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30以前
年初的时候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作为人生到某个阶段的记录。
不料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工作都忙得不像话,没有时间空下来安心写东西。当然,说没有时间只是借口,更多的原因是没有写东西的心态,浮躁的除了工作就没办法静静地坐在桌子跟前。以前打开电脑,首先是点开浏览器各种网站刷一遍,现在已然习惯了第一时间点开工作文件夹。虽然时不时脑袋里会冒出一些想法,但是总感觉像词穷的作家或者编剧,灵感只是一闪而过,完全没办法形成文字。
有时候,越是刻意的想写点什么,反倒提笔难下。
而今天让我敲下这些文字的缘由,不是之前的思路有了什么头绪,而是突然有了一种未曾有过的感觉。
思念和担心。
三天之内,在家乡附近连续发生两次地震。虽然震级不大,却让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不安。
我从18岁上大学离开家,到现在已经近12年,中间回家待过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加起来超过十年的时间与家人聚少离多。
我原本就不是恋家的人,从小生活独立,尽管与父母感情融洽,却很少有过不舍和眷恋。父母都赞同“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从选择去离家千里之外的北方上学,到后来留在北方工作,甚至是回家之后再出来,他们都一直坚定地支持我自己的决定。
对大多数人来说,与家人朝夕相处在平常不过,甚至有的时候让人厌倦。但是于我的家庭来说,着实难能可贵。
我有个同学,也是十多年的朋友,情同手足,年纪比我长一岁。去年在一起小聚,他跟我感叹,说现在开始有些紧迫感了。我俩至今都是单身,同样是在外地工作,我知道他家里催婚催得紧,嘲笑他说我俩不是半斤八两,有什么好紧张的。他摇摇头,说到了三十岁你就知道了。我很不屑,跟他说不要在我面前扮老师傅,他叹口气,端起杯子说走一个。
一年之后,我跟他一样马上要迈入奔四的队伍。突然明白他当时的感受。
单身多年,他突然开始着急找个女朋友,不是为了要摆脱光棍的身份(实际他很享受),而是要让父母安心。他开始频繁的找机会回家,哪怕每次就能待上两三天。过年过节,不再忙着跟朋友聚会,不再想着出去玩,而是想在家多待一会,陪爹妈看看电视聊聊天。
我也一样。
毕业的时候,只身来到北京,沦为传说中的北漂,我跟朋友笑谈广告中的台词,七匹狼说“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老子到了二十五岁混不好就回去。
25岁的时候,果然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我老老实实回去了,打算后半辈子就踏踏实实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过日子。
不到一年,跟女朋友分手。沦为单身狗。这么沉重的打击老子都过来了,脸皮厚度呈几何倍数增长,我高喊着“要脸有啥用”,觍着脸带着一定要牛逼一把的理想又出门了。
一晃又是三年,我仍然没有很牛逼。甚至有的时候,感觉有点苦逼。我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感觉“这样差不多可以了”然后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心安理得的回家。
我是不论如何都要回去的。只有那个地方,才能叫做家。
过去,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家里人离不开我。父母都是勤劳能干的人,从来都是告诉我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从来都是他们照顾我。家里还有一对老头老太太,我的外公外婆,之前身体也一直很好,虽然每次见面,思念之情都溢于言表,但我也从来不曾担心过他们,每次见面之后都是高兴地离开,挥手说“等我下次回来看你们”。在我眼里,他们一直是从前的样子,是保护我照顾我的这样一群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脚步开始变得蹒跚,他们踮起脚来也够不到柜子顶上的东西,他们提着一篮子菜上两层楼都会喘,他们开始健忘开始丢三落四开始犯糊涂……
当我自以为成熟的回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成熟换来的是他们的苍老。
每次过年过节,从外公外婆家离开,老两口都站在二楼阳台上送我们。我把车上的天窗打开,刚好能看到他俩,他们一边挥手一边呵呵乐。今年过完年,我离开的时候,老爷子身体虚弱的下不了床,我站在床边拉着他的手说你赶紧把身体养好,等我回来看你,心理想的却是您无论如何也要等我下次回来。当我打开天窗看到阳台上只有一个身影在冲我挥手的时候,突然就难过的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了。
我一直胆子很大,很少有担心害怕的时候。有的时候跟朋友吹牛逼说,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现在想想应该改成,因为一无所知,所以无所畏惧。
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再得到,譬如钱,譬如工作,甚至女朋友。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譬如亲人长辈。
我现在开始有担心害怕,担心他们的健康,害怕失去他们。
第一次半夜听到地震的消息,我马上到地震台网查,看到说并不严重,而且离我家还有一段距离,我才感到一点点安心。第二天一早给老娘打电话,她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跟我说她都没震醒,一点感觉都没有,我笑她说你这样要是真有问题跑都来不及跑。
刚刚再次传来地震的消息,朋友圈和微博里报成一锅粥,说比上次震感明显得多。我又开始不安心,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打电话叫醒他们。电话里听到他们说也被震醒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说要是感觉不对你们就跑快点啊,他们哈哈一乐,催我赶快睡觉。
原本以为会在三十岁以前写下一篇文章,总结自己前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再立下个雄心壮志,催自己奋进。现在想想那都不算什么。
工作于我而言就像是打游戏,越难越有意思,过一关就会有成就感,但是永远没有尽头,打完一关还有下一关,打穿一个游戏还有新的游戏。娱乐而已。
生活中也不乏乐趣,到处走马观花,尝试各种不同的新鲜的事。
唯独有一样,一直挂在心里。
走到哪儿,心里都有家。
上面算是写完了,最后扯扯淡。
我是个随意的人,随意到人生没打算做什么详细的计划,始终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要有个方向,随时随地都能计划。
说说方向吧,几年之后回来看有没有跑偏。
之前计划的三五年之内在工作上成为一个牛逼的人,现在走了一半,谈不上牛逼,在外面装装逼的资本是有了,还剩一半,抓紧时间,干好走人。
生活上依旧没谱。几年前开始单身,中间也陆陆续续认识了一些优秀的姑娘,后来她们都陆陆续续成了人家的媳妇,孩儿他妈,从我的世界路过,也只是路过。不是因为我不想找,套句俗话,没在正确的时候遇到正确的人,找得太累,咱讲究的是偶遇。虽然觉得爱情挺不靠谱的,但是仍然相信爱情。
尽可能的到处多走走看看。
腹肌必须的,保六争八,不年轻了,必须有型。
没了。
不料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工作都忙得不像话,没有时间空下来安心写东西。当然,说没有时间只是借口,更多的原因是没有写东西的心态,浮躁的除了工作就没办法静静地坐在桌子跟前。以前打开电脑,首先是点开浏览器各种网站刷一遍,现在已然习惯了第一时间点开工作文件夹。虽然时不时脑袋里会冒出一些想法,但是总感觉像词穷的作家或者编剧,灵感只是一闪而过,完全没办法形成文字。
有时候,越是刻意的想写点什么,反倒提笔难下。
而今天让我敲下这些文字的缘由,不是之前的思路有了什么头绪,而是突然有了一种未曾有过的感觉。
思念和担心。
三天之内,在家乡附近连续发生两次地震。虽然震级不大,却让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不安。
我从18岁上大学离开家,到现在已经近12年,中间回家待过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加起来超过十年的时间与家人聚少离多。
我原本就不是恋家的人,从小生活独立,尽管与父母感情融洽,却很少有过不舍和眷恋。父母都赞同“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从选择去离家千里之外的北方上学,到后来留在北方工作,甚至是回家之后再出来,他们都一直坚定地支持我自己的决定。
对大多数人来说,与家人朝夕相处在平常不过,甚至有的时候让人厌倦。但是于我的家庭来说,着实难能可贵。
我有个同学,也是十多年的朋友,情同手足,年纪比我长一岁。去年在一起小聚,他跟我感叹,说现在开始有些紧迫感了。我俩至今都是单身,同样是在外地工作,我知道他家里催婚催得紧,嘲笑他说我俩不是半斤八两,有什么好紧张的。他摇摇头,说到了三十岁你就知道了。我很不屑,跟他说不要在我面前扮老师傅,他叹口气,端起杯子说走一个。
一年之后,我跟他一样马上要迈入奔四的队伍。突然明白他当时的感受。
单身多年,他突然开始着急找个女朋友,不是为了要摆脱光棍的身份(实际他很享受),而是要让父母安心。他开始频繁的找机会回家,哪怕每次就能待上两三天。过年过节,不再忙着跟朋友聚会,不再想着出去玩,而是想在家多待一会,陪爹妈看看电视聊聊天。
我也一样。
毕业的时候,只身来到北京,沦为传说中的北漂,我跟朋友笑谈广告中的台词,七匹狼说“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老子到了二十五岁混不好就回去。
25岁的时候,果然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堂。我老老实实回去了,打算后半辈子就踏踏实实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过日子。
不到一年,跟女朋友分手。沦为单身狗。这么沉重的打击老子都过来了,脸皮厚度呈几何倍数增长,我高喊着“要脸有啥用”,觍着脸带着一定要牛逼一把的理想又出门了。
一晃又是三年,我仍然没有很牛逼。甚至有的时候,感觉有点苦逼。我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感觉“这样差不多可以了”然后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心安理得的回家。
我是不论如何都要回去的。只有那个地方,才能叫做家。
过去,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家里人离不开我。父母都是勤劳能干的人,从来都是告诉我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从来都是他们照顾我。家里还有一对老头老太太,我的外公外婆,之前身体也一直很好,虽然每次见面,思念之情都溢于言表,但我也从来不曾担心过他们,每次见面之后都是高兴地离开,挥手说“等我下次回来看你们”。在我眼里,他们一直是从前的样子,是保护我照顾我的这样一群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脚步开始变得蹒跚,他们踮起脚来也够不到柜子顶上的东西,他们提着一篮子菜上两层楼都会喘,他们开始健忘开始丢三落四开始犯糊涂……
当我自以为成熟的回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却发现我的成熟换来的是他们的苍老。
每次过年过节,从外公外婆家离开,老两口都站在二楼阳台上送我们。我把车上的天窗打开,刚好能看到他俩,他们一边挥手一边呵呵乐。今年过完年,我离开的时候,老爷子身体虚弱的下不了床,我站在床边拉着他的手说你赶紧把身体养好,等我回来看你,心理想的却是您无论如何也要等我下次回来。当我打开天窗看到阳台上只有一个身影在冲我挥手的时候,突然就难过的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了。
我一直胆子很大,很少有担心害怕的时候。有的时候跟朋友吹牛逼说,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现在想想应该改成,因为一无所知,所以无所畏惧。
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再得到,譬如钱,譬如工作,甚至女朋友。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譬如亲人长辈。
我现在开始有担心害怕,担心他们的健康,害怕失去他们。
第一次半夜听到地震的消息,我马上到地震台网查,看到说并不严重,而且离我家还有一段距离,我才感到一点点安心。第二天一早给老娘打电话,她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跟我说她都没震醒,一点感觉都没有,我笑她说你这样要是真有问题跑都来不及跑。
刚刚再次传来地震的消息,朋友圈和微博里报成一锅粥,说比上次震感明显得多。我又开始不安心,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打电话叫醒他们。电话里听到他们说也被震醒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说要是感觉不对你们就跑快点啊,他们哈哈一乐,催我赶快睡觉。
原本以为会在三十岁以前写下一篇文章,总结自己前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再立下个雄心壮志,催自己奋进。现在想想那都不算什么。
工作于我而言就像是打游戏,越难越有意思,过一关就会有成就感,但是永远没有尽头,打完一关还有下一关,打穿一个游戏还有新的游戏。娱乐而已。
生活中也不乏乐趣,到处走马观花,尝试各种不同的新鲜的事。
唯独有一样,一直挂在心里。
走到哪儿,心里都有家。
上面算是写完了,最后扯扯淡。
我是个随意的人,随意到人生没打算做什么详细的计划,始终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要有个方向,随时随地都能计划。
说说方向吧,几年之后回来看有没有跑偏。
之前计划的三五年之内在工作上成为一个牛逼的人,现在走了一半,谈不上牛逼,在外面装装逼的资本是有了,还剩一半,抓紧时间,干好走人。
生活上依旧没谱。几年前开始单身,中间也陆陆续续认识了一些优秀的姑娘,后来她们都陆陆续续成了人家的媳妇,孩儿他妈,从我的世界路过,也只是路过。不是因为我不想找,套句俗话,没在正确的时候遇到正确的人,找得太累,咱讲究的是偶遇。虽然觉得爱情挺不靠谱的,但是仍然相信爱情。
尽可能的到处多走走看看。
腹肌必须的,保六争八,不年轻了,必须有型。
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