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宝宝面试过的那些公司
从2013年底回来之后,一直都没有积极的开始找工作。感觉自己毕业之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在家躺了两个月,终于跑来上海正式找工作。
面试1:Skype面试,Shirtsmyway, marketing assistant
一只美国人在一个周六下午六点给我打电话,要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告诉我由于第一次面试我还不在上海,可以用skype进行面试。
真的是一开始就被shirtsmyway给骗了!说是一家外资公司,香港那边的,结果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公司只有六个人,还包括两个美国籍老板以及下面的四个人。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的,在上海这边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为美国输送定制的衬衫。
Skype 面试,是一个中国的29岁大姐姐面试的我。说实话,英文真是烂的可以了。在我问她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工资和工作地点这种基础问题,基本属于各种问题都回答不出来,专业方面一塌糊涂。可以看得出来真的是一个Start-up Company。两个老板本来要约我第二次skype面试,只不过真的觉得不适合去一个start-up的小公司,于是默默地给人家发了条信息 说不面了,有工作了。之后的一个周末,一直接到Shirtsmyway老板的电话,不断地劝我,想要聊一聊公司,聊一聊职位。可能老板真的需要一个帮他做Online Marketing, especially Google Adwords的人吧。之后还有过电话给我,但是由于工资不高,发展前途等多方面问题,当面拒了这家公司。
面试2: Starwood,喜达屋, MT
喜达屋给我的感觉一直都很好,从高端的面试地点(旗下的酒店)到去面试的人的整体素质以及面试我的人。喜达屋第一次的是Group Interview,时间貌似很紧迫的样子,一组6个人每个半点都有新的一组需要面试,在面试等待室里一共有十组等待的人,那么就是说每半个小时就会有10*6个人需要去面试。这样如果6个小时都在面试,就会有6*2*10*6个人面试。。哇,还真是走流量的Group Interview啊!
第一轮面试的感觉主要是面试英文,自我介绍加上一些随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比较随意。我觉得面试官看的主要是英文的流利度。
第二轮面试接到通知,但是到最后也没去。喜达屋的MT第一年在上海培训,不过之后定岗是在别的城市,不符合我对城市的选择。虽然待遇不错,公司不错,但是还是放弃了。。
面试3:Lowe Profero, Project Executive
Lowe Profero, 睿狮博斐, 被睿狮收购之后变成本土4A。上午面完了starwood,下午直奔Lowe Profero面试,还真是赶啊~~
面试的过程十分简单,连HR都没跟我交流,直接过来的就是project的主管。在之后的面试中,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的project executive是如此特别,只是负责内部的project跟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进度。听朋友说,这个活就是两头受气,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虽然面试成功的过了,但是我觉得这太简单了,没挑战。。工资低到没朋友(才4000,福利一般,每年10%涨幅,带薪休假14天,带薪病假10天)福利还好,就是基本工资太低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广告公司都这样。。
面试4: 沃邦-英语教育机构
这家英语教育机构有些。。说不上来。面试过两次,第一次是HR的一个群面,跟我一起面试的人一看就是还没出学校的学生,嫩嫩的,面起来也很可爱。第二次的客户主管非常讨人厌。可能丫的对客户非常客气,但是对我非常不客气,她说:我这样告诉你吧,你是美国回来的,是绝对受不了我们这个MT的工资的,非常的低。如果你想做,你就去做老师。然后让我直接去浦东找另外一个教师主管。一下午从一点到五点,我跑了两个地方见了三个人。虽然这个教师主管非常客气,人很nice,但是由于从事教育行业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作为第一份工作实在不合适,于是我还是义无返顾的拿到了offer但是没去。
面试5: 猎头
我已经记不住这家猎头公司的名字了。从根本来说,我不适合做猎头。我受不了嗲声嗲气的跟客户argue,我也受不了这家猎头里面女的嗲,男的更嗲的这种工作环境。当然,人家也不喜欢我女汉子的样子,进去就是一个Task,然后主管告诉我我的普通话太硬朗了。好吧,那既然话不投机,我也就直接走人了。这也是唯一一家在普通话的说话方式上鄙视了我。但是根据后面的面试经验来说,我发现我普通话越来越北方了。。
面试6: Arvato - Bertelsmann MT
Arvato从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公司。2002年成立在贝塔斯曼旗下的一家外包公司。从面试的形式到面试的竞争者,都很高端。这也是我面的最后一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一面和二面实在隔得太久了。不知道她刷掉了多少人,但是第一场去面试的时候遇到的人都是国内本科或者香港的。第二轮去的时候,除了我全是英国毕业回来的。英文都不错,起码到fair-good的程度。
第一轮面试,有一个压力测试,做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然后便是三个HR分别带领三个面试者进入不同的房间开始面试。面试的问题很刁钻,主要针对一些在大学时候做的活动细节在发问。我很佩服HR的敬业精神,这么细小的方向都能找到。
第二轮面试是群面,六个人分成两组,两组类似于PK,竞争关系。面试结束后觉得自己这组完爆另外一组。一个是从我们对问题的回答方面的一种非常自信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是从面试官频频点头的方面观察出来的。这家还在等Offer。
面试7: 卡通先生-海外市场助理
卡通先生是一家20人不到的小公司,去面试的时候发现如果我本科毕业,我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进这家公司。需要英语,需要懂电影,需要一些专业的英语词汇做积累。这些我都有,唯一就是,有两个星期的实习期,如果合适了就留用,不合适走人。。这点实在不太公平。更何况这家公司连薪资都没跟我说清楚就要我去干活?亲,别闹了。发了offer,但是没接。
面试8: 艾森
这家公司我觉得规模上,在本土广告公司里算很大的了。但是由于工资太低,工作环境不是很适合自己而辞职了。。是的。。辞职了。。我工作了五天,然后resign了我这份工作。。连正式的劳工合同都没拿到。
面试一上午就进行完了。第一轮是做一个逻辑测试,我的分数看起来还挺高。第二轮是行政主管的一个面试,行政主管打断了我的说话,告诉我可以继续下一轮。。说实话,虽然看起来这种方法很直接,但是实在有点不礼貌。第三轮是和我当时的头儿的头儿面的。跟她就像聊天一样,就被录取了。。这简直太快了。。第一轮的时候好像有三十个人左右,第二轮过了的有四五个人,第三轮好像就过了两个人,还包括我。。辞职的时候真的不好意思面对当时招我进来的那个主管。。
面试9: 奇正沐古
一家low到不行的本土传媒公司。自己宣称自己是咨询公司,可是工资给的是咨询工资的一半,看到我的学历之后还说,大概只会给到4500左右,不会更高了。面试的时候问我以前做过什么,然后告诉我 我的专业不对口。我简直想转脸就走人。莫名其妙,如果我的专业不对口,那就没有人可以做这行了。再说了,我的专业不对口为什么我发邮件之后两个小时就打电话确认我是不是第二天有空去面试呢!?问我还考虑不考虑。我呵呵了。再见!这是面试所有公司中,最窝火的一家。自己的客户全都是本土品牌,不需要国际化就算了,还告诉我,面试的时候不要说英文,也不要中英夹杂。尼玛,你自己low不能让别人都跟你一起low吧!
面试10: 意略明-咨询师
意略明现在在学校的branding做的不错,70多个consultant,看起来在咨询公司中也算大。但是由于实在是不太把别人时间当时间,有些不负责任。简历面试和笔试都过了之后,弄了100-200多口子上去面试,我面了5个多小时,结果告诉我我们这组都没进终面。我无所谓是不是可以进这个终面,可是我看到早上9点多的人到中午2点多还没走,一直在等。你这是玩人呢?虽然意略明是本土咨询,但是做的越来越大,但是据说年薪8万,不知真的假的。不高不低,对于本土咨询来说可能是算ok吧。
面试11: 阳狮帝麦
帝麦的面试很有意思。公司最近想拓展digital部门,于是hr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去公司面试。然后第二天又追了个电话过来,告诉我他们的老板,大头头,在画廊等我,星期六面试。这两个电话打过来都是八点多快九点,晚上!不知道这个公司是个什么加班情况 好像很恐怖的样子。
面试的时候,大头头迟到了50分钟,上海堵车,我认了。。过来之后听她说了一个多小时,然后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她们的团队。然后我就思密达了。她说我不需要知道你会什么你做过什么,我需要知道的是你有没有想法,理想。。。在一个多小时内,我什么话都没说,然后,这段面试就结束了。。
其他的公司大概也有十几二十个打过来电话通知面试,可是因为对面试的公司没兴趣就拒绝了。以前想广撒网,后来发现广撒网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接到的电话大部分都是空欢喜一场。
想想这11家公司的面试,我想我还是更喜欢外企的工作环境和面试的步骤以及面试的那些人。而且在面试的时候,明显感觉出来外企耍到最后的人:一定有海外背景,英文一定不错,一定很自信!而本土公司面试的那些,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怯场。
目前还在犹豫,等offer和准备去另一家公司上班的节奏中。祝我好运。
面试1:Skype面试,Shirtsmyway, marketing assistant
一只美国人在一个周六下午六点给我打电话,要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告诉我由于第一次面试我还不在上海,可以用skype进行面试。
真的是一开始就被shirtsmyway给骗了!说是一家外资公司,香港那边的,结果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公司只有六个人,还包括两个美国籍老板以及下面的四个人。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的,在上海这边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为美国输送定制的衬衫。
Skype 面试,是一个中国的29岁大姐姐面试的我。说实话,英文真是烂的可以了。在我问她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工资和工作地点这种基础问题,基本属于各种问题都回答不出来,专业方面一塌糊涂。可以看得出来真的是一个Start-up Company。两个老板本来要约我第二次skype面试,只不过真的觉得不适合去一个start-up的小公司,于是默默地给人家发了条信息 说不面了,有工作了。之后的一个周末,一直接到Shirtsmyway老板的电话,不断地劝我,想要聊一聊公司,聊一聊职位。可能老板真的需要一个帮他做Online Marketing, especially Google Adwords的人吧。之后还有过电话给我,但是由于工资不高,发展前途等多方面问题,当面拒了这家公司。
面试2: Starwood,喜达屋, MT
喜达屋给我的感觉一直都很好,从高端的面试地点(旗下的酒店)到去面试的人的整体素质以及面试我的人。喜达屋第一次的是Group Interview,时间貌似很紧迫的样子,一组6个人每个半点都有新的一组需要面试,在面试等待室里一共有十组等待的人,那么就是说每半个小时就会有10*6个人需要去面试。这样如果6个小时都在面试,就会有6*2*10*6个人面试。。哇,还真是走流量的Group Interview啊!
第一轮面试的感觉主要是面试英文,自我介绍加上一些随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比较随意。我觉得面试官看的主要是英文的流利度。
第二轮面试接到通知,但是到最后也没去。喜达屋的MT第一年在上海培训,不过之后定岗是在别的城市,不符合我对城市的选择。虽然待遇不错,公司不错,但是还是放弃了。。
面试3:Lowe Profero, Project Executive
Lowe Profero, 睿狮博斐, 被睿狮收购之后变成本土4A。上午面完了starwood,下午直奔Lowe Profero面试,还真是赶啊~~
面试的过程十分简单,连HR都没跟我交流,直接过来的就是project的主管。在之后的面试中,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的project executive是如此特别,只是负责内部的project跟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进度。听朋友说,这个活就是两头受气,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虽然面试成功的过了,但是我觉得这太简单了,没挑战。。工资低到没朋友(才4000,福利一般,每年10%涨幅,带薪休假14天,带薪病假10天)福利还好,就是基本工资太低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广告公司都这样。。
面试4: 沃邦-英语教育机构
这家英语教育机构有些。。说不上来。面试过两次,第一次是HR的一个群面,跟我一起面试的人一看就是还没出学校的学生,嫩嫩的,面起来也很可爱。第二次的客户主管非常讨人厌。可能丫的对客户非常客气,但是对我非常不客气,她说:我这样告诉你吧,你是美国回来的,是绝对受不了我们这个MT的工资的,非常的低。如果你想做,你就去做老师。然后让我直接去浦东找另外一个教师主管。一下午从一点到五点,我跑了两个地方见了三个人。虽然这个教师主管非常客气,人很nice,但是由于从事教育行业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作为第一份工作实在不合适,于是我还是义无返顾的拿到了offer但是没去。
面试5: 猎头
我已经记不住这家猎头公司的名字了。从根本来说,我不适合做猎头。我受不了嗲声嗲气的跟客户argue,我也受不了这家猎头里面女的嗲,男的更嗲的这种工作环境。当然,人家也不喜欢我女汉子的样子,进去就是一个Task,然后主管告诉我我的普通话太硬朗了。好吧,那既然话不投机,我也就直接走人了。这也是唯一一家在普通话的说话方式上鄙视了我。但是根据后面的面试经验来说,我发现我普通话越来越北方了。。
面试6: Arvato - Bertelsmann MT
Arvato从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公司。2002年成立在贝塔斯曼旗下的一家外包公司。从面试的形式到面试的竞争者,都很高端。这也是我面的最后一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一面和二面实在隔得太久了。不知道她刷掉了多少人,但是第一场去面试的时候遇到的人都是国内本科或者香港的。第二轮去的时候,除了我全是英国毕业回来的。英文都不错,起码到fair-good的程度。
第一轮面试,有一个压力测试,做了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然后便是三个HR分别带领三个面试者进入不同的房间开始面试。面试的问题很刁钻,主要针对一些在大学时候做的活动细节在发问。我很佩服HR的敬业精神,这么细小的方向都能找到。
第二轮面试是群面,六个人分成两组,两组类似于PK,竞争关系。面试结束后觉得自己这组完爆另外一组。一个是从我们对问题的回答方面的一种非常自信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是从面试官频频点头的方面观察出来的。这家还在等Offer。
面试7: 卡通先生-海外市场助理
卡通先生是一家20人不到的小公司,去面试的时候发现如果我本科毕业,我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进这家公司。需要英语,需要懂电影,需要一些专业的英语词汇做积累。这些我都有,唯一就是,有两个星期的实习期,如果合适了就留用,不合适走人。。这点实在不太公平。更何况这家公司连薪资都没跟我说清楚就要我去干活?亲,别闹了。发了offer,但是没接。
面试8: 艾森
这家公司我觉得规模上,在本土广告公司里算很大的了。但是由于工资太低,工作环境不是很适合自己而辞职了。。是的。。辞职了。。我工作了五天,然后resign了我这份工作。。连正式的劳工合同都没拿到。
面试一上午就进行完了。第一轮是做一个逻辑测试,我的分数看起来还挺高。第二轮是行政主管的一个面试,行政主管打断了我的说话,告诉我可以继续下一轮。。说实话,虽然看起来这种方法很直接,但是实在有点不礼貌。第三轮是和我当时的头儿的头儿面的。跟她就像聊天一样,就被录取了。。这简直太快了。。第一轮的时候好像有三十个人左右,第二轮过了的有四五个人,第三轮好像就过了两个人,还包括我。。辞职的时候真的不好意思面对当时招我进来的那个主管。。
面试9: 奇正沐古
一家low到不行的本土传媒公司。自己宣称自己是咨询公司,可是工资给的是咨询工资的一半,看到我的学历之后还说,大概只会给到4500左右,不会更高了。面试的时候问我以前做过什么,然后告诉我 我的专业不对口。我简直想转脸就走人。莫名其妙,如果我的专业不对口,那就没有人可以做这行了。再说了,我的专业不对口为什么我发邮件之后两个小时就打电话确认我是不是第二天有空去面试呢!?问我还考虑不考虑。我呵呵了。再见!这是面试所有公司中,最窝火的一家。自己的客户全都是本土品牌,不需要国际化就算了,还告诉我,面试的时候不要说英文,也不要中英夹杂。尼玛,你自己low不能让别人都跟你一起low吧!
面试10: 意略明-咨询师
意略明现在在学校的branding做的不错,70多个consultant,看起来在咨询公司中也算大。但是由于实在是不太把别人时间当时间,有些不负责任。简历面试和笔试都过了之后,弄了100-200多口子上去面试,我面了5个多小时,结果告诉我我们这组都没进终面。我无所谓是不是可以进这个终面,可是我看到早上9点多的人到中午2点多还没走,一直在等。你这是玩人呢?虽然意略明是本土咨询,但是做的越来越大,但是据说年薪8万,不知真的假的。不高不低,对于本土咨询来说可能是算ok吧。
面试11: 阳狮帝麦
帝麦的面试很有意思。公司最近想拓展digital部门,于是hr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去公司面试。然后第二天又追了个电话过来,告诉我他们的老板,大头头,在画廊等我,星期六面试。这两个电话打过来都是八点多快九点,晚上!不知道这个公司是个什么加班情况 好像很恐怖的样子。
面试的时候,大头头迟到了50分钟,上海堵车,我认了。。过来之后听她说了一个多小时,然后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她们的团队。然后我就思密达了。她说我不需要知道你会什么你做过什么,我需要知道的是你有没有想法,理想。。。在一个多小时内,我什么话都没说,然后,这段面试就结束了。。
其他的公司大概也有十几二十个打过来电话通知面试,可是因为对面试的公司没兴趣就拒绝了。以前想广撒网,后来发现广撒网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接到的电话大部分都是空欢喜一场。
想想这11家公司的面试,我想我还是更喜欢外企的工作环境和面试的步骤以及面试的那些人。而且在面试的时候,明显感觉出来外企耍到最后的人:一定有海外背景,英文一定不错,一定很自信!而本土公司面试的那些,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怯场。
目前还在犹豫,等offer和准备去另一家公司上班的节奏中。祝我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