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钢琴小提琴二重奏音乐会
![]() |
国泰艺术中心鸟瞰 |
![]() |
演奏厅内部 |
昨天到国泰听钢琴小提琴二重奏音乐会。是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大卫·马尔齐安和法国钢琴家艾琳娜·帕瓦拉凯演奏。直到开演,前面的位子都没有多少人。母亲坐在我旁边,一直不停的小声说话,说:“人太少了~可惜了~可惜了~”剧场最多坐了一百多人。我告诉她看过的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那个男主角就是大提琴家,刚从巴黎学成回国,到一个乐团任大提琴手。他花大价钱买了最好大提琴,准备大干一场,结果演奏贝多芬的《九交》时没有多少观众,于是乐团解散。在万般无奈中,这个人当了一个入殓师。后来这个影片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那个男主角像演奏大提琴一样完成他的工作,让他所经手的每个个体生命的谢幕成为最唯美的交响乐……和那部电影里的情景相比,国泰现在的剧场情况就好很多。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古典音乐的演出盛况已不再。想当初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克莱斯勒访问中国时,在北京和天津演出两场,竟然全都是外国观众。于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出面,邀请了很多当时政界和文化界的名流,比如像总统黎元洪都被邀请出席。林徽因亲自担任司仪,让中国观众见识了西方音乐。在那场音乐会上,克莱斯勒演奏了莫扎特、帕格尼尼等等音乐家的作品。和当时的情况相比,今天要好很多。
![]() |
![]() |
两位演奏家演奏的全是比较生僻的音乐作品,没有贝多芬、莫扎特。他们演奏了贝利尼的幻想曲,歌剧《诺玛》的C大调幻想曲;威尔第的幻想曲,选自《茶花女》;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的选段;贝里奥的芭蕾舞组曲;李斯特的《即兴华尔兹》;冯维塞的《慢圆舞曲》;柴可夫斯基的《谐谑圆舞曲》;最后演奏了两首中国曲目:《梁祝》选段和《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梁祝那段选的是柔曼忧伤的曲子,后一首是欢快的曲子,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演奏了马凯蒂的《魅力华尔兹》。
超赞大卫·马尔齐安,在艾琳娜的娴熟配合下,奉献了美仑美奂的小提琴演奏:占功、跳功、拨弦、慢功、快功……令人眼花缭乱,虽然表情并不夸张,但内在的激情和高超的技巧演绎充分展现了巨大的音乐表现能力……
这是演出时剧场关于两位演出家的介绍:
法国钢琴家艾琳娜·帕瓦拉凯
法国钢琴家艾琳娜·帕瓦拉凯1985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罗马尼亚雅西音乐学院。她先后与布加勒斯特国家爱乐乐团、布拉索夫交响乐团、罗马尼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频频亮相于罗马尼亚各大重要演出场所。艾琳娜曾师从于Dalton Baldwin 包德温·达尔顿,Janine Reiss黑斯·简尼Andre Gorog 乔治·安得尔,Jacques Rouvier 罗维耶·亚克等世界著名钢琴大师,以完善自己的钢琴演奏技巧。与此同时,她还是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
罗马利亚小提琴家大卫·马尔奇安
1972年,大卫·马尔奇安师从于GH·Sarbu 教授在罗马利亚雅西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专业。之后,他又拜小提琴家乔治·哈姆扎赫,作曲家博格·威尔姆为师专修小提琴室内乐演奏技巧。
除此之外,大卫·马尔奇安对指挥专业也颇感兴趣,师从于著名指挥家米西?克里斯切和巴兰·奥威迪学习指挥专业。因而,在他的艺术生涯里既有演奏小提琴的天赋又有指挥的惊人之举。
大卫·马尔奇安1977年曾担任摩尔多瓦爱乐乐团首席。并作为摩尔多瓦爱乐乐团首席应邀前往荷兰、德国、意大利、希腊、瑞士、西班牙、韩国等国家演出。
1980年―1988年大卫·马尔奇安担任德国特里尔交响乐团的首席。1993―1995年大卫·马尔奇安担任意大利玛切拉塔歌剧节日乐团首席。1996年大卫·马尔奇安担任“莫扎特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1998―1999年,他担任由意大利音乐协会举办的“当代音乐演奏评委会主席”。1997年大卫·马尔奇安成立了“音乐之友”乐团并担任该团的指挥。
2006年,大卫·马尔奇安又成立了艾瑞索弦乐三重奏乐团,大卫·马尔奇安所演奏的作品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格里格,斯特拉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