心情只想骂人。
我很没有风度,我也不想坚持那些了。
天天下雨,我喜欢有水,但我妈说我一直被水克,我总是喜欢一样东西,然后发现它并不适合我。我夜很想偶尔脆弱一次,我不想一直都坚持在那里。
我混乱着,常常刚刚经过几天作出的决定我一分钟后就会改变想法。我开始犹豫,容易患得患失,我怕以前维持的被破坏。
简单简单简单,我只希望简单点。有人问我,地位,金钱,梦想,你缺什么。我很快的回答是梦想,因为我觉得金钱和地位很容易得到。她说她想去法国,而她男人要去美国,她在挣扎到底要坚持哪个。我根本就不想回答,因为我一点都不想出国。
她说我想要梦想很单纯,我不觉得,我觉得有梦想和野心的人才复杂。因为金钱和地位都很渺小,那实在是享受的初级阶段。人有了梦想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幸亏那天看见了彩虹,而且后来我妈给我打电话说那是我阴历生日,我很高兴。我最近没看日历,不知道阴历过得这么快。
我不过生日,因为我们说,你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
我从来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我人生最晚起床也不到9点吧。
这个习惯应该是小学时学小号养成的,那时候3年纪吧,进入管乐队学小号,练习时间是早饭前的半个小时,差不多是6点左右,我现在想想那时候能天天去挺奇迹的。小学就这样一直坚持,每天早晨抚摸我的11号小号。后来初中,我总是喜欢早起写作业,晚上老是写不下去,而且早起写有紧迫感,可以很速度的完成。
慢慢这样过了几年,也就习惯了,懒觉也就跟我没缘了。
我现在想想,高中的那时候,对于写东西总是充满了热情,一天可以写上万字,就上课不停的写,很有满足感。现在我也只能写写这些不关痛痒的小东西。
其实从各方面来说,我都是一直退化的。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每个人都会年华老去
我看着现在的窦唯,想着他《无地自容》开场的激情;
我看着现在的格兰特希尔,想着他作为活塞领袖的青春华丽;
我看着现在的吉格斯,想着他跃马长枪阿森纳左路的那一抹红色;
我看着现在的余华,想着他那些沉重却暗涌的文字;
我看着现在的罗布特德尼罗,想着他面对那个不知好歹的房东时的从容温和;
我看着现在的聂卫平,想着他单挑日韩棋手时乱糟糟的头发;
我看着现在的陈凯歌,想着他浓郁的人文忏悔情怀。
时代吐出了人杰,来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增加英雄,但英雄们总会回到原来的自己。不用去痛恨,更不能去谩骂,因为他曾经给我么带来过情怀。
老兵不死,他只是慢慢慢慢凋零。
我个人的时间是未来,因为我和梦中的人物已经长大,但总体时间却倒退了20年左右——我就像我妈年轻的时候一样,是个个体。
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要提什么货,只是来来回回的坐着那个年代的拖拉机,要去某个地方进某些货,但我就要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跋涉,就这样反反复复的重复再重复。就好像我总到不了目的地。
整个过程中,我要倒两次车,一次在一个高高院墙的下面,一次是在一个卖茶水的小摊边上。我的打扮似乎就是那时候很流行而蹩脚的打扮,一身很不合身的西服,胶鞋和系不上的领带。见到每个人都在笑着,似乎真的我的生活已经随着改革开放而富裕幸福。
在那个高高的院墙的地方,我看见一群女孩,她们似乎是女道士,因为装束实在是古代的而且是纱织的。她们在放风筝,高高院墙被风筝拉的更显高。她们没有嬉笑声,她们的动作穿着和背景,好像只是一幅画。但是突然有一个女孩喊我“志勃”,我立刻回头去找,叫我“志勃”的女孩没有几个,但我一直没有走进看是谁,我只是看见她在招手。
我走过院墙,到了一个类似大堂的地方。里面就感觉是传销人员的窝点,慢慢的人们。我认识的人无比的多了起来,有同学有小时候的伴儿。我记忆最清楚的是我的一个兄弟,按排行他是我们家的老六,现在也刚初中吧。
接着就是一个很老很老的人,他似乎看不到也听不见,我先认出了他,但他一直没理我。好不容易看见我了,只是问我是谁,我和其他人一起大声的喊,“是志勃!陈家的老三!”。他知道后,只是很小的声音喃喃自语不断重复,“挺好挺好…”
我一直重复着这些路,可没什么结果,直到我醒来。
昨天一个人乱跑了一天,出来,坐车,找到房子,逛街,吃东西,看电影,给两个人打电话,理发,又吃东西,回房间看《炊事班的故事》,睡觉。
这是昨天的流程,应该说很轻松愉快,但是萦绕我身体外的光环就是“好怪好怪好怪”。我知道一个人出来玩是个很正常的事,但我的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幻想着自认为“别扭别扭别扭”。记得《老友记》中瑞秋独自吃饭,结果一个本来对她有意思的男人心里嘟囔着“我再也不想见你了,你个一个人吃饭的怪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昨天我到电影院,我很坚决地没有看《南京南京》,我选择王晶的《金钱帝国》。
我好久没正经写过影评了,都不知道要怎样去评价。总的说,我没什么失望的,因为《金钱帝国》和我预想的差不多。看的出来,王晶想拍些东西出来,想法也确实不错,但是可惜就是他想表达的太多,太想把所有都表达出来 ,结果什么都表达不好。
坏到底的警察,有良知的警察,堕落到底又迷途知返的警察,争议的化身,成长的新一代,毒贩,在一个大时代下,这些人确实都有血有肉,真实存在。但在短短两个小时内都表现出来,不可能。集中表达才是正路。
但总的说不难看,如果看完《南京南京》很压抑,看看这个很轻松的大时代吧电影吧
《黄金帝国》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它的英文名是I Corrupt All Cops,缩写是ICAC,没错,那正是廉正公署的缩写。
我现在非常愤怒
我最最最不喜欢的人就是无能的人,狡猾奸诈自私,在这些缺点让我受不了。但有这些缺点的人毕竟还有用,只要你合理运用。
只是申请账号然后把网址复制到地址栏啊,竟然弄了14天了,我的心情只想骂人。
我很没有风度,我也不想坚持那些了。
天天下雨,我喜欢有水,但我妈说我一直被水克,我总是喜欢一样东西,然后发现它并不适合我。我夜很想偶尔脆弱一次,我不想一直都坚持在那里。
我混乱着,常常刚刚经过几天作出的决定我一分钟后就会改变想法。我开始犹豫,容易患得患失,我怕以前维持的被破坏。
简单简单简单,我只希望简单点。有人问我,地位,金钱,梦想,你缺什么。我很快的回答是梦想,因为我觉得金钱和地位很容易得到。她说她想去法国,而她男人要去美国,她在挣扎到底要坚持哪个。我根本就不想回答,因为我一点都不想出国。
她说我想要梦想很单纯,我不觉得,我觉得有梦想和野心的人才复杂。因为金钱和地位都很渺小,那实在是享受的初级阶段。人有了梦想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幸亏那天看见了彩虹,而且后来我妈给我打电话说那是我阴历生日,我很高兴。我最近没看日历,不知道阴历过得这么快。
我不过生日,因为我们说,你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
我从来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我人生最晚起床也不到9点吧。
这个习惯应该是小学时学小号养成的,那时候3年纪吧,进入管乐队学小号,练习时间是早饭前的半个小时,差不多是6点左右,我现在想想那时候能天天去挺奇迹的。小学就这样一直坚持,每天早晨抚摸我的11号小号。后来初中,我总是喜欢早起写作业,晚上老是写不下去,而且早起写有紧迫感,可以很速度的完成。
慢慢这样过了几年,也就习惯了,懒觉也就跟我没缘了。
我现在想想,高中的那时候,对于写东西总是充满了热情,一天可以写上万字,就上课不停的写,很有满足感。现在我也只能写写这些不关痛痒的小东西。
其实从各方面来说,我都是一直退化的。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每个人都会年华老去
我看着现在的窦唯,想着他《无地自容》开场的激情;
我看着现在的格兰特希尔,想着他作为活塞领袖的青春华丽;
我看着现在的吉格斯,想着他跃马长枪阿森纳左路的那一抹红色;
我看着现在的余华,想着他那些沉重却暗涌的文字;
我看着现在的罗布特德尼罗,想着他面对那个不知好歹的房东时的从容温和;
我看着现在的聂卫平,想着他单挑日韩棋手时乱糟糟的头发;
我看着现在的陈凯歌,想着他浓郁的人文忏悔情怀。
时代吐出了人杰,来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增加英雄,但英雄们总会回到原来的自己。不用去痛恨,更不能去谩骂,因为他曾经给我么带来过情怀。
老兵不死,他只是慢慢慢慢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