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王国
(一)
小花生了病,然而并没有感到多么难受。她从小学一路跑着跳着到了奶奶家,推开伯伯新换上的铁艺大门,穿过门后的葡萄藤架,钻进了奶奶的屋子。
奶奶床上照例卧着那只白色的大懒猫,屋子里还散乱跑着七八只小猫,是大猫下的崽儿。小花平日回来总要和猫咪厮混一阵子,今天饿了,便直接奔房门正对的柜子而去。柜子是个宝藏,伸手进去,总能抓出一把一把好吃的来,葡萄干,冰糖,花食糖儿,核桃,有一次还来了一只北京的烤鸭!
奶奶看到小花,眼睛笑眯眯地成了一条线。其实奶奶不是妈妈的温柔似水型,奶奶一向很有威严,然而对孙子孙女都是宠爱有加。听说小花有点发烧,奶奶就去了厨房,小花像橡皮糖似地粘了过去。奶奶从厨房屋顶悬挂的竹篮里取出一块儿老姜,从糖罐子里挖一勺红糖,坐到灶间用大铁锅烧姜糖水,不一会儿灶里就香的很了,姜糖熬得浓浓的,又粘又亮,可以抽出糖丝。小花每每想起这碗姜糖,不能不鄙视超市卖的姜糖,对现在城市里可怜的孩子充满了同情。这口锅,不只会熬姜糖,有时还会有厚厚的海带结、奶奶最拿手的面汤、胡辣汤、花卷、枣糕、油盐卷子。
这是小花奶奶打造的舌尖上的老家,舌尖上的老铁锅。
(二)
小花喜欢吃葡萄。
有一次妈妈和青莲婶子去赶城里的九月会,在街上买了两斤葡萄给小花拎着。两个大人在批发街走了一会儿,走到百货大楼底下,回头一看,哎哟,小妞手里的葡萄哪里去了?丢了么?可也不对,这是谁家的小花猫,小脸儿小手儿上是葡萄的紫色绿色。原来我们五六岁的小花吃完了两斤葡萄!
既然喜欢吃葡萄,不如自家种一些。爸爸去问隔壁村的教师同事讨了几根葡萄藤,在自家院子里中了两棵,在奶奶院子里种了三棵。后来葡萄就长大起来,到了秋天,可以站在板凳上,让摇摇晃晃的小妞去够葡萄吃了。
葡萄熟的时候往往是农忙的时候,在田里拔了一天草,在玉米地里猫了半天腰,脸颊上被玉米叶子刺啦啦地磨得发痒,到了家里,找个宽宽的板凳一躺——或者偷偷躺了爷爷的摇椅,躺了一歇,站凳子上,踮起脚尖儿,去捉昨天还青今天已经发亮变得金紫的那串儿葡萄。这葡萄和买的不一样,是太阳晒熟的,不是人工催熟的,有秋天的香味儿,在末端有点儿粉红的颜色,揭开皮儿,剥出里面浑圆的一颗,刺溜就进了肚子。
因为喜欢葡萄,有时候和伙伴儿们买来一个气球,从爸爸的红墨水里倒出一些稀释了灌进气球,然后用嘴巴吸出一个一个小葡萄,一吸,一扭,再一吸,再一扭,一会儿就成了一嘟噜紫红葡萄,可以挂在床头门前,有时候能挂好几个月呢。
家里的果树,除了葡萄还有无花果、桃子。无花果长得真是茂盛,一丝一丝儿地果肉可真甜啊,有时和弟弟、爸爸爬到屋顶看云,妈妈会摘了无花果抛到屋顶。家里的桃树呢,味道很鲜美,花儿更好看。记得大哥有一次相亲,那位摩登姑娘来了我家,说:你家其他都是俗,只这一棵桃树还能入眼。家里的人忍着笑,看见奶奶沉了脸色,遂把这摩登姑娘请出了家门,然而后来俗人们每每会在这桃树下对它倾诉摩登姑娘的爱,然后再哈哈大笑,不知道桃儿是否害羞过。
哎,说起桃子,又想起每晚街上的篝火,正月十五的花灯,四川来的美娇娘喜美,月明地儿底下的捉迷藏,夏间的割猪草,我家一窜三尺高的健美猪,给牛儿铡玉米杆儿,去二姑家村里捡花生角儿,爷爷赶着白马看见路上鸟儿的美丽羽翎⋯⋯
我那可爱的童年!
小花生了病,然而并没有感到多么难受。她从小学一路跑着跳着到了奶奶家,推开伯伯新换上的铁艺大门,穿过门后的葡萄藤架,钻进了奶奶的屋子。
奶奶床上照例卧着那只白色的大懒猫,屋子里还散乱跑着七八只小猫,是大猫下的崽儿。小花平日回来总要和猫咪厮混一阵子,今天饿了,便直接奔房门正对的柜子而去。柜子是个宝藏,伸手进去,总能抓出一把一把好吃的来,葡萄干,冰糖,花食糖儿,核桃,有一次还来了一只北京的烤鸭!
奶奶看到小花,眼睛笑眯眯地成了一条线。其实奶奶不是妈妈的温柔似水型,奶奶一向很有威严,然而对孙子孙女都是宠爱有加。听说小花有点发烧,奶奶就去了厨房,小花像橡皮糖似地粘了过去。奶奶从厨房屋顶悬挂的竹篮里取出一块儿老姜,从糖罐子里挖一勺红糖,坐到灶间用大铁锅烧姜糖水,不一会儿灶里就香的很了,姜糖熬得浓浓的,又粘又亮,可以抽出糖丝。小花每每想起这碗姜糖,不能不鄙视超市卖的姜糖,对现在城市里可怜的孩子充满了同情。这口锅,不只会熬姜糖,有时还会有厚厚的海带结、奶奶最拿手的面汤、胡辣汤、花卷、枣糕、油盐卷子。
这是小花奶奶打造的舌尖上的老家,舌尖上的老铁锅。
(二)
小花喜欢吃葡萄。
有一次妈妈和青莲婶子去赶城里的九月会,在街上买了两斤葡萄给小花拎着。两个大人在批发街走了一会儿,走到百货大楼底下,回头一看,哎哟,小妞手里的葡萄哪里去了?丢了么?可也不对,这是谁家的小花猫,小脸儿小手儿上是葡萄的紫色绿色。原来我们五六岁的小花吃完了两斤葡萄!
既然喜欢吃葡萄,不如自家种一些。爸爸去问隔壁村的教师同事讨了几根葡萄藤,在自家院子里中了两棵,在奶奶院子里种了三棵。后来葡萄就长大起来,到了秋天,可以站在板凳上,让摇摇晃晃的小妞去够葡萄吃了。
葡萄熟的时候往往是农忙的时候,在田里拔了一天草,在玉米地里猫了半天腰,脸颊上被玉米叶子刺啦啦地磨得发痒,到了家里,找个宽宽的板凳一躺——或者偷偷躺了爷爷的摇椅,躺了一歇,站凳子上,踮起脚尖儿,去捉昨天还青今天已经发亮变得金紫的那串儿葡萄。这葡萄和买的不一样,是太阳晒熟的,不是人工催熟的,有秋天的香味儿,在末端有点儿粉红的颜色,揭开皮儿,剥出里面浑圆的一颗,刺溜就进了肚子。
因为喜欢葡萄,有时候和伙伴儿们买来一个气球,从爸爸的红墨水里倒出一些稀释了灌进气球,然后用嘴巴吸出一个一个小葡萄,一吸,一扭,再一吸,再一扭,一会儿就成了一嘟噜紫红葡萄,可以挂在床头门前,有时候能挂好几个月呢。
家里的果树,除了葡萄还有无花果、桃子。无花果长得真是茂盛,一丝一丝儿地果肉可真甜啊,有时和弟弟、爸爸爬到屋顶看云,妈妈会摘了无花果抛到屋顶。家里的桃树呢,味道很鲜美,花儿更好看。记得大哥有一次相亲,那位摩登姑娘来了我家,说:你家其他都是俗,只这一棵桃树还能入眼。家里的人忍着笑,看见奶奶沉了脸色,遂把这摩登姑娘请出了家门,然而后来俗人们每每会在这桃树下对它倾诉摩登姑娘的爱,然后再哈哈大笑,不知道桃儿是否害羞过。
哎,说起桃子,又想起每晚街上的篝火,正月十五的花灯,四川来的美娇娘喜美,月明地儿底下的捉迷藏,夏间的割猪草,我家一窜三尺高的健美猪,给牛儿铡玉米杆儿,去二姑家村里捡花生角儿,爷爷赶着白马看见路上鸟儿的美丽羽翎⋯⋯
我那可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