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笔记)
第一章
1. 本书目标: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
2. 批判性思维:有一套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同时加上在适当的时间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积极主动的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3. 弱势批判思维: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4. 强势批判思维: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5. 价值观: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他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第二章
1. 论题:引起对话或者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1.1 描述性论题: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1.2 规定性论题:只对什么该做or不该做,什么是对or错,什么是好or坏所提出的问题。
2. 结论: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1.3 你相信一个陈述(结论)是因为你认为它由其他看法所支撑,这就是在进行推理。
1.4 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和证据是不能作为结论。
3. 教训: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避免贪多嚼不烂。
第三章
1. 理由: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时,你才能判断一个结论的价值。
2. 理由+结论=论证,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1. 本书目标: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
2. 批判性思维:有一套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同时加上在适当的时间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积极主动的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3. 弱势批判思维: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4. 强势批判思维: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5. 价值观: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他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第二章
1. 论题:引起对话或者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1.1 描述性论题: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1.2 规定性论题:只对什么该做or不该做,什么是对or错,什么是好or坏所提出的问题。
2. 结论: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1.3 你相信一个陈述(结论)是因为你认为它由其他看法所支撑,这就是在进行推理。
1.4 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和证据是不能作为结论。
3. 教训: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避免贪多嚼不烂。
第三章
1. 理由: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时,你才能判断一个结论的价值。
2. 理由+结论=论证,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