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莎士比亚 理查二世)
理查二世可以列入我最喜欢的莎士比亚作品Top5,虽然这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作品,而我一向认为最好的作品不可能出现在早期。不过我只是说我的主观感受,喜欢。那就不分早期晚期了,我还喜欢Queen的'39呢。
理查二世是唯一一部用韵文写成的戏剧。最近好像国内出了诗体的莎士比亚全集。试读给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部分。和朱生豪的译文比起来,不知道是语言习惯的问题还是什么,确实觉得新的诗体译本更好。
读理查二世,感触最深的三点:
1. 合法性问题。父亲(爱德华三世?不想查了)是国王,所以理查二世是国王,血统。而且君权神授。看过BBC的纪录片,理查的如何深信不疑自己是上帝的孩子。所以在第三幕第二场中莎士比亚让他说出那样自信到自大的话语。当时人们也都相信血缘的合法性。所以尽管理查是一个坏君主,贵族并没有想推翻他。贵族的反水源于他的一个错误决定,他没收了刚特的家产,从而剥夺了亨利的继承权,这打破了惯例,君王剥夺了臣民继承的权利,等同于他自己否认了血统继承的合法性。这种做法让贵族人人自危,失去了贵族的心。既然他自己否认继承的合法性,那么贵族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废黜他。所以理查自己作死。但是亨利篡位的做法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亨利五世死去之后,英国陷入了玫瑰战争,失去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合法性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估计我党一直研发新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此。
2. 忠诚的“度”的问题。很有趣的人物,约克公爵。在Northumberland公爵坚定地支持亨利的时候,他斥责亨利反叛。然而在亨利和理查二世的战争中间,他宣称保持中立的。因为两方面他都有理由去维护。理查亲征爱尔兰的时候,他是监国大臣(这个词用得。。。),保卫国王他义不容辞,而亨利的行为是绝对的High treason;而作为亨利的叔叔,他也有义务为亨利主持公道,因为确实,理查二世在剥夺亨利继承权的问题上做错了。他很矛盾。在城堡那出戏中,他为理查王难过哭泣,但是两方悬殊的实力让他依然站在了亨利的一边(突然想起冰火里小指头对王后说Knowledge is power,然后王后让人用刀抵住他的喉咙,告诉他,Power is power。。。)。后来他的儿子谋反,他不顾夫妻骨肉之情告发自己的儿子,而且坚决要求亨利处死自己的儿子,因为饶恕了逆贼就是对忠臣的杀戮。从理查王坚定的支持者到中立到亨利坚定的支持者,他的做法很理性,他的任何一步我们都不能说他是不忠的。但是反差实在又太大。我常说,观点一致的人能得到我的尊敬。剧中只有卡莱尔主教始终如一支持理查。但是一定又会有人说他是愚忠。那么忠诚的度到底在哪里?一个原则,一个观点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坚守?这是一个问题。
3. 翻译的问题。英文原著没看,但是看了迷你剧。对照中文译本看的话删除了一些情节和人物,但是留下的语言都是原著的。举两个小例子,1. 第四幕逊位的那场戏里,理查说,耶稣有12(twelve)个门徒只有一个犹大,他有12,000(twelve thousand)个臣子,但是没有一个人忠诚。这里翻译成一万两千当然没错,但是我觉得12万是不是更好一点。2. 第二幕第一场Guant的名字,这真的是没办法翻译的。3. 英文诗体从翻译中真的是看不出来的。听英文的对白真的是让我只能拍床大喊“我操”,但是中文基本无感。所以,英文不好真伤心,不,是悲痛。
理查二世是唯一一部用韵文写成的戏剧。最近好像国内出了诗体的莎士比亚全集。试读给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部分。和朱生豪的译文比起来,不知道是语言习惯的问题还是什么,确实觉得新的诗体译本更好。
读理查二世,感触最深的三点:
1. 合法性问题。父亲(爱德华三世?不想查了)是国王,所以理查二世是国王,血统。而且君权神授。看过BBC的纪录片,理查的如何深信不疑自己是上帝的孩子。所以在第三幕第二场中莎士比亚让他说出那样自信到自大的话语。当时人们也都相信血缘的合法性。所以尽管理查是一个坏君主,贵族并没有想推翻他。贵族的反水源于他的一个错误决定,他没收了刚特的家产,从而剥夺了亨利的继承权,这打破了惯例,君王剥夺了臣民继承的权利,等同于他自己否认了血统继承的合法性。这种做法让贵族人人自危,失去了贵族的心。既然他自己否认继承的合法性,那么贵族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废黜他。所以理查自己作死。但是亨利篡位的做法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亨利五世死去之后,英国陷入了玫瑰战争,失去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合法性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估计我党一直研发新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此。
2. 忠诚的“度”的问题。很有趣的人物,约克公爵。在Northumberland公爵坚定地支持亨利的时候,他斥责亨利反叛。然而在亨利和理查二世的战争中间,他宣称保持中立的。因为两方面他都有理由去维护。理查亲征爱尔兰的时候,他是监国大臣(这个词用得。。。),保卫国王他义不容辞,而亨利的行为是绝对的High treason;而作为亨利的叔叔,他也有义务为亨利主持公道,因为确实,理查二世在剥夺亨利继承权的问题上做错了。他很矛盾。在城堡那出戏中,他为理查王难过哭泣,但是两方悬殊的实力让他依然站在了亨利的一边(突然想起冰火里小指头对王后说Knowledge is power,然后王后让人用刀抵住他的喉咙,告诉他,Power is power。。。)。后来他的儿子谋反,他不顾夫妻骨肉之情告发自己的儿子,而且坚决要求亨利处死自己的儿子,因为饶恕了逆贼就是对忠臣的杀戮。从理查王坚定的支持者到中立到亨利坚定的支持者,他的做法很理性,他的任何一步我们都不能说他是不忠的。但是反差实在又太大。我常说,观点一致的人能得到我的尊敬。剧中只有卡莱尔主教始终如一支持理查。但是一定又会有人说他是愚忠。那么忠诚的度到底在哪里?一个原则,一个观点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坚守?这是一个问题。
3. 翻译的问题。英文原著没看,但是看了迷你剧。对照中文译本看的话删除了一些情节和人物,但是留下的语言都是原著的。举两个小例子,1. 第四幕逊位的那场戏里,理查说,耶稣有12(twelve)个门徒只有一个犹大,他有12,000(twelve thousand)个臣子,但是没有一个人忠诚。这里翻译成一万两千当然没错,但是我觉得12万是不是更好一点。2. 第二幕第一场Guant的名字,这真的是没办法翻译的。3. 英文诗体从翻译中真的是看不出来的。听英文的对白真的是让我只能拍床大喊“我操”,但是中文基本无感。所以,英文不好真伤心,不,是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