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法律服务投标书、参加投标,以及“清纯系”助理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先说说投标的事情吧。
昨天中午两点看到师傅邮箱里的投标邀请,应答谈判时间居然是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下午两点半,不能更急好嘛。
然后本来打算慢慢学习写标书的,也就变成“快快地”。
但是不会就是不会,跟师傅沟通了一下以为自己可以硬着头皮写出来,结果越写越复杂,既没有把握整体框架,又没有详略的概念,再加上各种需要所里提供的证明文件较为繁琐。
心情很紧张,然后加班写到凌晨一点四十五分。期间跟师傅电话沟通了三次,每一次都被师傅“你还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个框架不是这样”毙掉,然后重新写,最后我的“初稿4.0”终于出来。
以为今天小修一下就可以的我真是太天真了,我九点钟到办公室之后,我在工作习惯上的一些坏习惯就开始发作。
比如,搞不清重点。
不论是跟财务行政进行沟通获取资质文件,还是对文本进行修改,都比在这做封面和调格式以及跟那个word里的表格过不去要好得多吧。
但是我却鬼使神差地在那调格式做封面搞了接近两个小时,期间对两个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了盖章,接了师姐的一个电话进行了另一个诉讼案子的情况沟通。这两件事一件是“本来就该做的事情”,一件是“打断式”的事情,更重要的资质证明却没有好好的推进。
本来时间就紧张,再加上我没意识到在获取资质证明的过程中需要行政和总所的积极协调,并且获取其他律师的委托合同也需要逐个致电获准才方便从行政那里取出来,这些沟通都需要时间,更何况律师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所以在沟通说明和承诺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然后,我的文本压根还是昨天的文本,没有改,早上九点一到办公室师傅就打电话说看了昨晚上最后的文本,提出了大致的改动方向,我却在心里觉得那些改动的内容来源文件不好获取,而在心里一推再推。
中午十一点半,答应十点半就能办完事的师傅因为堵车回到了办公室,然后,师傅大人用一个半小时的有效时间填完了所有的我吃不准的文本内容,并且进行了润色。尽管其中包括报价等方面的谈判应答本来就应该由他亲自进行思考和填写,但是我应该提前提供一个基础的备选方案,以备选择和应对制作文件时间上的不足。
总之,在整个投标文件的制作过程中,我虽然在行为上很积极,但是在思维和战略上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事情的节奏,甚至可以说在把握节奏方面我是消极避让的,我想这一方面跟我“的不自信”有关,另一方面是工作坏习惯的作用。
所以,总结一下这部分的工作心得:
1、尽管我每天都跟自己说要自信,但是面对这么多大牛和自己浅薄的水平,不自信将是长久存在的,这一定会很坏事,但是这不能构成我没把事情做好的全部理由。
2、坏习惯就是个“其他理由”,今天先找出的几点坏习惯就是:
第一在接到任务时不能及时迅猛地投入战斗,想想我居然还敢懒散真是不可思议,自己什么处境还不清楚?不要误入别人的菜园就以为自己已经收获了一个秋天。
第二在战斗中不能及时准确的向师傅进行反馈和沟通,其实有什么好怕的呢,沟通到了就是学到,我天天几乎不要工资地来回花掉三小时地去汉口上班不就是为了学到????
第三又放下了写清单的好习惯,列出清单,最急最难的最早做,不要让那本风骚的《趁早笔记》只能记一记今天盒饭花了多少钱,你买它是为了让它变成你人生刀刃上的好钢的。
明日,噢不已经过了十二点,今日工作一定改正,从青蛙吃起。
再说说“清纯系”助理的事:
师姐跟客户一起出差,客户回来当面夸师姐是条女汉子,形成安排,各类事情安排的有条不紊,落落大方,精明能干,总之尽管各种玩笑,但都是夸奖的意思。
说到我这里就连我名字都记不起,要知道这位客户之前一直是我负责跟进的,然后他跟师傅开玩笑说你的助理都是美女呀,一个女汉子BLABLABLA(此处省略两百字),一个清纯型。
没错,我就五个字“一个清纯型”。
以前听爱听这个的,今天听的浑身不得劲,就好像毕业聚餐时同班男同学挨个给女生送祝福时说的都是你以后一定会有所成就你以后一定会人生精彩,说到我这就成了“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妈蛋,谁要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被定义成贤妻良母,更何况老娘还是个有志向的少女你不知道吗?
同样的,谁愿意在精明能干的律师队伍里做个“清纯系”的人呢?
我没有对“贤妻良母”和“清纯型”不客观,我只是读出了他们对我的某些固有看法,正面可以说是善良、宽厚、天真,反面可以说是无知、无能、无价值。也许没有这么严重,但是我确实有点警醒的感觉。
回到事情本身吧,师傅告诉我之所以没有派我去和客户一起出差,是因为我的出差经验只有一次,还只是去咸宁当天就回,所以认为我在购票安排住宿饮食方面肯定不及师姐。以客户为大,还是让师姐去陪同比较妥当,哪怕她之前没有跟这个案子,她的专业水平还是能够应对。
但事实上,尽管业务水平我可能差一点,但是这个案子我跟了一年,所以在这部分两人的点数是持平的。所以关键就在于我在师傅眼里不是个善于安排行程的人,有这种想法跟我出游经历少有关、也跟我年纪小不懂得如何跟社会人交往有关,这些我都能理解和赞同。
但是我依然要对自己指出的一点就是,师傅对我有误读,我并不是完全没有出行能力的,我甚至可以说,在我周围所有的近15个小伙伴中,在如何利用网络和电话进行车票酒店饭店的预定和行程安排方面,我是可以拍前三的。甚至在前男友的熏陶之下现在的我比以前更愿意面对困难,更勇于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造成误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没有将我的能力完整地呈现出来。
我总觉得我的能力微不足道,因为师傅师姐的能力都是标杆,我照着学就对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样,我作为一个90后年轻人,我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应该被发掘利用和发展,而不是照搬照抄70后和80后的全部经验,这不仅容易使自己觉得失败,而且造成恶性循环让周围的人看不到我的闪光点。
如何完整地呈现我的能力呢。我觉得应该是两点。
第一,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的事情正能量的事情,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有机会说出来就说出来,没机会说出来创造机会也要说出来,比如发朋友圈。不要去管在他们眼里是否幼稚,是否有价值,你要做的只是加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呈现。
第二,脸皮厚一点,反正大家都知道你是这个所里唯一一个没有过司法考试毕业于二本学校的律师助理了,不管他们怎么看你都不重要了,积极地向大家打招呼,让大家加深对你的印象,主动地去咨询一些专业问题,反正你水平低,问什么问题都不会影响你在他们心中你的印象,那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我就是个“无鞋的”。
加上一点,对客户也应该加强沟通,不要让别人觉得你上不了台面,不是能办事的人,顶着一张少年儿童的脸已经很被动了,还不在语言行为上扳回一城,一定会影响钱途的,已经被学历影响钱途了,还想被恐惧影响钱途吗?
以上。
昨天中午两点看到师傅邮箱里的投标邀请,应答谈判时间居然是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下午两点半,不能更急好嘛。
然后本来打算慢慢学习写标书的,也就变成“快快地”。
但是不会就是不会,跟师傅沟通了一下以为自己可以硬着头皮写出来,结果越写越复杂,既没有把握整体框架,又没有详略的概念,再加上各种需要所里提供的证明文件较为繁琐。
心情很紧张,然后加班写到凌晨一点四十五分。期间跟师傅电话沟通了三次,每一次都被师傅“你还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个框架不是这样”毙掉,然后重新写,最后我的“初稿4.0”终于出来。
以为今天小修一下就可以的我真是太天真了,我九点钟到办公室之后,我在工作习惯上的一些坏习惯就开始发作。
比如,搞不清重点。
不论是跟财务行政进行沟通获取资质文件,还是对文本进行修改,都比在这做封面和调格式以及跟那个word里的表格过不去要好得多吧。
但是我却鬼使神差地在那调格式做封面搞了接近两个小时,期间对两个需要盖章的文件进行了盖章,接了师姐的一个电话进行了另一个诉讼案子的情况沟通。这两件事一件是“本来就该做的事情”,一件是“打断式”的事情,更重要的资质证明却没有好好的推进。
本来时间就紧张,再加上我没意识到在获取资质证明的过程中需要行政和总所的积极协调,并且获取其他律师的委托合同也需要逐个致电获准才方便从行政那里取出来,这些沟通都需要时间,更何况律师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所以在沟通说明和承诺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然后,我的文本压根还是昨天的文本,没有改,早上九点一到办公室师傅就打电话说看了昨晚上最后的文本,提出了大致的改动方向,我却在心里觉得那些改动的内容来源文件不好获取,而在心里一推再推。
中午十一点半,答应十点半就能办完事的师傅因为堵车回到了办公室,然后,师傅大人用一个半小时的有效时间填完了所有的我吃不准的文本内容,并且进行了润色。尽管其中包括报价等方面的谈判应答本来就应该由他亲自进行思考和填写,但是我应该提前提供一个基础的备选方案,以备选择和应对制作文件时间上的不足。
总之,在整个投标文件的制作过程中,我虽然在行为上很积极,但是在思维和战略上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事情的节奏,甚至可以说在把握节奏方面我是消极避让的,我想这一方面跟我“的不自信”有关,另一方面是工作坏习惯的作用。
所以,总结一下这部分的工作心得:
1、尽管我每天都跟自己说要自信,但是面对这么多大牛和自己浅薄的水平,不自信将是长久存在的,这一定会很坏事,但是这不能构成我没把事情做好的全部理由。
2、坏习惯就是个“其他理由”,今天先找出的几点坏习惯就是:
第一在接到任务时不能及时迅猛地投入战斗,想想我居然还敢懒散真是不可思议,自己什么处境还不清楚?不要误入别人的菜园就以为自己已经收获了一个秋天。
第二在战斗中不能及时准确的向师傅进行反馈和沟通,其实有什么好怕的呢,沟通到了就是学到,我天天几乎不要工资地来回花掉三小时地去汉口上班不就是为了学到????
第三又放下了写清单的好习惯,列出清单,最急最难的最早做,不要让那本风骚的《趁早笔记》只能记一记今天盒饭花了多少钱,你买它是为了让它变成你人生刀刃上的好钢的。
明日,噢不已经过了十二点,今日工作一定改正,从青蛙吃起。
再说说“清纯系”助理的事:
师姐跟客户一起出差,客户回来当面夸师姐是条女汉子,形成安排,各类事情安排的有条不紊,落落大方,精明能干,总之尽管各种玩笑,但都是夸奖的意思。
说到我这里就连我名字都记不起,要知道这位客户之前一直是我负责跟进的,然后他跟师傅开玩笑说你的助理都是美女呀,一个女汉子BLABLABLA(此处省略两百字),一个清纯型。
没错,我就五个字“一个清纯型”。
以前听爱听这个的,今天听的浑身不得劲,就好像毕业聚餐时同班男同学挨个给女生送祝福时说的都是你以后一定会有所成就你以后一定会人生精彩,说到我这就成了“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妈蛋,谁要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被定义成贤妻良母,更何况老娘还是个有志向的少女你不知道吗?
同样的,谁愿意在精明能干的律师队伍里做个“清纯系”的人呢?
我没有对“贤妻良母”和“清纯型”不客观,我只是读出了他们对我的某些固有看法,正面可以说是善良、宽厚、天真,反面可以说是无知、无能、无价值。也许没有这么严重,但是我确实有点警醒的感觉。
回到事情本身吧,师傅告诉我之所以没有派我去和客户一起出差,是因为我的出差经验只有一次,还只是去咸宁当天就回,所以认为我在购票安排住宿饮食方面肯定不及师姐。以客户为大,还是让师姐去陪同比较妥当,哪怕她之前没有跟这个案子,她的专业水平还是能够应对。
但事实上,尽管业务水平我可能差一点,但是这个案子我跟了一年,所以在这部分两人的点数是持平的。所以关键就在于我在师傅眼里不是个善于安排行程的人,有这种想法跟我出游经历少有关、也跟我年纪小不懂得如何跟社会人交往有关,这些我都能理解和赞同。
但是我依然要对自己指出的一点就是,师傅对我有误读,我并不是完全没有出行能力的,我甚至可以说,在我周围所有的近15个小伙伴中,在如何利用网络和电话进行车票酒店饭店的预定和行程安排方面,我是可以拍前三的。甚至在前男友的熏陶之下现在的我比以前更愿意面对困难,更勇于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造成误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没有将我的能力完整地呈现出来。
我总觉得我的能力微不足道,因为师傅师姐的能力都是标杆,我照着学就对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样,我作为一个90后年轻人,我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应该被发掘利用和发展,而不是照搬照抄70后和80后的全部经验,这不仅容易使自己觉得失败,而且造成恶性循环让周围的人看不到我的闪光点。
如何完整地呈现我的能力呢。我觉得应该是两点。
第一,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的事情正能量的事情,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有机会说出来就说出来,没机会说出来创造机会也要说出来,比如发朋友圈。不要去管在他们眼里是否幼稚,是否有价值,你要做的只是加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呈现。
第二,脸皮厚一点,反正大家都知道你是这个所里唯一一个没有过司法考试毕业于二本学校的律师助理了,不管他们怎么看你都不重要了,积极地向大家打招呼,让大家加深对你的印象,主动地去咨询一些专业问题,反正你水平低,问什么问题都不会影响你在他们心中你的印象,那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我就是个“无鞋的”。
加上一点,对客户也应该加强沟通,不要让别人觉得你上不了台面,不是能办事的人,顶着一张少年儿童的脸已经很被动了,还不在语言行为上扳回一城,一定会影响钱途的,已经被学历影响钱途了,还想被恐惧影响钱途吗?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