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莎士比亚 麦克白)
我不仅脸盲,对人物关系也很迟钝,要反应半天才能理顺。在写前几篇读书笔记的时候,都是先把人物写在纸上,画好人物关系图,以便读书的时候随时查阅,说这句台词的到底是谁。但是看麦克白就不用。因为实在是太简单了。麦克白和夫人,国王和他的儿子(主要是马尔康),班柯和他的儿子,麦克德夫。其他都是贵族、将军之类。给我的感觉,就是麦克白夫妇众叛亲离对抗全世界的节奏。同一派的人物之间基本上没有冲突,这样的戏剧多容易看啊!
对细节的obsession让我看这部戏的时候错过了好多。第一遍看NTLive时,看到最后我十分迷惑,最后继位的怎么是马尔康?我以为是我哪儿看错了,忽视了其它细节什么的,于是又看了一遍,这个问题还是没弄懂。后来在网上搜答案,终于明白了。但是这样我纠结在情节里,忽视了台词和演员的表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昨天重读麦克白,又花了一晚上时间重看舞台剧。感触确实深多了。下面是一点想法:
1. 命运是注定的吗?不怕被骂,说个自己的事儿吧。高中时候成绩不算好,真高考的话也就是压一本线走个二本的水平。但是我当时就有种奇怪的自信,虽然成绩摆在眼前,我还是坚信自己能上个不错的大学。后来考海大小语种。中午的火车,我妈上午出了个门,我在家里等。快到点了我妈还不回来,把我急得不行。一会儿我妈终于回来了,告诉我说她去某庙给我烧香去了,那个庙里供的是文昌爷和魁星爷。后来我也去过那个庙,都到农村了吧,很远。我妈说,她到那儿之后,跟庙里算命的大爷一说,老头儿就很肯定地说:“去考吧,到那儿就考上了!”我妈很兴奋,我将信将疑但是也很高兴,毕竟是个好兆头嘛。果然我考上了。问题是,当时我妈是第一次去那个庙,一个农村算命老头儿估计从来没听说过提前批小语种这个东西,他也没见过我,他是怎么预见我考上的呢?他真的看到了我的命运吗?我当时成绩不好还有那么大的自信,是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吗?还是我听信了“鬼话”,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如此强大,让我在考场上超长发挥从而考上了呢?如果没有他的预言我会落榜吗?这个预言和我考上海大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回到《麦克白》的文本。见过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我不懂心理学,所以只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果麦克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他应该不会去杀国王,因为他虽然有野心,但是还是有良知的。杀国王是叛国,是Highest Treason,他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大的荣誉加在他的身上,理智的人干不出这样的蠢事。那么,假设命运是注定的,而麦克白又没有提前知道自己的命运,国王会宣布把王位传给他吗?这其实不是没有可能:虽然国王有两个儿子,麦克白没有子嗣,又和国王是亲戚,麦克白死后王位依然会由国王的血脉继承。但是麦克白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这会不会改变了命运发生的路径呢?就是说他当国王这件事是注定的,但是如何当上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也会相应地改变了一大堆人的命运啊。这样说似乎又不成立了。那么假设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而国王宣布立马尔康为储君,他会觉得自己功高盖主野心膨胀杀掉国王吗?我已经混乱了。假设命运是注定的,而且对每个人都是注定的,不仅仅是对个别人,而麦克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时,他会由于野心杀掉国王。假设命运是不存在的,那么女巫的预言只是给了他的野心一个动机,是这样吗?我已经全乱了。
“命运”似乎太大了,让人不能接受,但是我们却会轻易相信很多小一点的预言、暗示,比如星座血型生肖生辰八字以及每日运势。如果应验了,到底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呢,还是那些东西是真实有效的呢?
2. 麦克白夫人。麦夫人很有趣啊。她没有丝毫怀疑地接受了命运,而且马上就祈祷“unsex me here, fill me from the crown to the toe top full of direst cruelty! Make thick my blood, stop up the access and passage to remorse, that no compunctious visitings of nature shake my fell purpose, nor keep peace between the effect and it.”这些话真吓人啊,这是多大的决心,多大的野心啊。在麦克白犹豫退缩的时候,她坚定他、鼓动他、刺激他,那段“I would, while it was smiling in my face, have pluck'd my nipple from his boneless gums, and dash'd the brain out.”是多么狠毒啊,这哪里是一个母亲啊。她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了麦克白心中的魔鬼。当他们杀国王的时候,他们是同心、一体的,起码他们两人还能共同分担。然而麦克白在杀班柯的时候她不知情,她的丈夫更加阴暗,而她却下不到那么深沉的黑暗中了。她没有办法再为丈夫分担,丈夫也远离了她。女人的天性真的是软弱的么?麦克白到最后已经麻木,但是她却被梦魇折磨。麦克白最后还剩下涉血前进的唯一支撑,而她却失去了一切。她也是很可怜的。
3. 以为一次杀戮可以终结一切,得到权力和幸福,但是那却仅仅是一个开始,随之而来的只有更加恐怖的事情。而且除了涉血前进,没有回头路。我没有相关的经验,也真的不能想象,一个人做了恶事之后要承担的巨大的心理压力。麦克白其实是个正常人,他的良心一直都存在。他不是什么变态杀人狂。就像谎言滚雪球,一个谎言要更多的谎言去圆。麦克白杀一个人,就需要杀更多的人来保住他杀人得到的东西。麦克白也很可怜啊。他一定也想以死解脱呢。所以正常人还是不要做坏事吧。那么良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良心的标准是谁划定的?为什么人会受良心的谴责呢?再说下去就牵扯到宗教了,打住。
4. 零碎:班柯这个人物的心理其实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但是文本中对这个人物的处理比较简单,想一想其实很有意思。但是这里不写了。马尔康也是个很值得探讨的人物。他对自己的诋毁,他登上王位后的清理,都值得深思。
《麦克白》里很多台词都是痛彻心扉的。真的是冷到骨子里。“Every time I watch it, I die a little.”的感受。 Nought's had, all's spent, where our desire is got without content. 'Tis safer to be that which we destroy than by destruction dwell in doubtful joy.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对细节的obsession让我看这部戏的时候错过了好多。第一遍看NTLive时,看到最后我十分迷惑,最后继位的怎么是马尔康?我以为是我哪儿看错了,忽视了其它细节什么的,于是又看了一遍,这个问题还是没弄懂。后来在网上搜答案,终于明白了。但是这样我纠结在情节里,忽视了台词和演员的表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
昨天重读麦克白,又花了一晚上时间重看舞台剧。感触确实深多了。下面是一点想法:
1. 命运是注定的吗?不怕被骂,说个自己的事儿吧。高中时候成绩不算好,真高考的话也就是压一本线走个二本的水平。但是我当时就有种奇怪的自信,虽然成绩摆在眼前,我还是坚信自己能上个不错的大学。后来考海大小语种。中午的火车,我妈上午出了个门,我在家里等。快到点了我妈还不回来,把我急得不行。一会儿我妈终于回来了,告诉我说她去某庙给我烧香去了,那个庙里供的是文昌爷和魁星爷。后来我也去过那个庙,都到农村了吧,很远。我妈说,她到那儿之后,跟庙里算命的大爷一说,老头儿就很肯定地说:“去考吧,到那儿就考上了!”我妈很兴奋,我将信将疑但是也很高兴,毕竟是个好兆头嘛。果然我考上了。问题是,当时我妈是第一次去那个庙,一个农村算命老头儿估计从来没听说过提前批小语种这个东西,他也没见过我,他是怎么预见我考上的呢?他真的看到了我的命运吗?我当时成绩不好还有那么大的自信,是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吗?还是我听信了“鬼话”,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如此强大,让我在考场上超长发挥从而考上了呢?如果没有他的预言我会落榜吗?这个预言和我考上海大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回到《麦克白》的文本。见过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我不懂心理学,所以只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果麦克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他应该不会去杀国王,因为他虽然有野心,但是还是有良知的。杀国王是叛国,是Highest Treason,他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大的荣誉加在他的身上,理智的人干不出这样的蠢事。那么,假设命运是注定的,而麦克白又没有提前知道自己的命运,国王会宣布把王位传给他吗?这其实不是没有可能:虽然国王有两个儿子,麦克白没有子嗣,又和国王是亲戚,麦克白死后王位依然会由国王的血脉继承。但是麦克白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这会不会改变了命运发生的路径呢?就是说他当国王这件事是注定的,但是如何当上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也会相应地改变了一大堆人的命运啊。这样说似乎又不成立了。那么假设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而国王宣布立马尔康为储君,他会觉得自己功高盖主野心膨胀杀掉国王吗?我已经混乱了。假设命运是注定的,而且对每个人都是注定的,不仅仅是对个别人,而麦克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时,他会由于野心杀掉国王。假设命运是不存在的,那么女巫的预言只是给了他的野心一个动机,是这样吗?我已经全乱了。
“命运”似乎太大了,让人不能接受,但是我们却会轻易相信很多小一点的预言、暗示,比如星座血型生肖生辰八字以及每日运势。如果应验了,到底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呢,还是那些东西是真实有效的呢?
2. 麦克白夫人。麦夫人很有趣啊。她没有丝毫怀疑地接受了命运,而且马上就祈祷“unsex me here, fill me from the crown to the toe top full of direst cruelty! Make thick my blood, stop up the access and passage to remorse, that no compunctious visitings of nature shake my fell purpose, nor keep peace between the effect and it.”这些话真吓人啊,这是多大的决心,多大的野心啊。在麦克白犹豫退缩的时候,她坚定他、鼓动他、刺激他,那段“I would, while it was smiling in my face, have pluck'd my nipple from his boneless gums, and dash'd the brain out.”是多么狠毒啊,这哪里是一个母亲啊。她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了麦克白心中的魔鬼。当他们杀国王的时候,他们是同心、一体的,起码他们两人还能共同分担。然而麦克白在杀班柯的时候她不知情,她的丈夫更加阴暗,而她却下不到那么深沉的黑暗中了。她没有办法再为丈夫分担,丈夫也远离了她。女人的天性真的是软弱的么?麦克白到最后已经麻木,但是她却被梦魇折磨。麦克白最后还剩下涉血前进的唯一支撑,而她却失去了一切。她也是很可怜的。
3. 以为一次杀戮可以终结一切,得到权力和幸福,但是那却仅仅是一个开始,随之而来的只有更加恐怖的事情。而且除了涉血前进,没有回头路。我没有相关的经验,也真的不能想象,一个人做了恶事之后要承担的巨大的心理压力。麦克白其实是个正常人,他的良心一直都存在。他不是什么变态杀人狂。就像谎言滚雪球,一个谎言要更多的谎言去圆。麦克白杀一个人,就需要杀更多的人来保住他杀人得到的东西。麦克白也很可怜啊。他一定也想以死解脱呢。所以正常人还是不要做坏事吧。那么良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良心的标准是谁划定的?为什么人会受良心的谴责呢?再说下去就牵扯到宗教了,打住。
4. 零碎:班柯这个人物的心理其实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但是文本中对这个人物的处理比较简单,想一想其实很有意思。但是这里不写了。马尔康也是个很值得探讨的人物。他对自己的诋毁,他登上王位后的清理,都值得深思。
《麦克白》里很多台词都是痛彻心扉的。真的是冷到骨子里。“Every time I watch it, I die a little.”的感受。 Nought's had, all's spent, where our desire is got without content. 'Tis safer to be that which we destroy than by destruction dwell in doubtful joy.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