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处方》有感
最开始知道红处方这本书是因为室友。
不是一个特别爱书的人,会看书也只是想打发下时间,即便这样也很少会接触故事类的书籍。
细想想,看过为数不多的书里,对我产生影响的大抵只有《如实观照》、《汤姆叔叔的小屋》、《红处方》及各种教科书了。
室友介绍这本书的时候,说这是一本和毒品有关的书,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自己都想去感受下毒品是什么感觉。这一句话让我望而却之。但这本书的名字总是在我耳边眼前飘来飘去的。终于,在逮到室友还没把这本书借出去的时候借来看了下。
红处方,单纯来看是一种专用的红色处方纸,代表着强效戒毒药。但这本书里除了戒毒还容纳了其他很多东西,社会的复杂面,亲情的无私、友情的持久、爱情的忠贞不渝。很难想象在前言上写着那么一段温情文艺生活的人,能写出这般故事。
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在叙述着吸毒者和他们的看护者们的故事。吸毒者或是为了忘却现实中的烦心事,或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或是单纯的为了那一份虚幻的快感,在毒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看护者看着他们的家人一点点步入深渊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将他们送入戒毒医院。一部分的戒毒者家财万贯,一部分的戒毒者为了交纳高额的住院费不得不倾家荡产。 看护者们为了戒毒者劳尽心力,我无法把看到这部分时的心酸与愤懑不平描述出来,但只要是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印象最深的故事只有一个,妇女不停的织红色袜子,她说她向佛许了愿,如果她家那口子能成功戒毒,她一定会在佛前送上100双亲手织的红色袜子。至于为什么是红色,为什么是袜子?红色袜子是她丈夫攒钱送给她的礼物,原本是白色,事故后被鲜血染红,丈夫颤抖着用他仅剩的两根手指将袜子放到了她的手上。凄苦的故事,丈夫为了挣钱不眠不休低声下气,不知不觉被染上了毒瘾,明知是深渊却又欲罢不能。这样的故事发生了太多。
书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明知是泯灭良知之事却依旧潜伏着在戒毒医院的明面戒毒者实际贩毒者三大伯;“兢兢业业”工作却又在暗地里为自己谋一个好夫婿(戒毒者大部分非富即贵)的女护士栗秋,即使对方有性病也“勇往直前”;表面上热心温和爱助人,实地里打着赚黑心钱主意的孟妈; 实心实意的工作者周五、滕大爷、护士长、甲子立夏;为了更多的了解戒毒医院深入敌人腹地的沈若鱼;满身心投入戒毒事业,最后却被计陷入戒毒者之流的园长简方宁。关于书中实际上的另两个主角,我却无法描述——支远、庄羽。
动物实验室这部分让我浑身血脉冰凉,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以动物做实验虽然有违伦常,但为了科学事业不得不为之。但“巴浦洛夫”狗 、被肆意操作能定下不下五种死法的实验猴让这种想法不复存在,痛苦的活着并不是最令人绝望的事,最令人绝望的是给了你希望之后又彻底打破,然后继续给予你希望继续打破,周而复始。
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蓝斑和F肽的存在——蓝斑是痛苦和快乐的立脚地,它能产生F肽,F肽让我们感到幸福,但它量少不说,自生自灭不能长久存在;幸福和焦虑等各种感觉是由我们每个人的十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的;吗啡之所以能给吸毒者带来快感,是因为它的分子式与F肽相似;老鼠只会在两种情况下拼命寻找食物,一种情况是没有东西可吃,另一种情况是现有的食物太多,它们没有继续食用的欲望。
看到书的最后一部分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空气冰冷的原因,还是书中的故事让我感到惊慌,看书的时候已经无法全部集中精力,全身发抖。被背叛是每个人心底都最不愿看到的事,尤其是被自己视为生命的另一半;纯粹到极致的爱或喜欢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的就要毁去的想法;想要获利很正常,每个人都想要生活无忧,但获利要讲求手段。书中的故事越写越黑暗,让人惊悚。 院长被用计迷上了毒性最强的七号,这时发现丈夫与保姆苟同,被医院的医生背叛,被只顾利益的药房出售者践踏。当她得知只有切除蓝斑,才能让七号产生的快感无从产生作用的时候,她选择了自杀。因为切除蓝斑意味着她在摆脱毒瘾的同时,会变成一个没有感情没有喜怒哀乐的机器人。在自杀前,她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好,除了她自己。而在戒毒医院当过一段时间卧底就无法忍受下去了的沈若鱼却主动表示了想担任院长,完成她最好挚友的工作。
脑子很乱,写不下去了。
不是一个特别爱书的人,会看书也只是想打发下时间,即便这样也很少会接触故事类的书籍。
细想想,看过为数不多的书里,对我产生影响的大抵只有《如实观照》、《汤姆叔叔的小屋》、《红处方》及各种教科书了。
室友介绍这本书的时候,说这是一本和毒品有关的书,有的时候看着看着,自己都想去感受下毒品是什么感觉。这一句话让我望而却之。但这本书的名字总是在我耳边眼前飘来飘去的。终于,在逮到室友还没把这本书借出去的时候借来看了下。
红处方,单纯来看是一种专用的红色处方纸,代表着强效戒毒药。但这本书里除了戒毒还容纳了其他很多东西,社会的复杂面,亲情的无私、友情的持久、爱情的忠贞不渝。很难想象在前言上写着那么一段温情文艺生活的人,能写出这般故事。
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在叙述着吸毒者和他们的看护者们的故事。吸毒者或是为了忘却现实中的烦心事,或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或是单纯的为了那一份虚幻的快感,在毒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看护者看着他们的家人一点点步入深渊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将他们送入戒毒医院。一部分的戒毒者家财万贯,一部分的戒毒者为了交纳高额的住院费不得不倾家荡产。 看护者们为了戒毒者劳尽心力,我无法把看到这部分时的心酸与愤懑不平描述出来,但只要是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印象最深的故事只有一个,妇女不停的织红色袜子,她说她向佛许了愿,如果她家那口子能成功戒毒,她一定会在佛前送上100双亲手织的红色袜子。至于为什么是红色,为什么是袜子?红色袜子是她丈夫攒钱送给她的礼物,原本是白色,事故后被鲜血染红,丈夫颤抖着用他仅剩的两根手指将袜子放到了她的手上。凄苦的故事,丈夫为了挣钱不眠不休低声下气,不知不觉被染上了毒瘾,明知是深渊却又欲罢不能。这样的故事发生了太多。
书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明知是泯灭良知之事却依旧潜伏着在戒毒医院的明面戒毒者实际贩毒者三大伯;“兢兢业业”工作却又在暗地里为自己谋一个好夫婿(戒毒者大部分非富即贵)的女护士栗秋,即使对方有性病也“勇往直前”;表面上热心温和爱助人,实地里打着赚黑心钱主意的孟妈; 实心实意的工作者周五、滕大爷、护士长、甲子立夏;为了更多的了解戒毒医院深入敌人腹地的沈若鱼;满身心投入戒毒事业,最后却被计陷入戒毒者之流的园长简方宁。关于书中实际上的另两个主角,我却无法描述——支远、庄羽。
动物实验室这部分让我浑身血脉冰凉,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以动物做实验虽然有违伦常,但为了科学事业不得不为之。但“巴浦洛夫”狗 、被肆意操作能定下不下五种死法的实验猴让这种想法不复存在,痛苦的活着并不是最令人绝望的事,最令人绝望的是给了你希望之后又彻底打破,然后继续给予你希望继续打破,周而复始。
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蓝斑和F肽的存在——蓝斑是痛苦和快乐的立脚地,它能产生F肽,F肽让我们感到幸福,但它量少不说,自生自灭不能长久存在;幸福和焦虑等各种感觉是由我们每个人的十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的;吗啡之所以能给吸毒者带来快感,是因为它的分子式与F肽相似;老鼠只会在两种情况下拼命寻找食物,一种情况是没有东西可吃,另一种情况是现有的食物太多,它们没有继续食用的欲望。
看到书的最后一部分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空气冰冷的原因,还是书中的故事让我感到惊慌,看书的时候已经无法全部集中精力,全身发抖。被背叛是每个人心底都最不愿看到的事,尤其是被自己视为生命的另一半;纯粹到极致的爱或喜欢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的就要毁去的想法;想要获利很正常,每个人都想要生活无忧,但获利要讲求手段。书中的故事越写越黑暗,让人惊悚。 院长被用计迷上了毒性最强的七号,这时发现丈夫与保姆苟同,被医院的医生背叛,被只顾利益的药房出售者践踏。当她得知只有切除蓝斑,才能让七号产生的快感无从产生作用的时候,她选择了自杀。因为切除蓝斑意味着她在摆脱毒瘾的同时,会变成一个没有感情没有喜怒哀乐的机器人。在自杀前,她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好,除了她自己。而在戒毒医院当过一段时间卧底就无法忍受下去了的沈若鱼却主动表示了想担任院长,完成她最好挚友的工作。
脑子很乱,写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