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东西那么少,多爱你一点又何妨。
昨天和妞去看了乐队演出,原本是冲着Heaven Store 去的,却意外的发现另外一支摇滚乐队非常棒。倒不是因为他们的歌曲、唱功有多么硬朗,只是被那种音乐里飞出的执着和喜爱深深的感染了。那种感染力无需长久的练习,也不能追求表现,只能来自于骨子里最原始的热爱。自己甚至都可以脑补出他们有时间就练习一天不碰乐器就难受的画面,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渴望这种感觉很久了。
初中的某一天看着班里那些聊起快男就花枝乱颤的女生原本的不屑竟然生出了一丢丢羡慕。她们可以大声而又温柔地说出自己最爱的偶像的名字,时间久了那个名字便会变成她的标签,提到的时候大家就会想到特定的追星人。我不喜欢追星,但我喜欢有着爱恨分明的标签的感觉。有的人有着喜欢的颜色喜欢吃的菜喜欢的歌手作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偏爱的类型,于是在大家眼中他或她的生活便是无比清晰的。爱和恨之间好似有一条奔腾不息不可逾越的大河,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便是始终站在爱的这一岸。这样的人自然也比较容易取悦和自嗨,看到和自己的喜欢相关的东西就可以满满鸡血。比如喜欢绿色的人给自己买了条绿色的裙子,喜欢百合的人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卖百合的小推车,喜欢排骨的人回家发现桌上有一道红烧排骨。这样的生活细节虽然我也会微微一笑,但开心的程度肯定远不及发自内心喜欢的她们。
也认真想过自己喜欢的东西,竟然说不出个一二来。说得好听是不挑剔,说得隐晦一点是博爱。生活也就因此变得不咸不淡了,感情也是。说不上有多喜欢,更像是一种习惯。也会做一些旁人觉得为爱疯狂的事情,但也只有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感动自己。比如走很远问很多家店只为了买一盒杨梅,与其说是为了他,不如说是内心希望有人能对自己那么好但是身边又没有这样的人于是只能自己去做这件内心里渴望的事。就好像那首《If I were a boy》,很多次都只能默默流着泪说如果我是个男孩,我一定知道怎么去对一个女孩好,不伤她的心。唯一的好处就是,没有付与全心的喜欢就没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呢。似乎能预见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的淡然。
那天在Dave的课上听到一句“I love what I am doing, do you?” 足足在我脑海里绕了好几个月。对于生活的细节,平淡也并非是一个造次的选择,但是对于今后要做的事,要爱的人,还是应当有最原始的热情和冲动。一想,你要做一件事,要和一个人一起过大半辈子呢。如果说生命是一杯果汁拿掉如浓缩鲜榨果汁般的喜欢,那剩下的还有什么?就算是一杯白开水,放久了也会长满细菌变质吧。
所以,喜欢的东西那么少,多爱你一点又何妨。要慢慢找,慢慢等,等那一份真心,一个结局。
初中的某一天看着班里那些聊起快男就花枝乱颤的女生原本的不屑竟然生出了一丢丢羡慕。她们可以大声而又温柔地说出自己最爱的偶像的名字,时间久了那个名字便会变成她的标签,提到的时候大家就会想到特定的追星人。我不喜欢追星,但我喜欢有着爱恨分明的标签的感觉。有的人有着喜欢的颜色喜欢吃的菜喜欢的歌手作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偏爱的类型,于是在大家眼中他或她的生活便是无比清晰的。爱和恨之间好似有一条奔腾不息不可逾越的大河,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便是始终站在爱的这一岸。这样的人自然也比较容易取悦和自嗨,看到和自己的喜欢相关的东西就可以满满鸡血。比如喜欢绿色的人给自己买了条绿色的裙子,喜欢百合的人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卖百合的小推车,喜欢排骨的人回家发现桌上有一道红烧排骨。这样的生活细节虽然我也会微微一笑,但开心的程度肯定远不及发自内心喜欢的她们。
也认真想过自己喜欢的东西,竟然说不出个一二来。说得好听是不挑剔,说得隐晦一点是博爱。生活也就因此变得不咸不淡了,感情也是。说不上有多喜欢,更像是一种习惯。也会做一些旁人觉得为爱疯狂的事情,但也只有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感动自己。比如走很远问很多家店只为了买一盒杨梅,与其说是为了他,不如说是内心希望有人能对自己那么好但是身边又没有这样的人于是只能自己去做这件内心里渴望的事。就好像那首《If I were a boy》,很多次都只能默默流着泪说如果我是个男孩,我一定知道怎么去对一个女孩好,不伤她的心。唯一的好处就是,没有付与全心的喜欢就没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呢。似乎能预见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的淡然。
那天在Dave的课上听到一句“I love what I am doing, do you?” 足足在我脑海里绕了好几个月。对于生活的细节,平淡也并非是一个造次的选择,但是对于今后要做的事,要爱的人,还是应当有最原始的热情和冲动。一想,你要做一件事,要和一个人一起过大半辈子呢。如果说生命是一杯果汁拿掉如浓缩鲜榨果汁般的喜欢,那剩下的还有什么?就算是一杯白开水,放久了也会长满细菌变质吧。
所以,喜欢的东西那么少,多爱你一点又何妨。要慢慢找,慢慢等,等那一份真心,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