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徒步游记(走了20多公里,早9点走到晚9点)
今天去公司门口拿完盖章报名表后,就想走去沙滩看海。但不想搭车。所以就顶着烈焰,一直走,当然走走停停,不过,走得腿也巨痛了,一直到9点左右到达厦门大学门口。起码有20多公里了。期间,暴晒的烈日下,我把长袖脱了,上身就简约的背心。灼热的高温暴晒,人都变成了红孩儿,肩膀的皮肤经不起晒,出现暴多红斑,实在扛不住了,下午4点多才把衣服穿上。皮肤在摩擦下,还是感受到疼痛。我他妈真是自虐啊。简直比热播剧《闺蜜》里的方俊还要自虐了。
当然独行下,也发生了些事情,我发现厦门果然是热门旅游城市,看到好多的游客,尤其是会展往后的沙滩上,骑行车道上,男女老少,有组团的,有情侣的,有中老年情侣的,有青年情侣的,有家庭游的,各种口音。这还不是黄金周、节假日就这么多人了,而且那末多年轻人,感觉好多还是学生模样,难道都不要上课吗?尼玛现在的骚年真是幸福啊。花点小钱,放开身心,开拓眼界,其实挺好的。所以,年轻人爱玩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表示热爱生活吧,只要不影响健康不损人就行了。
期间走过五缘湾商业地块,那边写字楼林立,木有什么店名,想吃点东西都难。看到几部三轮卖小吃的,我点了牛肉丸,刚坐下。尼玛,一部车子停下,窜出不少城管。拍照,没收液化气瓶和桌椅。悲催,刚想吃点东西都被搅和了,更悲催的是那几个小贩。想必后面还要罚款等着他们。虽然,期间没有发生任何的暴力,但还是让人心生怜悯。城管用这种没收+罚款的方式治理城市,打击的是小商小贩,但这些人其实是最底层的人们。最重要的是解决这些人的出路,才是王道,否则,不但禁不了,还得背负骂名。当然这不是城管一方能够做到的,需要政府牵头各部来协同完成。
之后我找了个地,随便吃了点东西,这时候来了个青年男子问我哪里可以摆摊。了解后,得知此人原来就在旁边大楼上班,工资低,业务不好做,就离职了,有点客家小吃手艺,想自主创业,在考察摆摊地点。道别后,我还看到他很认真地在观察地形。有点讽刺,有点酸性,刚直播了城管抓摆摊商贩,又来问路人。可见经济之萧条啊。
6点多的时候,我到达曾厝垵,这是我第三次来曾厝垵了。我一直在探索这地是怎么火起来的。没有靠近传统的名胜古迹,只靠近沙滩(沙滩算不上什么A风景区吧)。怎么这几年就爆火了,除却规模还是小点,我感觉人流都不亚于之前去过的西塘古镇了。咖啡吧,酒吧,饰品店,客栈,必备的青年聚集景区四要素都具备,再加上少不了的美食——传统的面点、汤点,海滨城市特有的海鲜排挡,学习的台湾的夜市,基本上想吃啥都有。不长的街道,两旁塞满了店面,道理挺窄的,估计就一个车位,因此显得人口密度格外显著。路口处,源源不断地看到拖着行李箱的骚年们。就觉得差了点什么,好像是古风吧,好像纯玩,没啥内涵(说多了,开心就好,内涵都是浮云)
一直走,实在伤腿伤脚,之前没走过这么长的路程,没分配好时间,尤其是后面2小时脚掌起泡,放慢脚步,一直到晚上9点才到达厦大,然后搭车1小时多回家。进屋后,看我脸红脖子红,还以为我喝酒了。好吧,那就当是喝酒了。望着通红的手臂,貌似刚从烧烤架子上拿下,哇,居然走了20多公里(具体多少,也不好查,我走的不是捷径,居然搜不到具体的公里数)
当然独行下,也发生了些事情,我发现厦门果然是热门旅游城市,看到好多的游客,尤其是会展往后的沙滩上,骑行车道上,男女老少,有组团的,有情侣的,有中老年情侣的,有青年情侣的,有家庭游的,各种口音。这还不是黄金周、节假日就这么多人了,而且那末多年轻人,感觉好多还是学生模样,难道都不要上课吗?尼玛现在的骚年真是幸福啊。花点小钱,放开身心,开拓眼界,其实挺好的。所以,年轻人爱玩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表示热爱生活吧,只要不影响健康不损人就行了。
期间走过五缘湾商业地块,那边写字楼林立,木有什么店名,想吃点东西都难。看到几部三轮卖小吃的,我点了牛肉丸,刚坐下。尼玛,一部车子停下,窜出不少城管。拍照,没收液化气瓶和桌椅。悲催,刚想吃点东西都被搅和了,更悲催的是那几个小贩。想必后面还要罚款等着他们。虽然,期间没有发生任何的暴力,但还是让人心生怜悯。城管用这种没收+罚款的方式治理城市,打击的是小商小贩,但这些人其实是最底层的人们。最重要的是解决这些人的出路,才是王道,否则,不但禁不了,还得背负骂名。当然这不是城管一方能够做到的,需要政府牵头各部来协同完成。
之后我找了个地,随便吃了点东西,这时候来了个青年男子问我哪里可以摆摊。了解后,得知此人原来就在旁边大楼上班,工资低,业务不好做,就离职了,有点客家小吃手艺,想自主创业,在考察摆摊地点。道别后,我还看到他很认真地在观察地形。有点讽刺,有点酸性,刚直播了城管抓摆摊商贩,又来问路人。可见经济之萧条啊。
6点多的时候,我到达曾厝垵,这是我第三次来曾厝垵了。我一直在探索这地是怎么火起来的。没有靠近传统的名胜古迹,只靠近沙滩(沙滩算不上什么A风景区吧)。怎么这几年就爆火了,除却规模还是小点,我感觉人流都不亚于之前去过的西塘古镇了。咖啡吧,酒吧,饰品店,客栈,必备的青年聚集景区四要素都具备,再加上少不了的美食——传统的面点、汤点,海滨城市特有的海鲜排挡,学习的台湾的夜市,基本上想吃啥都有。不长的街道,两旁塞满了店面,道理挺窄的,估计就一个车位,因此显得人口密度格外显著。路口处,源源不断地看到拖着行李箱的骚年们。就觉得差了点什么,好像是古风吧,好像纯玩,没啥内涵(说多了,开心就好,内涵都是浮云)
一直走,实在伤腿伤脚,之前没走过这么长的路程,没分配好时间,尤其是后面2小时脚掌起泡,放慢脚步,一直到晚上9点才到达厦大,然后搭车1小时多回家。进屋后,看我脸红脖子红,还以为我喝酒了。好吧,那就当是喝酒了。望着通红的手臂,貌似刚从烧烤架子上拿下,哇,居然走了20多公里(具体多少,也不好查,我走的不是捷径,居然搜不到具体的公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