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没用
我们受人指点,我们努力学习,可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书都代表知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开启我们的心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你没用,所以你没用。前一个没用是指没有去运用,后一个没用是指你没有作用,没有价值。也许你用了,只是没有耐心等待它开花结果。毛主席说过,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
很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以致用,或者说知识与社会脱节。这个世界的标准,以及你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没用。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大学生拼命考证,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不知道有没有用,害怕哪一天被“没用”了。趁着自己年轻,趁着自己有时间,趁着自己还想考,考了再说。哪怕这些证书将来真没用,也得去考,因为身边的人都去考了,你不去考就真没用了。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去迎合别人的价值观,以此告诉别人自己还有用。我们读懂了太多我们不需要懂的东西,却故意回避那些我们急需要懂的东西,然后感慨,学习有个毛用啊。曾经在医院碰到一位照顾她婆婆的女士,她知道我是大学生后,让我帮她分析一下她女儿该如何选择。跟她女儿通电话才知道她刚上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又不是名校,又不是热门专业,而且当年高校毕业生好像半数没找到工作,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她们这些新生已经感到到心理压力,纷纷开始让自己变得更有用。身边的同学都开始学第二专业,让我帮我她参谋一下哪个专业好,据她自己说是英语还过得去,而且对英语挺感兴趣,想把英语作为第二专业。我给她的意见是如果别人都选修某个作为第二专业,你就不要选,大家都知道同学喜欢扎堆选课,方便上课、做作业和考试。这样可以把自己突出来,与众不同,增加就业的机会。至于英语,你现在有一定的基础,你又是学旅游方面的,可以学点口语,没有必要去选修作为第二专业。大学英语正常学,过了六级,再把口语学好,出社会已经是相当优秀了。至于怎么学口语,建议她选修一些口语选修课,参加一些组织,或者交个外国朋友等等。之所以这位女士要我帮她参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修第二专业需要花一大笔钱,可能比她现在的专业学费还多。所以我跟那小姑娘讲,你可以把多余的时间用在社会实践,去外面打打工,如一些高档点的西餐厅、酒吧,这些地方一般会要求一定的英语,还可以赚钱。现在是大一,人生地不熟,加上高中养成三点一线的生活习惯,课程又不多,所以看似时间较多,忙着选修第二专业。等到你大二了,人就开始变得“潇洒”了,专业课都有可能不想上,就别说第二专业课了。本着她妈妈的意愿,我对她的初步了解,以及我过来人的身份给了她些建议。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就是用途,就是价值。到底怎么算有用,怎么算没用,当年庄子也没有解释明白。有一天庄子带着学生去访友,经过一座山,正好有位农夫在砍树。奇怪的是农夫并没有砍大树,而是砍小树。于是庄子就问他为什么不砍这棵大树,农夫说因为它没用!庄子继续往前走,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友人家中,友人叫儿子杀鹅款待,儿子问杀哪只,友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弟子问为什么杀那一只,友人回答,因为它没用!于是,弟子困惑了,问庄子:“为什么同样是没用,树因为没用而活下来了,而鹅却因为没有成了盘中餐?”庄子其实也困惑,一时没有好的解释,忽悠了一下弟子。其实,一个人或一个物有没有用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者决定的。就像冯巩和牛群的小品《小偷公司》里面说的官僚主义一样,用对联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行不行就是有用没用,也不能怪现在的考证风气,因为我们没法判断单位要什么证书。在农夫的眼里,他砍活树是为了用“死树”,比如当柴火,制家具等等,树只有死了之后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一刻,在农夫眼里“死后=价值=有用”。同理,在友人眼里,不会叫的鹅该杀,因为“会叫=价值=有用”。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生死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应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来判断事物的价值。我相信,如果农夫是要移植树木,那肯定是活的有价值,那些大树因为不便移植可能会被砍掉。如果友人重视的公母,觉得会下蛋才有用,那公的就成了刀下鬼。总有些东西要到死后才能发挥作用,才有用,这叫死得其所。就像臧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时候写的“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价值,被人利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不要放弃被人利用的机会。VC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与被利用的行当,周鸿祎曾经描述被VC“利用”的一次经历。当初因为第一次做公司,没有融资经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愿意投资的VC,人家问他打算要多少钱,本来是想说要200万美金的,结果战战兢兢说200万人民币。VC从他这里赚取了超过100倍的回报,而一般情况下VC的投资在10倍的回报率就不算失策。但据周鸿祎自己讲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后悔,因为被人利用是一件很正常也很庆幸的事情,至少因为这次投资,他得到了三个好处。一是从此以后投资人都很喜欢他,因为他们从他身上赚了很多钱,这就为日后的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口碑;二是自己也因此能够进入了互联网,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因为当时拿到钱比拿到合理的钱更重要,否则容易被出局。这也是他一直奉劝的新一代创业者要尊重的事实,融资速度比什么都重要。另外当然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面对VC就能“相互利用”得更加融洽。我们总喜欢把利用当作一个贬义词来处理,这是社会教育的失败。看不见的利用大部分情况是一种潜伏的危机,但看得见的利用是一种价值的正当体现。你替别人工作,别人给你报酬,就是一个看得见的被利用的过程。雇主利用你的能力和时间,完成他需要的工作,你也利用他雇佣你的机会,得到你要的相应的报酬。
老罗说,有思想的年轻人到哪都不太合群。其实是多大数人跟有思想的人不太合群,这两句话看着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有思想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这个社会,接受并保持自己的独一无二。也就是说有思想的人理解别人,保持自我,与大家和睦共处。而大多数没思想的人不理解这个社会,喜欢看问题表面化,易怒易冲动,排斥有思想的人,因为有思想的人经常会让他们陷入尴尬和痛苦之中。就像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最根本是价值观的区别,而不是能力的区别。有思想的人不是不合群,而是被不合群。
人性是让别人感觉舒服,而本性是让自己感觉舒服。人性和本性的交叉,让人痛并快乐着。经常有人会骂别人没人性,就是说别人让自己不舒服了;经常有人骂别人狗改不了吃屎,就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本性让他自己舒服,改掉本性会让自己不舒服,于是不改。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本性,触犯了人性。我们的舒服圈跟别人的舒服圈会不会有交集,决定你们能否成为朋友。人总有踩大便的时候,踩到了不要紧,停下来仔细看看,那也许是狗屎。踩没踩到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踩到。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梦想,长大后才知道梦想的价值;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价值,长大后才发现很多价值已经不值钱了。就像成龙的歌唱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我们到底重不重要,我们是不是很渺小,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会不会觉得可笑。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我们认为自己没用,所以别人不敢用我们,即使认为我们有用。因为你的心态会影响到其他人,所以你变得真没用。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次轮回,会随时间流逝。当徐风微起,树叶飘零,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不是树叶没有用,是它让你知道或许秋天就要来临。我们想让一件事物变得有用的方法有很多,要它变得没用的方法就更多。别人说你没用,是因为你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自己说自己没用,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都是要活在别人的眼里。我们不能左右别人,只能左右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让自己变得更有用。所以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金庸笔下的东邪黄药师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行我素的行为作风的结果只会让亲人受到伤害。有个故事说,一个富翁选老婆,有三个来应聘,富翁给了她们每人1000块,让她们尽量填满房间。第一个女孩子买了些棉花将房间塞满,第二个女孩买了一些气球将房间塞满,第三个女孩买了一支蜡烛,点亮后将房间“塞满”。要说第三个的女孩冰雪聪明,智商很高,又有创意,是富翁的最佳人选。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富翁选的是胸部最大的那个!实验只是一次娱乐而已,大胸才是有用的。如果你不知道对方的真正需求,徒劳的努力只会增加你的痛苦和自卑,认为自己没有用。当然,了解别人娱乐后的真实意图也是一种能力,从这方面来说,你确实没用。就像谈判一样,双方都喜欢放烟雾弹,争取有利的态势。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现在社会都提倡多才多艺,综合性人才,导致现在很多人全而不才。我个人的建议是,一定要有一门看家本领,然后再多多益善。就算你真的没有什么本领,也要学会装一下。打肿脸来充胖子不是我们提倡的,因为太明显了,但如果其他地方也打肿一下,估计就真的是胖子了。
很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以致用,或者说知识与社会脱节。这个世界的标准,以及你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没用。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大学生拼命考证,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不知道有没有用,害怕哪一天被“没用”了。趁着自己年轻,趁着自己有时间,趁着自己还想考,考了再说。哪怕这些证书将来真没用,也得去考,因为身边的人都去考了,你不去考就真没用了。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去迎合别人的价值观,以此告诉别人自己还有用。我们读懂了太多我们不需要懂的东西,却故意回避那些我们急需要懂的东西,然后感慨,学习有个毛用啊。曾经在医院碰到一位照顾她婆婆的女士,她知道我是大学生后,让我帮她分析一下她女儿该如何选择。跟她女儿通电话才知道她刚上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又不是名校,又不是热门专业,而且当年高校毕业生好像半数没找到工作,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她们这些新生已经感到到心理压力,纷纷开始让自己变得更有用。身边的同学都开始学第二专业,让我帮我她参谋一下哪个专业好,据她自己说是英语还过得去,而且对英语挺感兴趣,想把英语作为第二专业。我给她的意见是如果别人都选修某个作为第二专业,你就不要选,大家都知道同学喜欢扎堆选课,方便上课、做作业和考试。这样可以把自己突出来,与众不同,增加就业的机会。至于英语,你现在有一定的基础,你又是学旅游方面的,可以学点口语,没有必要去选修作为第二专业。大学英语正常学,过了六级,再把口语学好,出社会已经是相当优秀了。至于怎么学口语,建议她选修一些口语选修课,参加一些组织,或者交个外国朋友等等。之所以这位女士要我帮她参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修第二专业需要花一大笔钱,可能比她现在的专业学费还多。所以我跟那小姑娘讲,你可以把多余的时间用在社会实践,去外面打打工,如一些高档点的西餐厅、酒吧,这些地方一般会要求一定的英语,还可以赚钱。现在是大一,人生地不熟,加上高中养成三点一线的生活习惯,课程又不多,所以看似时间较多,忙着选修第二专业。等到你大二了,人就开始变得“潇洒”了,专业课都有可能不想上,就别说第二专业课了。本着她妈妈的意愿,我对她的初步了解,以及我过来人的身份给了她些建议。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就是用途,就是价值。到底怎么算有用,怎么算没用,当年庄子也没有解释明白。有一天庄子带着学生去访友,经过一座山,正好有位农夫在砍树。奇怪的是农夫并没有砍大树,而是砍小树。于是庄子就问他为什么不砍这棵大树,农夫说因为它没用!庄子继续往前走,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友人家中,友人叫儿子杀鹅款待,儿子问杀哪只,友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弟子问为什么杀那一只,友人回答,因为它没用!于是,弟子困惑了,问庄子:“为什么同样是没用,树因为没用而活下来了,而鹅却因为没有成了盘中餐?”庄子其实也困惑,一时没有好的解释,忽悠了一下弟子。其实,一个人或一个物有没有用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者决定的。就像冯巩和牛群的小品《小偷公司》里面说的官僚主义一样,用对联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行不行就是有用没用,也不能怪现在的考证风气,因为我们没法判断单位要什么证书。在农夫的眼里,他砍活树是为了用“死树”,比如当柴火,制家具等等,树只有死了之后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一刻,在农夫眼里“死后=价值=有用”。同理,在友人眼里,不会叫的鹅该杀,因为“会叫=价值=有用”。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生死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应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来判断事物的价值。我相信,如果农夫是要移植树木,那肯定是活的有价值,那些大树因为不便移植可能会被砍掉。如果友人重视的公母,觉得会下蛋才有用,那公的就成了刀下鬼。总有些东西要到死后才能发挥作用,才有用,这叫死得其所。就像臧克家先生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时候写的“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被人利用,说明你还有价值,被人利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不要放弃被人利用的机会。VC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与被利用的行当,周鸿祎曾经描述被VC“利用”的一次经历。当初因为第一次做公司,没有融资经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愿意投资的VC,人家问他打算要多少钱,本来是想说要200万美金的,结果战战兢兢说200万人民币。VC从他这里赚取了超过100倍的回报,而一般情况下VC的投资在10倍的回报率就不算失策。但据周鸿祎自己讲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后悔,因为被人利用是一件很正常也很庆幸的事情,至少因为这次投资,他得到了三个好处。一是从此以后投资人都很喜欢他,因为他们从他身上赚了很多钱,这就为日后的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口碑;二是自己也因此能够进入了互联网,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因为当时拿到钱比拿到合理的钱更重要,否则容易被出局。这也是他一直奉劝的新一代创业者要尊重的事实,融资速度比什么都重要。另外当然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面对VC就能“相互利用”得更加融洽。我们总喜欢把利用当作一个贬义词来处理,这是社会教育的失败。看不见的利用大部分情况是一种潜伏的危机,但看得见的利用是一种价值的正当体现。你替别人工作,别人给你报酬,就是一个看得见的被利用的过程。雇主利用你的能力和时间,完成他需要的工作,你也利用他雇佣你的机会,得到你要的相应的报酬。
老罗说,有思想的年轻人到哪都不太合群。其实是多大数人跟有思想的人不太合群,这两句话看着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有思想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这个社会,接受并保持自己的独一无二。也就是说有思想的人理解别人,保持自我,与大家和睦共处。而大多数没思想的人不理解这个社会,喜欢看问题表面化,易怒易冲动,排斥有思想的人,因为有思想的人经常会让他们陷入尴尬和痛苦之中。就像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最根本是价值观的区别,而不是能力的区别。有思想的人不是不合群,而是被不合群。
人性是让别人感觉舒服,而本性是让自己感觉舒服。人性和本性的交叉,让人痛并快乐着。经常有人会骂别人没人性,就是说别人让自己不舒服了;经常有人骂别人狗改不了吃屎,就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本性让他自己舒服,改掉本性会让自己不舒服,于是不改。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本性,触犯了人性。我们的舒服圈跟别人的舒服圈会不会有交集,决定你们能否成为朋友。人总有踩大便的时候,踩到了不要紧,停下来仔细看看,那也许是狗屎。踩没踩到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踩到。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梦想,长大后才知道梦想的价值;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价值,长大后才发现很多价值已经不值钱了。就像成龙的歌唱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我们到底重不重要,我们是不是很渺小,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会不会觉得可笑。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我们认为自己没用,所以别人不敢用我们,即使认为我们有用。因为你的心态会影响到其他人,所以你变得真没用。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次轮回,会随时间流逝。当徐风微起,树叶飘零,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不是树叶没有用,是它让你知道或许秋天就要来临。我们想让一件事物变得有用的方法有很多,要它变得没用的方法就更多。别人说你没用,是因为你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自己说自己没用,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都是要活在别人的眼里。我们不能左右别人,只能左右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让自己变得更有用。所以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金庸笔下的东邪黄药师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行我素的行为作风的结果只会让亲人受到伤害。有个故事说,一个富翁选老婆,有三个来应聘,富翁给了她们每人1000块,让她们尽量填满房间。第一个女孩子买了些棉花将房间塞满,第二个女孩买了一些气球将房间塞满,第三个女孩买了一支蜡烛,点亮后将房间“塞满”。要说第三个的女孩冰雪聪明,智商很高,又有创意,是富翁的最佳人选。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富翁选的是胸部最大的那个!实验只是一次娱乐而已,大胸才是有用的。如果你不知道对方的真正需求,徒劳的努力只会增加你的痛苦和自卑,认为自己没有用。当然,了解别人娱乐后的真实意图也是一种能力,从这方面来说,你确实没用。就像谈判一样,双方都喜欢放烟雾弹,争取有利的态势。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现在社会都提倡多才多艺,综合性人才,导致现在很多人全而不才。我个人的建议是,一定要有一门看家本领,然后再多多益善。就算你真的没有什么本领,也要学会装一下。打肿脸来充胖子不是我们提倡的,因为太明显了,但如果其他地方也打肿一下,估计就真的是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