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村
广州街区史话--梅花村
岭南传统建筑亦称“岭南历史建筑”可分为岭南古建筑、岭南近代建筑、岭南早期现代建筑。现代中国的首个模范住宅区——梅花村。梅花村曾被称为“岭南第一村”。80年前,这里是国内第一个模范住宅区。据辛亥革命元老古应芬哲嗣古滂介绍,“梅花村”这个名字与南京中山陵十株梅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陈济棠同时期在梅花村兴建别墅的,还有十数位国民党高官政要,故这里又被称为“广东政治权力的后院”。如今,除了陈济棠公馆、欧阳山故居被《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列作文物线索外,其他老建筑却无人问津。
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让岭南城市广州进入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孙中山之子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孙科同时是一位规划达人,当时欧美近代城市规划中颇为流行的“田园城市”理论的中译名“花园都市”,就是在孙科的《都市规划论》中首先被提及。孙科的观点或许影响了孙中山,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广州建立“现代居住城市”,并把广州规划成拥有公园的“花园都市”。不仅如此,“田园城市”的建设还是中国早期城市近代化的策略之一,而广州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策源地和最早由中国人开始市政自治的城市,被选择作为模范和样板。
1932年,松岗住宅大体建成,广东军政要员包括陈济棠、孙科、林直勉、徐景堂、李扬敬、刘纪文等在松岗住宅区建筑官邸私宅。1932年5月,松岗住宅区更名为梅花村。新中国成立后,梅花村最初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进驻,接着省委、中南局迁入,“文革”中军区迁入,“文革”后退还给省委。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法国天主教安老院就位于现门牌号为梅花村71号的省委机关幼儿园所在地。其实幼儿园东侧,即现门牌号梅花村69号的省委工程队所在地,其实也是民国安老院的一部分。据《广州宗教志》记载,1913年,安老院由天主教法国安老会会士创办,地址在一德路白米巷口附近。该院宗旨为抚恤鳏寡,凡是天主教徒中年老而无所依靠的老人,均可入院养老。院内分设男、女安老室,可容纳百余人。
梅花村34号最初的主人是谁,恐怕难以确定。这可能是张发奎弟弟的宅邸,也可能是抗日战争中国将领、军事家薛岳的故居。也是电影《羊城暗哨》取景地,片中多次出现拍摄于这栋楼的场景。
梅花村29号并非“肖殷故居”,梅花村29号的独栋建筑就是国民党元老陆幼刚的公馆,陆幼刚的姐姐陆景贤是当时广州市长林云陔的妻子。陆幼刚公馆是一座英式乡村风格别墅,淡黄色的二层洋楼掩映在浓郁的花木林荫下,充满田园韵味。别墅东侧的两层有清水红砖墙和水刷石砌成的外廊,砌法富有装饰性,坡屋顶的屋面瓦是陶制菱形平板瓦,是英式瓦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二楼窗户的顶部抹了圆角,别具心思。
梅花村29号的陆幼刚公馆。另一段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初黎子流任广州市长时,陆幼刚之子陆景文在美国做土木工程师,当时市政府计划在环市东路建设世界贸易大厦。陆景文从美国归来进行投资,并设计世贸的基础工程。世贸顺利落成后,市政府把梅花村陆幼刚公馆发还陆家,因此得以保留至今。
岭南传统建筑亦称“岭南历史建筑”可分为岭南古建筑、岭南近代建筑、岭南早期现代建筑。现代中国的首个模范住宅区——梅花村。梅花村曾被称为“岭南第一村”。80年前,这里是国内第一个模范住宅区。据辛亥革命元老古应芬哲嗣古滂介绍,“梅花村”这个名字与南京中山陵十株梅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陈济棠同时期在梅花村兴建别墅的,还有十数位国民党高官政要,故这里又被称为“广东政治权力的后院”。如今,除了陈济棠公馆、欧阳山故居被《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列作文物线索外,其他老建筑却无人问津。
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让岭南城市广州进入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孙中山之子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孙科同时是一位规划达人,当时欧美近代城市规划中颇为流行的“田园城市”理论的中译名“花园都市”,就是在孙科的《都市规划论》中首先被提及。孙科的观点或许影响了孙中山,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广州建立“现代居住城市”,并把广州规划成拥有公园的“花园都市”。不仅如此,“田园城市”的建设还是中国早期城市近代化的策略之一,而广州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策源地和最早由中国人开始市政自治的城市,被选择作为模范和样板。
1932年,松岗住宅大体建成,广东军政要员包括陈济棠、孙科、林直勉、徐景堂、李扬敬、刘纪文等在松岗住宅区建筑官邸私宅。1932年5月,松岗住宅区更名为梅花村。新中国成立后,梅花村最初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进驻,接着省委、中南局迁入,“文革”中军区迁入,“文革”后退还给省委。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法国天主教安老院就位于现门牌号为梅花村71号的省委机关幼儿园所在地。其实幼儿园东侧,即现门牌号梅花村69号的省委工程队所在地,其实也是民国安老院的一部分。据《广州宗教志》记载,1913年,安老院由天主教法国安老会会士创办,地址在一德路白米巷口附近。该院宗旨为抚恤鳏寡,凡是天主教徒中年老而无所依靠的老人,均可入院养老。院内分设男、女安老室,可容纳百余人。
梅花村34号最初的主人是谁,恐怕难以确定。这可能是张发奎弟弟的宅邸,也可能是抗日战争中国将领、军事家薛岳的故居。也是电影《羊城暗哨》取景地,片中多次出现拍摄于这栋楼的场景。
梅花村29号并非“肖殷故居”,梅花村29号的独栋建筑就是国民党元老陆幼刚的公馆,陆幼刚的姐姐陆景贤是当时广州市长林云陔的妻子。陆幼刚公馆是一座英式乡村风格别墅,淡黄色的二层洋楼掩映在浓郁的花木林荫下,充满田园韵味。别墅东侧的两层有清水红砖墙和水刷石砌成的外廊,砌法富有装饰性,坡屋顶的屋面瓦是陶制菱形平板瓦,是英式瓦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二楼窗户的顶部抹了圆角,别具心思。
梅花村29号的陆幼刚公馆。另一段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初黎子流任广州市长时,陆幼刚之子陆景文在美国做土木工程师,当时市政府计划在环市东路建设世界贸易大厦。陆景文从美国归来进行投资,并设计世贸的基础工程。世贸顺利落成后,市政府把梅花村陆幼刚公馆发还陆家,因此得以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