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再也没有(旧文整理)
我一直以为,执意远离的只有我们。
而今发现,不只我们在离开。这一座城,以一种我不想见的方式和曾经告别着,背道而驰。
然而,说什么背道而驰。旧的血骨尽管流逝,却并不妨碍新鲜血液的注入。这座城市不会死,它只是抛弃了一部分人,除名了一部分人。
因为,尽管你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但再也没有一个将来的某一天,因为你忽然的一时兴起决定旧地重游,那个熟悉的街角没有回忆,没有书香没有咖啡香,再也没有一个书店亮着黄底色的招牌成为你的养料。
从那一天起,你无法若无其事地拐进闹市中的书店,选择突然的与世隔绝沉溺在那个只有油墨香气的世界。
从那一天起,你也许依然可以找到那个曾经在那里写过作业的同伴,但是你们却不知道要一起走到哪里。
从那一天起,你的手指抚过的每一本书,旧的,它只存有那家书店的残留香气,新的,它甚至没机会被咖啡豆香包裹。
从那一天起,那家书店只能划过你的记忆也仅止于记忆。
这之后的孩子再也不知道曾经有一家书店叫【光合作用书房】。他们不知道再寒冷的冬季,那里面的温暖伴随着黄色与褐色的格调会挽留住你的脚步久一点,更久一点。从这以后的孩子,再也不可能找到一家可以写作业的书店,找到一家可以暖脚的去处,找到一家可以温暖心灵的地方。
我甚至不太确定,从此以后,厦门还去哪里找到这样的书店。
不是没有书店,可是呆板的新华书店和太过商业化的外图它们怎么可能给我们一个那么温暖的感觉呢?
住在禾祥西曾经被人形容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出门左拐是光合,右拐是TD。满足你一切精神上的需求,无论是对艺术,文字,又或者温暖的任何一种形式。
可是,后来呢?TD搬得近了,却小了,装修格调变了,连带着越来越多找不到的碟,和找不到的感觉。去的少了,买的也少了。光合没有改动,只是囤积的书越来越多,上高中后无论是回家的时间更或者闲下来的时光越来越少,然后去的少了,买的也少了。
知道年初家旁的光合悄无声息地关了。我甚至没有看到张贴的转让海报。因为高三,太久没有回岛内,我于是就这么错过了看这家书店的最后一眼。
这一次也是,在帝都。
国庆的时候去三里屯village意外看到导购的众多店名中竟然有【光合作用书房】。惊叹于它的神奇,本以为只是Amoy人本地的书店不曾想会在异乡看到。但是,因着天晚人倦,和本就要打道回府的想法,和朋友选择了下回再来。于是,又一次,我错过了最后一眼。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眼。
这就是,人生总是很多的因缘么?
它最终关在了我们这样一群同样的在那里度过漫长少年时光的人漂泊在外的时候。从此以后,对于我们这群人,那样的一段记忆再无处安放,因为没有载体,纵使有如再小不过的沙粒,在过往的瀚海中依旧没有容身之所。
从今往后,我们只剩下纸质的脆弱,交杂着这样或那样其它的情绪,于夹缝中终于找到一点点空间去回忆那间书店,有咖啡香,有爵士,香颂,有各种生活小物件,还有我们流逝的最美的少年时光。
在全世界各地,有这么最后一代人。我们的心底里存有对【晓风书屋】【光合作用书房】最后的美好回忆。会因为走进【晓风书屋】觉得太过幸福而在晚上做一个异常甜美的梦,会因为坐在【光合作用书房】里太安静闲适而忘记回家。
它们从此于我们一样和Amoy说再见。
然后,也会像我们一样,也许会回来,也许永远不会。
.
.
.
.
.
.
谨献给这群Amoy孩子最青涩的少年时光
2011.11.1 1:28
而今发现,不只我们在离开。这一座城,以一种我不想见的方式和曾经告别着,背道而驰。
然而,说什么背道而驰。旧的血骨尽管流逝,却并不妨碍新鲜血液的注入。这座城市不会死,它只是抛弃了一部分人,除名了一部分人。
因为,尽管你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但再也没有一个将来的某一天,因为你忽然的一时兴起决定旧地重游,那个熟悉的街角没有回忆,没有书香没有咖啡香,再也没有一个书店亮着黄底色的招牌成为你的养料。
从那一天起,你无法若无其事地拐进闹市中的书店,选择突然的与世隔绝沉溺在那个只有油墨香气的世界。
从那一天起,你也许依然可以找到那个曾经在那里写过作业的同伴,但是你们却不知道要一起走到哪里。
从那一天起,你的手指抚过的每一本书,旧的,它只存有那家书店的残留香气,新的,它甚至没机会被咖啡豆香包裹。
从那一天起,那家书店只能划过你的记忆也仅止于记忆。
这之后的孩子再也不知道曾经有一家书店叫【光合作用书房】。他们不知道再寒冷的冬季,那里面的温暖伴随着黄色与褐色的格调会挽留住你的脚步久一点,更久一点。从这以后的孩子,再也不可能找到一家可以写作业的书店,找到一家可以暖脚的去处,找到一家可以温暖心灵的地方。
我甚至不太确定,从此以后,厦门还去哪里找到这样的书店。
不是没有书店,可是呆板的新华书店和太过商业化的外图它们怎么可能给我们一个那么温暖的感觉呢?
住在禾祥西曾经被人形容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出门左拐是光合,右拐是TD。满足你一切精神上的需求,无论是对艺术,文字,又或者温暖的任何一种形式。
可是,后来呢?TD搬得近了,却小了,装修格调变了,连带着越来越多找不到的碟,和找不到的感觉。去的少了,买的也少了。光合没有改动,只是囤积的书越来越多,上高中后无论是回家的时间更或者闲下来的时光越来越少,然后去的少了,买的也少了。
知道年初家旁的光合悄无声息地关了。我甚至没有看到张贴的转让海报。因为高三,太久没有回岛内,我于是就这么错过了看这家书店的最后一眼。
这一次也是,在帝都。
国庆的时候去三里屯village意外看到导购的众多店名中竟然有【光合作用书房】。惊叹于它的神奇,本以为只是Amoy人本地的书店不曾想会在异乡看到。但是,因着天晚人倦,和本就要打道回府的想法,和朋友选择了下回再来。于是,又一次,我错过了最后一眼。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眼。
这就是,人生总是很多的因缘么?
它最终关在了我们这样一群同样的在那里度过漫长少年时光的人漂泊在外的时候。从此以后,对于我们这群人,那样的一段记忆再无处安放,因为没有载体,纵使有如再小不过的沙粒,在过往的瀚海中依旧没有容身之所。
从今往后,我们只剩下纸质的脆弱,交杂着这样或那样其它的情绪,于夹缝中终于找到一点点空间去回忆那间书店,有咖啡香,有爵士,香颂,有各种生活小物件,还有我们流逝的最美的少年时光。
在全世界各地,有这么最后一代人。我们的心底里存有对【晓风书屋】【光合作用书房】最后的美好回忆。会因为走进【晓风书屋】觉得太过幸福而在晚上做一个异常甜美的梦,会因为坐在【光合作用书房】里太安静闲适而忘记回家。
它们从此于我们一样和Amoy说再见。
然后,也会像我们一样,也许会回来,也许永远不会。
.
.
.
.
.
.
谨献给这群Amoy孩子最青涩的少年时光
2011.11.1 1:28
![]() |
<那一年的光合作用书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