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思促健体——关于血乳酸检测的思考与体验
【原因】
“排酸跑”,被一些业余跑者视作全程马拉松及以远赛事赛后的恢复方法。其逻辑在于:长时大量运动产生乳酸——乳酸的生成速度大于代谢速度——多余的乳酸随着血液流向体内各处——造成肌肉酸痛。翻阅国内的运动医学以及健身类书报杂志,也有一些关于一次高强度运动后不同恢复方法效率,以及马拉松跑者血乳酸浓度的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要么其运动模拟方式无法与马拉松和超马比赛相比,要么尚无关于跑后24小时或更久时间的研究。关于“排酸”的观点,跑友们也分为两大阵营:支持派认为,赛后数日的酸痛主要甚至完全由乳酸堆积导致,排酸跑有利于加速赛后恢复。反对者主张,乳酸的消除速度尽管因人而异,但要比想象的短得多;导致赛后数日酸痛的原因主要是机体损伤以及恢复,而不是乳酸堆积。
在承认血乳酸基础水平与代谢速度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笔者以2014年3月30日举行的郑开马拉松为契机,在赛前与赛后48小各进行一次血乳酸值化验,将结果进行对比;以便充分的了解自己在赛后恢复期间的乳酸代谢速度。同时,结合化验结果与医学建议,对更适合自己的恢复方法进行一番思考。
【过程:赛前检查篇】
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上午8点半,按照3月25日的电话预约,笔者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很顺利的挂上了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陶建瓴博士的特需号,并预约两次空腹采集静脉血化验交费:3月28日上午,以及4月1日上午。从赛后到4月1日上午检查的这段时间,完全休息。
采血过程如同肝功等,不赘述。化验结果90分钟内可取。参考范围为0.5-1.6mmol/L,测得血乳酸浓度为1.27 mmol/L,应当属于正常值区间。
数据说话,单据图如下:
检验报告照片
注:郑开马拉松前最后一练是3月25日下午的一小时奥森计时跑,完成距离15公里,约合3’59”配速。据此次化验间隔超过48小时。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
【过程:赛后复查篇】
3月30日郑开马拉松,笔者用时149分钟,完成35公里后,后因身体不适退赛。3月31日下午返京。
经过赛后的近两日休息,大腿仍有酸痛感。笔者于4月1日一早,再次前去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长距离跑完全休息2日后的血乳酸值。实测值为0.84,处于正常区间,且低于赛前测试的1.27。从直观经验上判断,乳酸堆积,应当不是此时肢体酸痛的主要原因。
通过向陶建瓴博士请教,当血乳酸值处于0.5-1.6mmol/L的正常范围时,测试值可能出现随机波动,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担忧。
【释惑:医学专家介绍运动与肾代谢常识】
应笔者请求,陶建瓴博士就马拉松、百公里跑等耐力运动与肾代谢方面的一些科普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一,关于横纹肌溶解症的先兆与治疗
广大跑步爱好者们有所耳闻的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类由于肌肉过度劳损、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会严重影响肾功能,严重时或可致命。但是,该病可防可治,并且重在预防。
横纹肌溶解症的一个症状就是身体乏力,此外运动后尿血也是可能的症状之一;但是,仅凭上述症状并不能确定患有横纹肌溶解症,还要进行相关的化验,比如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亚型(CKMB),或是肌红蛋白水平,这些检测可在协和医院检验科进行。不过,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多数情况是由运动前就患有的重感冒等炎症与感染等所诱发。
预防横纹肌溶解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补充适量的饮水。大量补充液体也是临床上的救治手段之一。
第二,关于比赛期间的高糖/高电解质补给品对肾代谢功能的影响
陶博士认为,一般而言,短期内人体的适应功能是可以承受的。关键是控制运动本身的强度,切莫超出身体负荷,不能鲁莽行事!此外,某些补给品中的咖啡因,会具有利尿作用。关于乳酸丸是否能够快速排解体内的乳酸,国内还没有正式研究来证明其功效。在运动中使用医用补液盐补充电解质,还是要请教医生。
第三,关于运动中的体液平衡与补充
陶博士说,健康人群经过长期系统锻炼,可以承受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中,同时大量出汗与补水的状况。在补水的同时,应当适当补充电解质。“每次少量,多次进行”是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的稳妥谨慎原则。
最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结束后,一定要要多补充水分与营养,注意休息和身体恢复。
【思考】
早在赛前检查时,笔者就对复查化验结果作了三种设想五种情况:
(1)大于1.27 mmol/L。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高于1.6 mmol/L的参考值上界。结合前文,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次长时的大强度运动导致血乳酸浓度明显上升,但还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
②高于1.27 mmol/L,而低于1.6 mmol/L。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A在比赛结束后至化验前的这段时间,通过休息,血乳酸浓度从大于1.6 mmol/L下降。
B在比赛结束后至化验前的这段时间,通过休息,血乳酸浓度从小于1.6 mmol/L下降;亦即是,血乳酸浓度在郑开马拉松后的上升或许不如常规经验认为的那么明显。
(2)小于1.27 mmol/L。与传统经验认识相反,需要咨询医生,获得更专业权威的科普解释。
(3)等于1.27 mmol/L。经过48小时的休息,血乳酸水平已经恢复至正常。
对于(1)中的情况②,或是结果(2)与(3),如果此时酸痛继续,则导致酸痛的原因可能不是乳酸堆积,而是肌肉内部的微损伤。
跑友们应当注意的是,乳酸代谢速度是因人而异的,判断身体恢复的最重要标准还是自己的感觉。测试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乳酸代谢能力的了解,并不能把只把乳酸代谢速率这一个数值作为不同个体之间恢复速度快慢的比较依据。
当我们在跑步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时,求助现代医学手段,以及医生的指导建议,不但能够加深对“适当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解,而且可以思考更适合自己的营养、训练以及恢复方案。边跑边想的过程,无疑对每位跑者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使跑步这一看似简单的运动,变成了富有探究乐趣的科学,而我们也在其中实现了益跑睿思的身心双赢。
【备注】
(1)费用
挂号与检查费用合计665.5元。明细如下:
① 医疗磁卡工本费5元,该卡具有挂号交费记录以及化验结果等信息储存功能。
②(特需门诊)挂号费200元(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级别专家)/次,两次合计400元(3月30日与4月1日)
③(进口试剂)乳酸检测费80元/次,两次合计160元(3月30日与4月1日,4月1日费用在3月30日预缴)
④(特需门诊)静脉抽血费50元/次,两次合计100元(3月30日与4月1日,4月1日费用在3月30日预缴)
⑤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病例手册工本费0.5元。
费用单据照片
(2)就医攻略
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成立于1921年的著名医疗机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地铁站与安永大楼以北,是国内顶尖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早在改革开放前,医院的国际医疗部就承担起了在京外国使节人员等高端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目前依然是在京外国人就医的主要渠道之一,长期在国内医学界与患者中享有极好的口碑与声誉。但是,在协和医院进行的检查与治疗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只有事先参加商业保险方可报销部分费用。
(3)医生简介
陶建瓴,女,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发表过二十几篇论文(含SCI英文期刊)。
参考书籍:
1、实用运动医学,曲绵域等,2003,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马拉松赛对业余选手身体机能和代谢影响的研究,蔡铁良等,临床军医杂志,2011年8月刊
“排酸跑”,被一些业余跑者视作全程马拉松及以远赛事赛后的恢复方法。其逻辑在于:长时大量运动产生乳酸——乳酸的生成速度大于代谢速度——多余的乳酸随着血液流向体内各处——造成肌肉酸痛。翻阅国内的运动医学以及健身类书报杂志,也有一些关于一次高强度运动后不同恢复方法效率,以及马拉松跑者血乳酸浓度的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要么其运动模拟方式无法与马拉松和超马比赛相比,要么尚无关于跑后24小时或更久时间的研究。关于“排酸”的观点,跑友们也分为两大阵营:支持派认为,赛后数日的酸痛主要甚至完全由乳酸堆积导致,排酸跑有利于加速赛后恢复。反对者主张,乳酸的消除速度尽管因人而异,但要比想象的短得多;导致赛后数日酸痛的原因主要是机体损伤以及恢复,而不是乳酸堆积。
在承认血乳酸基础水平与代谢速度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笔者以2014年3月30日举行的郑开马拉松为契机,在赛前与赛后48小各进行一次血乳酸值化验,将结果进行对比;以便充分的了解自己在赛后恢复期间的乳酸代谢速度。同时,结合化验结果与医学建议,对更适合自己的恢复方法进行一番思考。
【过程:赛前检查篇】
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上午8点半,按照3月25日的电话预约,笔者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很顺利的挂上了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陶建瓴博士的特需号,并预约两次空腹采集静脉血化验交费:3月28日上午,以及4月1日上午。从赛后到4月1日上午检查的这段时间,完全休息。
采血过程如同肝功等,不赘述。化验结果90分钟内可取。参考范围为0.5-1.6mmol/L,测得血乳酸浓度为1.27 mmol/L,应当属于正常值区间。
数据说话,单据图如下:
![]() |
检验报告照片
注:郑开马拉松前最后一练是3月25日下午的一小时奥森计时跑,完成距离15公里,约合3’59”配速。据此次化验间隔超过48小时。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
【过程:赛后复查篇】
3月30日郑开马拉松,笔者用时149分钟,完成35公里后,后因身体不适退赛。3月31日下午返京。
经过赛后的近两日休息,大腿仍有酸痛感。笔者于4月1日一早,再次前去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长距离跑完全休息2日后的血乳酸值。实测值为0.84,处于正常区间,且低于赛前测试的1.27。从直观经验上判断,乳酸堆积,应当不是此时肢体酸痛的主要原因。
通过向陶建瓴博士请教,当血乳酸值处于0.5-1.6mmol/L的正常范围时,测试值可能出现随机波动,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担忧。
【释惑:医学专家介绍运动与肾代谢常识】
应笔者请求,陶建瓴博士就马拉松、百公里跑等耐力运动与肾代谢方面的一些科普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一,关于横纹肌溶解症的先兆与治疗
广大跑步爱好者们有所耳闻的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类由于肌肉过度劳损、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会严重影响肾功能,严重时或可致命。但是,该病可防可治,并且重在预防。
横纹肌溶解症的一个症状就是身体乏力,此外运动后尿血也是可能的症状之一;但是,仅凭上述症状并不能确定患有横纹肌溶解症,还要进行相关的化验,比如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亚型(CKMB),或是肌红蛋白水平,这些检测可在协和医院检验科进行。不过,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还是比较低的,并且多数情况是由运动前就患有的重感冒等炎症与感染等所诱发。
预防横纹肌溶解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补充适量的饮水。大量补充液体也是临床上的救治手段之一。
第二,关于比赛期间的高糖/高电解质补给品对肾代谢功能的影响
陶博士认为,一般而言,短期内人体的适应功能是可以承受的。关键是控制运动本身的强度,切莫超出身体负荷,不能鲁莽行事!此外,某些补给品中的咖啡因,会具有利尿作用。关于乳酸丸是否能够快速排解体内的乳酸,国内还没有正式研究来证明其功效。在运动中使用医用补液盐补充电解质,还是要请教医生。
第三,关于运动中的体液平衡与补充
陶博士说,健康人群经过长期系统锻炼,可以承受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中,同时大量出汗与补水的状况。在补水的同时,应当适当补充电解质。“每次少量,多次进行”是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的稳妥谨慎原则。
最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结束后,一定要要多补充水分与营养,注意休息和身体恢复。
【思考】
早在赛前检查时,笔者就对复查化验结果作了三种设想五种情况:
(1)大于1.27 mmol/L。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高于1.6 mmol/L的参考值上界。结合前文,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次长时的大强度运动导致血乳酸浓度明显上升,但还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
②高于1.27 mmol/L,而低于1.6 mmol/L。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A在比赛结束后至化验前的这段时间,通过休息,血乳酸浓度从大于1.6 mmol/L下降。
B在比赛结束后至化验前的这段时间,通过休息,血乳酸浓度从小于1.6 mmol/L下降;亦即是,血乳酸浓度在郑开马拉松后的上升或许不如常规经验认为的那么明显。
(2)小于1.27 mmol/L。与传统经验认识相反,需要咨询医生,获得更专业权威的科普解释。
(3)等于1.27 mmol/L。经过48小时的休息,血乳酸水平已经恢复至正常。
对于(1)中的情况②,或是结果(2)与(3),如果此时酸痛继续,则导致酸痛的原因可能不是乳酸堆积,而是肌肉内部的微损伤。
跑友们应当注意的是,乳酸代谢速度是因人而异的,判断身体恢复的最重要标准还是自己的感觉。测试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乳酸代谢能力的了解,并不能把只把乳酸代谢速率这一个数值作为不同个体之间恢复速度快慢的比较依据。
当我们在跑步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时,求助现代医学手段,以及医生的指导建议,不但能够加深对“适当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解,而且可以思考更适合自己的营养、训练以及恢复方案。边跑边想的过程,无疑对每位跑者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使跑步这一看似简单的运动,变成了富有探究乐趣的科学,而我们也在其中实现了益跑睿思的身心双赢。
【备注】
(1)费用
挂号与检查费用合计665.5元。明细如下:
① 医疗磁卡工本费5元,该卡具有挂号交费记录以及化验结果等信息储存功能。
②(特需门诊)挂号费200元(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级别专家)/次,两次合计400元(3月30日与4月1日)
③(进口试剂)乳酸检测费80元/次,两次合计160元(3月30日与4月1日,4月1日费用在3月30日预缴)
④(特需门诊)静脉抽血费50元/次,两次合计100元(3月30日与4月1日,4月1日费用在3月30日预缴)
⑤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病例手册工本费0.5元。
![]() |
![]() |
![]() |
![]() |
费用单据照片
(2)就医攻略
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成立于1921年的著名医疗机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地铁站与安永大楼以北,是国内顶尖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早在改革开放前,医院的国际医疗部就承担起了在京外国使节人员等高端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目前依然是在京外国人就医的主要渠道之一,长期在国内医学界与患者中享有极好的口碑与声誉。但是,在协和医院进行的检查与治疗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只有事先参加商业保险方可报销部分费用。
![]() |
(3)医生简介
陶建瓴,女,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发表过二十几篇论文(含SCI英文期刊)。
![]() |
参考书籍:
1、实用运动医学,曲绵域等,2003,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马拉松赛对业余选手身体机能和代谢影响的研究,蔡铁良等,临床军医杂志,2011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