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一颗实习心
大三暑假无事可做,忽然想去实习。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网站,姑且称为W网站,W网站刚上线不到一年。其实W网站是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的地方分站,因为我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被分配去了新闻中心,跟着一个年轻姑娘学习采编。
一大一小办两间办公室,只是中间隔了半堵墙,总编可以同时监控。我被分到了小办公室,一张电脑桌,一把椅子,自备的笔记本,就是全部家当,还有每天10元的生活补助。
各个采编人员负责不同的区域,年轻姑娘的事情不多,自然我也很清闲,自顾自的在网上四处浏览新闻,学习网络新闻的写法,这样重复平淡的过了10天。总编提议周五去KTV嗨歌,联络感情,周六周日不用上班,众人积极响应。但是周五家里有事,得早些回去,本想着向总编请假,最后还是作罢,心里想,去就去吧,提早离开还是能赶到家的。
到了周五,一群人咋咋呼呼的奔向了KTV,到了KTV唱歌的唱歌,喝酒的喝酒,玩色子的玩色子。在KTV坐了一会,我和一位姐姐合唱了一首歌,就向总编打了个招呼,提早离开了。
周一早上,刚坐到位置上,人事经理就把我叫了去,委婉的说,我不适合他们公司,性格不合群,集体活动参与不积极,让我去财务结算一下然后离开。我瞬间傻眼了,原来唱K是个局啊。
之前也有过打工的经历,应聘时老板是个非常精明的人,承诺的是一个月750,工作了一个半月硬是七扣八扣压缩到了480。你说商人精明算计,正常啊,一个正经公司也这么九曲回肠的,真是让人惊叹!
第一次实习,我就这么冤死了。
吸取教训,整装再出发。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听同学说,他所在的F网站正在招实习生。我问了问地址,打印了份简历,直奔F网站而去。前台姑娘估计是新人,也没拦我,我直接敲开了总编的大门,总编简单地问了我几句,就说你留下吧,先看看。嘿,就这么留下了!同学惊讶的说不出话,要知道那小伙子是考进来的。
不一样的部门名称,一样的工作,采编部。
整个部门一共有5个人,其中包括3个实习生,所以两个老员工带我们3个人。第二天,一位姐姐就带我出去采访了,见了很多人,新奇,欣喜,不知所措。。。但是依然装淡定。
回来后姐姐让我写一篇新闻稿交给她,我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姐姐只送我了一句”还行“。
看着办公室里来来去去的人,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么大一个网站,一个部门只有2个正式员工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公司一直在招聘。七天之后副总编召见所有实习生,又是委婉地说,公司又招了许多新人,工位有限,所以没毕业的实习生可以离开了。我和同学就被扫地出门了,比上次还惨,没有补助。
第二次实习,有了采编的经历,也是有收获的。
吸取教训,整装再再出发。
时间忽的跳过了暑假,开学了,这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两个月的课程,然后考试,剩下的是实习时间,最后是回校做毕业论文。
我还是想征服网站,刚开学就向X网站投了简历,慢慢等消息。X网站也是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的地方站,在地方根基稳固,是个很好的平台。恰好考完试,X网站人事助理打来面试电话。顺利过关,并顺利落户于X网站的新闻中心,跟着程sir学编辑。
熟悉后台操作,整理新闻原件,重新起标题,这些事情刚刚知道怎么做,就被调去了教育频道。教育频道的吕姐姐负责的工作很复杂,也很多。刚开始她只让我更新教育频道的新闻,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我的工作量也增加了。除了要更新新闻,还要监督引导姐姐负责的两个频道的日常工作。和其他编辑沟通,做图,剪辑访谈视频,和客户联系广告位等等。
工作丰富了,生活也十分忙碌。更重要的是认识一群可爱的人——实习生团队,像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一样,有班长,各种委员。相互鼓励,相互开着玩笑。
看似平顺愉悦的日子,包容着许多被我一笑而过的挫折。
跟着程sir的日子是在一个极大的运营办公室,是一个很沉闷,小声说话也像霹雳的空间。教育的吕姐姐所在的商运办公室很小,却很自由,大家有说有笑。可惜没过多久,大家都搬到了营销中心,领导都换了,营销中心的汽车部来到了这个小办公室。由于营销中心工位有限,我被留了下来,和汽车部的人混在了一起。日子久了也都熟了,刚开始的孤独感渐渐消失了,还结识了几个很要好的朋友。直到后来我被安排在了前台,小姑娘还是常常找我聊天。
吕姐姐觉得我一个人待在汽车那也不是个事,不好沟通。领导把我调回来,只是坐在了市场部的地盘上,虽然还是在营销中心,和吕姐姐只隔了三排座位,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必然,市场部的同学们都认识我了。
后来的后来,前台美女走了,人事经理让我去值守前台,就这样整个公司的人都认识我了,我也慢慢认识了所有人。公司内外的大小人物都要从前台经过,看透了很多事,只笑不语。前台不单单是门面,也是信息源。虽然只是表面的,来来去去,深层次的自然而然便知晓。
X网站是我实习最久的地方。认识了许多朋友,朋友们总是笑我,咱公司的每个办公室都有过你的身影。有些人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很亲密。
X网站有一套很相当完整的实习生管理和考试晋升转正系统,只要有晋升补助便提高一个层次,虽然不是很多,但你确实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我的心态,转正随缘。
后来,我离开了。
实习的磕磕绊绊,磨砺着这颗越发坚强勇敢的心。
一大一小办两间办公室,只是中间隔了半堵墙,总编可以同时监控。我被分到了小办公室,一张电脑桌,一把椅子,自备的笔记本,就是全部家当,还有每天10元的生活补助。
各个采编人员负责不同的区域,年轻姑娘的事情不多,自然我也很清闲,自顾自的在网上四处浏览新闻,学习网络新闻的写法,这样重复平淡的过了10天。总编提议周五去KTV嗨歌,联络感情,周六周日不用上班,众人积极响应。但是周五家里有事,得早些回去,本想着向总编请假,最后还是作罢,心里想,去就去吧,提早离开还是能赶到家的。
到了周五,一群人咋咋呼呼的奔向了KTV,到了KTV唱歌的唱歌,喝酒的喝酒,玩色子的玩色子。在KTV坐了一会,我和一位姐姐合唱了一首歌,就向总编打了个招呼,提早离开了。
周一早上,刚坐到位置上,人事经理就把我叫了去,委婉的说,我不适合他们公司,性格不合群,集体活动参与不积极,让我去财务结算一下然后离开。我瞬间傻眼了,原来唱K是个局啊。
之前也有过打工的经历,应聘时老板是个非常精明的人,承诺的是一个月750,工作了一个半月硬是七扣八扣压缩到了480。你说商人精明算计,正常啊,一个正经公司也这么九曲回肠的,真是让人惊叹!
第一次实习,我就这么冤死了。
吸取教训,整装再出发。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听同学说,他所在的F网站正在招实习生。我问了问地址,打印了份简历,直奔F网站而去。前台姑娘估计是新人,也没拦我,我直接敲开了总编的大门,总编简单地问了我几句,就说你留下吧,先看看。嘿,就这么留下了!同学惊讶的说不出话,要知道那小伙子是考进来的。
不一样的部门名称,一样的工作,采编部。
整个部门一共有5个人,其中包括3个实习生,所以两个老员工带我们3个人。第二天,一位姐姐就带我出去采访了,见了很多人,新奇,欣喜,不知所措。。。但是依然装淡定。
回来后姐姐让我写一篇新闻稿交给她,我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姐姐只送我了一句”还行“。
看着办公室里来来去去的人,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么大一个网站,一个部门只有2个正式员工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公司一直在招聘。七天之后副总编召见所有实习生,又是委婉地说,公司又招了许多新人,工位有限,所以没毕业的实习生可以离开了。我和同学就被扫地出门了,比上次还惨,没有补助。
第二次实习,有了采编的经历,也是有收获的。
吸取教训,整装再再出发。
时间忽的跳过了暑假,开学了,这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两个月的课程,然后考试,剩下的是实习时间,最后是回校做毕业论文。
我还是想征服网站,刚开学就向X网站投了简历,慢慢等消息。X网站也是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的地方站,在地方根基稳固,是个很好的平台。恰好考完试,X网站人事助理打来面试电话。顺利过关,并顺利落户于X网站的新闻中心,跟着程sir学编辑。
熟悉后台操作,整理新闻原件,重新起标题,这些事情刚刚知道怎么做,就被调去了教育频道。教育频道的吕姐姐负责的工作很复杂,也很多。刚开始她只让我更新教育频道的新闻,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我的工作量也增加了。除了要更新新闻,还要监督引导姐姐负责的两个频道的日常工作。和其他编辑沟通,做图,剪辑访谈视频,和客户联系广告位等等。
工作丰富了,生活也十分忙碌。更重要的是认识一群可爱的人——实习生团队,像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一样,有班长,各种委员。相互鼓励,相互开着玩笑。
看似平顺愉悦的日子,包容着许多被我一笑而过的挫折。
跟着程sir的日子是在一个极大的运营办公室,是一个很沉闷,小声说话也像霹雳的空间。教育的吕姐姐所在的商运办公室很小,却很自由,大家有说有笑。可惜没过多久,大家都搬到了营销中心,领导都换了,营销中心的汽车部来到了这个小办公室。由于营销中心工位有限,我被留了下来,和汽车部的人混在了一起。日子久了也都熟了,刚开始的孤独感渐渐消失了,还结识了几个很要好的朋友。直到后来我被安排在了前台,小姑娘还是常常找我聊天。
吕姐姐觉得我一个人待在汽车那也不是个事,不好沟通。领导把我调回来,只是坐在了市场部的地盘上,虽然还是在营销中心,和吕姐姐只隔了三排座位,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必然,市场部的同学们都认识我了。
后来的后来,前台美女走了,人事经理让我去值守前台,就这样整个公司的人都认识我了,我也慢慢认识了所有人。公司内外的大小人物都要从前台经过,看透了很多事,只笑不语。前台不单单是门面,也是信息源。虽然只是表面的,来来去去,深层次的自然而然便知晓。
X网站是我实习最久的地方。认识了许多朋友,朋友们总是笑我,咱公司的每个办公室都有过你的身影。有些人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很亲密。
X网站有一套很相当完整的实习生管理和考试晋升转正系统,只要有晋升补助便提高一个层次,虽然不是很多,但你确实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我的心态,转正随缘。
后来,我离开了。
实习的磕磕绊绊,磨砺着这颗越发坚强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