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 pitch
更完之后发现我苦逼了,不仅不是排名第二了,都排名第三了,是不是再更会就排名第四了,好吧,我只能改这句话了,看完前面的答案,不看我的答案小心后悔,当然看了可能会更后悔。。再补充一句,小孩尽量别进来,我的东西不适合小孩看。
生活需要格局,读史同样需要格局,没有格局,那只能是文人的情怀,空具其形,不具其神,表面文章。
------------------------------------------------------------------
实名反对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啊。
有些想当然了,人的成长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二十岁的人和四十岁的人做事方法有相当大的不同。
千万不要武断的认为,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那不现实。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历史人物也有这个过程。
你非要把三十岁的司马懿想成五十岁的司马懿,那就有失偏颇了。
就算他是天才,他也看不到未来的自己会如何,他还能从三十岁就开始做准备?
其实司马懿,不过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没有那么神,他懂得明哲保身。
论语中说,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
彼时的三国有多乱,想要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懂得隐忍。
当然那些出来做事的人,也不是就不懂这一点,他们很可能也懂,只是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什么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是那样,因为他懂司马懿,一个人有才,却不愿意拿出来,而且这个人的才华还很给力,你该如何评价他。想来我们会得出和曹操一样的结论。
司马懿不是被埋没,而是他甘愿被埋没,因为不埋没的会不开心。
而为什么后期司马懿又跑出来了,那是因为看人下菜,也可能是被现实所逼。
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懿其实也挺可怜,因为他只是想明哲保身而已,却不得不走上了那条路。
读史的时候,千万不要带入自己的情绪,去想当然,把自己放入到对方的境地里去想。
有才怎么可能甘于平庸呢?因为不平庸会死的,名重要还是命重要,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只是啊,有的人想甘于平庸,却又真正做不到平庸,他的种种出卖了他,让他必须走上不平庸之路。而讽刺的另一点是,有些人不甘于平庸,却没那个能力,只能平庸。
当然最给力的两群人,一种是不甘于平庸,然后成名于天下。一种是甘于平庸,你们根本发现不了我。这只是他们做人的选择罢了,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好,这就是幸福。
司马懿是个不幸福的人。HOHO。想做却做不好,当然也可能是前期不想做,后期想做了,毕竟人是会变的。
------------------------------------------------------------------------------------
居然有这么多赞了,那么我再更点。
生活需要格局,读史同样需要格局。
什么叫格局,即是站得高的位置上想问题。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司马懿很厉害,第二部分是司马懿被埋没的问题。
第一部分这个大家应该没什么大的分歧,当然小的分歧还是有一点的,司马懿究竟有多厉害,在哪方面厉害,这个一会再说。先说第二部分,司马懿被埋没?
什么叫埋没,是不是就是说他的地位没有达到他能力应该到达的位置?
这里首先要说的一个观点是,权利真的好吗?皇帝真的好吗?
如果这是好的,那么那个位置才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那么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根本说不通。
在普通人的想法里,权利当然好,皇帝也当然好,只能说格局不够,站得角度有点低。
事实上,权利和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有多少权利就会有多少责任,我们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这个责任就已经是潜规则了,不会随我们的愿意承担与不愿意承担而改变。这不像责任,你付出了并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有回报的一定需要先付出。
具体是什么意思?容我慢慢分析。
当一个上位者,有诸多的权利,但是在得到这些权利的同时,你必须要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如果做不好,那么结果会很惨。
举个例子,当皇帝是不是很爽,天下都是我的,我让谁死谁死,可是事实上能是这样吗?不是的,当一个好皇帝,需要管天下万民的生活,一天要管的事实在是不要太多,没有一定的水平,根本抗不起那个担子。老百姓需要吃,老百姓的生活都得等着他来决策,决策出了问题,老百姓就会跟着受苦,这都是他的责任,他的权利当然是有点的,记得是点,因为管皇帝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你要想当个好皇帝,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相当于累得和狗一样,如果自己做不好,有人管是小事,国家出了问题是大事。
普通人想法里的皇帝,那就是最给力的皇帝或者是非常差的皇帝,每天只享受权利,义务什么都不用尽。对于最给力的皇帝来说,他能做到无为而治,在他的无为而治里,国家是不会出事的,但是对于差点的皇帝,他敢那样,那是找开心。
封建社会皇帝这个职业的风险有多大,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一旦下台,灭族。
当皇帝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当好皇帝会累死,当坏皇帝,享得一时荣华,然后全族跟着倒霉,而且大多数的皇帝,全族都跟着倒霉了,因为好皇帝没那么容易当的。
所以大家不要武断的以为,权利是好的,司马懿那么给力的人,肯定想往上爬。
这个不客观。
当然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格局可能没有那么高,他肯定也是想往上爬的,这是每一个年轻人的通病。
可是有区别的是,司马懿并非是一个寒门中人,他是一个世家中人。
什么叫世家?千万不要以为有钱有权就叫世家,真正的世家不是那样,有的世家可能没有钱也没有权。很多时候,有钱有权的可能叫暴发户。
暴发户与真正世家的区别在哪里?不在钱上,也不在积累,底蕴上,虽然这也是一部分,但是更关键的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世家有自己一系列的家庭传统,什么事怎么做,用来保护自己的好东西,用来更好的使用自己的好东西。而暴发户在这一点是很欠缺的,这个东西并不是说时间长了你就会有,而是人生以及生活的智慧,只有你的家族真的量变引起质变,出现一个真正智慧的人,进而影响了整个家族的行为方式,暴发户才能真正的变成世家。如果没有这个人,暴发户永远只能是暴发户,他根本保护不了自己家族的好东西,反而因为自己的好东西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招祸。
具体到司马懿的事上如何理解,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现在的美国总统和各大门阀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个美国总统还是那种会让全族跟着灭亡的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的上位是不是需要门阀的支持,门阀为什么支持总统上位,而不是自己上位?原因即在这里,枪打出头鸟,我只需要享受我的权利,责任的事有人替我担着,那我就够了,我干嘛要去把责任担着,担不好了还会出事,完全没必要啊。
美国的那一套东西,中国早就玩过了,只是普通人看不懂罢了。包括现在的中国也正在走这条路。
套到司马懿的这件事上,曹操只是门阀的一个代表,他在承担着责任,虽然他也在享受着权利。但是司马懿完全没必要说羡慕他啊,要羡慕也是年轻时候的不懂事。
司马懿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想过,我这么给力的人,我也要成名于天下,可惜他有个爹,会告诉他,儿子,那条路不好走的,会如何如何。司马懿如果聪明,他会听,如果不聪明,他爹会强迫着他听。包括真正聪明的人是不需要他爹说的,因为他自己都懂。
世家与皇权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就像现在的美国总统与背后的几大门阀之间的关系。
皇权需要世家支持,世家也需要依赖于皇权。皇权能管世家,世家也可以管皇权。皇权说得不好听,其实只是表面上的富贵,真正的富贵还在世家手里。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埋没,真正好的东西都在我手里,我还埋没什么。
未完待续。。
---------------------------------------2014.3.22.9.39继续更会---------------------------
当然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世家就不需要往上爬,包括世家也有档次之分,相当于做人的格局问题。
低档的世家,想的是如何更好的往上爬。高档的世家,想的是别的事。
包括很多事心里明白是一件事,能否做到是另一件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继续来分析,司马懿的一生。
司马懿的世家究竟有多强,可能没多强,也可能很强,这个很难判断。不过也无所谓,因为什么世家出来的都得需要一个自己懂的过程,世家出身只代表他能接触到那些理念。
容我慢慢分析。
司马懿,此人肯定有能力,并且在年少的时候肯定非常聪明,年轻的聪明人有一个非常大的性格特点,不甘为人后,肯定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功成名就。这一点,别说是世家出生,就是拿刀架在脖子上,他依然也想要出人头地,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改不得。
而且他的成长也满足正常的聪明人升迁,包括他本人也足够的幸运,有那个机会去接触到一些人,可以让他爬得更快。
当然前些为什么要谦虚的隐忍,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世家出生的人都好这一口,虽然他本人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但是他会这样去做,别人请我的时候,我一定要拿着点,谦虚点,等人一请再请,我再出来。
这一点别说是古代的世家,包括现代有才有名的人也一样,在普通人眼里叫装13,可是在真正懂的人眼里叫懂事。所以有了那句话,读史鉴今,可以不惑。
自己有才,家族也需要出去接触一些皇权,自己也想要往上爬,有人请了,自己也谦虚够了,包括那个老板貌似也算靠谱了(老板靠谱这一点尤其重要,跟着不靠谱的老板是会死的),好吧,我出来了,你们要欢迎我啊,天才的我司马懿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就像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我乃天之骄子矣,你们这群老弱病残,等着看我成功吧。
然后现实给了他一个大嘴巴,你有才?呵呵,比你有才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没你有才,也够用了,你是谁啊,先在那儿磨练会吧。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我不知道司马懿有没有不甘过,应该是有的,这也是天才的共性,天大地大爹娘大,下来就是我了。哪怕在别人看来自己的地位已经不低了,可是在自己看来,这才哪儿跟哪儿啊。
不过这个时候就能体现过世家的不同来了,世家人的懂得隐忍,懂得继续努力,而普通人会选择抱怨,选择不再努力。当然,这个东西和前者是一样的,懂得是一码事,做到是另一码事。有的世家的人也忍不住,也会堕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司马懿应该足够幸运,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隐忍,一直在等待机会往上爬,并且他的机会还不错。
大家可以去参考 @陆坏熊@沃金的答案。
他爬呀爬呀往上爬。
可是爬的时候,慢慢的他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自己的能力貌似有些不足了。
以前为什么一帆风顺,那是因为自己的积累,可以玩转自己地位需要的能力。
可是到了一定高度之后,他发现自己需要做选择了。
而且到了这个做选择的时候,他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命运了。各种东西都会推着往那个方向走,功高震主,臣弱主强。我OOXX的,这是要玩死我的节奏啊。
以前我司马懿敢爬上来,那是因为在我的上位有比我给力的人在,远不说曹操,曹丕,就算一个曹睿也是强者啊,怎么突然之间,这些人都没了呢,这可怎么办。
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另一个答案。
=============================================
应该如何对待一个有功之臣,有功之臣应该如何自保?
刚回答完另一个问题,然后看到 @James.Big回答了这个问题,过来瞅了一眼。
居然和我刚回答的那个问题差不多。
好吧,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我眼里,问题都长一个样子。用一套东西差不多都能解释得通。
当然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我写东西走题的原因。
嗯,我在走题。小心慎入。
现抄答案。
-------------------------------------------------------------------------、
快乐由两个方面决定。
你的期待值,与你的被满足程度。
如果你的期待值小于被满足程度,那么你什么时候都是快乐的。
如果你的期待值大了你的被满足程度,那么你什么时候都是不快乐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最开始恋爱的男女,会要求对方做到一百分,如果做不到,就会如何如何。
当时最开始可能会做到。只是人的天性是懒,过一段时间肯定会做不到。那么就开始失望,争吵,种种。
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很是神奇。
然后因为期望值大于了被满足程度,所以不快乐,最终走向分手。
当然如果在此过程中,男女双方都能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那么他们也会过得很快乐。
这就是两个循环。
一个是良性的,一个是恶性的。
恶性的循环在于,期待值很高,而被满足程度非常难以到达,然后开始失望,失望之后开始争吵,争吵之后或是还是满足不了或是已经不想再去努力,进而恶性循环形成。
良性循环在于,期待值很低,而被满足程度非常容易到达,到达之后开始快乐,快乐之后更想努力或者不努力,但是依然快乐。进而进入良性循环,越来越快乐。
当然这种良性循环也会变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也会变成良性循环。
只是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人变得提升了期望值。或者是恶性循环的时候,人变得降低了期望值。
婚姻如是,爱情如是,育儿如是,人生如是。
好一碗大鸡汤,记得带勺子。
懂了你就快乐了。不懂也请免开尊口用一句谢谢来换我大勺子。
我的勺子很值钱的。
-------------------------------------------------------------
具体到这件事上,就看BOSS与这个有功之臣两个人中,是不是有一个懂事的。
要是两二百五遇上一起,那是一场灾难。
或者一个懂事的遇上了一个不懂事的,这个不懂事的还各种得瑟,超过了懂事的容忍度。
如果不懂事是在上位,下位的这个还不赶紧跑,非要找人T,呵呵,满足你的需要。
如果不懂事的是在下位,上位的忍啊忍啊忍,然后最终华丽的让他滚蛋。
当然还有另一种,懂事的遇上了不懂事的,不懂事的得瑟程度比不上懂事的容忍度。
不懂事是在上位,那么下位的这个人会很自觉的跑得很快。。参见。。拐走西施MM的那家伙。
不懂事是在下位,那么就只能看上位的这位懂事的人,能坚持多久了。
当然最好的状态不用说,肯定是两个都懂事。
那谁,你懂的,哈。
嗯,我懂的。
一个眼神,所有的问题都搞定了。要走要留,都开心加愉快。
可惜的是啊,懂事的简直太少了。
=================================================
具体到司马懿的事上,司马懿开始苦逼:以前曹操,曹丕,曹睿活着,我们君臣都开心,他用着我的才,我知道他会容忍我,哪怕有时候我出工不出力,他们也不会怪我什么,因为他们懂这是我在为他们打工,而不是为自己打工,那我休息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NND,可是为什么你们都去得那么早,还留下一个小孩子和我玩,你们曹家这是想坑死我的节奏啊。
以前你们活着的时候,给我军权,是让我去打外人的。我打完了外人,就把军权给我收了。现在这小鬼上来了,他肯定会猜忌我,而我还没军权,这是玩死我的节奏啊。不想反逼着反,想反又反不成,不带这样玩人的,好歹我这些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啊。而且TMD的,猜忌我的原因居然是我能力大,功劳高,怕我抢他的权。好吧,这个想法,我确实是有过,但是只是想想而已啊,我又没有军权,就动都动不了啊。我多想给这熊孩子解释一下啊,可惜TMD的,这熊孩子不听啊。
孔夫子说得果然没错,唯女人与小人难养矣,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这可难死老夫了。
早知道这样,我一定会听我家的家训,不要出来做官,还做得这么高,可是TMD的,年轻的我哪懂这一点啊,我也想实现我的理想啊,这真是愁死老夫矣。
努力了一辈子,隐忍了一辈子,玩了一辈子手段,居然被姓曹的这样坑。难道活得长也是一种罪?老天爷,不带这样玩人的。
(原谅我上面用了些粗口啊,因为人在那种情况下,想不暴粗口都难。)
---------------------------------------------------未完待续,有空了再更--------------------------------------
继续更,2014.3.22.11.35
道德经云:曲则全,枉则直。这个世界的很多事,不是直线,直线的东西差不多全是错的,简单暴力那种事,是小孩子玩的事,也就是一条筋的想当然。
先说一下真正的世家子弟是什么,然后再继续写司马懿。
世家子弟的做事方法,其实就是成功的路是什么走。
自身要有一定的天份,要足够努力,努力之后还要懂得隐忍。
素书有云: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意思是什么?我有我的能力,我也懂得隐忍,我要学会看人下菜,如果情况对我有利,那么我就动,如果情况对我无利,我也会懂得退。而且这种利与弊,还会随自己胸中的格局而改变,而不是一条筋走到底,一条筋走到底的能成功的非常非常少,但是也有,比如海瑞。
其他能成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权衡,什么有利,什么没利,这条路如何走,而不是简单的一条路。在他们面前,路有很多条。
原因在哪儿?因为他们一个人的失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那是一个家族的事,自己出了事,是会影响自己家族的。智商在那条路上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智慧,没智商有智慧能上那条路,有智商没智慧上了那条路就是找死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成功的原因所在,智慧不同于智商。只有那些寒门,包括一些孤家寡人做事才敢只给自己留一条路。
司马懿是世家子弟里非常优秀的一个人,他的每一步都在平衡,这是这类人做事的方法。
其实我没有看过多少历史,我这人太懒,三国只看过一次,还是很多年前,近期看三国的东西也只是网络上看过几本YY小说,包括萌风史纪里的描写,个人比较推荐一下萌风史纪里的一些东西,写得非常不错。
读史最可怕的一条在于,把成功的人都想成天才,把失败的人都想成蠢货。成功的人并不是天才,失败的人也不是蠢货,哪怕失败的人比起现在的普通人也要给力的多。
在权衡的游戏里,没有一个是弱者。弱只是相对的弱,强也只是相对的强。很多时候,就差一点点,历史就可以改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棋输一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智商最高的三类人,第一类,从政。第二类,经商。第三类,搞学术。
政治那一行,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进的。普通人也不要自己想当然,用自己一条筋的思维去想别人,那群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数条路。
什么叫智慧的人,有一句这样的话作为起始标准,看他的脑子里能否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理论共存,而不冲突。如果没有,再聪明也只是个小聪明。
继续分析司马懿,他的一生也是权衡的一生,从最初的出来,到每一步的走,在走每一步的时候,他都有过自己的思考,这样做的好处在哪儿,不好处在哪儿。他都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教父里有句这样的话,孩子和女人可以粗心犯错,男人不可以。记得这里是男人,不是男孩。
前期的我就不分析了,无非就是一个想要往上爬,他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能力,包括上面也有能容忍他的人,君臣都开心。
曹操,曹丕,曹睿,司马懿,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傻人。他们都是懂得平衡的人,懂得自己的分寸在哪儿。包括后期的曹爽可能也懂,只是他的格局还小,而且当时的局势所逼。
就像我们现在想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自己被人相信,如何相信,如何被人相信,是你嘴上说两句就可以的?肯定不是,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权衡与考虑,但是总的目标是差不了的。我们都要让自己活下去,都不会自己去找死,聪明的人更是惜命。
司马懿为什么要装疯?因为他不装,他就得死。装得不像,都得死。实在是被逼无奈啊,为了活下去,什么事都得做,而且他的死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死,而是一个家族的问题。墙倒众人推,走上了那条路,就是一条不归路,上去容易,下来难。
至于他的家族为什么走上了称帝之路,也是种种原因推到的那一步。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可能不会选的。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把这句话好好看懂,不要想当然。
不成功的人才会想要成功,真正成功的人,他们明白自己成功的那条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在那条路上他吃了多少多少的苦,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不会愿意选那条路的。因为在那条路上,活下来真是靠侥幸。
好吧,更完了,其实上面的东西都是我瞎编的。
-----------------------------------------------------------------------
我的文字拒绝评论家,尤其是小孩评论家,如此难以取悦,写得少,他会说我是鸡汤,写得多,他会说罗嗦。
我都说了别进来了,还要进来。我这一篇东西真是瞎编的,因为我自己读史读得不够多,最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只是看到我有朋友关注这个话题了,然后进来看了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那个答案有些想当然,然后就自己随手写了点。后来断断续续的有人点赞,包括我也看到了几位大神写的东西,所以我就又开始补充,这也是我思维为什么乱的原因。
但是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思考问题应该有的方式方法吧。如果我能一下子把问题全思考清楚了,那么说明要么我之前就全懂了,要么就是我的境界比较低。我在不断的补足东西,不断的修改东西。
包括我自恋点说,如果你认真看了我的东西,会对你的生活,你的思考方式,你的读史方式挺有用的。
一堆小屁孩,到处找存在,到处当评论家。真以为评论家是好当的啊,随便阿猫阿狗就敢出来挑挑这儿挑挑那儿。
最后补充一个做人的素质。我年轻的时候也愤青过,也看什么都不爽过,但是我会选择在自己的日志里发泄,而不是当着一个人的面发泄,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为什么现在的知乎这么LOW,简直受不了
生活需要格局,读史同样需要格局,没有格局,那只能是文人的情怀,空具其形,不具其神,表面文章。
------------------------------------------------------------------
实名反对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啊。
有些想当然了,人的成长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二十岁的人和四十岁的人做事方法有相当大的不同。
千万不要武断的认为,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那不现实。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历史人物也有这个过程。
你非要把三十岁的司马懿想成五十岁的司马懿,那就有失偏颇了。
就算他是天才,他也看不到未来的自己会如何,他还能从三十岁就开始做准备?
其实司马懿,不过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没有那么神,他懂得明哲保身。
论语中说,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
彼时的三国有多乱,想要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懂得隐忍。
当然那些出来做事的人,也不是就不懂这一点,他们很可能也懂,只是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什么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是那样,因为他懂司马懿,一个人有才,却不愿意拿出来,而且这个人的才华还很给力,你该如何评价他。想来我们会得出和曹操一样的结论。
司马懿不是被埋没,而是他甘愿被埋没,因为不埋没的会不开心。
而为什么后期司马懿又跑出来了,那是因为看人下菜,也可能是被现实所逼。
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懿其实也挺可怜,因为他只是想明哲保身而已,却不得不走上了那条路。
读史的时候,千万不要带入自己的情绪,去想当然,把自己放入到对方的境地里去想。
有才怎么可能甘于平庸呢?因为不平庸会死的,名重要还是命重要,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只是啊,有的人想甘于平庸,却又真正做不到平庸,他的种种出卖了他,让他必须走上不平庸之路。而讽刺的另一点是,有些人不甘于平庸,却没那个能力,只能平庸。
当然最给力的两群人,一种是不甘于平庸,然后成名于天下。一种是甘于平庸,你们根本发现不了我。这只是他们做人的选择罢了,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好,这就是幸福。
司马懿是个不幸福的人。HOHO。想做却做不好,当然也可能是前期不想做,后期想做了,毕竟人是会变的。
------------------------------------------------------------------------------------
居然有这么多赞了,那么我再更点。
生活需要格局,读史同样需要格局。
什么叫格局,即是站得高的位置上想问题。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司马懿很厉害,第二部分是司马懿被埋没的问题。
第一部分这个大家应该没什么大的分歧,当然小的分歧还是有一点的,司马懿究竟有多厉害,在哪方面厉害,这个一会再说。先说第二部分,司马懿被埋没?
什么叫埋没,是不是就是说他的地位没有达到他能力应该到达的位置?
这里首先要说的一个观点是,权利真的好吗?皇帝真的好吗?
如果这是好的,那么那个位置才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那么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根本说不通。
在普通人的想法里,权利当然好,皇帝也当然好,只能说格局不够,站得角度有点低。
事实上,权利和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有多少权利就会有多少责任,我们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这个责任就已经是潜规则了,不会随我们的愿意承担与不愿意承担而改变。这不像责任,你付出了并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有回报的一定需要先付出。
具体是什么意思?容我慢慢分析。
当一个上位者,有诸多的权利,但是在得到这些权利的同时,你必须要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如果做不好,那么结果会很惨。
举个例子,当皇帝是不是很爽,天下都是我的,我让谁死谁死,可是事实上能是这样吗?不是的,当一个好皇帝,需要管天下万民的生活,一天要管的事实在是不要太多,没有一定的水平,根本抗不起那个担子。老百姓需要吃,老百姓的生活都得等着他来决策,决策出了问题,老百姓就会跟着受苦,这都是他的责任,他的权利当然是有点的,记得是点,因为管皇帝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你要想当个好皇帝,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相当于累得和狗一样,如果自己做不好,有人管是小事,国家出了问题是大事。
普通人想法里的皇帝,那就是最给力的皇帝或者是非常差的皇帝,每天只享受权利,义务什么都不用尽。对于最给力的皇帝来说,他能做到无为而治,在他的无为而治里,国家是不会出事的,但是对于差点的皇帝,他敢那样,那是找开心。
封建社会皇帝这个职业的风险有多大,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一旦下台,灭族。
当皇帝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当好皇帝会累死,当坏皇帝,享得一时荣华,然后全族跟着倒霉,而且大多数的皇帝,全族都跟着倒霉了,因为好皇帝没那么容易当的。
所以大家不要武断的以为,权利是好的,司马懿那么给力的人,肯定想往上爬。
这个不客观。
当然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格局可能没有那么高,他肯定也是想往上爬的,这是每一个年轻人的通病。
可是有区别的是,司马懿并非是一个寒门中人,他是一个世家中人。
什么叫世家?千万不要以为有钱有权就叫世家,真正的世家不是那样,有的世家可能没有钱也没有权。很多时候,有钱有权的可能叫暴发户。
暴发户与真正世家的区别在哪里?不在钱上,也不在积累,底蕴上,虽然这也是一部分,但是更关键的在于他们的精神世界。世家有自己一系列的家庭传统,什么事怎么做,用来保护自己的好东西,用来更好的使用自己的好东西。而暴发户在这一点是很欠缺的,这个东西并不是说时间长了你就会有,而是人生以及生活的智慧,只有你的家族真的量变引起质变,出现一个真正智慧的人,进而影响了整个家族的行为方式,暴发户才能真正的变成世家。如果没有这个人,暴发户永远只能是暴发户,他根本保护不了自己家族的好东西,反而因为自己的好东西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招祸。
具体到司马懿的事上如何理解,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现在的美国总统和各大门阀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个美国总统还是那种会让全族跟着灭亡的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的上位是不是需要门阀的支持,门阀为什么支持总统上位,而不是自己上位?原因即在这里,枪打出头鸟,我只需要享受我的权利,责任的事有人替我担着,那我就够了,我干嘛要去把责任担着,担不好了还会出事,完全没必要啊。
美国的那一套东西,中国早就玩过了,只是普通人看不懂罢了。包括现在的中国也正在走这条路。
套到司马懿的这件事上,曹操只是门阀的一个代表,他在承担着责任,虽然他也在享受着权利。但是司马懿完全没必要说羡慕他啊,要羡慕也是年轻时候的不懂事。
司马懿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想过,我这么给力的人,我也要成名于天下,可惜他有个爹,会告诉他,儿子,那条路不好走的,会如何如何。司马懿如果聪明,他会听,如果不聪明,他爹会强迫着他听。包括真正聪明的人是不需要他爹说的,因为他自己都懂。
世家与皇权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就像现在的美国总统与背后的几大门阀之间的关系。
皇权需要世家支持,世家也需要依赖于皇权。皇权能管世家,世家也可以管皇权。皇权说得不好听,其实只是表面上的富贵,真正的富贵还在世家手里。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埋没,真正好的东西都在我手里,我还埋没什么。
未完待续。。
---------------------------------------2014.3.22.9.39继续更会---------------------------
当然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世家就不需要往上爬,包括世家也有档次之分,相当于做人的格局问题。
低档的世家,想的是如何更好的往上爬。高档的世家,想的是别的事。
包括很多事心里明白是一件事,能否做到是另一件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继续来分析,司马懿的一生。
司马懿的世家究竟有多强,可能没多强,也可能很强,这个很难判断。不过也无所谓,因为什么世家出来的都得需要一个自己懂的过程,世家出身只代表他能接触到那些理念。
容我慢慢分析。
司马懿,此人肯定有能力,并且在年少的时候肯定非常聪明,年轻的聪明人有一个非常大的性格特点,不甘为人后,肯定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功成名就。这一点,别说是世家出生,就是拿刀架在脖子上,他依然也想要出人头地,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改不得。
而且他的成长也满足正常的聪明人升迁,包括他本人也足够的幸运,有那个机会去接触到一些人,可以让他爬得更快。
当然前些为什么要谦虚的隐忍,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世家出生的人都好这一口,虽然他本人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但是他会这样去做,别人请我的时候,我一定要拿着点,谦虚点,等人一请再请,我再出来。
这一点别说是古代的世家,包括现代有才有名的人也一样,在普通人眼里叫装13,可是在真正懂的人眼里叫懂事。所以有了那句话,读史鉴今,可以不惑。
自己有才,家族也需要出去接触一些皇权,自己也想要往上爬,有人请了,自己也谦虚够了,包括那个老板貌似也算靠谱了(老板靠谱这一点尤其重要,跟着不靠谱的老板是会死的),好吧,我出来了,你们要欢迎我啊,天才的我司马懿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就像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我乃天之骄子矣,你们这群老弱病残,等着看我成功吧。
然后现实给了他一个大嘴巴,你有才?呵呵,比你有才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没你有才,也够用了,你是谁啊,先在那儿磨练会吧。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我不知道司马懿有没有不甘过,应该是有的,这也是天才的共性,天大地大爹娘大,下来就是我了。哪怕在别人看来自己的地位已经不低了,可是在自己看来,这才哪儿跟哪儿啊。
不过这个时候就能体现过世家的不同来了,世家人的懂得隐忍,懂得继续努力,而普通人会选择抱怨,选择不再努力。当然,这个东西和前者是一样的,懂得是一码事,做到是另一码事。有的世家的人也忍不住,也会堕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司马懿应该足够幸运,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隐忍,一直在等待机会往上爬,并且他的机会还不错。
大家可以去参考 @陆坏熊@沃金的答案。
他爬呀爬呀往上爬。
可是爬的时候,慢慢的他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自己的能力貌似有些不足了。
以前为什么一帆风顺,那是因为自己的积累,可以玩转自己地位需要的能力。
可是到了一定高度之后,他发现自己需要做选择了。
而且到了这个做选择的时候,他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命运了。各种东西都会推着往那个方向走,功高震主,臣弱主强。我OOXX的,这是要玩死我的节奏啊。
以前我司马懿敢爬上来,那是因为在我的上位有比我给力的人在,远不说曹操,曹丕,就算一个曹睿也是强者啊,怎么突然之间,这些人都没了呢,这可怎么办。
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另一个答案。
=============================================
应该如何对待一个有功之臣,有功之臣应该如何自保?
刚回答完另一个问题,然后看到 @James.Big回答了这个问题,过来瞅了一眼。
居然和我刚回答的那个问题差不多。
好吧,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我眼里,问题都长一个样子。用一套东西差不多都能解释得通。
当然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我写东西走题的原因。
嗯,我在走题。小心慎入。
现抄答案。
-------------------------------------------------------------------------、
快乐由两个方面决定。
你的期待值,与你的被满足程度。
如果你的期待值小于被满足程度,那么你什么时候都是快乐的。
如果你的期待值大了你的被满足程度,那么你什么时候都是不快乐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最开始恋爱的男女,会要求对方做到一百分,如果做不到,就会如何如何。
当时最开始可能会做到。只是人的天性是懒,过一段时间肯定会做不到。那么就开始失望,争吵,种种。
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很是神奇。
然后因为期望值大于了被满足程度,所以不快乐,最终走向分手。
当然如果在此过程中,男女双方都能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那么他们也会过得很快乐。
这就是两个循环。
一个是良性的,一个是恶性的。
恶性的循环在于,期待值很高,而被满足程度非常难以到达,然后开始失望,失望之后开始争吵,争吵之后或是还是满足不了或是已经不想再去努力,进而恶性循环形成。
良性循环在于,期待值很低,而被满足程度非常容易到达,到达之后开始快乐,快乐之后更想努力或者不努力,但是依然快乐。进而进入良性循环,越来越快乐。
当然这种良性循环也会变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也会变成良性循环。
只是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人变得提升了期望值。或者是恶性循环的时候,人变得降低了期望值。
婚姻如是,爱情如是,育儿如是,人生如是。
好一碗大鸡汤,记得带勺子。
懂了你就快乐了。不懂也请免开尊口用一句谢谢来换我大勺子。
我的勺子很值钱的。
-------------------------------------------------------------
具体到这件事上,就看BOSS与这个有功之臣两个人中,是不是有一个懂事的。
要是两二百五遇上一起,那是一场灾难。
或者一个懂事的遇上了一个不懂事的,这个不懂事的还各种得瑟,超过了懂事的容忍度。
如果不懂事是在上位,下位的这个还不赶紧跑,非要找人T,呵呵,满足你的需要。
如果不懂事的是在下位,上位的忍啊忍啊忍,然后最终华丽的让他滚蛋。
当然还有另一种,懂事的遇上了不懂事的,不懂事的得瑟程度比不上懂事的容忍度。
不懂事是在上位,那么下位的这个人会很自觉的跑得很快。。参见。。拐走西施MM的那家伙。
不懂事是在下位,那么就只能看上位的这位懂事的人,能坚持多久了。
当然最好的状态不用说,肯定是两个都懂事。
那谁,你懂的,哈。
嗯,我懂的。
一个眼神,所有的问题都搞定了。要走要留,都开心加愉快。
可惜的是啊,懂事的简直太少了。
=================================================
具体到司马懿的事上,司马懿开始苦逼:以前曹操,曹丕,曹睿活着,我们君臣都开心,他用着我的才,我知道他会容忍我,哪怕有时候我出工不出力,他们也不会怪我什么,因为他们懂这是我在为他们打工,而不是为自己打工,那我休息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NND,可是为什么你们都去得那么早,还留下一个小孩子和我玩,你们曹家这是想坑死我的节奏啊。
以前你们活着的时候,给我军权,是让我去打外人的。我打完了外人,就把军权给我收了。现在这小鬼上来了,他肯定会猜忌我,而我还没军权,这是玩死我的节奏啊。不想反逼着反,想反又反不成,不带这样玩人的,好歹我这些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啊。而且TMD的,猜忌我的原因居然是我能力大,功劳高,怕我抢他的权。好吧,这个想法,我确实是有过,但是只是想想而已啊,我又没有军权,就动都动不了啊。我多想给这熊孩子解释一下啊,可惜TMD的,这熊孩子不听啊。
孔夫子说得果然没错,唯女人与小人难养矣,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这可难死老夫了。
早知道这样,我一定会听我家的家训,不要出来做官,还做得这么高,可是TMD的,年轻的我哪懂这一点啊,我也想实现我的理想啊,这真是愁死老夫矣。
努力了一辈子,隐忍了一辈子,玩了一辈子手段,居然被姓曹的这样坑。难道活得长也是一种罪?老天爷,不带这样玩人的。
(原谅我上面用了些粗口啊,因为人在那种情况下,想不暴粗口都难。)
---------------------------------------------------未完待续,有空了再更--------------------------------------
继续更,2014.3.22.11.35
道德经云:曲则全,枉则直。这个世界的很多事,不是直线,直线的东西差不多全是错的,简单暴力那种事,是小孩子玩的事,也就是一条筋的想当然。
先说一下真正的世家子弟是什么,然后再继续写司马懿。
世家子弟的做事方法,其实就是成功的路是什么走。
自身要有一定的天份,要足够努力,努力之后还要懂得隐忍。
素书有云: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意思是什么?我有我的能力,我也懂得隐忍,我要学会看人下菜,如果情况对我有利,那么我就动,如果情况对我无利,我也会懂得退。而且这种利与弊,还会随自己胸中的格局而改变,而不是一条筋走到底,一条筋走到底的能成功的非常非常少,但是也有,比如海瑞。
其他能成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权衡,什么有利,什么没利,这条路如何走,而不是简单的一条路。在他们面前,路有很多条。
原因在哪儿?因为他们一个人的失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那是一个家族的事,自己出了事,是会影响自己家族的。智商在那条路上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智慧,没智商有智慧能上那条路,有智商没智慧上了那条路就是找死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成功的原因所在,智慧不同于智商。只有那些寒门,包括一些孤家寡人做事才敢只给自己留一条路。
司马懿是世家子弟里非常优秀的一个人,他的每一步都在平衡,这是这类人做事的方法。
其实我没有看过多少历史,我这人太懒,三国只看过一次,还是很多年前,近期看三国的东西也只是网络上看过几本YY小说,包括萌风史纪里的描写,个人比较推荐一下萌风史纪里的一些东西,写得非常不错。
读史最可怕的一条在于,把成功的人都想成天才,把失败的人都想成蠢货。成功的人并不是天才,失败的人也不是蠢货,哪怕失败的人比起现在的普通人也要给力的多。
在权衡的游戏里,没有一个是弱者。弱只是相对的弱,强也只是相对的强。很多时候,就差一点点,历史就可以改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棋输一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智商最高的三类人,第一类,从政。第二类,经商。第三类,搞学术。
政治那一行,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进的。普通人也不要自己想当然,用自己一条筋的思维去想别人,那群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数条路。
什么叫智慧的人,有一句这样的话作为起始标准,看他的脑子里能否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理论共存,而不冲突。如果没有,再聪明也只是个小聪明。
继续分析司马懿,他的一生也是权衡的一生,从最初的出来,到每一步的走,在走每一步的时候,他都有过自己的思考,这样做的好处在哪儿,不好处在哪儿。他都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教父里有句这样的话,孩子和女人可以粗心犯错,男人不可以。记得这里是男人,不是男孩。
前期的我就不分析了,无非就是一个想要往上爬,他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能力,包括上面也有能容忍他的人,君臣都开心。
曹操,曹丕,曹睿,司马懿,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傻人。他们都是懂得平衡的人,懂得自己的分寸在哪儿。包括后期的曹爽可能也懂,只是他的格局还小,而且当时的局势所逼。
就像我们现在想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自己被人相信,如何相信,如何被人相信,是你嘴上说两句就可以的?肯定不是,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权衡与考虑,但是总的目标是差不了的。我们都要让自己活下去,都不会自己去找死,聪明的人更是惜命。
司马懿为什么要装疯?因为他不装,他就得死。装得不像,都得死。实在是被逼无奈啊,为了活下去,什么事都得做,而且他的死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死,而是一个家族的问题。墙倒众人推,走上了那条路,就是一条不归路,上去容易,下来难。
至于他的家族为什么走上了称帝之路,也是种种原因推到的那一步。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可能不会选的。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把这句话好好看懂,不要想当然。
不成功的人才会想要成功,真正成功的人,他们明白自己成功的那条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在那条路上他吃了多少多少的苦,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不会愿意选那条路的。因为在那条路上,活下来真是靠侥幸。
好吧,更完了,其实上面的东西都是我瞎编的。
-----------------------------------------------------------------------
我的文字拒绝评论家,尤其是小孩评论家,如此难以取悦,写得少,他会说我是鸡汤,写得多,他会说罗嗦。
我都说了别进来了,还要进来。我这一篇东西真是瞎编的,因为我自己读史读得不够多,最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只是看到我有朋友关注这个话题了,然后进来看了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那个答案有些想当然,然后就自己随手写了点。后来断断续续的有人点赞,包括我也看到了几位大神写的东西,所以我就又开始补充,这也是我思维为什么乱的原因。
但是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思考问题应该有的方式方法吧。如果我能一下子把问题全思考清楚了,那么说明要么我之前就全懂了,要么就是我的境界比较低。我在不断的补足东西,不断的修改东西。
包括我自恋点说,如果你认真看了我的东西,会对你的生活,你的思考方式,你的读史方式挺有用的。
一堆小屁孩,到处找存在,到处当评论家。真以为评论家是好当的啊,随便阿猫阿狗就敢出来挑挑这儿挑挑那儿。
最后补充一个做人的素质。我年轻的时候也愤青过,也看什么都不爽过,但是我会选择在自己的日志里发泄,而不是当着一个人的面发泄,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为什么现在的知乎这么LOW,简直受不了